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緣此日慰岑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應緣此日慰岑寂”全詩
應緣此日慰岑寂,聊遣清詩為發揮。
分類:
作者簡介(曾協)
曾協(?-1173)字同季,號云莊。南豐(今屬江西省)人。南宋詩人。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孫。曾鞏之侄孫。宋紹興年間,舉進士不第,以蔭授長興、遷嵊縣丞,繼為鎮江、臨安通判。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撫州(《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一之五四、 五五),終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善詩文。世稱“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
《和史侍郎游澹巖韻六首》曾協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史侍郎游澹巖韻六首》是宋代詩人曾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底嘆茲巖省見稀,
慣居故國看山圍。
應緣此日慰岑寂,
聊遣清詩為發揮。
詩意:
這座巖石隱秘幽深,很少有人能來到這里,
我習慣于居住在故國,觀賞四周的群山。
因為這一天,我來到這里慰藉內心的孤寂,
只好借著寫清新的詩篇來表達情感。
賞析:
這首詩以游歷澹巖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山水的熱愛和對故國的思念之情。詩中的“茲巖”指的是深邃幽靜的巖石,這里很少有人能來到,因此顯得稀少珍貴。詩人習慣于生活在故國,平日里圍繞著群山,而今天他來到這座巖石之上,感嘆少有人到此一游。
詩人在這個寂靜的環境中感到內心的孤寂,于是借著寫詩來尋求安慰和發泄。他用清新的詩篇表達自己對山水的贊美和思鄉之情,將內心的感受通過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
這首詩意境高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熱愛和對家國的思念之情。通過描繪澹巖的幽深和少有人來到的稀罕,詩人展示了自然山水的壯麗和寧靜。同時,詩人在這個環境中感到內心的孤寂,通過寫詩來舒緩情緒。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對山水的情感寄托,以及對故國的深深眷戀。
“應緣此日慰岑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shǐ shì láng yóu dàn yán yùn liù shǒu
和史侍郎游澹巖韻六首
dǐ tàn zī yán shěng jiàn xī, guàn jū gù guó kàn shān wéi.
底嘆茲巖省見稀,慣居故國看山圍。
yīng yuán cǐ rì wèi cén jì, liáo qiǎn qīng shī wèi fā huī.
應緣此日慰岑寂,聊遣清詩為發揮。
“應緣此日慰岑寂”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二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