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李賀的詩詞(共317首)

    李賀簡介

    李賀頭像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有《雁門太守行》、《李憑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一個代表者。他所寫的詩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對當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壓城城欲摧”,“雄雞一聲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賀的詩作想象極為豐富,經常應用神話傳說來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稱他為“鬼才”,“詩鬼”,創作的詩文為“鬼仙之辭”。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241 《始為奉禮憶昌谷山居》 唐·李賀

    掃斷馬蹄痕,衙回自閉門。
    長槍江米熟,小樹棗花春。
    向壁懸如意,當簾閱角巾。
    犬書曾去洛,鶴病悔游秦。
    土甑封茶葉,山杯鎖竹根。
    不知船上月,誰棹滿溪云。

    242 《同沈駙馬賦得御溝水》 唐·李賀

    入苑白泱泱,宮人正靨黃。
    繞堤龍骨冷,拂岸鴨頭香。
    別館驚殘夢,停杯泛小觴。
    幸因流浪處,暫得見何郎。

    243 《示弟》 唐·李賀

    別弟三年后,還家一日馀。
    醁醽今夕酒,緗帙去時書。
    病骨猶能在,人間底事無。
    何須問牛馬,拋擲任梟盧。

    244 《出城寄權璩、楊敬之》 唐·李賀

    草暖云昏萬里春,宮花拂面送行人。
    自言漢劍當飛去,何事還車載病身。

    245 《還自會稽歌》 唐·李賀

    野粉椒壁黃,濕螢滿梁殿。
    臺城應教人,秋衾夢銅輦。
    吳霜點歸鬢,身與塘蒲晚。
    脈脈辭金魚,羈臣守迍賤。

    246 《雜歌謠辭·鄴城童子謠》 唐·李賀

    鄴城中,暮塵起。
    將黑丸,斫文吏。
    棘為鞭,虎為馬。
    團團走,鄴城下。
    切玉劍,射日弓。
    獻何人,奉相公。
    扶轂來,關右兒。
    香掃途,相公歸。

    247 《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閏月》 唐·李賀

    帝重光,年重時,七十二候回環推。
    天官玉琯灰剩飛,今歲何長來歲遲。
    王母移桃獻天子,羲氏和氏迂龍轡。

    248 《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十二月》 唐·李賀

    日腳淡光紅灑灑,薄霜不銷桂枝下。
    依稀和氣解冬嚴,已就長日辭長夜。

    249 《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九月》 唐·李賀

    離宮散螢天似水,竹黃池冷芙蓉死。
    月綴金鋪光脈脈,涼苑虛庭空澹白。
    霜花飛飛風草草,翠錦斕斑滿層道。
    雞人罷唱曉瓏璁,鴉啼金井下疏桐。

    250 《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七月》 唐·李賀

    星依云渚冷,露滴盤中圓。
    好花生木末,衰蕙愁空園。
    夜天如玉砌,池葉極青錢。
    僅厭舞衫薄,稍知花簟寒。
    曉風何拂拂,北斗光闌干。

    251 《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六月》 唐·李賀

    裁生羅,伐湘竹,帔拂疏霜簟秋玉。
    炎炎紅鏡東方開,暈如車輪上徘徊,啾啾赤帝騎龍來。

    252 《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五月》 唐·李賀

    雕玉押簾上,輕縠籠虛門。
    井汲鉛華水,扇織鴛鴦文。
    回雪舞涼殿,甘露洗空綠。
    羅袖從徊翔,香汗沾寶粟。

    253 《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四月》 唐·李賀

    曉涼暮涼樹如蓋,千山濃綠生云外。
    依微香雨青氛氳,膩葉蟠花照曲門。
    金塘閑水搖碧漪,老景沉重無驚飛,墮紅殘萼暗參差。

    唐詩三百首游仙

    254 《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三月》 唐·李賀

    東方風來滿眼春,花城柳暗愁幾人。
    復宮深殿竹風起,新翠舞襟靜如水。
    光風轉蕙百馀里,暖霧驅云撲天地。
    軍裝宮妓掃蛾淺,搖搖錦旗夾城暖。
    曲水飄香去不歸,梨花落盡成秋苑。

    255 《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二月》 唐·李賀

    二月飲酒采桑津,宜男草生蘭笑人。
    蒲如交劍風如薰,勞勞胡燕怨酣春。
    薇帳逗煙生綠塵,金翅峨髻愁暮云,沓颯起舞真珠裙。
    津頭送別唱流水,酒客背寒南山死。

    256 《雜曲歌辭·摩多樓子》 唐·李賀

    玉塞去金人,二萬四千里。
    風吹沙作云,一時渡遼水。
    天白水如練,甲絲雙串斷。
    行行莫苦辛,城月猶殘半。
    曉氣朔煙上,趢趗胡馬蹄。
    行人聽水別,隔隴長東西。

    257 《雜曲歌辭·少年樂》 唐·李賀

    芳草落花如錦地,二十長游醉鄉里。
    紅纓不重白馬驕,垂柳金絲香拂水。
    吳娥未笑花不開,綠鬢聳墮蘭云起。
    陸郎倚醉牽羅袂,奪得寶釵金翡翠。

    258 《琴曲歌辭·蔡氏五弄·淥水辭》 唐·李賀

    今宵好風月,阿侯在何處。
    為有傾城色,翻成足愁苦。
    東湖采蓮葉,南湖拔蒲根。
    未持寄小姑,且持感愁魂。

    259 《琴曲歌辭·湘妃》 唐·李賀

    筠竹千年老不死,長伴秦娥蓋湘水。
    蠻娘吟弄滿寒空,九山靜綠淚花紅。
    離鸞別鳳煙梧中,巫云蜀雨遙相通。
    幽愁秋氣上青楓,涼夜波間吟古龍。

    260 《舞曲歌辭·拂舞辭》 唐·李賀

    吳娥聲絕天,空云閑裴回。
    門外滿車馬,亦須生綠苔。
    尊有烏程酒,勸君千萬壽。
    全勝漢武錦樓上,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