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書舍人的讀音 中書舍人的意思
辭典解釋中書舍人 zhōng shū shè rén 職官名。中書省的屬官。西晉初設置,歷代名稱和職務不盡相同,南朝時掌起草詔令,參與機密,決斷政務;隋時主管詔令;唐時掌管詔令、侍從、宣旨和接納上奏文表等事;宋時主管中文書,起草有關詔令,明朝時則負責繕寫文告、命令等事務。清代沿置。 簡稱為「中書」。
- 中
- 書
- 舍
- 人
“中書舍人”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ōng shū shè rén]
- 漢字注音:
- ㄓㄨㄥ ㄕㄨ ㄕㄜˋ ㄖㄣˊ
- 簡繁字形:
- 中書舍人
- 是否常用:
- 否
“中書舍人”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中書舍人 zhōng shū shè rén ㄓㄨㄥ ㄕㄨ ㄕㄜˋ ㄖㄣˊ 職官名。中書省的屬官。西晉初設置,歷代名稱和職務不盡相同,南朝時掌起草詔令,參與機密,決斷政務;隋時主管詔令;唐時掌管詔令、侍從、宣旨和接納上奏文表等事;宋時主管中文書,起草有關詔令,明朝時則負責繕寫文告、命令等事務。清代沿置。
簡稱為「中書」。
網絡解釋
“中書舍人”的單字解釋
【中】:[zhōng]1.方位詞。跟四周的距離相等;中心:中央。華中。居中。2.指中國:中文。古今中外。3.方位詞。范圍內;內部:家中。水中。山中。心中。隊伍中。4.位置在兩端之間的:中指。中鋒。中年。中秋。中途。5.等級在兩端之間的:中農。中學。中型。中等。6.不偏不倚:中庸。適中。7.中人:作中。8.適于;合于:中用。中看。中聽。9.成;行;好:中不中?。這辦法中。飯這就中了。10.姓。[zhòng]1.正對上;恰好合上:中選。猜中了。三槍都打中了目標。2.受到;遭受:中毒。中暑。胳膊上中了一槍。
【書】:1.“書”的繁體字。2.有文字或圖畫的冊子:“教科書”﹑“圖畫書”﹑“百科全書”。3.信件:“家書”﹑“情書”。唐?杜甫《石壕吏詩》:“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4.文件:“證書”﹑“說明書”﹑“申請書”。《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卻因講親的時節,不曾寫個婚書,沒有憑據。”5.字體:“草書”﹑“楷書”﹑“隸書”。《隋書?卷六十八?閻毗傳》:“能篆書,工草隸。尤善畫,為當時之妙。”6.見“六書”。7.姓。如清代有書綸。8.寫:“請以中文書寫。”、“大書凌煙閣三字。”9.記載。《周禮?地官?黨正》:“正歲屬民讀法,而書其德行道藝。”
【舍】:[shè]1.房屋:宿舍。校舍。2.舍間:敝舍。寒舍。3.養家畜的圈:豬舍。牛舍。4.謙辭,用于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低的或同輩年紀小的親屬:舍侄。舍弟。5.姓。6.古代行軍三十里為一舍:退避三舍。[shě]1.舍棄:四舍五入。舍近求遠。2.施舍:舍粥。舍藥。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男人。女人。人們。人類。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冊。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長大成人。4.指某種人:工人。軍人。主人。介紹人。5.別人:人云亦云。待人誠懇。6.指人的品質、性格或名譽:丟人。這個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實。7.指人的身體或意識:這兩天人不大舒服。送到醫院人已經昏迷過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們這里正缺人。9.(Rén)姓。
“中書舍人”的相關詞語
* 中書舍人的讀音是:zhōng shū shè rén,中書舍人的意思:辭典解釋中書舍人 zhōng shū shè rén 職官名。中書省的屬官。西晉初設置,歷代名稱和職務不盡相同,南朝時掌起草詔令,參與機密,決斷政務;隋時主管詔令;唐時掌管詔令、侍從、宣旨和接納上奏文表等事;宋時主管中文書,起草有關詔令,明朝時則負責繕寫文告、命令等事務。清代沿置。 簡稱為「中書」。
辭典解釋
中書舍人 zhōng shū shè rén ㄓㄨㄥ ㄕㄨ ㄕㄜˋ ㄖㄣˊ職官名。中書省的屬官。西晉初設置,歷代名稱和職務不盡相同,南朝時掌起草詔令,參與機密,決斷政務;隋時主管詔令;唐時掌管詔令、侍從、宣旨和接納上奏文表等事;宋時主管中文書,起草有關詔令,明朝時則負責繕寫文告、命令等事務。清代沿置。
簡稱為「中書」。
【中】:[zhōng]1.方位詞。跟四周的距離相等;中心:中央。華中。居中。2.指中國:中文。古今中外。3.方位詞。范圍內;內部:家中。水中。山中。心中。隊伍中。4.位置在兩端之間的:中指。中鋒。中年。中秋。中途。5.等級在兩端之間的:中農。中學。中型。中等。6.不偏不倚:中庸。適中。7.中人:作中。8.適于;合于:中用。中看。中聽。9.成;行;好:中不中?。這辦法中。飯這就中了。10.姓。[zhòng]1.正對上;恰好合上:中選。猜中了。三槍都打中了目標。2.受到;遭受:中毒。中暑。胳膊上中了一槍。
【書】:1.“書”的繁體字。2.有文字或圖畫的冊子:“教科書”﹑“圖畫書”﹑“百科全書”。3.信件:“家書”﹑“情書”。唐?杜甫《石壕吏詩》:“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4.文件:“證書”﹑“說明書”﹑“申請書”。《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卻因講親的時節,不曾寫個婚書,沒有憑據。”5.字體:“草書”﹑“楷書”﹑“隸書”。《隋書?卷六十八?閻毗傳》:“能篆書,工草隸。尤善畫,為當時之妙。”6.見“六書”。7.姓。如清代有書綸。8.寫:“請以中文書寫。”、“大書凌煙閣三字。”9.記載。《周禮?地官?黨正》:“正歲屬民讀法,而書其德行道藝。”
【舍】:[shè]1.房屋:宿舍。校舍。2.舍間:敝舍。寒舍。3.養家畜的圈:豬舍。牛舍。4.謙辭,用于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低的或同輩年紀小的親屬:舍侄。舍弟。5.姓。6.古代行軍三十里為一舍:退避三舍。[shě]1.舍棄:四舍五入。舍近求遠。2.施舍:舍粥。舍藥。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男人。女人。人們。人類。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冊。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長大成人。4.指某種人:工人。軍人。主人。介紹人。5.別人:人云亦云。待人誠懇。6.指人的品質、性格或名譽:丟人。這個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實。7.指人的身體或意識:這兩天人不大舒服。送到醫院人已經昏迷過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們這里正缺人。9.(Ré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