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毀宅誡儉文言文及翻譯

    毀宅誡儉文言文及翻譯

      選文中的長孫道生出生在貴族世家,自己也身為三公,卻能以儉持家,樸實簡潔,對弟子嚴加約束,甚至已經修繕的廳堂廊屋也不惜拆毀,態度不可謂不堅決。他引用霍去病的“匈奴未滅,無以家為”那句名言,正是他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的寫照。官宦之人多逐榮華富貴。長孫道生官比宰相,卻“衣不華飾,食不兼味”,樸素廉約,盡顯平民本色,為世人所稱道。

      一、原文

      道生廉約,身為三司,而衣不華飾,食不兼味。一熊皮障泥,數十年不易,時人比之晏嬰。第宅卑陋,出鎮后,其子弟頗更修繕,起堂廡。道生還,嘆曰:“昔霍去病以匈奴[1]  未滅,無用家為,今強寇尚游魂漠北,吾豈可安坐華美也!”乃切責子弟,令毀宅。(選自《魏書》)

      二、譯文

      長孫道生廉潔而儉約,身為太尉,司徒,司空,而所穿的衣服不飾以華美,食不二味,所用的一副馬韉,數十年不換,當時的人們把他比為晏嬰.所住的房屋,低矮而簡陋.有一次出征后,家里的'子弟們把房屋全部修繕了一番,并建起了堂廡.長孫道生回來后,感嘆道:“過往霍去病認為匈奴沒滅,就不應該只顧自己的家.今天強大的敵人在北方邊境游蕩未平,我怎么能安心住這樣華美的房子.”于是,就把子弟們狠狠地訓斥了一頓,并命令他們把所建的房屋毀掉。

      三、注釋

      1、廉約:清廉節約。

      2、三司:東漢時稱太尉(最高軍事長官)、司徒(最高行政長官)、司空(掌管工程的最高長官)為三司,北魏仍用這些官名。文中的長孫氏身兼司空。

      3、花飾:華麗的服飾。

      4、兼味:多樣的菜肴。

      5、鄣泥:亦作“障泥",因墊在馬鞍下,垂于馬背兩旁以擋泥土,故有此名。又稱“馬韉”。

      6、易:更換。

      7、晏嬰:春秋時齊國大夫,生年不詳,卒于公元前500年。字仲平,夷維(今山東高密)人,歷齊靈公,莊公,景公三世卿,崇尚兼愛,非樂,節用,非厚葬久喪等,類多出于墨子。

      8、第宅:住宅。

      9、出鎮:北魏時多以鎮將兼刺史、太守之職。這里指長孫道生曾在任廷尉卿出征北疆。鎮:通“征”,出征。

      10、頗更:頗,悉,皆。更:易換,替代。

      11、堂廡:堂下四周之屋。廡,正房對面和兩側的小屋子。

      12、霍去病:西漢名將。因屢建戰功,漢武帝要為他建造府第,他拒絕說:“匈奴未滅,無以家為。”

      13、強寇:強大的敵人。

      14、漠北:沙漠北面。

      15、切責:嚴厲的責備。切,嚴厲。

      16、尚:還。

      17、乃:于是。

      18、卑陋:低矮簡陋。

    * 選文中的長孫道生出生在貴族世家,自己也身為三公,卻能以儉持家,樸實簡潔,對弟子嚴加約束,甚至已經修繕的廳堂廊屋也不惜拆毀,態度不可謂不堅決。他引用霍去病的“匈奴未滅,無以家為”那句名言,正是他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的寫照。官宦之人多逐榮華富貴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