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邵雍《重陽日再到共城百源故居》閱讀答案及賞析

    重陽日再到共城百源故居
    邵雍
    故國逢佳節,登臨但可悲。
    山川一夢外,風月十年期。
    白發飄新鬢,黃花繞舊籬。
    鄉人應笑我,晝錦是男兒。
    【注】①共城:今河南輝縣。邵雍曾在共城居住,故稱故居。
    ②晝錦:衣錦還鄉。據《漢書•項籍傳》載,秦末項羽入關屠城,有人勸其留居關中。項羽見秦宮已毀,思歸江東,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后遂稱富貴還鄉為“衣錦晝行”,省作“晝錦”。
    1.本詩的“詩眼”是哪個字?為什么?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5 分)
    2.詩中多處運用對比手法,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6 分)

    參考答案
    1. 詩眼是首聯中的“悲”字。(1 分)“悲”字奠定了詩歌的感情基調。(1 分) 詩歌首聯直言登臨之悲,后三聯具體寫悲的內容;頷聯寫多年漂泊,故鄉的山川風月只能在夢中相見,是身世飄零之悲;頸聯寫故鄉風物依舊而自己華發早生,是人生短暫之悲;尾聯寫自己落魄還鄉,徒惹嘲笑,是老大無成之悲。(3 分)
    【解題思路】 “詩眼”就是一首詩中最凝練傳神、最能表現詩歌主旨的那個字。由標題可知,本詩是寫詩人重陽節重回故居的見聞感受,首聯直言總體感受是“可悲”,后面三聯則圍繞“悲”字,把自己身世遭際的可悲之處一一道來,給人一種悲不自勝之感。所以,可確定本詩的詩眼是“悲”字。然后可從詩人的情感入手,闡述各句是如何圍繞“悲”字抒發情感的。

    2.①“故國逢佳節”寫重回故鄉,又逢佳節,可謂好事成雙。而詩人此時“但可悲”的心情卻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悲”之深重。
    【解題思路】答這類題,既要總體把握,又要逐聯分析。本詩抒發的是久別歸鄉之悲,為了突出這個“悲”字,詩人處處對比:首聯事喜而情悲,頷聯思鄉而難歸,頸聯白發新而竹籬舊,尾聯游子念而鄉人嘲。在喜與悲、新與舊、自己與鄉人的矛盾對比中,凸顯了詩人人生際遇的可悲。

    作者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堯夫,生于范陽(今河北涿州大邵村)

    賞析
    “故國逢佳節“,寫重回故鄉,又逢佳節,可謂是好事成雙,本應該是愉悅欣喜之情,但下句直言登臨之悲,“但可悲”一句與首句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悲”之深。后三聯具體寫”悲“的內容:頷聯”山川一夢外,風月十年期“寫作者多年漂泊在外,故鄉的”山川“、”風月“只能在夢中相見,可謂是對故鄉一往情深。頸聯”白發飄新鬢“,早已有白絲爬上自己的雙鬢,早生華發,“黃花”指故鄉的花即故鄉的景物,還依舊繞著舊籬,似舊時模樣,寫出了風物依舊、自然永恒,頸聯兩句形成鮮明的對比,悲嘆時光易逝,年華易老,人生短暫。尾聯,寫自己雖為男兒,卻不能衣錦還鄉,好似招惹”鄉人“的嘲笑,這一聯表現了自己在外漂泊似多年,結果卻是一無所成,落魄還鄉。
    * 重陽日再到共城百源故居邵雍故國逢佳節,登臨但可悲。山川一夢外,風月十年期。白發飄新鬢,黃花繞舊籬。鄉人應笑我,晝錦是男兒。【注】①共城:今河南輝縣。邵雍曾在共城居住,故稱故居。②晝錦:衣錦還鄉。據《漢書?項籍傳》載,秦末項羽入關屠城,有人勸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