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底下書的詩詞(253首)

    1 《報任少卿書/報任安書》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
    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

    古文觀止敘事議論抒懷

    2 《與朱元思書》 南北朝·吳均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
    從流飄蕩,任意東西。
    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

    初中文言文書信寫景山水

    3 《報孫會宗書》 兩漢·楊惲

    惲材朽行穢,文質無所底,幸賴先人余業,得備宿衛。
    遭遇時變,以獲爵位。
    終非其任,卒與禍會。
    足下哀其愚,蒙賜書教督以所不及,殷勤甚厚。

    古文觀止書信諷刺

    4 《書哀》 唐·梅堯臣

    天既喪我妻,又復喪我子!
    兩眼雖未枯,片心將欲死。
    雨落入地中,珠沉入海底。
    赴海可見珠,掘地可見水。
    唯人歸泉下,萬古知已矣!
    拊膺當問誰,憔悴鑒中鬼。

    悼念凄涼感傷

    5 《夜游宮·葉下斜陽照水》 宋·周邦彥

    葉下斜陽照水。
    卷輕浪、沈沈千里。
    橋上酸風射眸子。
    立多時,看黃昏,燈火市。
    古屋寒窗底。
    聽幾片、井桐飛墜。
    不戀單衾再三起。
    有誰知,為蕭娘,書一紙。

    宋詞三百首婉約寫水思念

    6 《獄中上梁王書》 兩漢·鄒陽

    臣聞忠無不報,信不見疑,臣常以為然,徒虛語耳。
    昔荊軻慕燕丹之義,白虹貫日,太子畏之;衛先生為秦畫長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
    夫精變天地而信不諭兩主,豈不哀哉!今臣盡忠竭誠,畢議愿知,左右不明,卒從吏訊,為世所疑。
    是使荊軻、衛先生復起,而燕、秦不寤也。

    古文觀止寫人品格寓理

    7 《夜游宮·葉下斜陽照水》 宋·周邦彥

    葉下斜陽照水,卷輕浪、沈沈千里。
    橋上酸風射眸子。
    立多時,看黃昏,燈火市。

    古屋寒窗底,聽幾片、井桐飛墜。
    不戀單衾再三起。
    有誰知?為蕭娘,書一紙。

    思念宋詞三百首婉約

    8 《宮詞(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 唐·花蕊夫人

    五云樓閣鳳城間,花木長新日月閑。
    三十六宮連內苑,太平天子住昆山。
    會真廣殿約宮墻,樓閣相扶倚太陽。
    凈甃玉階橫水岸,御爐香氣撲龍床。

    9 《屢遺公擇書且寄以詩皆未得報成父弟書云公擇》 宋·趙蕃

    與君相從不知樂,別去懸知頓牢落。
    一旬兩詩三附書,底事來音向人邈。
    知君去住良關意,養節忍窮非失計。
    如君豈得終布衣,會有高名耀斯世。

    10 《跋尤延之左司所藏光堯御書歌》 宋·楊萬里

    鸞臺長史老野僧,月前病鶴霜後蠅。
    文書海里袞不了,黑花亂發雙眼晴。
    故人同舍尤太史,敲門未揖心先喜。
    袖中傾下十解珠,五色光芒射窗兒。

    11 《黃西有以清江李侯書來袁見招不果就既去西有》 宋·趙文

    地僻谷自淳,此世有羲軒。
    行攜二三子,讀書秋樹根。
    不擬山水窟,忽枉君侯轓。
    攜持貴人意,仆口不憚煩。

    12 《東南行一百韻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竇七校書》 唐·白居易

    南去經三楚,東來過五湖。
    山頭看候館,水面問征途。
    地遠窮江界,天低極海隅。
    飄零同落葉,浩蕩似乘桴。

    13 《成都書事百韻》 宋·薛田

    混茫丕變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煙。
    院鎖玉溪留好景,坊題金馬促繁弦。

    14 《歷陽書事七十韻》 唐·劉禹錫

    一夕為湖地,千年列郡名。
    霸王迷路處,亞父所封城。
    漢置東南尉,梁分肘腋兵。
    本吳風俗剽,兼楚語音傖。

    唐詩三百首黃河邊塞

    15 《得微之到官后書備知通州之事悵然有感因成四章》 唐·白居易

    來書子細說通州,州在山根峽岸頭。
    四面千重火云合,中心一道瘴江流。
    蟲蛇白晝攔官道,蚊蚋黃昏撲郡樓。

    16 《贈z6光上人草書歌》 唐·吳融

    篆書樸,隸書俗,草圣貴在無羈束。
    江南有僧名z6光,紫毫一管能顛狂。
    人家好壁試揮拂,瞬目已流三五行。

    17 《跋眉山程仁萬言書草》 宋·楊萬里

    峨眉山下三蘇鄉,至今草木文章香。
    近時英妙有程郎,數寸管底翻錦江。
    向來曾草三千牘,流涕大息仍痛哭。
    九虎當關北斗深,十年買桂炊白玉。

    18 《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此后江陵時作)》 唐·元稹

    昔歲俱充賦,同年遇有司。
    八人稱迥拔,兩郡濫相知。
    逸驥初翻步,鞲鷹暫脫羈。
    遠途憂地窄,高視覺天卑。

    典故隱居生活

    19 《奉和襲美病中書情寄上崔諫議次韻》 唐·陸龜蒙

    或偃虛齋或在公,藹然林下昔賢風。
    庭前有蝶爭煙蕊,簾外無人報水筒。
    行藥不離深幌底,寄書多向遠山中。
    西園夜燭偏堪憶,曾為題詩刻半紅。

    20 《謁金門·書一紙》 宋·王平子

    書一紙。
    小砑吳箋香細。
    讀到別來心下事。
    蹙殘眉上翠。
    怕落傍人眼底。
    握向抹胸兒里。
    針線不忺收拾起。
    和衣和悶睡。

    * 關于底下書的詩詞 描寫底下書的詩詞 帶有底下書的詩詞 包含底下書的古詩詞(25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