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本燕趙人,秉心愚且直。群籍備所見,孤貞每自飭。徇祿期代耕,受任亦量力。幸逢休明時,朝野兩薦推。
辱贈不知報,我歌爾其聆。首敘始識面,次言后分形。道途綿萬里,日月垂十齡。浚郊避兵亂,睢岸連門停。
胡羯亂中夏,鑾輿忽南巡。衣冠陷戎寇,狼狽隨風塵。豳公秉大節,臨難不顧身。激昂白刃前,濺血下沾巾。
邊塞諷刺組詩
龍門澗下濯塵纓,擬作閑人過此生。筋力不將諸處用,登山臨水詠詩行。
雷雨連年起臥龍,穆然臺閣有清風。一時畫諾雖云舊,此日都偷本自公。松竹經霜俱不改,鹽梅共鼎固非同。一篇和遍東西府,六律更成十二宮。
天垂臺耀掃欃槍,壽獻香山祝圣明。丹鳳樓前歌九奏,金雞竿下鼓千聲。衣冠南面薰風動,文字東方喜氣生。
騎省直明光,雞鳴謁建章。遙聞侍中珮,闇識令君香。玉漏隨銅史,天書拜夕郎。旌旗映閶闔,歌吹滿昭陽。官舍梅初紫,宮門柳欲黃。愿將遲日意,同與圣恩長。
昔聞生澗底,今見起毫端。眾草此時沒,何人知歲寒。豈能裨棟宇,且貴出門闌。只在丹青意,凌云也不難。
禁門留騎吹,內省正衣冠。稍辨旂常色,尚聞鐘漏殘。九天爐氣暖,六月玉聲寒。宿霧開霞觀,晨光泛露盤。
誰云郎選不由詩,上相憐才積有時。卻是龍鐘到門晚,終非稽古致身遲。謀將郡印歸難遂,讀著家書坐欲癡。日望南宮看列宿,迢迢婺女與鄉比。
居庸滅烽惟留屯,時平更覺將軍尊。鈴齋看雪擁衲坐,急鼓又報邊城昏。百壺高宴梨栗圃,千里未盡桑麻村。天憐公老無以樂,一星飛墮從天門。
懶從朝謁事驂騑,此去高眠罷倒衣。詔許遐門訪耆舊,天教筑室俟來歸。肩輿尚肯追春色,鼓缶何妨傲夕暉。所至成家即安隱,武昌誰乞釣魚磯。
冊命出宸衷,官儀自古崇。特膺平土拜,光贊格天功。再佩扶陽印,常乘鮑氏驄。七賢遺老在,猶得詠清風。
暖吹入春園,新芽競粲然。才教鷹觜拆,未放雪花妍。荷杖青林下,攜筐旭景前。孕靈資雨露,鐘秀自山川。
黃塵逆帽馬辟易,歸來下簾臥書空。不知繡鞍萬人立,何如盧郎駕飛鴻。
暖吹入春園,新芽競粲然,才教鷹嘴拆,未放雪花妍。荷杖青林下,攜筐旭景前。孕靈資雨露,鐘秀自山川。
五年班綴望夔龍,曾托帡幪庇雨風。末路自矜黃發老,平時曾識黑頭公。升沈不改交情見,出處雖殊趣舍同。謾叩蕪音答高唱,終慚下管應清宮。
圣主恢儒率舊章,首冬鳴蹕下膠庠。生師褒博趨鱣序,文武端嚴列雁行。承詔敷陳商戊甲,執經環立晉袁王。三千學者多才秀,定有同升孔子堂。
晚從靈境出,林壑曙云飛。稍覺清溪盡,回瞻畫剎微。獨園馀興在,孤棹宿心違。更憶登攀處,天香滿袖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