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李賀的詩詞(共317首)

    李賀簡介

    李賀頭像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有《雁門太守行》、《李憑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一個代表者。他所寫的詩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對當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壓城城欲摧”,“雄雞一聲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賀的詩作想象極為豐富,經常應用神話傳說來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稱他為“鬼才”,“詩鬼”,創作的詩文為“鬼仙之辭”。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221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四月》 唐·李賀

    曉涼暮涼樹如盡,千山濃綠生云外。
    依微香雨青氛氳,膩葉蟠花照曲門。
    金塘閑水搖碧漪,老景沉重無驚飛,墮紅殘萼暗參差。

    222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正月》 唐·李賀

    上樓迎春新春歸,暗黃著柳宮漏遲。
    薄薄淡靄弄野姿,寒綠幽風生短絲。
    錦床曉臥玉肌冷,露臉未開對朝暝。
    官街柳帶不堪折,早晚菖蒲勝綰結。

    223 《綠章封事(為吳道士夜醮作)》 唐·李賀

    青霓扣額呼宮神,鴻龍玉狗開天門。
    石榴花發滿溪津,溪女洗花染白云。
    綠章封事諮元父,六街馬蹄浩無主。

    224 《唐兒歌(杜豳公之子)》 唐·李賀

    頭玉磽磽眉刷翠,杜郎生得真男子。
    骨重神寒天廟器,一雙瞳人剪秋水。
    竹馬梢梢搖綠尾,銀鸞睒光踏半臂。
    東家嬌娘求對值,濃笑畫空作唐字。
    眼大心雄知所以,莫忘作歌人姓李。

    唐詩三百首懷古寫人哲理

    225 《貴公子夜闌曲》 唐·李賀

    裊裊沉水煙,烏啼夜闌景。
    曲沼芙蓉波,腰圍白玉冷。

    226 《追和柳惲》 唐·李賀

    汀洲白蘋草,柳惲乘馬歸。
    江頭楂樹香,岸上蝴蝶飛。
    酒杯箬葉露,玉軫蜀桐虛。
    朱樓通水陌,沙暖一雙魚。

    227 《始為奉禮憶昌谷山居》 唐·李賀

    掃斷馬蹄痕,衙回自閉門。
    長槍江米熟,小樹棗花春。
    向壁懸如意,當簾閱角巾。
    犬書曾去洛,鶴病悔游秦。
    土甑封茶葉,山杯鎖竹根。
    不知船上月,誰棹滿溪云。

    228 《同沈駙馬賦得御溝水》 唐·李賀

    入苑白泱泱,宮人正靨黃。
    繞堤龍骨冷,拂岸鴨頭香。
    別館驚殘夢,停杯泛小觴。
    幸因流浪處,暫得見何郎。

    229 《還自會稽歌》 唐·李賀

    野粉椒壁黃,濕螢滿梁殿。
    臺城應教人,秋衾夢銅輦。
    吳霜點歸鬢,身與塘蒲晚。
    脈脈辭金魚,羈臣守迍賤。

    230 《湘妃》 唐·李賀

    筠竹千年老不死,長伴秦娥蓋湘水。
    蠻娘吟弄滿寒空,九山靜綠淚花紅。
    離鸞別鳳煙梧中,巫云蜀雨遙相通。
    幽愁秋氣上青楓,涼夜波間吟古龍。

    231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閏月》 唐·李賀

    帝重光,年重時,七十二候回環推,天官玉琯灰剩飛。
    今歲何長來歲遲,王母移桃獻天子,羲氏和氏迂龍轡。

    232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十二月》 唐·李賀

    日腳淡光紅灑灑,薄霜不銷桂枝下。
    依稀和氣排冬嚴,已就長日辭長夜。

    233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十月》 唐·李賀

    玉壺銀箭稍難傾,釭花夜笑凝幽明。
    碎霜斜舞上羅幕,燭龍兩行照飛閣。
    珠帷怨臥不成眠,金鳳刺衣著體寒,長眉對月斗彎環。

    234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八月》 唐·李賀

    孀妾怨夜長,獨客夢歸家。
    傍檐蟲緝絲,向壁燈垂花。
    簾外月光吐,簾內樹影斜。
    悠悠飛露姿,點綴池中荷。

    抒情思鄉愁苦

    235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七月》 唐·李賀

    星依云渚冷,露滴盤中圓。
    好花生木末,衰蕙愁空園。
    夜天如玉砌,池葉極青錢。
    僅厭舞衫薄,稍知花簟寒。
    曉風何拂拂,北斗光闌干。

    236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六月》 唐·李賀

    裁生羅,伐湘竹,帔拂疏霜簟秋玉。
    炎炎紅鏡東方開,暈如車輪上裴回,啾啾赤帝騎龍來。

    237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五月》 唐·李賀

    雕玉押簾額,輕縠籠虛門。
    井汲鉛華水,扇織鴛鴦紋。
    回雪舞涼殿,甘露洗空綠。
    羅袖從徊翔,香汗沾寶粟。

    238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三月》 唐·李賀

    東方風來滿眼春,花城柳暗愁殺人。
    復宮深殿竹風起,新翠舞衿凈如水。
    光風轉蕙百馀里,暖霧驅云撲天地。
    軍裝宮妓掃蛾淺,搖搖錦旗夾城暖。
    曲水漂香去不歸,梨花落盡成秋苑。

    239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二月》 唐·李賀

    二月飲酒采桑津,宜男草生蘭笑人。
    蒲如交劍風如薰,勞勞胡燕怨酣春。
    薇帳逗煙生綠塵,金翹峨髻愁暮云,沓颯起舞真珠裙。
    津頭送別唱流水,酒客背寒南山死。

    240 《追和柳惲》 唐·李賀

    汀洲白蘋草,柳惲乘馬歸。
    江頭楂樹香,岸上蝴蝶飛。
    酒杯箬葉露,玉軫蜀桐虛。
    朱樓通水陌,沙暖一雙魚。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