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羈旅思鄉詩概述及鑒賞訓練

    思鄉懷人詩(羈旅思鄉詩)主要寫客居他鄉的游子漂泊凄涼孤寂的心境以及對家鄉、親人的思念。
    (一)思鄉懷人詩分類
      1、羈旅(指客居異鄉的人)愁思。例孟浩然《宿建德江》、張繼《楓橋夜泊》、王建《十五夜望月》
      2、思親念友。例杜甫《月夜憶舍弟》、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蘇軾《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3、邊關思鄉例王涯《秋思贈遠二首(其一)》
      4、閨中懷人、例沈如筠《閨怨》、李清照《一剪梅》、李白《子夜吳歌》
    (二)思鄉詩情感表現及其寄托方式
      1、物象:月.、雁、杜鵑(又叫子規、杜宇、布谷鳥)鷓鴣、柳、笛等。
      2、時空:黃昏、春秋、年關、佳節、鄉人鄉音鄉景、夢等。

    情感方面
    羈旅詩抒發的情感大致有四類:
    ①敘寫羈旅之苦,抒發內心的孤獨、凄涼及思鄉之情。如張繼的《楓橋夜泊》、馬致遠的《秋思》等。
    ②感念親情之深,表達對親人的熱愛與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溫庭筠的《商山早行》等。
    ③抒發獨居它鄉,不得重用,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孤獨寂寞、幽怨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等。
    ④抒發厭惡戰爭、思念家鄉親人之情。如2004年江蘇卷柳中庸《征人怨》。

    常見思想情感:
    1.羈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2.思念親友:王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3.征人思鄉: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人們在詩中如何表達思鄉之情?
    觸景傷情;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
    感時生情;中秋望月;重陽登高;除夕;
    傷春悲秋;日暮思歸托物傳情。月、雁、笛、柳。
    因夢寄情;1、夜來有夢登歸路,不到桐廬已及明。2、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妙喻傳情:鄉愁。閨中懷人:王昌齡《閨怨》。

    手法方面
    常用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事、渲染烘托;抒情角度從已入筆、從對方入筆。
    羈旅詩除了使用慣常的“借景抒情”“虛實結合”“渲染”等表達技巧外,有兩種特殊的表現手法:
    ①樂景襯哀情。如杜甫的《絕句》,當時詩人客寓成都,亟思東歸,因戰亂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的嘆息。但詩的前兩句“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卻勾畫出一幅濃麗的春日畫面,極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歸?原來這是以樂景寫哀情,以客觀景物與主觀感受的鮮明對照,反襯詩人思鄉之情更加濃厚。
    ②側面落筆。不說自己想家,卻說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覺凄涼。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詩人設想了一幅妻子望月懷遠的畫面,憶之深,故望之久,將老妻寫得嬌美動人,也襯出詩人的思之切,愛之深,讀來格外凄惻動人。另外如白居易的《邯鄲冬至夜思家》、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都是想象家中的親人在思念談論自己,而表達自己的思鄉之情的。

    常見意象
    月亮[見月懷人]“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以幻作真,為突出對故鄉的思念;
    月亮:對月引發思親,思鄉之愁,如李白《靜夜思》:“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秋風、秋霜、衰草:引發行人孤獨、凄涼、惆悵之情。
    梧桐:民間傳說,鳳凰喜歡棲息在梧桐樹上。古書上說,梧桐能知秋,“梧桐一葉落,天下皆知秋”。詩人體察梧桐葉落的飄零景象,詠嘆身世的孤苦凄涼,如李清照《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杜鵑:又叫杜宇、子規,叫聲凄切哀傷,聲如“不如歸去”。口角鮮紅,故有“杜娟啼血” 之說。常與哀怨、思歸有關,如李白《蜀道難》:“又聞子歸啼夜月,愁空山。”
    猿啼:常象征漂泊之人的悲苦之情,如杜甫《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
    沙鷗:往往喻指漂泊不定,孤苦伶仃的形象。
    西樓、高樓、小樓、危樓、危欄:借人在樓、倚欄或登樓遠眺表現思念之情,如范仲淹的《蘇幕遮》:“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鴻雁[候鳥,常引起游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羈旅之愁]“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
    浮云[因漂移不定,喻在外漂泊的游子]“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落日意在愛惜,如“故人”;
    其他如寒山、煙、暝色、高樓、宿鳥、煙、日暮等。特別是暝色、日暮時分,妻獨守空房,當會思念遠方的游子;漂泊的旅人停泊休憩,羈旅愁思也會驀然而生。與日暮、暝色相近的意象還有暮靄、落日、夕陽也可表現游子思鄉。

    鑒賞方法
    1、初讀全詩,整體感知,確定情感類別
    2、抓關鍵句,挖掘字詞,初悟情感
    3、抓住意象,構建圖景,再悟情感
    4、根據題目,組織語言,形成答案

    (三)鑒賞訓練:
    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望江南·超然臺①(蘇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針。試上超然臺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卻咨嗟。休時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趨年華。
      注:①超然臺,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城北。當時蘇軾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舊俗寒食節不舉火,節后舉火稱新火。
      從詞中的“咨嗟”、“休對”、“且將”這些詞語看,你認為作者在詞中要表現的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請簡要分析。

    【解析】
      登超然臺望見的景色,引起了作者的鄉思,但他無法回家,因此只能在酒醒之后苦澀地“咨嗟”不已,無奈地說:“休對”老朋友說什么鄉思之愁,“且將”心火煮新茶聊以自慰吧!因此題中所列的“咨嗟”、“休對”、“且將”都是直抒胸臆的詞,表達了了作者無奈、苦澀的心情。
    * 思鄉懷人詩(羈旅思鄉詩)主要寫客居他鄉的游子漂泊凄涼孤寂的心境以及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一)思鄉懷人詩分類  1、羈旅(指客居異鄉的人)愁思。例孟浩然《宿建德江》、張繼《楓橋夜泊》、王建《十五夜望月》  2、思親念友。例杜甫《月夜憶舍弟》、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