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理論的詩詞(11首)

    1 《河中石獸》 清·紀昀

    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于河,二石獸并沉焉。
    閱十余歲,僧募金重修,求石獸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為順流下矣,棹數小舟,曳鐵鈀,尋十余里無跡。
    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漸沉漸深耳。

    文言文理論哲理

    2 《象祠記》 明·王守仁

    靈、博之山,有象祠焉。
    其下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
    宣慰安君,因諸苗夷之請,新其祠屋,而請記于予。
    予曰:“毀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

    古文觀止詠物哲學理論

    3 《詩品二十四則·含蓄》 唐·司空圖

    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語不涉難,已不堪憂。
    是有真宰,與之沈浮。
    如淥滿酒,花時返秋。
    悠悠空塵,忽忽海漚。
    淺深聚散,萬取一收。

    理論

    4 《尊經閣記》 明·王守仁

    經,常道也。
    其在于天,謂之命;其賦于人,謂之性。
    其主于身,謂之心。
    心也,性也,命也,一也。

    古文觀止哲學理論

    5 《點絳唇·夜宿臨洺驛》 清·陳維崧

    晴髻離離,太行山勢如蝌蚪。
    稗花盈畝,一寸霜皮厚。
    趙魏燕韓,歷歷堪回首。
    悲風吼,臨洺驛口,黃葉中原走。

    文言文理論哲理

    6 《東風》 明·朱元璋

    我愛東風從東來,花心與我一般開。
    花成子結因花盛,春滿乾坤始鳳臺。

    古文觀止詠物哲學理論

    7 《廬山詩》 明·朱元璋

    廬山竹影幾千秋,云鎖高峰水自流。
    萬里長江飄玉帶,一輪明月滾金球。
    路遙西北三千界,勢壓東南百萬州。
    美景一時觀不盡,天緣有份再來游。

    古文觀止哲學理論

    8 《故少師從翁隱巖別墅亂后榛蕪感舊愴懷遂有追紀》 唐·鄭谷

    風騷為主人,凡俗仰清塵。
    密行稱閨閫,明誠動搢紳。
    周旋居顯重,內外掌絲綸。
    妙主蓬壺籍,忠為社稷臣。

    9 《贈許牘秀才》 唐·方干

    理論與妙用,皆從人外來。
    山河澄正氣,雪月助宏才。
    傲世寄漁艇,藏名歸酒杯。
    升沈在方寸,即恐起風雷。

    10 《崔卿雙白鷺》 唐·顧非熊

    朝客高清愛水禽,綠波雙鷺在園林。
    立當風里絲搖急,步繞池邊字印深。
    刷羽競生堪畫勢,依泉各有取魚心。
    我鄉多傍門前見,坐覺煙波思不禁。

    理論

    11 《林夫體中不佳而能不廢翰墨且蒙以文軸見教其》 宋·李流謙

    瓠肥不必緣糠覈,倒床鼾睡掀四壁。
    飯山詩好自應瘦,騎省賦成發先白。
    公子翩翩鐘鼎家,宜有騷人歌錦瑟。
    數從癯儒弄文字,會令二豎喜投隙。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