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相書的詩詞(166首)

    1 《后廿九日復上宰相書》 唐·韓愈

    三月十六日,前鄉貢進士韓愈,謹再拜言相公閣下。
    愈聞周公之為輔相,其急于見賢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發。
    天下之賢才皆已舉用,奸邪讒佞欺負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無虞,九夷八蠻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賓貢,天災時變、昆蟲草木之妖皆已銷息,天下之所謂禮、樂、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風俗皆已敦厚,動植之物、風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麟鳳龜龍之屬皆已備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憑叔父之親,其所輔理承化之功又盡章章如是。
    其所求進見之士,豈復有賢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賢于周公而已,豈復有賢于時百執事者哉?豈復有所計議、能補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聞見,思慮有所未及,以負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

    古文觀止書信抒憤

    2 《后十九日復上宰相書》 唐·韓愈

    二月十六日,前鄉貢進士韓愈,謹再拜言相公閣下:向上書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
    恐懼不敢逃遁,不知所為,乃復敢自納于不測之誅,以求畢其說,而請命于左右。
    愈聞之: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愛,然后呼而望之也。
    將有介于其側者,雖其所憎怨,茍不至乎欲其死者,則將大其聲疾呼而望其仁之也。

    古文觀止書信議論用人

    3 《得袁相書》 唐·白居易

    谷苗深處一農夫,面黑頭斑手把鋤。
    何意使人猶識我,就田來送相公書。

    悼亡友情組詩

    4 《實相書院》 宋·趙蕃

    已矣騎鯨去不回,悵然猶詠早歸來。
    空余舊日讀書地,水繞山圍似釣臺。

    6 《奉和李右相中書壁畫山水》 唐·孫逖

    廟堂多暇日,山水契中情。
    欲寫高深趣,還因藻繪成。
    九江臨戶牖,三峽繞檐楹。
    花柳窮年發,煙云逐意生。

    7 《奉酬中書相公至日圓丘攝事合于中書后閣宿齋移止…之作》 唐·崔曙

    典籍開書府,恩榮避鼎司。
    郊丘資有事,齋戒守無為。
    宿霧蒙瓊樹,馀香覆玉墀。
    進經逢乙夜,展禮值明時。
    勛共山河列,名同竹帛垂。
    年年佐堯舜,相與致雍熙。

    柳樹寫景愿望

    8 《將發楚州經寶應縣訪李二忽于州館相遇月夜書事…李寶應》 唐·韋應物

    孤舟欲夜發,只為訪情人。
    此地忽相遇,留連意更新。
    停杯嗟別久,對月言家貧。
    一問臨邛令,如何待上賓。

    春天惜花女子感傷

    9 《將發楚州經寶應縣訪李二忽于州館相遇月夜書事…李寶應》 唐·韋應物

    孤舟欲夜發,只為訪情人。
    此地忽相遇,留連意更新。
    停杯嗟別久,對月言家貧。
    一問臨邛令,如何待上賓。

    10 《送張秘書充劉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覲省》 唐·岑參

    前年見君時,見君正泥蟠。
    去年見君處,見君已風摶。
    朝趨赤墀前,高視青云端。
    新登麒麟閣,適脫獬豸冠。

    寫景抒情

    11 《劉相公中書江山畫障》 唐·岑參

    相府征墨妙,揮毫天地窮。
    始知丹青筆,能奪造化功。
    瀟湘在簾間,廬壑橫座中。
    忽疑鳳凰池,暗與江海通。

    12 《奉和柳相公中書言懷》 唐·包佶

    運籌時所貴,前席禮偏深。
    羸駕歸貧宅,欹冠出禁林。
    鳳巢方得地,牛喘最關心。
    雅望期三入,東山未可尋。

    13 《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書相問因以贈之時七夕》 唐·李嘉祐

    移家避寇逐行舟,厭見南徐江水流。
    吳越征徭非舊日,秣陵凋弊不宜秋。
    千家閉戶無砧杵,七夕何人望斗牛。
    只有同時驄馬客,偏宜尺牘問窮愁。

    七夕節

    14 《送李八秘書赴杜相公幕》 唐·杜甫

    青簾白舫益州來,巫峽秋濤天地回。
    石出倒聽楓葉下,櫓搖背指菊花開。
    貪趨相府今晨發,恐失佳期后命催。
    南極一星朝北斗,五云多處是三臺。

    15 《自蜀奉冊命往朔方途中呈韋左相文部房尚書門下崔侍郎》 唐·賈至

    胡羯亂中夏,鑾輿忽南巡。
    衣冠陷戎寇,狼狽隨風塵。
    豳公秉大節,臨難不顧身。
    激昂白刃前,濺血下沾巾。

    邊塞諷刺組詩

    16 《奉和王相公秋日戲贈元校書》 唐·錢起

    才妙心仍遠,名疏跡可追。
    清秋聞禮暇,新雨到山時。
    勝事唯愁盡,幽尋不厭遲。
    弄云憐鶴去,隔水許僧期。
    賢相敦高躅,雕龍憶所思。
    芙蓉洗清露,愿比謝公詩。

    17 《和王相公題中書叢竹寄上元相公》 唐·郎士元

    多時仙掖里,色并翠瑯玕.幽意含煙月,清陰庇蕙蘭。
    枝繁宜露重,葉老愛天寒。
    竟日雙鸞止,孤吟為一看。

    18 《山中崔大夫有書相問(一作崔大夫有書問余山中)》 唐·秦系

    客在煙霞里,閑閑逐狎鷗。
    終年常裸足,連日半蓬頭。
    帶月乘漁艇,迎寒綻鹿裘。
    已于人事少,多被掛冠留。

    19 《山中崔大夫有書相問(一作崔大夫有書問余山中)》 唐·秦系

    客在煙霞里,閑閑逐狎鷗。
    終年常裸足,連日半蓬頭。
    帶月乘漁艇,迎寒綻鹿裘。
    已于人事少,多被掛冠留。

    唐詩三百首春節思鄉

    20 《書情獻相公》 唐·嚴維

    年來白發欲星星,誤卻生涯是一經。
    魏闕望中何日見,商歌奏罷復誰聽。
    孤根獨棄慚山木,弱質無成狀水萍。
    今日更須詢哲匠,不應休去老巖扃。

    * 關于相書的詩詞 描寫相書的詩詞 帶有相書的詩詞 包含相書的古詩詞(16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