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底字的成語 (72個)
-
1
筆底春風
- 成語拼音:
- bǐ dǐ chūn fēng
- 成語解釋:
- 形容繪畫、詩文生動,如春風來到筆下。
- 成語出處:
- 元 黃溍《瑤池春宴圖》詩:“西飛青雀幾時還,貝闕琳宮縹緲間,筆底春風殊未老,蟠桃積核已如山。”
-
2
筆底超生
- 成語拼音:
- bǐ dǐ chāo shēng
- 成語解釋:
- 猶言筆下超生。超生:佛家語。為了免使他人受難,書寫時,在用意和措詞方面都給予寬容或開脫。
- 成語出處:
- 蘇雪林《閑話戰爭 齒患》:“嚴冷無情的法官定了你的死罪之后,就從不會有筆底超生的事。”
-
3
筆底龍蛇
- 成語拼音:
- bǐ dǐ lóng shé
- 成語解釋:
- 猶言筆走龍蛇。形容書法生動而有氣勢。
- 成語出處: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三十一回:“聞公博學廣記,筆底龍蛇,真才子也。”
-
4
筆底生花
- 成語拼音:
- bǐ dǐ shēng huā
- 成語解釋:
- 比喻文章寫得生動、出色
- 成語出處:
- 謝冕《遠方的星》:“有的同學則富于想象,筆底生花,具有當詩人的氣質。”
-
5
筆底煙花
- 成語拼音:
- bǐ dǐ yān huā
- 成語解釋:
- 比喻文章寫得生動、出色
- 成語出處:
- 清·錢泳《履園叢話·畫學·畫中人》:“筆底煙花傳海國,袖中詩句落吳船。”
-
6
不知底細
- 成語拼音:
- bù zhī dǐ xì
- 成語解釋:
- 不知道人或事情的內情
- 成語出處: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67回:“我也不知底細。”
-
7
徹底澄清
- 成語拼音:
- chè dǐ chéng qīng
- 成語解釋:
- 徹底:水清見底;澄清:明凈。形容非常廉潔清白。指徹底清查,毫無保留
- 成語出處:
- 《北史·宋世良傳》:“府君非惟善政,清亦徹底。”
-
8
澈底澄清
- 成語拼音:
- chè dǐ chéng qīng
- 成語解釋:
- 指完全清楚,毫無遺漏
- 成語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6回:“如今這個人的來歷是澈底澄清的明白了。”
-
9
洞見底蘊
- 成語拼音:
- dòng jiàn dǐ yùn
- 成語解釋:
- 洞:深入,透徹;底蘊:事物的內容。透徹地觀察到事物的內容和內情
- 成語出處:
- 宋·劉克莊《待制徐侍郎神道碑》:“拘摧檢核,洞見底蘊,不勝欽嘆。”
-
10
打破沙鍋問到底
- 成語拼音:
- 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
- 成語解釋:
- 問:同“璺”諧音;指陶瓷或玉石等器皿上的裂紋或裂縫。比喻對事情尋根究底。
- 成語出處:
- 宋 黃庭堅《拙軒頌》:“覓巧了不可得,拙從何來?打破沙盆一問,狂子因此眼開,弄巧成拙,為蛇畫足,何況頭上安頭,屋下安屋,畢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
-
11
打破砂鍋問到底
- 成語拼音:
- 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
- 成語解釋:
- 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 成語出處:
- 見“打破沙鍋問到底”。
-
12
打破砂鍋璺到底
- 成語拼音:
- 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
- 成語解釋:
- 璺:指陶瓷或玉石等器皿上的裂紋。比喻追根究底
- 成語出處:
- 元·王實甫《破窯記》第二折:“端的是誰打了來?打破砂鍋璺到底,俺娘將著一分充饑飯,俺爺抱著一套御寒衣,他兩口兒都來到這里。”
-
13
打破沙鍋璺到底
- 成語拼音:
- 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
- 成語解釋:
- 璺:指陶瓷或玉石等器皿上的裂紋。比喻追根究底
- 成語出處:
- 元·吳昌齡《東坡夢》第四折:“葛藤接斷老婆禪,打破沙鍋璺到底。”
-
14
大樹底下好乘涼
- 成語拼音:
- dà shù dǐ xià hǎo chéng liàng
- 成語解釋:
- 比喻有所依托,事情就好辦。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劉弘嫁婢》第一折:“每日則是吃他家的,便好道這大樹底下好乘涼。”
-
15
底死謾生
- 成語拼音:
- dǐ sǐ màn shēng
- 成語解釋:
- 底:通“抵”。竭盡全力,想盡辦法
- 成語出處:
- 南唐 馮延巳《應天長》詞:“蘭房一宿還歸去,底死謾生留不住。”
-
16
洞悉底蘊
- 成語拼音:
- dòng xī dǐ yùn
- 成語解釋:
- 洞:深入,透徹;悉:知道;底蘊:事物的內容。透徹地觀察到事物的內容和內情
- 成語出處:
- 清·錢泳《履園叢話·耆舊·十蘭判官》:“先生自幼通于小學,及長,博極群書,于漢、唐先儒之學,無不洞悉底蘊。”
-
17
釜底抽薪
- 成語拼音:
- fǔ dǐ chōu xīn
- 成語解釋:
- 釜:鍋。薪:柴。在鍋底下抽出柴火。比喻從根上解決問題。也指暗中進行破壞。
- 成語出處:
- 漢 董卓《上何進書》:“臣聞揚湯止沸,莫若去薪。”
-
18
方底圓蓋
- 成語拼音:
- fāng dǐ yuán gài
- 成語解釋:
- 方底器皿,圓形蓋子。比喻事物不相合。
- 成語出處: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兄弟》:“今使疏薄之人而節量親厚之恩,猶方底而圓蓋,必不合矣。”
-
19
釜底游魂
- 成語拼音:
- fǔ dǐ yóu hún
- 成語解釋:
- 比喻行將滅亡、茍延殘喘的人。游魂,游蕩的鬼魂。
- 成語出處:
- 《花月痕》第四回:“鼯是已窮之技,豕無可突之圍,釜底游魂,茍延旦夕。”
-
20
釜底游魚
- 成語拼音:
- fǔ dǐ yóu yú
- 成語解釋:
- 釜:古時的一種鍋。開水鍋中尚在游動的魚。比喻處境非常危險或即將滅亡。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張綱傳》:“若魚游釜中,喘息須臾間耳。”
* 底的成語,帶底字的成語,包含底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