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下身的詩詞(3990首)

    921 《自鄂渚至河南將歸江外留辭侍郎》 唐·徐凝

    一生所遇唯元白,天下無人重布衣。
    欲別朱門淚先盡,白頭游子白身歸。

    922 《宿冽上人房》 唐·徐凝

    浮生不定若蓬飄,林下真僧偶見招。
    覺后始知身是夢,更聞寒雨滴芭蕉。

    923 《東郡懷古二首·王京兆》 唐·李德裕

    河水昔將決,沖波溢川潯。
    崢嶸金堤下,噴薄風雷音。
    投馬災未弭,為魚嘆方深。
    惟公執珪璧,誓與身俱沉。

    924 《東郡懷古二首·陽給事》 唐·李德裕

    宋氏遠家左,豺狼滿中州。
    陽君守滑臺,終古垂英猷。
    數仞城既毀,萬夫心莫留。
    跳身入飛鏃,免胄臨霜矛。

    925 《句》 唐·李德裕

    檢經求綠字,憑酒借紅顏。
    君不見秋山寂歷風飆歇,半夜青崖吐明月。
    寒光乍出松筱間,萬籟蕭蕭從此發。
    忽聞歌管吟朔風,

    926 《春山三朅來》 唐·李涉

    釣魚朅來春日暖,沿溪不厭舟行緩。
    野竹初栽碧玉長,澄潭欲下青絲短。
    昔人避世兼避讎。

    927 《寄河陽從事楊潛》 唐·李涉

    憶昨天臺尋石梁,赤城枕下看扶桑。
    金烏欲上海如血,翠色一點蓬萊光。
    安期先生不可見,蓬萊目極滄海長。

    928 《題悟公禪堂》 唐·陸暢

    臨壇付法十三春,家本長城若下人。
    蕓閣少年應不識,南山鈔主是前身。

    929 《長安少年行》 唐·李廓

    金紫少年郎,繞街鞍馬光。
    身從左中尉,官屬右春坊。
    刬戴揚州帽,重薰異國香。
    垂鞭踏青草,來去杏園芳。

    930 《趨翰苑遭誣構四十六韻》 唐·李紳

    九五當乾德,三千應瑞符。
    纂堯昌圣歷,宗禹盛丕圖。
    畫象垂新令,消兵易舊謨。
    選賢方去智,招諫忽升愚。

    931 《趨翰苑遭誣構四十六韻》 唐·李紳

    九五當乾德,三千應瑞符。
    纂堯昌圣歷,宗禹盛丕圖。
    畫象垂新令,消兵易舊謨。
    選賢方去智,招諫忽升愚。

    932 《過梅里七首家…今列題于后·憶題惠山寺書堂》 唐·李紳

    故山一別光陰改,秋露清風歲月多。
    松下壯心年少去,池邊衰影老人過。
    白云生滅依巖岫,青桂榮枯托薜蘿。
    惟有此身長是客,又驅旌旆寄煙波。

    933 《宿越州天王寺》 唐·李紳

    海隅布政慚期月,江上沾巾愧萬人。
    休按簿書懲黠吏,未齊風俗昧良臣。
    壺冰自潔中無玷,鏡水非求下見鱗。
    清夜佛宮觀色相,卻歸前老更前身。

    934 《望鶴林寺》 唐·李紳

    鶴棲峰下青蓮宇,花發江城世界春。
    紅照日高殷奪火,紫凝霞曙瑩銷塵。
    每思載酒悲前事,欲問題詩想舊身。
    自嘆秋風勞物役,白頭拘束一閑人。

    935 《經秦皇墓》 唐·鮑溶

    左崗青虬盤,右坂白虎踞。
    誰識此中陵,祖龍藏身處。
    別為一天地,下入三泉路。
    珠華翔青鳥,玉影耀白兔。

    936 《秋懷五首》 唐·鮑溶

    促促生有涯,營營意無限。
    無限意未申,有涯生已晚。
    恩榮不可恃,天道歸寸管。
    老如影隨人,時若車下坂。

    937 《憶舊游》 唐·鮑溶

    憶求無何鄉,了在赤谷村。
    仙人居其中,將往問所存。
    日入濛汜宿,石煙抱山門。
    明月久不下,半峰照啼猿。

    938 《山行經樵翁》 唐·鮑溶

    我心勞我身,遠道誰與論。
    心如木中火,憂至常自燔。
    披訪結恩地,世人輕報恩。
    女無良媒識,知入何人門。

    939 《客途逢鄉人旋別》 唐·鮑溶

    驚鴻一斷行,天遠會無因。
    無因忽相會,感嘆若有神。
    我鄉路三千,百里一主人。
    一宿獨何戀,何況舊鄉鄰。

    940 《宿吳興道中苕村》 唐·鮑溶

    浮客倦長道,秋深夜如年。
    久行惜日月,常起雞鳴前。
    夕計今日程,息車在苕川。
    霜中水南寺,金磬泠泠然。

    * 關于下身的詩詞 描寫下身的詩詞 帶有下身的詩詞 包含下身的古詩詞(399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