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下幸的詩詞(1219首)
61
《白云期(黃石巖下作)》 唐·白居易
三十氣太壯,胸中多是非。
六十身太老,四體不支持。
四十至五十,正是退閑時。
年長識命分,心慵少營為。
見酒興猶在,登山力未衰。
吾年幸當此,且與白云期。
62
《白云期(黃石巖下作)》 唐·白居易
三十氣太壯,胸中多是非。
六十身太老,四體不支持。
四十至五十,正是退閑時。
年長識命分,心慵少營為。
見酒興猶在,登山力未衰。
吾年幸當此,且與白云期。
67
《從駕東幸呈諸公》 唐·徐鉉
吳公臺下舊京城,曾掩衡門過十春。
別后不知新景象,信來空問故交親。
宦游京口無高興,習隱鐘山限俗塵。
今日喜為華表鶴,況陪鹓鷺免迷津。
68
《從幸秦川賦鷙獸詩》 唐·李浩弼
巖下年年自寢訛,生靈餐盡意如何。
爪牙眾后民隨減,溪壑深來骨已多。
天子紀綱猶被弄,客人窮獨固難過。
長途莫怪無人跡,盡被山王棱殺他。
73
《莊辛論幸臣》 先秦·佚名
“臣聞鄙語曰:‘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臣聞昔湯、武以百里昌,桀、紂以天下亡。
今楚國雖小,絕長續短,猶以數千里,豈特百里哉?“王獨不見夫蜻蛉乎?六足四翼,飛翔乎天地之間,俛啄蚊虻而食之,仰承甘露而飲之,自以為無患,與人無爭也。
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將調鉛膠絲,加己乎四仞之上,而下為螻蟻食也。
古文觀止歷史故事寓理
74
《從駕幸晉陽詩》 南北朝·薛道衡
省方遵往冊。
游豫葉前經。
金吾朝戒道。
校尉晚巡營。
重巒下飛騎。
絕浦渡連旌。
澗水寒逾咽。
松風遠更清。
方觀翠華反。
簪筆上云亭。
76
《吳下同年會詩》 宋·陳德明
舊交牢落寸心違,門掩蒼苔省見稀。
幸遇星郎分刺舉,忝聯桂籍得歸依。
公方闊步鳴先路,我獨冥行怨落暉。
遙想登臺高會處,應憐烏鵲正南飛。
77
《林下書懷》 宋·杜衍
從政區區到白頭,一生寧肯顧恩仇。
雙鳧乘雁常深愧,野馬黃牛亦過憂。
豈是林泉堪佚老,祇緣蒲柳不禁秋。
始終幸會承平日,樂圣唯能擊壤謳。
79
《吳下同年會詩》 宋·胡元功
佳辰勝集不相違,慨念同年會遇稀。
獨有二天均覆蔭,歸來三徑幸棲依。
詩篇酒盞論時事,山色湖光映夕暉。
自愧衰遲與榮觀,擬將委翅附高飛。
* 關于下幸的詩詞 描寫下幸的詩詞 帶有下幸的詩詞 包含下幸的古詩詞(121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