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下鼎的詩詞(838首)
342
《題昌山圣姥廟》 宋·甘同叔
分宜古縣環清溪,重岡復嶺如奔馳。
行逢山斷水流處,閱城廟枕山之西。
我來落日在前嶺,摩挲一讀廬肇碑。
嗟唐去今亦已久,尚余文字光陸離。
343
《贈山房先生得宣命》 宋·何昭德
飛鳳翩翩下九閽,先生出處重斯文。
不將鐘鼎易朱紱,要老桐山守白云。
處士一生純是晉,逸民千古尚為殷。
皇家恩意如天大,定把三峰乞與君。
344
《洞霄宮》 宋·皇甫介
大滌云深日月遲,羽人曾作帝王師。
鼎中絳雪成千日,巖下幽花占四時。
玉仗已乘鸞鶴去,青山難使鬼神移。
人間萬事惟間好,山頂誅茅待幾時。
345
《游洞霄》 宋·皇甫介
九曲煙霞染畫圖,羽人曾作帝王師。
鼎中絳雪成千日,巖下幽花占四時。
仙客已驂鸞鶴去,青山難使鬼神移。
何當繼踵長生地,疏瀹靈根出有為。
348
《暖谷詩》 宋·蔣祺
縣南山水秀且清,天地坯冶陶精英。
有唐刺史昔行縣,訪尋洞穴為寒亭。
屈指於今幾百祀,磨崖字字何縱橫。
相隨棧道倚空險,來者無不毛骨驚。
349
《文相生日》 宋·金君卿
羲御三星次,堯蓂九葉開。
霄躔符有道,天驥下呈才。
氣恩凌諸謝,淵源過二崔。
光華逢日月,騰躍契云雷。
351
《壽周少保》 宋·李商叟
皎皎銀河夜氣開,眾星重喜見三臺。
白麻詔自日邊下,紫府人從春際來。
身被玉階新袞繡,手調金鼎舊鹽梅。
鯫生頌德無他望,顧與菁莪樂育材。
352
《壽胡運使》 宋·劉閬風
青原連峰郁嵯峨,中產瑞石如金螺。
清淑之氣孕秀多,蜿蟺礴無偏頗。
間世人杰文星羅,六一鳴道繼雄軻。
忠簡名節森聱牙,乃孫所學能傳家。
353
《觀儺》 宋·劉鏜
寒云岑岑天四陰。
畫堂燭影紅簾深。
鼓聲淵淵管聲脆,鬼神變化供劇戲。
金洼玉注始淙潺,眼前倏已非人間。
356
《接筍峰》 宋·邱攀桂
天下名山說武夷,高峰晴樹碧云齊。
望窮石鼎疑無地,行到山根卻有梯。
茅屋成村多卜隱,草書懸壁半留題。
幾時掃斷紅塵路,一葉漁舟九曲溪。
357
《青城山觀》 宋·釋楚巒
靜見門庭紫氣生,前山嵐靄入樓青。
玉壇醮罷鬼神喜,金鼎藥成雞犬靈。
巖下水光分五色,壺中人壽過千齡。
何當一日拋凡骨,騎取蒼龍上杳冥。
358
《麻溪渡》 宋·釋慧日
麻溪渡口古灘頭,萬疊青山繞四周。
地僻鼎分三縣界,淵澄輻輳兩川流。
客槎時下佗山木,漁槳偏歸暮雨舟。
寂寞一年曾再到,可憐異代謫仙游。
360
《溫泉》 宋·孫懋
喬林遠凝煙,怪石臥如虎。
湯泉在其下,深廣數尺許。
蒸蒸百鼎沸,袞袞驪珠吐。
溫然可人意,了不變寒暑。
* 關于下鼎的詩詞 描寫下鼎的詩詞 帶有下鼎的詩詞 包含下鼎的古詩詞(83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