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歌鑒賞之景物形象類試題訓練及答案(10套)
景物形象試題訓練
(2014廣東卷)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7分)
望江怨 送別
【清】萬樹
春江渺,斷送扁舟過林杪①。愁云清未了,布帆遙比沙鷗小。恨殘照,猶有一竿紅,怪人催去早。
【注】①杪:樹梢。
(1)這首詞的前四句描寫了怎樣的送別場景?(3分)
(2)怎樣理解“怪人催去早”?請結合全詞分析。(4分)
二
(2015天津卷)閱讀下面這首詩,按要求作答。(9分)
雨過至城西蘇家
黃庭堅【宋】
飄然一雨灑青春,九陌凈無車馬塵。
漸散紫煙籠帝闕,稍回晴日麗天津。
花飛衣袖紅香濕,柳拂鞍韉綠色勻。
管領風光唯痛飲,都城誰是得閑人?
【注】此詩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黃庭堅時任秘書省校書郎。是年,長期貶謫外放的蘇軾被授予翰林學士、知制誥等要職。
(1)詩中描寫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2分)
(2)結合詩句說明頸聯運用了哪些藝術手法?(4分)
(3)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3分)
三
(2015安徽卷)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8-9題。
月圓①
【唐】杜甫
孤月當樓滿,寒江動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綺逾依②。
未缺③空山靜,高懸列宿④稀。
故園松桂發,萬里共清輝。
【注】①這首詩是唐代宗大歷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②這里指光彩更加柔美。③未缺:指月圓。④列宿:眾星。
8.這首詩前六句描寫了月圓之夜的哪幾幅畫面?請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概括。
9.本詩最后兩句情感真摯,請從虛實結合的角度進行賞析。
四
(2015福建卷)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題目。(6分)
秋夜紀懷
【宋】陸游
北斗垂莽蒼,明河①浮太清②。
風林一葉下,露草百蟲鳴。
病入新涼減,詩從半睡成。
還思散關③路,炬火驛前迎④。
(選自《四庫全書》本《放翁詩選》)
【注】①明河:銀 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關:即大散關。④炬火驛前迎:舉著火把到驛館前迎接。
(1)第二聯寫景精細,請簡要分析。(3分)
(2)三、四兩聯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懷?請簡要分析。(3分)
五
(2015新課標全國1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11分)
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①
岑參
聞說輪臺路②,連年見雪飛。
春風不曾到,漢使亦應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過武威。
勤王敢道遠,私向夢中歸。
【注】①臨洮:在今甘肅臨潭西。北庭:唐六都護府之一,治所為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北)。
②輪臺:庭州屬縣,在今新疆烏魯木齊。
8.與《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相比,本詩描寫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5分)
9.詩的尾聯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對全詩的情感抒發有怎樣的作用?(6分)
六
(2015江蘇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
秋日題竇員外崇德里新居
劉禹錫
長愛街西風景閑,到君居處暫開顏。清光門外一渠水,秋色墻頭數點山。
疏種碧松通月朗,多栽紅藥待春還。莫言堆案無余地,認得詩人在此間。
【注】堆案,堆積案頭,謂文書甚多。
(1)聯系全詩,概括作者“開顏”的原因。(4分)
(2)簡要賞析頷聯、頸聯的寫景藝術。(4分)
(3)尾聯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3分)
七
(2015湖北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勞停驛
歐陽修
孤舟轉山曲,豁爾見平川。
樹杪帆初落,峰頭月正圓。
荒煙幾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發,驚灘鳥道前。
【注】此詩為歐陽修被貶峽州夷陵令時作。勞停驛,驛站名。
(1)簡要說明此詩前兩聯景物描寫的時空變化。(4分)
(2)簡要分析第三聯中“荒”“瘦”二字的妙處。(4分)
八
(2014新課標卷Ⅰ)閱讀下面 這首宋詞,完成8~9題。
阮郎歸
無名氏①
春風吹雨繞殘枝,落花無可飛。小池寒淥欲生漪,雨晴還日西。
簾半卷,燕雙歸。諱愁無奈眉②。翻身整頓著殘棋,沉吟應劫遲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觀。②諱愁:隱瞞內心的痛苦。③劫:圍棋術語。
8.詞上半闋的景物描寫 對全詞的感情抒發起了什么作用?請結合內容分析。(5分)
