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詩學的詩詞(197首)

    121 《以詩還府推楊學士無為編辱佳篇見答謹次元韻》 宋·強至

    貪諷高吟日幾回,辭珍轉覺意逾瑰。
    子云天祿慚馀地,工部花溪掩舊才。
    渴肺喜因秋水療,病眸驚對夜光開。
    今朝那獨夸榮貺,更貯私囊耀后來。

    122 《再次贈張學錄韻十詩》 宋·陳造

    解頤匡鼎來,詩語窮益新。
    政用追前輩,不勞吞吾人。

    123 《再次贈張學錄韻十詩》 宋·陳造

    再說可雙璧,斗酒或西涼。
    索飯仰屋梁,付子癭木床。

    124 《再次贈張學錄韻十詩》 宋·陳造

    杜陵深堂奧,無己掉臂入。
    裔孫漫睎驥,槃姍取拾級。

    125 《再次贈張學錄韻十詩》 宋·陳造

    取友英雋場,如子乃石交。
    進善定見與,言從浚之郊。

    126 《再次贈張學錄韻十詩》 宋·陳造

    閱世有順逆,飛埃噎空虛。
    曠懷略外物,曲士乃拘墟。

    127 《再次贈張學錄韻十詩》 宋·陳造

    李蔡下中爾,萬目指騫騰。
    何蕃頭欲白,秋窗耿青燈。

    128 《再次贈張學錄韻十詩》 宋·陳造

    張子攜詩來,危坐撥芋火。
    三問笑不對,政恐非助我。

    129 《再次贈張學錄韻十詩》 宋·陳造

    冷官冷如冰,餬口僅廩稍。
    藜藿得好客,欠馀不擬較。

    130 《再次贈張學錄韻十詩》 宋·陳造

    擁衾哦子詩,清夢即淮左。
    莫年書藏山,舍子誰印可。

    131 《再次贈張學錄韻十詩》 宋·陳造

    置書營{豆斗}升,大似疏間親。
    因之返初服,佳趣遲子論。

    132 《陳學正惠詩酬以長句》 宋·陳造

    寒風折人粟生膚,局坐掩戶孰與娛。
    吾宗高義駕為迂,新詩爛粲慰槁枯。
    一百十二驪龍珠,春意誰遣生座隅。
    吾宗學力源委俱,決為巨川潴陂湖。

    133 《陳學正孫學錄有詩復次韻》 宋·陳造

    俗子敗興蚊咂膚,獨賴勝士相嬉娛。
    彼異趣者嗤我迂,豈知木茂水不枯。
    繄山韞玉淵懷珠,二子豪爽廉隅。
    才名角立風義俱,詩筆為我翻重湖。

    134 《寶學連公挽詩二首》 宋·李彌遜

    男兒死爾未應悲,可惜胸中尚有奇。
    絕域英聲喧早歲,楚庭高議補明時。
    壯懷自感中流楫,舊受今存峴首碑。
    天獨不能遺上老,蓋棺兩鬢未全絲。

    135 《寶學連公挽詩二首》 宋·李彌遜

    弱冠論交老更堅,平生風義想前賢。
    銀峰告政一千里,雁塔聯名四十年。
    漫許赤心酬雨露,終成白發傲林泉。
    酸風送子寒山暮,鳴壑搖松亦泫然。

    136 《筠莊亭軒皆以筠名學士兄有詩次韻》 宋·李彌遜

    種竹營巢老自如,渭川端不羨商於。
    松行外護遮凡木,蓮葉平鋪覆斷渠。
    我輩方宜置丘壑,此君可共樂琴書。
    軒亭處處成清必,足了一生寧愿馀。

    137 《龍學許公挽詩二首》 宋·李彌遜

    粹德山藏玉,高標木秀林。
    三朝侍楓禁,列郡憩棠陰。
    文翰家聲在,規模國計深。
    蓋棺頭正黑,空負濟時心。

    138 《龍學許公挽詩二首》 宋·李彌遜

    晚起故園興,此車歸鹿門。
    營家無立壁,愛客不空樽。
    喪亂長纓絕,悲涼舊劍存。
    不堪聽楚些,無處可招魂。

    139 《鄭尚明學士挽詩二首》 宋·李彌遜

    人物羲皇上,塵中無此流。
    高談卑管晏,老手命曹劉。
    室有芝蘭棄,家馀鐘鼎收。
    平生斷金約,墮淚蓋棺休。

    140 《鄭尚明學士挽詩二首》 宋·李彌遜

    四十才名重,歸來白發侵。
    一官駒在谷,有子鶴鳴陰。
    勝著潛夫論,今亡子敬琴。
    送車知幾兩,松壑助哀音。

    * 關于詩學的詩詞 描寫詩學的詩詞 帶有詩學的詩詞 包含詩學的古詩詞(19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