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金的詩詞(3234首)

    601 山》 宋·王洋

    突兀波心倚翠空,他年碧照魚龍。
    火燒水轉休惆悵,且看中流樹蔭濃。

    602 《紫騮馬·黃絡頭玉為{左角右夐}》 宋·許顗

    絡頭玉為{左角右夐},蜀錦障泥亂云葉。
    花間顧影驕不行,萬里龍駒空汗血。
    露床秋粟飽不食,青蒭苜蓿無顏色。
    君不見東郊瘦馬百戰場,天寒日暮烏啄瘡。

    603 《題陵雜興詩后八首》 宋·薛師董

    交朋存沒八篇詩,自恨認心獨覺遲。
    也記涌門外別,不蒙登賞忽相思。

    604 罌花聯句》 宋·楊輔世

    兩日風狂雨更顛,取將暖去更衣單。
    罌花發關誰事,何用夜來如許寒。

    605 雞石》 宋·楊起莘

    千年古石號雞,化雨霏霏長羽儀。
    不把稻粱為食啄,且將天地作籠棲。
    祥云架上非孤立,入曉聲中豈亂啼。
    過客莫同凡鳥看,等閒飛到鳳凰池。

    606 櫻子》 宋·姚西巖

    三月花如檐卜香,霜中采實似黃。
    煎成風味亦不淺,潤色猶煩顧長康。

    607 陵野外廢寺》 宋·游酢

    寒花窈嫋蔓頹墻,古寺蒼苔晝掩房。
    犬吠屋頭山杳杳,蟲鳴階隙草荒芒。
    池塘澹月蒹葭冷,籬落西風橘柚香。
    六代江山碧地,斷碑留得管興亡。

    608 《晚春游明抵暮入宜秋門閽兵捧門牌請官位因》 宋·張士遜

    閑游靈沼送春回,關吏何須苦見猜。
    八十衰翁無品秩,昔曾三到鳳池來。

    609 《題趙希遠萬松闕圖》 明·張掞

    天闕萬松中,岧峣皪倚碧空。
    星旋黃道內,日出紫云東。
    翠合彤庭冥,鋪復閣雄。
    風梢天上落,云干雨余虹。

    610 精歌》 宋·趙崇懌

    東風飛霖雨,一洗桃李塵。
    快馬紫游韁,來賞精春。
    連林翠氣妙不動,時作佛髻螺頭青。
    劖劖天壁面削起,中可建旗坐萬人。

    611 《九日宴浮亭》 宋·趙宗德

    東山樹,何青青。
    鐔津水,何冷冷。
    茂樹可蔭,流水可聽。
    眉山夫子能解事,卻于水邊樹下構危亭。

    612 《贈張俞秀才游華山》 宋·鄭炎

    凌晨別我將何適,鶴態飄然振霜翮。
    指點華欲去游,騎驢直造煙霞宅。
    一片嵐光凝不飛,數里松陰翠如滴。
    背臘山寒雪未消,迎春地暖花爭拆。

    613 《馮氏萬樓》 宋·周鍔

    幾年江上夢,黃鶴意悠悠。
    百尺獨臨水,萬難買秋。
    杵聲喧藥市,欄影枕漁舟。
    應有壺中客,分身幾此游。

    614 精山》 宋·周薰

    精山高絕塵俗,中通洞天石削玉。
    仙家庭院晝不扃,草色迷階秋雨綠。
    香爐峰前青可掬,石鼓壇邊翠如沐。
    道人采藥青牛還,鐵笛聲穿山鬼哭。

    615 鰲橋》 宋·莊師熊

    白鶴峰前放衙晚,鰲背上駕樓成。
    舟移遠浦隨潮落,帷卷輕風看月生。
    他日懷人如在峴,今朝飲客且登瀛。
    幸陪宴笑欄干曲,醉后不知杯幾行。

    616 《寄山普衲》 元·鄭元祐

    鰲背上郁藍天,長有神龍衛法筵。
    午夜江聲推月上,浪花如雪寺門前。

    617 陵社集詩(一十六人三十二首) 集雞籠山》 明·陳仲溱

    仲溱字惟秦,侯官人。
    性拙直,寡言笑,與人交接,言辭少拂即掩耳而去。
    詩苦求工,不愜意不止。
    每出其詩示人,以手按紙,手顫口吟,人或誦其詩,口喃

    618 陵社集詩(一十六人三十二首) 集雞籠山》 明·程漢

    獨上臺城望遠空,當年遺跡動悲風。
    懷春羅綺旗亭外,向夕牛羊輦路中。
    幾寺殘碑深野草,故宮眢井落梧桐。
    只今多少興亡感,湖水蒼茫背郭東。

    619 山》 明·楚石梵琦

    半江涌出山寺,一簇樓臺兩岸船。
    月轉中宵為白晝,水吞平地作青天。
    塔鈴自觸微風語,灘石長磨細浪圓。
    龍化老人來聽法,手持珠獻不論錢。

    620 山寺》 明·董穀

    孤絕江心寺,煙波接渺茫。
    浪花浮石磴,帆影落僧床。
    碧輝天界,歌鐘起下方。
    月明潮落后,倚檻聽鳴榔。

    * 關于金的詩詞 描寫金的詩詞 帶有金的詩詞 包含金的古詩詞(323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