9.末尾兩句表現了詞中人物什么樣的情緒?是如何表現的?請簡要闡述。(6分)
九
(2014大綱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劉長卿[來源:學.科.網]
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履痕。
白云依靜渚,春草閉閑門。
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
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1)詩人眼中常山道人隱居地周圍環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請簡要說明。
(2)請分別對第三聯中“過”和“隨”兩個字作簡要賞析。
十
(2014山東卷)閱讀下面兩首宋詩,回答問題。(8分)
尋詩兩絕句
陳與義
楚酒困人三日醉,園花經雨百般紅。
無人畫出陳居士①,亭角尋詩滿袖風。
愛把山瓢②莫笑儂,愁時引睡有奇功。
醒來推戶尋詩去,喬木崢嶸明月中。
【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1)“園花經雨百般紅”與“喬木崢嶸明月中“兩句中所描寫的景色特點有何不同?請作簡要分析。(4分)
(2)詩中“陳居士”的形象特點是什么?請結合兩首詩加以分析。(4分)
景物形象試題參考答案
(2014廣東卷)
(1)前四句描寫了一幅纏綿婉惻又悲涼寂寥的送別場景:友人乘舟遠行,詞人佇立江邊,春水渺茫,行舟遠去,愁云慘淡,小舟漸行漸遠,最后惟見比沙鷗還小的點點白帆。作者以景襯情、含蓄蘊藉地將離別時難舍難分的情緒表現韻味十足。
(2)詞人目送友人扁舟漸行漸遠,不忍離開;天邊愁云片片,帆船越行越遠,比沙鷗還要小。而此時夕陽還有“一竿紅”,詞人不禁心中生恨,怪催促者催著要早早離開,使自己不能和友人多聚片刻。全詞沒一句言離別,一“怪”已使詩人的離別之情渲染到了極致,反常心理正好表達了(反襯)詩人對友人濃烈的不舍和留戀,足見兩人友情之深。
二
(2015天津卷)
(1)塵土洗凈 紫煙漸散 雨過日麗 紅花沾雨 柳色蔥翠
(2)①對仗,如“花飛”對“柳拂”,“紅香濕”對“綠色勻”。
②比擬,如“柳拂”。
③從視覺、嗅覺、觸覺等多角度(運用通感)進行描寫,如“衣袖紅 香濕”。
(3)雨后天晴訪友喜悅之情;仕途上的躊躇滿志或忙中偷閑的快樂。
三
(2015安徽卷)
8、孤月當空,清輝滿樓;月映寒江,影動柴扉;月灑江波,浮光躍金;月照綺席,光彩交融;月掛空山,萬籟俱靜;月明中天,疏星寥落。
9、遙想故園松桂花開,是虛寫;眼前清輝,是實寫。故園松桂正該開放,虛中有實;萬里清輝,實中有虛。虛實結合,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詩人渴盼萬家團圓的美好愿望。
四
(2015福建卷)
(1)①上句寫微風穿過樹林,一片葉子悄然落下;下句寫露水沾濕秋草,百蟲鳴叫;②全聯對仗工整,試聽結合,以聲襯靜。③突出了秋夜的寂靜,營造出一種凄清的氛圍。(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2)抒發了詩人的愛國情懷:詩人雖秋夜病臥,仍壯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關的戰斗生活,還想重返戰場,報效國家。(意思對即可。)
五
(2015新課標全國1卷)
8.《白》詩是實寫,是眼前所見之景;本詩是虛寫,是出于想象。從標題可以看出,作者此時尚處于前往邊塞的途中;開頭“聞說”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寫是憑聽聞所得。
(答出想象,3分;簡析,2分)
9.(1)表現了詩人雖有羈旅思鄉之愁,卻能以國事為重的愛國熱忱。(2)使得詩中的思鄉之情不至流于感傷,也提升了全詩的格調。
六
(2015江蘇卷)
(1)【命題立意】本題考查考生提煉和概括詩歌中相關信息的能力。
【答案】朋友新居落成;周圍景色優美;自己心情閑適;主人品味高雅;賓主志同道合。
【解析】此題的解答方法與前面第9題相同。詩人“開顏”原因詩中一再提到,要仔細篩選相關信息,再作適當的聯想、引申、整合,如題目中的“新居”可聯想到朋人新居剛剛落成;頷聯與頸聯描繪的景色很迷人;首聯中點出的風景之“閑”可襯托詩人心境的“悠閑”;頷聯與頸聯新居環境描寫中選取的典型物象——山、水、松、紅藥,可暗示主人的品味高雅;尾聯“認得”一詞,表達詩人對朋友的仰慕、認同,說明二人是志同道合、心靈相通。再對上面內容加以提煉整合即可。
(2)選取景物,鋪陳描摹(一渠水、數點山、碧松、紅藥);移步換景,富有層次(由遠及近、由外而內);虛實結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還)。
(3)【答案】贊美恭維之意;羨慕向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
【解析】解答此題的難點在對“認得”一詞的理解(見第1小題解析),再聯系首聯中的“暫”字,可以看出詩人十分羨慕竇員外鬧中有靜、忙中有閑、優雅閑適的生活情趣。注意這其中既有贊美、羨慕之意,又有認同之感。
七
(2015湖北卷)
(1)此詩前兩聯寫景,時空變化豐富。從時間節點來看,第一聯為舟行之時(白晝),第二聯為泊舟之后(暮夜)。從取景空間來看,一句一景,富于變化。孤舟山曲、豁爾平川、樹杪帆落、峰頭月圓,遠、近、高、低,布置巧妙。
(2)①從用字自然傳神來看:數縷荒煙,幾戶人家,在暮色籠罩之下,尤顯荒涼冷落;瘦野薄田,狹促如刀,瘦瘠之至。“荒”“瘦”二字,乃尋常字眼,但在此運用十分貼切,顯得自然而工穩,能傳達出詩人面對“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覺,具有很強的感染力。②從情感寄寓來看:“荒”“瘦”二字,包含地僻、田瘦等多重意義,寄寓了詩人對山民的憐憫、關切,以及詩人被貶蠻荒的失意,極好地豐富了全詩的情感內涵。
