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下路人的詩詞(2370首)

    321 《長安道》 明·張羽

    長安城中多大道,滿路香塵風不掃。
    三條廣陌草斑斑,十二通衢人浩浩。
    少年結客事遨游,繽紛冠蓋如云浮。
    朱衣公子金泥障,白馬王孫錦帶鉤。

    322 《王才諒自行朝歸以進士題名示予愴然有感》 宋·晁公溯

    先朝賜第白玉京,五世不出長安城。
    每聞三歲射策罷,諸生盛服趨天庭。
    禁門漏盡開九重,闕角仿佛晨光紅。
    衣冠是日集殿下,金支翠旗色相射。

    323 《孟浩然雪驢圖》 宋·方回

    往年一上岳陽樓,西風倏忽四十秋。
    詩牌高掛詩兩首,他人有詩誰敢留。
    其一孟浩然,解道氣吞云夢澤。
    其二杜子美,解道吳楚東南坼。

    324 《游大隋山》 宋·郭印

    我聞大隋名,夢寐猶記錄。
    得檄天彭道,喜氣和可掬。
    出城六十里,崎嶇轉江曲。
    山門忽斗上,危步依筇竹。

    325 《北入穆陵皆山石崩沙風塵起行人良苦因作》 宋·陸文圭

    大風北來沙角面,行人咫尺不相見。
    寒日無光天地晦,一似項劉睢水戰。
    四山確犖路摧車,面壑涓流長一綿。
    土檐煙突兩三家,鬼貌鵠形何物尤。

    326 《建業懷古》 宋·宋無

    離居迫馳道,晨往內西門。
    屏營無顧間,偶逢路人言。
    昔有六代宮,今為百姓園。
    阿閣馀故基,憎城但頹埂。

    327 《下云居至瑤田戲贈圓老》 宋·王洋

    山在云中人在山,人居山與白云閑。
    也須認得瑤田路,方見青云一望間。

    328 《中冬下汗一日陪方丈訪客因過向民園亭有感》 宋·王洋

    前疏水竹界桑麻,桃李畦分小徑斜。
    山數青黃人住久,路排藜藿客行賒。
    云寒煙合入長暝,梅懶春催未放花。
    聞道蒼頭長兒女,主人游宦不還家。

    329 《下第□書懷呈納言姜公》 明·王稚登

    鳳城簫鼓夢中聞,天上人間自此分。
    鄉路三千俱是水,世情一半不如云。
    郢人歌后非無曲,冀馬空來尚有群。
    君在漢廷司獻納,肯因流落薦雄文。

    330 《酬薛舍人萬年宮晚景寓直懷友》 唐·上官儀

    奕奕九成臺,窈窕絕塵埃。
    蒼蒼萬年樹,玲瓏下冥霧。
    池色搖晚空,巖花斂馀煦。
    清切丹禁靜,浩蕩文河注。

    331 《素》 唐·李嶠

    □□□□女,纖腰洛浦妃。
    □□遠方望,雁足上林飛。
    妙奪鮫綃色,光騰月扇輝。
    非君下路去,誰賞故人機。

    332 《素》 唐·李嶠

    □□□□女,纖腰洛浦妃。
    □□遠方望,雁足上林飛。
    妙奪鮫綃色,光騰月扇輝。
    非君下路去,誰賞故人機。

    333 《詠美人在天津橋》 唐·駱賓王

    美女出東鄰,容與上天津。
    整衣香滿路,移步襪生塵。
    水下看妝影,眉頭畫月新。
    寄言曹子建,個是洛川神。

    334 《送友人之新豐》 唐·劉希夷

    日暮秋風起,關山斷別情。
    淚隨黃葉下,愁向綠樽生。
    野路歸驂轉,河洲宿鳥驚。
    賓游寬旅宴,王事促嚴程。

    335 《追涼歷下古城西北隅,此地有清泉喬木》 唐·盧象

    謝脁出華省,王祥貽佩刀。
    前賢真可慕,衰病意空勞。
    貞悔不自卜,游隨共爾曹。
    未能齊得喪,時復誦離騷。

    336 《和使君五郎西樓望遠思歸》 唐·王維

    高樓望所思,目極情未畢。
    枕上見千里,窗中窺萬室。
    悠悠長路人,曖曖遠郊日。
    惆悵極浦外,迢遞孤煙出。
    能賦屬上才,思歸同下秩。
    故鄉不可見,云水空如一。

    337 《奉陪蕭使君入鮑達洞尋靈山寺》 唐·劉長卿

    山居秋更鮮,秋江相映碧。
    獨臨滄洲路,如待掛帆客。
    遂使康樂侯,披榛著雙屐。
    入云開嶺道,永日尋泉脈。

    338 《哭張員外繼(公及夫人相次沒于洪州)》 唐·劉長卿

    慟哭鐘陵下,東流與別離。
    二星來不返,雙劍沒相隨。
    獨繼先賢傳,誰刊有道碑。
    故園荒峴曲,旅櫬寄天涯。

    339 《寄中書劉舍人》 唐·韋應物

    云霄路竟別,中年跡暫同。
    比翼趨丹陛,連騎下南宮。
    佳詠邀清月,幽賞滯芳叢。
    迨予一出守,與子限西東。

    340 《送嚴維下第還江東》 唐·岑參

    勿嘆今不第,似君殊未遲。
    且歸滄洲去,相送青門時。
    望鳥指鄉遠,問人愁路疑。
    敝裘沾暮雪,歸棹帶流澌。
    嚴子灘復在,謝公文可追。
    江皋如有信,莫不寄新詩。

    * 關于下路人的詩詞 描寫下路人的詩詞 帶有下路人的詩詞 包含下路人的古詩詞(237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