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下身的詩詞(3990首)

    781 《題贈鄭秘書征君石溝溪隱居》 唐·白居易

    鄭君得自然,虛白生心胸。
    吸彼沆瀣精,凝為冰雪容。
    大君貞元初,求賢致時雍。
    蒲輪入翠微,迎下天臺峰。

    樂府失意

    782 《郊陶潛體詩十六首》 唐·白居易

    不動者厚地,不息者高天。
    無窮者日月,長在者山川。
    松柏與龜鶴,其壽皆千年。
    嗟嗟群物中,而人獨不然。

    783 《首夏病間》 唐·白居易

    我生來幾時,萬有四千日。
    自省于其間,非憂即有疾。
    老去慮漸息,年來病初愈。
    忽喜身與心,泰然兩無苦。

    784 《蘭若寓居》 唐·白居易

    名宦老慵求,退身安草野。
    家園病懶歸,寄居在蘭若。
    薜衣換簪組,藜杖代車馬。
    行止輒自由,甚覺身瀟灑。
    晨游南塢上,夜息東庵下。
    人間千萬事,無有關心者。

    785 《游藍田山卜居》 唐·白居易

    脫置腰下組,擺落心中塵。
    行歌望山去,意似歸鄉人。
    朝蹋玉峰下,暮尋藍水濱。
    擬求幽僻地,安置疏慵身。
    本性便山寺,應須旁悟真。

    古文觀止議論寫人

    786 《冬夜》 唐·白居易

    家貧親愛散,身病交游罷。
    眼前無一人,獨掩村齋臥。
    冷落燈火暗,離披簾幕破。
    策策窗戶前,又聞新雪下。

    寫鳥抒懷思鄉

    787 《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 唐·白居易

    元和九年秋,八月月上弦。
    我游悟真寺,寺在王順山。
    去山四五里,先聞水潺湲。
    自茲舍車馬,始涉藍溪灣。

    788 《酬張十八訪宿見贈(自此后詩為贊善大夫時所作)》 唐·白居易

    昔我為近臣,君常稀到門。
    今我官職冷,君君來往頻。
    我受狷介性,立為頑拙身。
    平生雖寡合,合即無緇磷。

    789 《朝歸書寄元八》 唐·白居易

    進入閣前拜,退就廊下餐。
    歸來昭國里,人臥馬歇鞍。
    卻睡至日午,起坐心浩然。
    況當好時節,雨后清和天。

    790 《題玉泉寺》 唐·白居易

    湛湛玉泉色,悠悠浮云身。
    閑心對定水,清凈兩無塵。
    手把青筇杖,頭戴白綸巾。
    興盡下山去,知我是誰人。

    791 《訪陶公舊宅》 唐·白居易

    垢塵不污玉,靈鳳不啄膻。
    嗚呼陶靖節,生彼晉宋間。
    心實有所守,口終不能言。
    永惟孤竹子,拂衣首陽山。

    792 《約心》 唐·白居易

    黑鬢絲雪侵,青袍塵土涴。
    兀兀復騰騰,江城一上佐。
    朝就高齋上,熏然負暄臥。
    晚下小池前,澹然臨水坐。
    已約終身心,長如今日過。

    793 《春游二林寺》 唐·白居易

    下馬二林寺,翛然進輕策。
    朝為公府吏,暮作靈山客。
    二月匡廬北,冰雪始消釋。
    陽叢抽茗芽,陰竇泄泉脈。

    794 《昔與微之在朝日同蓄休退之心迨今十年…且結后期》 唐·白居易

    往子為御史,伊余忝拾遺。
    皆逢盛明代,俱登清近司。
    予系玉為佩,子曳繡為衣。
    從容香煙下,同侍白玉墀。

    795 《訪陶公舊宅》 唐·白居易

    垢塵不污玉,靈鳳不啄膻。
    嗚呼陶靖節,生彼晉宋間。
    心實有所守,口終不能言。
    永惟孤竹子,拂衣首陽山。

    796 《約心》 唐·白居易

    黑鬢絲雪侵,青袍塵土涴。
    兀兀復騰騰,江城一上佐。
    朝就高齋上,熏然負暄臥。
    晚下小池前,澹然臨水坐。
    已約終身心,長如今日過。

    哲理

    797 《春游二林寺》 唐·白居易

    下馬二林寺,翛然進輕策。
    朝為公府吏,暮作靈山客。
    二月匡廬北,冰雪始消釋。
    陽叢抽茗芽,陰竇泄泉脈。

    798 《昔與微之在朝日同蓄休退之心迨今十年…且結后期》 唐·白居易

    往子為御史,伊余忝拾遺。
    皆逢盛明代,俱登清近司。
    予系玉為佩,子曳繡為衣。
    從容香煙下,同侍白玉墀。

    宋詞三百首婉約少女

    799 《馬上作》 唐·白居易

    處世非不遇,榮身頗有馀。
    勛為上柱國,爵乃朝大夫。
    自問有何才,兩入承明廬。
    又問有何政,再駕朱輪車。

    800 《登商山最高頂》 唐·白居易

    高高此山頂,四望唯煙云。
    下有一條路,通達楚與秦。
    或名誘其心,或利牽其身。
    乘者及負者,來去何云云。
    我亦斯人徒,未能出囂塵。
    七年三往復,何得笑他人。

    * 關于下身的詩詞 描寫下身的詩詞 帶有下身的詩詞 包含下身的古詩詞(399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