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下路人的詩詞(2370首)

    361 《送張煉師還峨嵋山》 唐·司空曙

    太一天壇天柱西,垂蘿為幌石為梯。
    前登靈境青霄絕,下視人間白日低。
    松籟萬聲和管磬,丹光五色雜虹霓。
    春山一入尋無路,鳥響煙深水滿溪。

    362 《送阿史那將軍安西迎舊使靈櫬(一作送史將軍)》 唐·王建

    漢家都護邊頭沒,舊將麻衣萬里迎。
    陰地背行山下火,風天錯到磧西城。
    單于送葬還垂淚,部曲招魂亦道名。
    卻入杜陵秋巷里,路人來去讀銘旌。

    363 《送阿史那將軍安西迎舊使靈櫬(一作送史將軍)》 唐·王建

    漢家都護邊頭沒,舊將麻衣萬里迎。
    陰地背行山下火,風天錯到磧西城。
    單于送葬還垂淚,部曲招魂亦道名。
    卻入杜陵秋巷里,路人來去讀銘旌。

    364 《送人過衛州》 唐·楊巨源

    憶昔征南府內游,君家東閤最淹留。
    縱橫聯句長侵曉,次第看花直到秋。
    論舊舉杯先下淚,傷離臨水更登樓。
    相思前路幾回首,滿眼青山過衛州。

    365 《酬裴舍人見寄》 唐·楊巨源

    誰道重遷是舊班,自將霄漢比鄉關。
    二妃樓下宜臨水,五老祠西好看山。
    再葺吾廬心已足,每來公府路常閑。
    詩陪亞相逾三紀,石笥煙霞不共攀。

    366 《和王中丞使君春日過高評事幽居》 唐·陳羽

    風光滿路旗幡出,林下高人待使君。
    笑藉紫蘭相向醉,野花千樹落紛紛。

    367 《贈毛仙翁》 唐·李程

    茫茫塵累愧腥膻,強把蜉蝣望列仙。
    閑指紫霄峰下路,卻歸白鹿洞中天。
    吹簫鳳去經何代,茹玉方傳得幾年。
    他日更來人世看,又應東海變桑田。

    368 《自商行謁復州盧使君虔》 唐·孟郊

    一身繞千山,遠作行路人。
    未遂東吳歸,暫出西京塵。
    仲宣荊州客,今余竟陵賓。
    往跡雖不同,托意皆有因。

    唐詩三百首月亮中秋節思鄉思念

    369 《憩淮上觀公法堂》 唐·孟郊

    動覺日月短,靜知時歲長。
    自悲道路人,暫宿空閑堂。
    孤燭讓清晝,紗巾斂輝光。
    高僧積素行,事外無剛強。

    370 《憩淮上觀公法堂》 唐·孟郊

    動覺日月短,靜知時歲長。
    自悲道路人,暫宿空閑堂。
    孤燭讓清晝,紗巾斂輝光。
    高僧積素行,事外無剛強。

    371 《北樓送客歸上都》 唐·白居易

    憑高眺遠一凄凄,卻下朱闌即解攜。
    京路人歸天直北,江樓客散日平西。
    長津欲度回渡尾,殘酒重傾簇馬蹄。
    不獨別君須強飲,窮愁自要醉如泥。

    372 《洛下送牛相公出鎮淮南》 唐·白居易

    北闕至東京,風光十六程。
    坐移丞相閣,春入廣陵城。
    紅旆擁雙節,白須無一莖。
    萬人開路看,百吏立班迎。
    閫外君彌重,尊前我亦榮。
    何須身自得,將相是門生。

    373 《山中有懷李十二》 唐·牟融

    林前風景晚蒼蒼,林下懷人路杳茫。
    白發流年淹舊業,碧山茅屋臥斜陽。
    客邊秋興悲張翰,病里春情笑沈郎。
    何事登樓□□□,幾回搔首□思歸。

    374 《贈圓明上人(圓公,佛頂之最)》 唐·李德裕

    遠公說易長松下,龍樹雙經海藏中。
    今日導師聞佛慧,始知前路化成空。

    375 《和趙相公登鸛雀樓(樓在河中府,前瞻中條,下瞰大河)》 唐·殷堯藩

    危樓高架泬寥天,上相閑登立彩旃。
    樹色到京三百里,河流歸漢幾千年。
    晴峰聳日當周道,秋谷垂花滿舜田。
    云路何人見高志,最看西面赤闌前。

    376 《寄送盧拱秘書游魏州》 唐·姚合

    太行山下路,荊棘昨來平。
    一自開元后,今逢上客行。
    地形吞北虜,人事接東京。
    掃灑氛埃靜,游從氣概生。

    377 《謝秦校書與無可上人見訪》 唐·姚合

    道同無宿約,三伏自從容。
    窗豁山侵座,扇搖風下松。
    客吟多繞竹,僧飯只憑鐘。
    向晚分歸路,莓苔行跡重。

    378 《下第》 唐·姚合

    枉為鄉里舉,射鵠藝渾疏。
    歸路羞人問,春城賃舍居。
    閉門辭雜客,開篋讀生書。
    以此投知己,還因勝自馀。

    379 《送惟素上人歸新安》 唐·許渾

    山空葉復落,一徑下新安。
    風急渡溪晚,雪晴歸寺寒。
    尋云策藤杖,向日倚蒲團。
    寧憶西游客,勞勞歌路難。

    380 《下第寓居崇圣寺感事》 唐·許渾

    懷土泣京華,舊山歸路賒。
    靜依禪客院,幽學野人家。
    林晚鳥爭樹,園春蝶護花。
    東門有閑地,誰種邵平瓜。

    * 關于下路人的詩詞 描寫下路人的詩詞 帶有下路人的詩詞 包含下路人的古詩詞(237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