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見下文的詩詞(1254首)

    1 《謝黃揔太博見示文集》 宋·范仲淹

    松桂有嘉色,不與眾芳期。
    金石有正聲,詎將群響隨。
    君子著雅言,以道不以時。
    仰止江夏公,大醇元小疵。

    2 《王勝之諫議見惠文房四寶內有巨硯尤佳因以謝》 宋·邵雍

    銅雀或常聞,未嘗聞金雀。
    始愧林下人,識物不甚博。
    金雀出何所,必出自靈岳。
    剪斷白云根,分破蒼岑角。

    3 《鞠歌行(以下見《文苑英華》)》 唐·李白

    麗莫似漢宮妃,謙莫似黃家女。
    黃女持謙齒發高,漢妃恃麗天庭去。
    人生容德不自保,圣人安用推天道。

    4 《勸酒(以下見《文苑英華》)》 唐·白居易

    昨與美人對尊酒,朱顏如花腰似柳。
    今與美人傾一杯,秋風颯颯頭上來。
    年光似水向東去,兩鬢不禁白日催。

    5 《見懷》 明·王子充

    芙蓉峰下是鄉邦,未許歸帆溯浙江。
    天下文章寧有幾,斗南人物恐無雙。
    心期久與三乘契,筆力真能九鼎扛。
    投老著書渾不倦,頗聞中夜坐燈窗。

    6 《燕司封同年以詩見迎》 宋·蔡襄

    寄問閩州明使君,十年蹉跌路岐分。
    帳前約束承嚴節,按下文書接署云。
    北去最先趨畫戟,老來應免醉紅裙。
    新篇一攬思游舊,搔首孤吟日又曛。

    7 《次廣西省朱郎中熙見寄韻(二首)》 明·袁凱

    衡陽南去與天長,荔子紅椒處處香。
    明月關門無虎豹,清風臺閣有鸞凰。
    包茅已入皆三脊,卉服新成有九章。
    幕下文書自稀少,醉余崖蜜啖紅霜。

    8 《諸公見和次韻呈鄭舜舉國錄瑞伯仙尉》 宋·陳棣

    家聲赫奕繼更生,草圣縱橫亂伯英。
    鄴下文章惟七子,潁川人士有諸兄。
    新詩寫物無余態,硬語盤空若混成。
    吏隱一官聊戲劇,他時勛業看承明。

    9 《徐文長傳》 明·袁宏道

    余少時過里肆中,見北雜劇有《四聲猿》,意氣豪達,與近時書生所演傳奇絕異,題曰“天池生”,疑為元人作。
    后適越,見人家單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強心鐵骨,與夫一種磊塊不平之氣,字畫之中,宛宛可見。
    意甚駭之,而不知田水月為何人。
    一夕,坐陶編修樓,隨意抽架上書,得《闕編》詩一帙。

    古文觀止寫人懷才不遇傳記

    10 《齊桓晉文之事》 先秦·孟子及弟子

    齊宣王問曰:“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孟子對曰:“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
    無以,則王乎?”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聞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

    高中文言文游說仁政思想故事

    11 《祭妹文》 清·袁枚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嗚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離吾鄉七百里矣;當時雖觭夢幻想,寧知此為歸骨所耶?汝以一念之貞,遇人仳離,致孤危托落,雖命之所存,天實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嘗非予之過也。
    予幼從先生授經,汝差肩而坐,愛聽古人節義事;一旦長成,遽躬蹈之。
    嗚呼!使汝不識《詩》、《書》,或未必艱貞若是。
    余捉蟋蟀,汝奮臂出其間;歲寒蟲僵,同臨其穴。

    哀悼思念悔恨

    12 《祭石曼卿文》 宋·歐陽修

    維治平四年七月日,具官歐陽修,謹遣尚書都省令史李敭,至于太清,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而吊之以文。
    曰:嗚呼曼卿!生而為英,死而為靈。
    其同乎萬物生死,而復歸于無物者,暫聚之形;不與萬物共盡,而卓然其不配者,后世之名。
    此自古圣賢,莫不皆然,而著在簡冊者,昭如日星。

    古文觀止祭文贊頌寫人抒情

    13 《潮州韓文公廟碑》 宋·蘇軾

    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
    是皆有以參天地之化,關盛衰之運,其生也有自來,其逝也有所為。
    故申、呂自岳降,傅說為列星,古今所傳,不可誣也。
    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古文觀止碑文贊頌寫人

    14 《齊宣王見顏斶/顏斶說齊王》 先秦·佚名

    齊宣王見顏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說。
    左右曰:“王,人君也。
    斶,人臣也。
    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對曰:“夫斶前為慕勢,王前為趨士。

    古文觀止對話勸諫

    15 《見志詩二首》 兩漢·酈炎

    大道夷且長,窘路狹且促。
    修翼無卑棲,遠趾不步局。
    舒吾陵霄羽,奮此千里足。
    超邁絕塵驅,倏忽誰能逐。

    感慨志向

    16 《吊古戰場文》 唐·李華

    浩浩乎,平沙無垠,夐不見人。
    河水縈帶,群山糾紛。
    黯兮慘悴,風悲日曛。
    蓬斷草枯,凜若霜晨。

    古文觀止戰爭吊古傷今憂國憂民

    17 《北山移文》 南北朝·孔稚珪

    鐘山之英,草堂之靈,馳煙驛路,勒移山庭:夫以耿介拔俗之標,蕭灑出塵之想,度白雪以方潔,干青云而直上,吾方知之矣。
    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眄,屣萬乘其如脫,聞鳳吹于洛浦,值薪歌于延瀨,固亦有焉。
    豈期終始參差,蒼黃翻覆,淚翟子之悲,慟朱公之哭。
    乍回跡以心染,或先貞而后黷,何其謬哉!嗚呼,尚生不存,仲氏既往,山阿寂寥,千載誰賞!世有周子,雋俗之士,既文既博,亦玄亦史。

    古文觀止諷刺散文

    18 《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 唐·杜牧

    六朝文物草連空,天淡云閑今古同。
    鳥去鳥來山色里,人歌人哭水聲中。
    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臺一笛風。
    惆悵無日見范蠡,參差煙樹五湖東。
    (無日 一作:無因)

    寫景懷古

    19 《酬殷明佐見贈五云裘歌》 唐·李白

    我吟謝脁詩上語,朔風颯颯吹飛雨。
    謝脁已沒青山空,后來繼之有殷公。
    粉圖珍裘五云色,曄如晴天散彩虹。
    文章彪炳光陸離,應是素娥玉女之所為。

    贈答友誼想象

    20 《瘞旅文》 明·王守仁

    維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來者,不知其名氏,攜一子一仆,將之任,過龍場,投宿土苗家。
    予從籬落間望見之,陰雨昏黑,欲就問訊北來事,不果。
    明早,遣人覘之,已行矣。
    薄午,有人自蜈蚣坡來,云:“一老人死坡下,傍兩人哭之哀。

    古文觀止祭文抒懷

    * 關于見下文的詩詞 描寫見下文的詩詞 帶有見下文的詩詞 包含見下文的古詩詞(125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