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眾下的詩詞(1260首)

    461 《畫工棄市》 魏晉·葛洪

    元帝后宮既多,不得常見,乃使畫工圖形,案圖召幸之。
    諸宮人皆賂畫工,多者十萬,少者亦不減五萬。
    獨王嬙不肯,遂不得見。
    匈奴入朝,求美人為閼氏。

    寓事故事

    462 《哀江南賦序》 南北朝·庾信

    粵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大盜移國,金陵瓦解。
    余乃竄身荒谷,公私涂炭。
    華陽奔命,有去無歸。
    中興道銷,窮于甲戌。

    歷史抒情

    463 《長門賦·并序》 兩漢·司馬相如

    孝武皇帝陳皇后,時得幸,頗妒。
    別在長門宮,愁悶悲思。
    聞蜀郡成都司馬相如天下工為文,奉黃金百斤,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辭。
    而相如為文以悟主上,陳皇后復得親幸。

    寫景抒情女性感情騷體賦

    464 《太上感應篇》 宋·李昌齡

    太上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
    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算盡則死。

    宗教勸善

    465 《指南錄后序》 宋·文天祥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
    時北兵已迫修門外,戰、守、遷皆不及施。
    縉紳、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計所出。
    會使轍交馳,北邀當國者相見,眾謂予一行為可以紓禍。

    愛國抒情議論

    466 《運命論》 魏晉·李康

    夫治亂,運也;窮達,命也;貴賤,時也。
    故運之將隆,必生圣明之君。
    圣明之君,必有忠賢之臣。
    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親也,不介而自親。

    憂思感慨命運

    467 《河中石獸》 清·紀昀

    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于河,二石獸并沉焉。
    閱十余歲,僧募金重修,求石獸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為順流下矣,棹數小舟,曳鐵鈀,尋十余里無跡。
    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漸沉漸深耳。

    文言文理論哲理

    468 《西京賦》 兩漢·張衡

    有馮虛公子者,心侈體忲,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是以多識前代之載。
    言于安處先生曰: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此牽乎天者也。
    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此系乎地者也。
    慘則鮮于歡,勞則褊于惠,能違之者寡矣。

    敘事抒情贊揚國家

    469 《東京賦》 兩漢·張衡

    安處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憮然有間,乃莞爾而笑曰:“若客所謂,末學膚受,貴耳而賤目者也!茍有胸而無心,不能節之以禮,宜其陋今而榮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繆公于宮室,如之何其以溫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宮鄰,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擇肉西邑。
    是時也,七雄并爭,競相高以奢麗。

    敘事抒情贊揚建筑

    470 《寄永興招詩夏太尉》 宋·梅堯臣

    寶元元年西夏叛,天子命將臨戎行。
    二年孟春果來寇,高奴城下皆氐羌。
    五原偏師急赴敵,晝夜不息趨戰場。
    馬煩人怠當勁虜,雖持利器安得強。

    471 《和歐陽永叔啼鳥十八韻》 宋·梅堯臣

    南方窮山多野鳥,百種巧口乘春鳴。
    深林參天不見日,滿壑呼嘯難識名。
    但依音響得其字,因與爾雅殊形聲。
    我昔曾有禽言詩,粗究一二啼嚎情。

    472 《答中上人卷》 宋·梅堯臣

    吹笛皆學龍,吹笙皆學鳳。
    又於笙笛間,高下不相中。
    得其精者稀,得其麤者眾。
    況於真出音,千歲不復夢。
    爾為學笙歟,頗已臻妙弄。

    473 《獄中雜記》 清·方苞

    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余在刑部獄,見死而由竇出者,日四三人。
    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此疫作也。
    今天時順正,死者尚稀,往歲多至日數十人。
    ”余叩所以。

    敘事

    474 《諸子喻山水》 先秦·先秦諸子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論語·子罕》上不天則下不遍覆,心不地則物不必載。
    太山不立好惡,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小助,故能成其富。
    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萬物備,歷心于山海而國家富。

    山水哲學

    475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476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477 《諫迎佛骨表》 唐·韓愈

    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漢時流入中國,上古未嘗有也。
    昔者黃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歲;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歲;顓頊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歲;帝嚳在位七十年,年百五歲;帝堯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歲;帝舜及禹,年皆百歲。
    此時天下太平,百姓安樂壽考,然而中國未有佛也。
    其后殷湯亦年百歲,湯孫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書史不言其年壽所極,推其年數,蓋亦俱不減百歲。

    勸諫

    478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479 《封建論》 唐·柳宗元

    天地果無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然則孰為近?曰:有初為近。
    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

    論述政治

    480 《西江月·井岡山》 現代·毛澤東

    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
    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

    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
    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

    * 關于眾下的詩詞 描寫眾下的詩詞 帶有眾下的詩詞 包含眾下的古詩詞(126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