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的詩詞(共317首)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有《雁門太守行》、《李憑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一個代表者。他所寫的詩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對當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壓城城欲摧”,“雄雞一聲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賀的詩作想象極為豐富,經常應用神話傳說來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稱他為“鬼才”,“詩鬼”,創作的詩文為“鬼仙之辭”。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181
《平城下》 唐·李賀
饑寒平城下,夜夜守明月。
別劍無玉花,海風斷鬢發。
塞長連白空,遙見漢旗紅。
青帳吹短笛,煙霧濕晝龍。
182
《拂舞歌辭》 唐·李賀
吳娥聲絕天,空云閑裴回。
門外滿車馬,亦須生綠苔。
尊有烏程酒,勸君千萬壽。
全勝漢武錦樓上,
183
《苦篁調嘯引》 唐·李賀
請說軒轅在時事,伶倫采竹二十四。
伶倫采之自昆丘,軒轅詔遣中分作十二。
伶倫以之正音律,軒轅以之調元氣。
當時黃帝上天時,二十三管咸相隨,唯留一管人間吹。
無德不能得此管,此管沉埋虞舜祠。
184
《日出行》 唐·李賀
白日下昆侖,發光如舒絲。
徒照葵藿心,不照游子悲。
折折黃河曲,日從中央轉。
旸谷耳曾聞,若木眼不見。
奈爾鑠石,胡為銷人。
羿彎弓屬矢那不中,足令久不得奔,詎教晨光夕昏。
寫雨
187
《銅駝悲》 唐·李賀
落魄三月罷,尋花去東家。
誰作送春曲,洛岸悲銅駝。
橋南多馬客,北山饒古人。
客飲杯中酒,駝悲千萬春。
生世莫徒勞,風吹盤上燭。
厭見桃株笑,銅駝夜來哭。
189
《章和二年中》 唐·李賀
云蕭索,田風拂拂,麥芒如篲黍如粟。
關中父老百領襦,關東吏人乏詬租。
健犢春耕土膏黑,菖蒲叢叢沿水脈。
190
《石城曉》 唐·李賀
月落大堤上,女垣棲烏起。
細露濕團紅,寒香解夜醉。
女牛渡天河,柳煙滿城曲。
上客留斷纓,殘蛾斗雙綠。
春帳依微蟬翼羅,橫茵突金隱體花。
帳前輕絮鶴毛起,欲說春心無所似。
191
《房中思》 唐·李賀
新桂如蛾眉,秋風吹小綠。
行輪出門去,玉鑾聲斷續。
月軒下風露,曉庭自幽澀。
誰能事貞素,臥聽莎雞泣。
192
《安樂宮》 唐·李賀
深井桐烏起,尚復牽情水。
未盥邵陵瓜,瓶中弄長翠。
新成安樂宮,宮如鳳凰翅。
歌回蠟板鳴,左悺提壺使。
綠蘩悲水曲,茱萸別秋子。
193
《春晝》 唐·李賀
朱城報春更漏轉,光風催蘭吹小殿。
草細堪梳,柳長如線。
卷衣秦帝,掃粉趙燕。
日含畫幕,蜂上羅薦。
194
《題趙生壁》 唐·李賀
大婦然竹根,中婦舂玉屑。
冬暖拾松枝,日煙坐蒙滅。
木蘚青桐老,石井水聲發。
曝背臥東亭,桃花滿肌骨。
195
《答贈》 唐·李賀
本是張公子,曾名萼綠華。
沉香熏小像,楊柳伴啼鴉。
露重金泥冷,杯闌玉樹斜。
琴堂沽酒客,新買后園花。
196
《釣魚詩》 唐·李賀
秋水釣紅渠,仙人待素書。
菱絲縈獨繭,蒲米蟄雙魚。
斜竹垂清沼,長綸貫碧虛。
餌懸春蜥蜴,鉤墜小蟾蜍。
詹子情無限,龍陽恨有馀。
為看煙浦上,楚女淚沾裾。
贈別
197
《崇義里滯雨》 唐·李賀
落莫誰家子,來感長安秋。
壯年抱羈恨,夢泣生白頭。
瘦馬秣敗草,雨沫飄寒溝。
南宮古簾暗,濕景傳簽籌。
家山遠千里,云腳天東頭。
憂眠枕劍匣,客帳夢封侯。
198
《夜飲朝眠曲》 唐·李賀
觴酣出座東方高,腰橫半解星勞勞。
柳苑鴉啼公主醉,薄露壓花蕙園氣。
玉轉濕絲牽曉水,熟粉生香瑯玕紫。
夜飲朝眠斷無事,楚羅之幃臥皇子。
199
《賈公閭貴婿曲》 唐·李賀
朝衣不須長,分花對袍縫。
嚶嚶白馬來,滿腦黃金重。
今朝香氣苦,珊瑚澀難枕。
且要弄風人,暖蒲沙上飲。
燕語踏簾鉤,日虹屏中碧。
潘令在河陽,無人死芳色。
200
《難忘曲》 唐·李賀
夾道開洞門,弱楊低畫戟。
簾影竹華起,簫聲吹日色。
蜂語繞妝鏡,拂蛾學春碧。
亂系丁香梢,滿欄花向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