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
唐教坊曲名。元郭茂倩《樂府詩集》云:“《竹枝》本出于巴渝。唐貞元中,劉禹錫在沅湘,以里歌鄙陋,乃依騷人《九歌》,作《竹枝》新詞九章,教里中兒歌之。由是盛于貞元、元和之間。”
按《劉禹錫集》,與白居易唱和《竹枝》甚多,其自敘云:“《竹枝》,巴歈也。巴兒聯歌,吹短笛,擊鼓以赴節,歌者揚袂睢舞。其音協黃鐘羽。”但劉、白詞俱無和聲,今以皇甫松、孫光憲詞作譜,以有和聲也。
竹枝(欽譜)簡介
唐教坊曲名。元郭茂倩《樂府詩集》云:“《竹枝》本出于巴渝。唐貞元中,劉禹錫在沅湘,以里歌鄙陋,乃依騷人《九歌》,作《竹枝》新詞九章,教里中兒歌之。由是盛于貞元、元和之間。”
按《劉禹錫集》,與白居易唱和《竹枝》甚多,其自敘云:“《竹枝》,巴歈也。巴兒聯歌,吹短笛,擊鼓以赴節,歌者揚袂睢舞。其音協黃鐘羽。”但劉、白詞俱無和聲,今以皇甫松、孫光憲詞作譜,以有和聲也。
竹枝(欽譜) 格律一 單調十四字,兩句兩平韻 皇甫松
芙蓉并蒂 一心連 花侵槅子 眼應穿
平平仄仄竹枝仄平平女兒 韻平平仄仄竹枝仄平平女兒 韻
《尊前集》載皇甫松《竹枝》詞六首,皆兩句體,平韻者五,仄韻者一。每句第二字俱用平聲,馀字平仄不拘。所注“竹枝”、“女兒”,“枝”、“兒”葉韻,乃歌時群相隨和之聲,猶《采蓮》之有“舉棹”、“年少”也。
按古樂府,《江南弄》等曲皆有和聲。如《江南曲》和云:“陽春路,時使佳人度。”《龍笛曲》和云:“江南弄,真龍下翔鳳。”《采蓮曲》和云:“采蓮歸,淥水好沾衣。”亦各葉韻。此其遺意耳。
竹枝(欽譜) 格律二 單調十四字,兩句兩仄韻 皇甫松
山頭桃花 谷底杏 兩花窈窕 遙相映
平平平平竹枝仄仄仄女兒 韻仄平仄仄竹枝平平仄女兒 韻
此首用仄韻。
竹枝(欽譜) 格律三 單調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韻 孫光憲
門前春水 白蘋花 岸上無人 小艇斜 商女經過 江欲暮 散拋殘食
平平平仄竹枝仄平平女兒 韻仄仄平平竹枝仄仄平女兒 韻平仄平平竹枝平仄仄女兒 句仄平平仄竹枝
此詞較皇甫松詞多兩句。
按劉、白《竹枝》詞俱拗體七言絕句,此獨諧婉,且每句有和聲。
竹枝詞牌名古詩詞(311首)
12
《竹枝詞》 唐·李涉
荊門灘急水潺潺,兩岸猿啼煙滿山。
渡頭少年應官去,月落西陵望不還。
巫峽云開神女祠,綠潭紅樹影參差。
不勞戍口初相問,無義灘頭剩別離。
宴會傷春抒懷
14
《竹枝詞二首》 唐·孫光憲
門前春水白蘋花,岸上無人小艇斜。
商女經過江欲暮,散拋殘食飼神鴉。
亂繩千結絆人深,越羅萬丈表長尋。
楊柳在身垂意緒,藕花落盡見蓮心。
16
《雜曲歌辭·竹枝》 唐·李涉
荊門灘急水潺潺,兩岸猿啼煙滿山。
渡頭年少應官去,月落西陵望不還。
巫峽云開神女祠,綠潭紅樹影參差。
下牢戍口初相問,無義灘頭剩別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