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栻是南宋中興名相張浚之子。著名理學家和教育家,湖湘學派集大成者。與朱熹、呂祖謙齊名,時稱“東南三賢”。官至右文殿修撰。著有《南軒集》。
澤國盛梅雨,漲潦彌兩涘。常時侵溢患,乃復到城市。納湖迫西闉,沖突固其于。今年筑堤防,楗石細積累。
通籍念無補,先廬獲歸休。所忻三載間,暇日從公游。城中十畝園,頗復依清流。渺渺送歸雁,翩翩下輕鷗。
寒窗政爾念蕭瑟,況復故人疎近音。憑欄為子賦三友,便覺冰霜千古心。
半生客荊楚,歷覽非一隅。寧知城東路,有此梅萬株。瘦馬路曉寒,清風起菰蒲。度溪上平坂,頓覺景物殊。
危闌明倒影,面面涌金波。何處無佳月,惟應此地多。
流泉自清寫,觸石短長鳴。窮年竹根底,和我讀書聲。
開軒僅尋丈,水竹亦蕭疎。客來須起敬,題榜了翁書。
亭亭堤上梅,歷歷波間影。歲晚憶夫君,寂寞煙渚靜。
長哦伐木篇,佇立以望子。日暮飛鳥歸,門前長春水。
云生山氣佳,云卷山色靜。隱幾亦何心,此意相與永。
林影溪光靜自如,蕭疎短鬢獨騎驢。可能胸次都無事,擬向山中更著書。
朝來一舸渡湘水,山色橫秋真可憐。忽憶去年聯騎客,沙邊搔首意茫然。
石壁巉巖路已荒,人言相國舊書堂。臨機自古多遺恨,妙策當年取范陽。
地生落南州,分與岷峨疎。朅來荊江上,所忻近鄉閭。吾鄉多雋豪,雜遝來舟車。時從說情話,頗覺中懷舒。
江北逢新雨,湘南憶舊游。能來慰岑寂,恨不小遲留。日月徒催老,巧名浪自愁。惟應編簡樂,在己可深求。
窮冬泝荊江,風急波濤怒。張君一葉舟,追逐任掀舞。時從古岸邊,頗得班荊語。君家岷山下,須眉挾風雨。
茲泉幾歲月,復此慰渴心。諒惟獨鐘秀,源委來何深。在昔抱幽獨,邂逅逢賞香。希聲聽者難,至味乃可尋。兀坐正亭午,涼風度清陰。於焉有深晤,三嘆復微吟。
明祀崇千載,荒山拱萬靈。插天巉絕壁,飛瀑下空庭。繪事存淳古,真風寄村冥。蘋繁何以薦,帝德日惟馨。
乃翁詈賊氣如虹,千載衣冠盧懦庸。雙廟已應同卞壺,佳見今喜見甄逢。傳郵贈我凌云句,斷簡知君學古胸。忠孝可全須力勉,策勛寧復羨侯封。
留連紅紫計無從,晚惜芬芳萬卉空。枕上幾回清夢斷,風前政可碧紗籠。春隨夜雨但三嘆,韻入香醪尚一中。長有花開消息在,不應鳴鼓便相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