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應物《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閱讀答案及翻譯
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
韋應物
兵衛森畫戟,燕寢凝清香。
海上風雨至,逍遙池閣涼。
煩疴近消散,嘉賓復滿堂。
自慚居處崇,未睹斯民康。
理會是非遣,性達形跡忘。
【注】①郡齋:指蘇州刺史韋應物官署中的齋舍。②理會:通達事理。
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首二句描寫郡齋兵衛森嚴,宴廳凝香,突出刺史的尊貴和威嚴,但這并非驕矜自夸,而是下文“自慚”的緣由。
B.“海上”以下四句續寫宴會環境以及宴前心緒,雖然風馳雨驟令人厭煩,但是滿堂的嘉賓卻令詩人備覺神清氣爽。
C.七八兩句寫出詩人將未睹“斯民”之康與自慚“居處”之崇兩相對比,表達了真切的反省之意。
D.最后兩句詩人表示要學會通達事理、樂天知命,這樣才能從是非紛紜中超脫,達到忘我的境界。
E.選章敘事、抒情、議論相間,既體現詩人悲天憫人的襟懷,也通過聚會場景的詳細描述寫出閑適的情趣。
2.前人曾稱贊“自慚居處崇,未睹斯民康”兩句“最為警策”,白居易詩《觀刈麥》也有類似的警句“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請指出二者情感內蘊的異同之處。(6分)
參考答案
1.B E
2.相同之處:都體現了對百姓疾苦的關注,都表達了自省愧疚之情。(2分) 不同之處:韋詩正面描寫與嘉賓的宴飲之樂,反襯未見百姓安居的愧疚心理,偏重于對自身責任的警醒;白詩直接刻畫百姓困苦的生活,抒發對底層民眾的哀憫,含蓄表達對統治階層 的指責,情感內蘊更為深刻。(4分)
參考譯文
衛士的畫戟排列如森林,內室滿是燃香的芬芳。海上忽然間起了風雨,池閣變得適意而清涼。煩熱和疾病都已消散,更有嘉賓坐滿在高堂。慚愧啊,我的居室竟這樣華麗,卻不曾見百姓有多么安康。通曉自然之理能分辨是非,天性通達就物我兩忘。
韋應物
兵衛森畫戟,燕寢凝清香。
海上風雨至,逍遙池閣涼。
煩疴近消散,嘉賓復滿堂。
自慚居處崇,未睹斯民康。
理會是非遣,性達形跡忘。
【注】①郡齋:指蘇州刺史韋應物官署中的齋舍。②理會:通達事理。
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首二句描寫郡齋兵衛森嚴,宴廳凝香,突出刺史的尊貴和威嚴,但這并非驕矜自夸,而是下文“自慚”的緣由。
B.“海上”以下四句續寫宴會環境以及宴前心緒,雖然風馳雨驟令人厭煩,但是滿堂的嘉賓卻令詩人備覺神清氣爽。
C.七八兩句寫出詩人將未睹“斯民”之康與自慚“居處”之崇兩相對比,表達了真切的反省之意。
D.最后兩句詩人表示要學會通達事理、樂天知命,這樣才能從是非紛紜中超脫,達到忘我的境界。
E.選章敘事、抒情、議論相間,既體現詩人悲天憫人的襟懷,也通過聚會場景的詳細描述寫出閑適的情趣。
2.前人曾稱贊“自慚居處崇,未睹斯民康”兩句“最為警策”,白居易詩《觀刈麥》也有類似的警句“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請指出二者情感內蘊的異同之處。(6分)
參考答案
1.B E
2.相同之處:都體現了對百姓疾苦的關注,都表達了自省愧疚之情。(2分) 不同之處:韋詩正面描寫與嘉賓的宴飲之樂,反襯未見百姓安居的愧疚心理,偏重于對自身責任的警醒;白詩直接刻畫百姓困苦的生活,抒發對底層民眾的哀憫,含蓄表達對統治階層 的指責,情感內蘊更為深刻。(4分)
參考譯文
衛士的畫戟排列如森林,內室滿是燃香的芬芳。海上忽然間起了風雨,池閣變得適意而清涼。煩熱和疾病都已消散,更有嘉賓坐滿在高堂。慚愧啊,我的居室竟這樣華麗,卻不曾見百姓有多么安康。通曉自然之理能分辨是非,天性通達就物我兩忘。
上一篇:左緯《梅花·幾度尋春信》閱讀答案
下一篇:潘閬《渭上秋夕閑望》閱讀答案
* 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韋應物兵衛森畫戟,燕寢凝清香。海上風雨至,逍遙池閣涼。煩疴近消散,嘉賓復滿堂。自慚居處崇,未睹斯民康。理會是非遣,性達形跡忘。【注】①郡齋:指蘇州刺史韋應物官署中的齋舍。②理會:通達事理。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