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腳下的詩詞(649首)
421
《送王微之學士知池州》 宋·梅堯臣
秋江渺然生寒潮,北風吹帆上青霄。
旗腳舒舒戰紅鬣,旗心閃閃交皂雕。
檣下健兒發金鐃,屋上鸞僮鳴紫簫。
岸傍舟人望且拜,溪口直入當高譙。
423
《江南雜感》 宋·梅堯臣
樹頭巧婦棲,樹下秋蟲織。
壞衣游子心,千里嘗相憶。
蕩子腳出門,便作浮萍根。
憂來憑五兆,拜樹賽黃豚。
424
《代書寄鴨腳子於都下親友》 宋·梅堯臣
予指老無力,不能苦多書。
書茍過百字,便覺筋攣拘。
京都多豪英,往往處石渠。
作書未可周,寄聲亦已疏。
後園有嘉果,遠贈當鯉魚。
中雖聞尺素,加餐意何如。
426
《次韻楊孟載早春見寄》 明·高啟
雪后西園韭初剪,流澌晚動春塘淺。
閉門有客抱深愁,久不題詩硯生蘚。
風塵健兒夸得意,獨坐寂寥誰所遣。
應緣少學與時違,不習弓刀誦文典。
427
《游靈巖山寺》 宋·晁說之
昔愛屏作山,今愛山作屏。
還曲不可數,兩目徒熒熒。
須臾背負巘,恍惝面對陘。
屯聚陣腳馬,羅列仙女軿。
429
《贈劉仲堪》 宋·王禹偁
劉生頗少秀,為學識根柢。
丘軻有堂奧,試腳到階砌。
楊墨恣荒榛,揮手欲芟薙。
攜文訪謫居,趣向非權勢。
430
《商山》 宋·王禹偁
六百里巉巖,嵐光霽後添。
經年吟未得,盡日看無厭。
僧舍青當檻,人家翠滿檐。
氣蒸丹水碧,脈潤紫芝甜。
431
《書事二首》 宋·劉克莊
空空都沒一行書,行行徒矜九尺軀。
面上帶妖真可恥,腳中有鬼不容扶。
末年鐵拐傳仙訣,他日金錐抉冢珠。
泉下定為明允笑,果能看破半山無。
433
《用石塘二林韻》 宋·劉克莊
少狂浪走無尋處,晚向深山得悟門。
火候足時丹始熟,國工琢了玉尤溫。
低頭欲下追隨拜,摩頂無忘付授恩。
大有名山要行腳,未甘瓶缽老荒村。
435
《繩技》 宋·劉克莊
公卿黠似雙環女,權位危于百尺竿。
身在半天貪進步,腳離實地駭傍觀。
愈悲登華高難下,載卻尋橦險不安。
誰與貴人銘誶右,等閑記取退朝看。
436
《排閟》 宋·劉克莊
少攜一筇遍行腳,老苫把茅聊蓋頭。
事十八九不如意,身百千億皆有愁。
彼埋高冢柏下臥,此駕小車花外游。
猶恨俗人知去處,近城林樾未深幽。
438
《寄滿子權》 宋·王令
子權今謂何,又不治簡書。
子素賜我多,豈以此遂疏。
予亦如常時,病與貧相俱。
冉冉草沒階,客腳不踏廬。
439
《九曲池悼古》 宋·王令
刳地決鑿波,深流隱木鵝。
檣高帆系錦,堤暖柳藏河。
泰甚心方兆,顛危念則那。
去都如脫屣,東下若廖疴。
440
《謝張和仲老寶云茶》 宋·王令
故人有意真憐我,靈荈封題寄蓽門。
與療文園消渴病,還招楚客獨醒魂。
烹來似帶吳云腳,摘處塵無谷雨痕。
果肯同嘗竹林下,寒泉應有惠山存。
* 關于腳下的詩詞 描寫腳下的詩詞 帶有腳下的詩詞 包含腳下的古詩詞(64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