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造句
“漢語”的解釋
51、 我的做法是找一本筆記本,然后從字典上把英漢意思抄上去,英語單詞或詞組抄在左邊,漢語意思抄在右邊。
52、 最后,綜觀現代漢語中與“得”有關的各種結構,本文認為現代漢語中有助動詞、助詞、詞綴三個不同性質的輕聲“得”。
53、 本文即開展了對現代漢語樓盤名稱的語言文化研究。
54、 語料的設計考慮了音段和韻律,語料庫中包含漢語的音節、詞語、獨白語句和情景對話語篇。
55、 本論文嘗試以新的視角為切入點,將古代刑名看作古漢語詞匯系統的一部分,采用語言文化相結合的方法對中國古代刑名進行研究。
56、 漢語中IP外的NP可以帶斜格,其實質是一個中心詞脫落了的PP。
57、 移就或修飾語移置是英語和漢語中一種常見的修辭格.
58、 “使役句”是現代漢語的一種重要句式,但以往對其內部結構的分析缺少關注。
59、 三江侗語漢語借詞是漢語語音史研究的重要材料。
60、 以意逆志命題詮釋史顯示了漢語語境中存在著一種可以稱為以意逆志詮釋學的學術傳統,經典建構、倫理對話是其所具有的漢語文化與思想特質。
61、 梅州客家話齒音聲母的分合表現,具有典型的漢語類型學的意義。
62、 英語和漢語都是香港的官方語言.
63、 我們在繼承前人時賢研究的基礎上,從漢語出發對漢俄語名詞性短語進行對比研究。
64、 漢語屬話題突出型語言,具有不同于英語主謂結構的句法特征。
65、 按照內部結構形式,現代漢語詞可以分為兩大類,單純詞和合成詞。
66、 但古漢語同義詞的斷代研究,迄今還是一個薄弱環節。
67、 本文介紹了韓國對漢語音韻學的教學與研究情況,反映出韓國社會對中國文化的高度重視。
68、 雙音節高頻詞是漢語盲文簡寫方案的主體。
69、 盡管自由詩是20世紀漢語詩歌的主流詩體,但是諷刺詩采用的主要詩體是在傳統的基礎上適度改良了的格律詩體。
70、 文章回顧了漢語拼音的歷史進程與發展,討論漢語拼音在對外漢語教學和國際交流中的作用,并指出漢語正詞法方面有待解決的問題。
71、 漢語的方式狀語可以變換成定語。
72、 如英語語音中的短元音、輔音連綴,以摩擦音、破擦音收尾音節等在漢語中都沒有。
73、 漢語里大多數音節是由聲母、韻母和聲調三部分構成的.
74、 我拿到了英語漢語翻譯以及幼兒教育雙學士學位。
75、 英漢兩種語言分屬兩個不同語系,漢語又具有與生俱來的詩性特質,所以我們必須承認漢詩英譯中詩歌審美鑒賞的差異性。
76、 將漢藏比較用于訓詁學,對早期漢語文獻的解讀是一條新路。
77、 在音段音位和超音段音位等方面,漢語拼音與英語音標有許多相似之處。
78、 透過“許傳璽院士”風波,從翻譯的文化交流觀和文化認知容忍度的角度出發,探討了英語專有名詞漢語重譯的動機和中國讀者對此的文化認知容忍度的問題。
79、 目的比較不同語音輸入法的異同,為進一步認識漢語病理性語言的音聲特征提供參考。
80、 有古典語言美卻難以發揮現代漢語的特長。
81、 漢語拼音字母有手寫體和印刷體兩種體式.
82、 注音符號便于小學生理解和掌握漢語拼音的聲調。
83、 目的研究基底神經節與皮層損害致漢語失寫癥的異同。
84、 會后,請參加漢語強化班的同學登記。
85、 隨著語言學的發展和漢語研究的加深,不但實詞研究頗有成效,虛詞的研究也日益加溫。
86、 漢語不光會在世界上越來越流行,而且會為學習者帶來更多工作、生活、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理解這個未來會變得極其重要的國家。
87、 現代漢語中,既有精確詞語,又有模糊詞語.
88、 任何字碼組合都可以,可以是非拉丁文字,如果你碰巧講的是用西里爾字母的俄羅斯語,或是阿拉伯語,或是漢語,這點就很重要。
89、 權威研究指出,泰語和漢語同屬漢藏語系,其共同點之一是兩種語言的原始詞匯大部分是單音節。
90、 張曉風是漢語文學里很有個性風格的散文家,她延續了漢語文學的人文性與詩性寫作之路。
91、 日漢同形詞的大量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日漢語言的溝通,但也極易造成誤解誤譯。
92、 中國漢語詩壇沒有出現嚴格意義上的經典性“史詩”,但是誕生了“詩史”。
93、 教材詞匯的構成上看,則各大詞性比例符合現代漢語的現狀,不同詞長詞匯合理分布。
94、 本文用來自實驗語音學的證據,對英漢語基本語調本身的音高變化做了簡要的對比分析。
95、 漢語語音和語義之間的關系有多種,“音同義通”只是其中的一種。
96、 本文分析了大規模漢語語料庫兼類詞詞性標注序列之后,提出了漢語語料庫詞性標注一致性檢查和自動校對的方法。
97、 所謂同經異譯,就是佛教史上對于同一部經典,不同譯者所譯出的不同漢語譯本。
98、 漢語博大精深,一個字就有許多種字義.
99、 學生按漢語水平編入基礎班或提高班,每班不超過10人。
100、 而有一個避不開的話題是,這場漢語熱是否又是曇花一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