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腳下的詩詞(649首)

    601 《偈傾一百三十三首》 宋·釋法薰

    直下是,直下是,沒量大人,抬腳不起。
    可憐伎死杜禪和,猶是嘵嘵掛唇齒。

    602 《偈傾一百三十三首》 宋·釋法薰

    九夏安居畢,布袋結頭開。
    衲僧無定度,南岳與天臺。
    中路{上祝下土}著腳指頭,方知南山一夏不辜負你。

    603 《贊宗道者》 宋·釋法薰

    走下桐城赤腳歸,半風顛又半憨癡。
    草鞋卻把袈挲裹,二虎雙鴉笑殺伊。

    604 《頌古四十八首》 宋·釋慧開

    揚下笊籬并木杓,當陽一空絕周遮。
    百丈重關攔不住,腳尖趯出佛如麻。

    605 《偈頌八十七首》 宋·釋慧開

    不是護身符,亦非斷貫索。
    直饒鼻孔遼天,也被這個穿卻。
    無門老漢還免得麼,卻請維那下個注腳

    606 《請行新橋》 宋·釋慧開

    云根架就笑談中,凡圣召集一路通。
    個個腳跟親蹈著,人人足下起清風。
    不似天臺滑石,半巇半嶮。
    勝如趙州略彴,度馬度驢,雖然欲行千里,要知一步為初。
    從茲不用步題柱,來往都乘駟馬車。

    607 《頌古四十五首》 宋·釋慧遠

    楚王城畔水東流,獨腳山魈躍氣球。
    貪看六么花十八,不知船子下揚州。

    608 《禪人寫師真請贊》 宋·釋慧遠

    透過荊棘林,瞎卻醯羅眼。
    拈起破砂盆,放下漏燈盞。
    獨有周書記,全機識得渠。
    好笑云黃傅大士,也曾赤腳禮文殊。

    609 《木平和尚贊》 宋·釋慧遠

    岳聳淵深,貌古神清。
    渴有米汁,饌無佳珍。
    龍床頭賣弄草鞵兩腳,御舟前突出云衲半身。
    舉棹迷源兮{左木右戶下加上四下衣}索已露,移舟別水兮眼倒生筋。
    敢道不勞斤斧,夫是之謂木平。

    610 《聽松風布袋贊》 宋·釋如凈

    靠個布袋瞌睡,平地突出毒刺。
    有人一踢踢翻,天下腳跟出氣。

    611 《偈頌一百零二首》 宋·釋紹曇

    薄福住山,渾無暇日。
    忙時直是閑,緩處非常急。
    驅園夫奴子,鋤菜地,掃松行;指莫監楊協團,拆東籬,

    612 《偈頌一百零四首》 宋·釋紹曇

    丈夫膝下有黃金,爭肯與他人作禮。
    須彌燈王,腳頭腳底。

    613 《偈頌一百零四首》 宋·釋紹曇

    天高地厚,水闊山遙。
    古今常理,何用忉忉。
    衲僧家,腳跟下一段光明,十日并照,明察秋毫。
    不揀侯門射策,何須華頂降魔。
    孤迥迥,冷蕭蕭,無羰翻黑月,魑魅哭連宵。

    614 《偈頌十九首》 宋·釋紹曇

    五十三年行腳,走遍天涯海角。
    早知唐喪光陰,誨不閉門獨活。
    古松下苔石憨眠,野溪邊筇枝倒卓。
    幽鳥啼春水奏流,湊成一曲村田樂。

    615 《頌古五十五首》 宋·釋紹曇

    颺下山藤設意深,嗅烏喙藥禍沾身。
    腳跟未斷紅絲線,智鑒難逃明眼人。

    616 《平山》 宋·釋紹曇

    一鏡面鋪非劃削,且無高下與人爭。
    擬從頂{左寧右頁}尋玄路,著腳須防有賺坑。

    617 《贊延慶謙山主壽像》 宋·釋紹曇

    謙德有光,慈心攝物。
    等冤親不與較量,混塵俗初無間隔。
    熙熙外氣融冰谷之春,汪汪乎胸吞云夢之澤。
    樂羲皇世,含飴弄孫。

    618 《延慶化禪觀地平》 宋·釋紹曇

    屏息諸緣入定時,腳跟下事爛如泥。
    睦州片板輕擔出,禪病蠲除不用醫。

    619 《送孚藏主歸江西》 宋·釋惟一

    云臥胸中蟠萬卷,舌端筆端皆具眼。
    評今論古知幾何,寥寥百年骨不冷。
    有孫挺特尤掀騰,富有蘊藉如弗能。
    韜光鏟彩事枯硬,不學乃翁牽葛藤。

    620 《野航》 宋·釋惟一

    遠泛飄然一葦輕,水天上下鏡無塵。
    自從碧眼胡歸后,著腳那知是甚人。

    * 關于腳下的詩詞 描寫腳下的詩詞 帶有腳下的詩詞 包含腳下的古詩詞(64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