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扇上竹枝》 高啟

    寒梢雖數葉,高節傲霜風。
    寧肯隨團扇,秋來怨篋中。
    分類: 竹枝

    作者簡介(高啟)

    高啟頭像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扇上竹枝》高啟 翻譯、賞析和詩意

    《扇上竹枝》是明代詩人高啟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秋天的景象,通過扇子上的竹枝,表達了詩人對秋天的感慨和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寒梢雖數葉,高節傲霜風。
    寧肯隨團扇,秋來怨篋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秋天的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扇子上的竹枝,表達了詩人對秋天的感嘆和思考。詩的前兩句寫道:“寒梢雖數葉,高節傲霜風。”這里的“寒梢”指的是秋天的竹枝,已經開始凋零,只剩下幾片葉子。而“高節”則表示竹子的高潔和堅韌,它們傲然地迎著秋風。這種對竹子的描繪,也可以看作是詩人對自己堅強的品質的比喻。

    接下來的兩句寫道:“寧肯隨團扇,秋來怨篋中。”這里的“團扇”和“篋”都是古代人們常用的物品。詩人表示寧愿隨著團扇一同飄動,也不愿意被束縛在篋中。這里的“秋來怨篋中”表達了詩人對秋天的怨憾和無奈,暗示了他對時光流轉的感嘆。

    整首詩詞通過對竹枝、團扇和篋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秋天的思考和感慨。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生命短暫的感嘆,同時也表達了對自由和堅韌品質的追求。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明代詩人高啟獨特的情感和思想。

    * 此內容來自古詩詞愛好者,僅供參考

    《扇上竹枝》高啟 拼音讀音參考

    shàn shàng zhú zhī
    扇上竹枝

    hán shāo suī shù yè, gāo jié ào shuāng fēng.
    寒梢雖數葉,高節傲霜風。
    nìng kěn suí tuán shàn, qiū lái yuàn qiè zhōng.
    寧肯隨團扇,秋來怨篋中。

    網友評論


    更多詩詞分類

    * 《扇上竹枝》高啟專題為您介紹《扇上竹枝》高啟的詩詞全文、翻譯備注、注釋釋文、拼音讀音、品鑒賞析、詩意詞意以及網友評論信息。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