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栻是南宋中興名相張浚之子。著名理學家和教育家,湖湘學派集大成者。與朱熹、呂祖謙齊名,時稱“東南三賢”。官至右文殿修撰。著有《南軒集》。
聞說君家快目亭,湓江直上起千尋。昔人事業規摹在,故國山河草木深。世態從渠翻覆手,壯圖還我短長吟。會須一展平戎策,始稱平生灑落襟。
漸喜書題近,懸知歸意忙。才聞下湘水,早已過衡陽。雨洗秋山凈,涼生桂樹香。殷勤二三子,策馬為迎將。
卻望廬山倚柁樓,半空宿靄未全收。蒼然五老獨獻狀,似欲勸人求一游。
獨上荒亭數過帆,橫林疎處見蒼灣。固知不入豪華眼,送與鳧鷗自在看。
橋邊風月佳,俯仰有余思。無忘履冰心,方識吟風意。
花開山與明,花落水流去。行人欲尋源,只在山深處。
昔人為己學,深旨妙隱微。三復尚絅章,服膺原無違。
我家湘水濱,年年賦徠服。君家百畝田,晚歲千樹綠。
不肯競桃李,甘心同艾蒿。德人一題品,愈覺風味高。
南山煙雨霏,北山風露多。衣沾非所惜,屨濕知如何。
知君友竹君,寧使食無肉。更哦脯筍詩,句妙騷可仆。南公鮭菜傖父齏,嗜好自爾元非癡。君但將從力噉此,大勝折腰鄉里兒。
浮甌雪色喜初嘗,中有祝融風露香。徑欲與君同晤賞,短檠清夜正相望。
平生得意白鷗外,歲晚歸心鴻雁俱。蕉葉雨聲喧曉枕,夢成風楫泛江湖。
出守嗟何晚,懷歸已倦游。細看渾矍鑠,可是畏伊優。幕下傾三語,山中賦四愁。平生大小阮,來往足風流。
憶昔歲丙寅,束書從吾翁。驅車服嶺南,弭節湟江東。湟江地僻左,窮年少過從。邂逅傾蓋友,一笑蠻煙空。
久憩珠林寺,高軒自遠來。攜朋上喬岳,載酒到瓊臺。論道吟心樂,吟詩笑眼開。遙觀松柏樹,風韻有余哀。
牢落詩盟寒欲灰,非君懷抱若為開。未闌樽酒論文意,拂榻應須有待來。
維衡屹南荒,作鎮自開辟。蟠根結地厚,面勢倚空碧。陂陀數州境,高下相接跡。麓山乃其趾,神秀固未極。
春日煙沙岸,禪房風竹窗。有時傾綠酒,隨處見清江。世路紛多轍,吾生老此邦。千林看不盡,白鳥去雙雙。
集云峰頂風霜飽,黃蘗洲前水石清。不入貢包供玉食,只應山澤擅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