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金的詩詞(3234首)

    561 《余避地千圩屢游殳史兩山酒酣興發賦詩一首》 明·貝瓊

    神人夜割蓬萊股,蒼然尚作青獅舞。
    殳基得道此飛騰,煙火千家自成塢。
    前年盜起官軍下,存者如星才四五。
    我來欲置讀書床,出入未愁穿猛虎。

    562 《陪潤州裴如晦學士游山回作》 宋·楊蟠

    世上蓬萊第幾洲,長云漠漠鳥飛愁。
    海山亂點當軒出,江水中分繞檻流。
    天遠樓臺橫北固,夜深燈火見揚州。
    回船卻望陵月,獨倚牙旗坐浪頭。

    563 沙井》 宋·楊蟠

    細細沙痕落,流在井泉。
    山人邀我飲,化骨共為仙。

    564 《次韻趙繡使題鰲穩處》 宋·艾可叔

    突兀霜崖俯雪洲,時時登覽喚漁舟。
    溪分南北地初合,月在山間天共流。
    三兩可人曾此會,百千年后復誰游。
    桑田不變鰲健,只恐吟翁白盡頭。

    565 山雜詩》 明·王慎中

    康定陵前棲夜鳥,盤林郁郁鎖松梧。
    總聞再造驅戎虜,不見千官拜鼎湖。
    內使司香開寢殿,祠臣常祀掃鋪。
    翠華縹渺空中度,絳節靈應群帝俱。

    566 《重過陵》 清·李沂

    秋風又到秣陵關,獨客窮途尚未還。
    武定橋頭明月上,朦朧遙望紫山。

    567 陵》 宋·蔡槃

    六代帝王州,寒煙滿石頭。
    星河天北轉,江漢水東流。
    步絕蓮雨,歌殘玉樹秋。
    白頭有漁父,猶說景陽樓。

    568 峰寺》 宋·陳自新

    峰寺外望藍橋,只尺溪山路許遙。
    世事昏人心似醉,倚欄無計遺愁消。

    569 《游焦二山》 宋·程卓

    所子長江天際來,中流有山何壯哉。
    深恨盤礴千萬丈,寸土不受雙崔嵬。
    山屹據上流險,四面佛屋相環回。
    來帆去槳別艫舳,住僧過客煩追陪。

    570 雞城》 宋·范應鈴

    夢裹家山竹裹鐘,雞山下快掀篷。
    垂楊不隔池樓月,宿酒吹殘楊柳風。

    571 《使》 宋·傅諴

    霜明玉節映寒流,馬渡蘆溝向上頭。
    萬里河山觀古塞,百年荊棘嘆神州。
    要臨瀚海銘燕石,石上新亭作楚囚。
    多少遺民思舊俗,可憐帛歲包羞。

    572 《送胡彥龍過陵》 宋·高彥竹

    陵往事已成虛,江水清清只見魚。
    遺廟空存元帝像,故家多有二王書。
    秋風出塞調生馬,夜月吟淮跨蹇驢。
    借問新亭諸老淚,而今煙景復何如。

    573 精山》 宋·高照

    精寂寂直勝境,門鎖松杉風月冷。
    跨鶴仙姬去不來,白云一片封丹井。

    574 《重九席上觀鈴菊》 宋·韓億

    綴菊鈴,兗地獨馳名。
    細蕊浮杯雅,香筩貯露清。
    風休沈夜警,雨碎入寒聲。
    自此傳仙種,秋芳冠玉京。

    575 《小山》 宋·胡朝潁

    天光云影碧相涵,百頃玻璃一望間。
    綠水繞門迷客渡,白云終日伴僧閑。
    疏鐘破曉潛虬動,老木成陰倦鳥還。
    喚取送陀靡石壁,為渠題作小山。

    576 《淳熙十三年六月中使奉承德壽宮命捕銀魚》 宋·胡某

    千頃山高六十里,上有寒潭清且泚。
    神龍久向此中蟠,作霖肯為蒼生起。
    群魚從之時浮枕,噞喁光彩歲月深。
    自然形質異凡鬣,或如美玉或如

    577 《游庭觀》 宋·

    尋真窮養浩,崇妙路迢迢。
    沿掩峰千疊,塵分水一條。
    白云生石壁,飛閣插崖腰。
    隱隱存仙跡,渾疑在碧霄。

    578 《謝御賜紫魚袋烏紗象簡》 宋·冷應澂

    日映罦罳曉殿深,君恩稠疊駕親臨。
    褒衣紅濯天機錦,束帶黃分風帑
    何幸清班容宦轍,自慚白發點朝簪。
    撥亂政治平生學,消得君王念苦辛。

    579 《游精山》 宋·黎宙

    不到精久,山空花自香。
    殿梁唐歲月,石鼓漢文章。
    洞杳多云氣,崖高易夕陽。
    酌泉消世慮,吾亦正徜徉。

    580 城山》 宋·李思聰

    杏花洞天路崎嶇,曾見千年百斛奴。
    試問城山里事,只言仙境似蓬壺。

    * 關于金的詩詞 描寫金的詩詞 帶有金的詩詞 包含金的古詩詞(323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