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協約國的讀音 協約國的意思

    協約國 協約國(Triple Entente),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以英國、法國、俄羅斯帝國為首的軍事同盟。它與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四國聯盟的同盟國集團形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對立雙方。 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雖然一開始是同盟國國家,但在戰爭爆發后快一年的1915年4月時,突然倒戈,和協約國簽訂了《倫敦條約》并對奧匈帝國宣戰。一戰中后期,美國也加入協約國集團,而俄羅斯在十月革命爆發后退出了戰爭。最終,協約國贏得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勝利。
    • xié
    • yuē
    • guó

    “協約國”的讀音

    拼音讀音
    [xié yuē guó]
    漢字注音:
    ㄒㄧㄝˊ ㄩㄝ ㄍㄨㄛˊ
    簡繁字形:
    協約國
    是否常用:

    “協約國”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協約國 xiéyuēguó

    [Allies;Allied power;Entente countries in World War I]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指最初由英、法、俄等國結成的戰爭集團,隨后有美、日、意等二十五國加入

    辭典解釋

    協約國  xié yuē guó  ㄒㄧㄝˊ ㄩㄝ ㄍㄨㄛˊ  

    互相訂有協約的國家。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英、美、法等國所結成的戰爭集團,稱為「協約國」。

    英語 Allies, entente (i.e. Western powers allied to China in WW1)?

    德語 Alliierte (S)?

    法語 Alliés de 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

    網絡解釋

    協約國

    協約國(Triple Entente),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以英國、法國、俄羅斯帝國為首的軍事同盟。它與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四國聯盟的同盟國集團形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對立雙方。
    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雖然一開始是同盟國國家,但在戰爭爆發后快一年的1915年4月時,突然倒戈,和協約國簽訂了《倫敦條約》并對奧匈帝國宣戰。一戰中后期,美國也加入協約國集團,而俄羅斯在十月革命爆發后退出了戰爭。最終,協約國贏得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勝利。
    協約國

    “協約國”的單字解釋

    】:同“”。
    】:[yuē]1.纏束;環束。2.繩子。3.約束;檢束。4.阻止;攔阻。5.指防水、攔水的堤壩。6.少;省減;簡約。7.簡要;簡單。8.貧困。9.引申為衰減。10.卑微;卑下。11.以語言或文字訂立共同應遵守的條件。12.邀結;邀請。13.置辦配備。14.屈折內縮。15.求取。16.估量。17.塗飾。18.掠,拂過。19.籠罩。20.大略;大約。21.數學上的約分。參見“約分”。22.姓。古有約續。見《通志·氏族五》。[yāo]方言。用秤稱。
    】:同“”。

    “協約國”的相關詞語

    * 協約國的讀音是:xié yuē guó,協約國的意思:協約國 協約國(Triple Entente),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以英國、法國、俄羅斯帝國為首的軍事同盟。它與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四國聯盟的同盟國集團形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對立雙方。 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雖然一開始是同盟國國家,但在戰爭爆發后快一年的1915年4月時,突然倒戈,和協約國簽訂了《倫敦條約》并對奧匈帝國宣戰。一戰中后期,美國也加入協約國集團,而俄羅斯在十月革命爆發后退出了戰爭。最終,協約國贏得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勝利。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