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族未來誰北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八族未來誰北拱”全詩
已將怨淚流斑竹,又感悲風入白蘋.八族未來誰北拱,四兇猶在莫南巡。
九峰相似堪疑處,望見蒼梧不見人。
分類: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湘妃廟》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湘妃廟》是唐代詩人羅隱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描繪了湖南的湘妃廟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歷史的眷念和對現實的憂慮。
詩人羅隱寫道,劉表的荒廟,碑已經殘破,廟前的草木長得茂密,卻因為草木茂密而把廟墻困住,看起來像是在閉殘了的春天。羅隱用“已將怨淚流斑竹”形容殘破的廟墻,把自己的感情內化到廟墻上,感慨萬分。
接著,詩人又寫道,湘妃廟沒有一個人來供奉,如今已無人理會。這里用“八族未來誰北拱”來形容湘妃廟的寂寞,八族指的是天子、諸侯、大臣和一等人。他們都沒有人來顧念湘妃廟,所有人都在北方,沒有人會到南方來參拜。而“四兇猶在莫南巡”,指的是王莽、酈食其、王澄和劉歆這四位曾經對湘妃廟造成傷害的人,他們卻沒有任何遭到懲罰。
最后,羅隱談及自己觀賞湖南風景時的感受。他說,九峰山看起來都很相似,讓人感到困惑,令人看不清楚哪里是真實的。他望著蒼梧山,感覺茫茫然,看不到任何人的蹤跡。
整首詩詞通過描寫湘妃廟的景象來表達詩人對歷史的眷念和對現實的憂慮。詩人通過描述廟墻的殘破和長滿草木,暗示著歷史的廢棄和遺忘。他又通過描寫湘妃廟無人理會和四兇猶在的情況,表達了對現實的失望和憂慮。最后,他通過描寫九峰山的相似和蒼梧山的空蕩,表達了對現實的困惑和茫然。整首詩意深沉,意境優美,表達了詩人對湖南歷史和現實的思考和關注。
“八族未來誰北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āng fēi miào
湘妃廟
liú biǎo huāng bēi duàn shuǐ bīn, miào qián yōu cǎo bì cán chūn.
劉表荒碑斷水濱,廟前幽草閉殘春。
yǐ jiāng yuàn lèi liú bān zhú,
已將怨淚流斑竹,
yòu gǎn bēi fēng rù bái píng. bā zú wèi lái shuí běi gǒng, sì xiōng yóu zài mò nán xún.
又感悲風入白蘋.八族未來誰北拱,四兇猶在莫南巡。
jiǔ fēng xiāng sì kān yí chù, wàng jiàn cāng wú bú jiàn rén.
九峰相似堪疑處,望見蒼梧不見人。
“八族未來誰北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