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春《江城梅花引?雨中接云姜信》閱讀答案
江城梅花引•雨中接云姜信
【清】顧春
故人千里寄書來。快些開,慢些開。不知書中,安否費疑猜。別后炎涼時序改,江南北,動離愁,自徘徊。徘徊、徘徊,渺予懷。
天一涯。水一涯。夢也、夢也,夢不見,當日裙釵!誰念碧云,凝佇費腸回?明歲君歸重見我,應不是,別離時,舊形骸!
(1)“誰念碧云,凝佇費腸回?”中哪一個字最傳神?請簡要分析。
(2)這首詞的語言有什么特點?請簡要分析。
(3)“故人千里寄書來,快些開,慢些開,不知書中安否費疑猜”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理?
參考答案:
(1)“凝”字。一個“凝”字寫出了作者因懷念朋友而長久佇立在碧空之下發呆的情形,表現了思念之深,以及給人帶來的苦痛。
(2)語言風格平實質樸、明白曉暢,如“明歲君歸重見我,應不是,別離時,舊形骸!”設想相見的情景,情深意切。多用口語。如“快些開,慢些開”,口語入詞,表現了作者內心獨特的心理。巧用反復,形成一唱三嘆的效果,強化了主人公的情感,如“徘徊、徘徊”“夢也、夢也”,表現了作者對朋友的思念之深。句式參差,變化有致,極具節奏感。如“別后炎涼時序改,江南北,動離愁,自徘徊”,長短句、整散句相結合。
(3)細節描寫(心理描寫)手法,接到朋友來信之后憂喜交加的矛盾心理,喜的是接到友人來信,說明朋友牽掛自己,憂的是怕信中的內容報的不是平安。
【清】顧春
故人千里寄書來。快些開,慢些開。不知書中,安否費疑猜。別后炎涼時序改,江南北,動離愁,自徘徊。徘徊、徘徊,渺予懷。
天一涯。水一涯。夢也、夢也,夢不見,當日裙釵!誰念碧云,凝佇費腸回?明歲君歸重見我,應不是,別離時,舊形骸!
(1)“誰念碧云,凝佇費腸回?”中哪一個字最傳神?請簡要分析。
(2)這首詞的語言有什么特點?請簡要分析。
(3)“故人千里寄書來,快些開,慢些開,不知書中安否費疑猜”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理?
參考答案:
(1)“凝”字。一個“凝”字寫出了作者因懷念朋友而長久佇立在碧空之下發呆的情形,表現了思念之深,以及給人帶來的苦痛。
(2)語言風格平實質樸、明白曉暢,如“明歲君歸重見我,應不是,別離時,舊形骸!”設想相見的情景,情深意切。多用口語。如“快些開,慢些開”,口語入詞,表現了作者內心獨特的心理。巧用反復,形成一唱三嘆的效果,強化了主人公的情感,如“徘徊、徘徊”“夢也、夢也”,表現了作者對朋友的思念之深。句式參差,變化有致,極具節奏感。如“別后炎涼時序改,江南北,動離愁,自徘徊”,長短句、整散句相結合。
(3)細節描寫(心理描寫)手法,接到朋友來信之后憂喜交加的矛盾心理,喜的是接到友人來信,說明朋友牽掛自己,憂的是怕信中的內容報的不是平安。
上一篇:王觀《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閱讀答案及賞析
下一篇:陸游《晚泊》閱讀答案及賞析
* 江城梅花引?雨中接云姜信【清】顧春故人千里寄書來。快些開,慢些開。不知書中,安否費疑猜。別后炎涼時序改,江南北,動離愁,自徘徊。徘徊、徘徊,渺予懷。天一涯。水一涯。夢也、夢也,夢不見,當日裙釵!誰念碧云,凝佇費腸回?明歲君歸重見我,應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