以身許國的讀音 以身許國的意思
【解釋】許:預先答應給與。把身體獻給國家。指盡忠報國,臨難不顧。【出處】《南史·羊侃傳》:“久以汝為死,猶在邪?吾以身許國,誓死行陣,終不以爾而生進退。”【近義詞】舍生取義、以身殉職、肝腦涂地【反義詞】茍且偷生、茍且偏安 、貪生怕死【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 以
- 身
- 許
- 國
“以身許國”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ǐ shēng xǔ guó]
- 漢字注音:
- ㄧˇ ㄕㄣ ㄒㄩˇ ㄍㄨㄛˊ
- 簡繁字形:
- 以身許國
- 是否常用:
- 否
“以身許國”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愿將生命獻給國家。 辭典解釋
以身許國 yǐ shēn xǔ guó ㄧˇ ㄕㄣ ㄒㄩˇ ㄍㄨㄛˊ 比喻盡忠報國。《晉書.卷五八.周處傳》:「既悟其奸萌,札與臣等便以身許國,死而后已,札亦尋取梟夷。」也作「以身報國」。
英語 to dedicate oneself to the cause of one's country (idiom)?
網絡解釋
【解釋】許:預先答應給與。把身體獻給國家。指盡忠報國,臨難不顧。
【出處】《南史·羊侃傳》:“久以汝為死,猶在邪?吾以身許國,誓死行陣,終不以爾而生進退。”
【近義詞】舍生取義、以身殉職、肝腦涂地
【反義詞】茍且偷生、茍且偏安 、貪生怕死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以身許國”的單字解釋
【以】:1.用;拿:以少勝多。曉之以理。贈以鮮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廢言。4.表示目的:以廣視聽。以待時機。5.于;在(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廣以深。7.姓。8.用在單純的方位詞前,組成合成的方位詞或方位結構,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縣級以上。長江以南。五千以內。二十歲以下。
【身】:1.身體:身上。轉過身去。身高五尺。翻了一個身。2.指生命:奮不顧身。3.自己;本身:以身作則。身先士卒。身臨其境。身為領導,當然應該走在群眾的前面。4.人的品格和修養:修身。立身處世。5.物體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車身。河身。船身。機身。6.用于衣服:換了身衣裳。做兩身兒制服。
【許】:1.應允,許可。2.相信。3.佩服;稱許。4.應允給予;貢獻。5.特指允婚;許配。6.期望。7.表約略估計數。8.多;許多。9.猶處;處所。10.如此;這般。11.或許;可能。12.副詞。表示疑問。相當於“何”、“什麼”。13.助詞。表示感嘆。14.同“御”。謂承奉祭祀。15.古國名。公元前十一世紀周分封的諸侯國,姜姓。在今河南·許昌東。16.指許州,在今河南省·許昌市。
【國】:同“國”。
“以身許國”的相關詞語
* 以身許國的讀音是:yǐ shēng xǔ guó,以身許國的意思:【解釋】許:預先答應給與。把身體獻給國家。指盡忠報國,臨難不顧。【出處】《南史·羊侃傳》:“久以汝為死,猶在邪?吾以身許國,誓死行陣,終不以爾而生進退。”【近義詞】舍生取義、以身殉職、肝腦涂地【反義詞】茍且偷生、茍且偏安 、貪生怕死【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基本解釋
愿將生命獻給國家。辭典解釋
以身許國 yǐ shēn xǔ guó ㄧˇ ㄕㄣ ㄒㄩˇ ㄍㄨㄛˊ比喻盡忠報國。《晉書.卷五八.周處傳》:「既悟其奸萌,札與臣等便以身許國,死而后已,札亦尋取梟夷。」也作「以身報國」。
英語 to dedicate oneself to the cause of one's country (idiom)?
【解釋】許:預先答應給與。把身體獻給國家。指盡忠報國,臨難不顧。
【出處】《南史·羊侃傳》:“久以汝為死,猶在邪?吾以身許國,誓死行陣,終不以爾而生進退。”
【近義詞】舍生取義、以身殉職、肝腦涂地
【反義詞】茍且偷生、茍且偏安 、貪生怕死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以】:1.用;拿:以少勝多。曉之以理。贈以鮮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廢言。4.表示目的:以廣視聽。以待時機。5.于;在(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廣以深。7.姓。8.用在單純的方位詞前,組成合成的方位詞或方位結構,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縣級以上。長江以南。五千以內。二十歲以下。
【身】:1.身體:身上。轉過身去。身高五尺。翻了一個身。2.指生命:奮不顧身。3.自己;本身:以身作則。身先士卒。身臨其境。身為領導,當然應該走在群眾的前面。4.人的品格和修養:修身。立身處世。5.物體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車身。河身。船身。機身。6.用于衣服:換了身衣裳。做兩身兒制服。
【許】:1.應允,許可。2.相信。3.佩服;稱許。4.應允給予;貢獻。5.特指允婚;許配。6.期望。7.表約略估計數。8.多;許多。9.猶處;處所。10.如此;這般。11.或許;可能。12.副詞。表示疑問。相當於“何”、“什麼”。13.助詞。表示感嘆。14.同“御”。謂承奉祭祀。15.古國名。公元前十一世紀周分封的諸侯國,姜姓。在今河南·許昌東。16.指許州,在今河南省·許昌市。
【國】: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