八
(2014新課標卷Ⅰ)
8.奠定了詞的情感基調。春風吹雨,殘紅滿地,詞一開始就給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來寫風雨雖停,紅日卻已西沉,凄涼的氛圍非但沒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層暗淡的暮色。
9.末尾兩句表現了詞中人物思緒紛亂、無法排遣的愁情。是通過人物的神態、動作來表現的。回身整理殘棋并想續下,借以轉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猶豫不決,落子遲緩。
九
(2014大綱卷)
(1)幽靜。沿途是莓苔,遠望白云繚繞,近看芳草當門。白云、靜渚、春草、閑門都營造出一種靜謐的氣氛。(4分)
(答出幽靜意思的,給2分;說明營造出靜謐氣氛的,給2分。)
(2)“過”字把雨后松樹翠綠的顏色呈現了出來。“隨”字形象的表現了山道 峰回路轉,人在隨山轉折、緣山尋找“水源”,令人有曲徑通幽的遐思。(4分)
十
(2014山東卷)
(1)
①“園花經雨百般紅”景色艷麗,描寫的是雨后園林的美景,一場雨后,園中姹紫嫣紅,色彩艷麗。
②“喬木崢嶸明月中”景色清幽,描寫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樹木高聳峭拔,意境清幽。
(2)
①行為灑脫②情趣高雅。
①“楚酒困人三日醉”“愛把山瓢莫笑儂”從陳居士喜歡喝酒可以看出他灑脫的性格特點。
②“亭角尋詩滿袖風 ” “醒來推戶尋詩去”白天尋詩,夜晚尋詩,表現了陳居士沉迷于詩歌創作 的高雅情趣。
(2014廣東卷)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7分)
望江怨
【清】萬樹
春江渺,斷送扁舟過林杪①。愁云清未了,布帆遙比沙鷗小。恨殘照,猶有一竿紅,怪人催去早。
【注】①杪:樹梢。
(1)這首詞的前四句描寫了怎樣的送別場景?(3分)
(2)怎樣理解“怪人催去早”?請結合全詞分析。(4分)
二
(2015天津卷)閱讀下面這首詩,按要求作答。(9分)
雨過至城西蘇家
黃庭堅【宋】
飄然一雨灑青春,九陌凈無車馬塵。
漸散紫煙籠帝闕,稍回晴日麗天津。
花飛衣袖紅香濕,柳拂鞍韉綠色勻。
管領風光唯痛飲,都城誰是得閑人?
【注】此詩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黃庭堅時任秘書省校書郎。是年,長期貶謫外放的蘇軾被授予翰林學士、知制誥等要職。
(1)詩中描寫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2分)
(2)結合詩句說明頸聯運用了哪些藝術手法?(4分)
(3)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3分)
三
(2015安徽卷)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8-9題。
月圓①
【唐】杜甫
孤月當樓滿,寒江動夜扉。
故園松桂發,萬里共清輝。
【注】①這首詩是唐代宗大歷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②這里指光彩更加柔美。③未缺:指月圓。④列宿:眾星。
8.這首詩前六句描寫了月圓之夜的哪幾幅畫面?請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概括。
9.本詩最后兩句情感真摯,請從虛實結合的角度進行賞析。
四
(2015福建卷)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題目。(6分)
秋夜紀懷
【宋】陸游
北斗垂莽蒼,明河①浮太清②。
風林一葉下,露草百蟲鳴。
病入新涼減,詩從半睡成。
還思散關③路,炬火驛前迎④。
(選自《四庫全書》本《放翁詩選》)
【注】①明河:銀
(1)第二聯寫景精細,請簡要分析。(3分)
(2)三、四兩聯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懷?請簡要分析。(3分)
五
(2015新課標全國1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11分)
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①
岑參
聞說輪臺路②,連年見雪飛。
春風不曾到,漢使亦應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過武威。
勤王敢道遠,私向夢中歸。
【注】①臨洮:在今甘肅臨潭西。北庭:唐六都護府之一,治所為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北)。
②輪臺:庭州屬縣,在今新疆烏魯木齊。
8.與《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相比,本詩描寫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5分)
9.詩的尾聯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對全詩的情感抒發有怎樣的作用?(6分)
六
(2015江蘇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
秋日題竇員外崇德里新居
劉禹錫
長愛街西風景閑,到君居處暫開顏。清光門外一渠水,秋色墻頭數點山。
疏種碧松通月朗,多栽紅藥待春還。莫言堆案無余地,認得詩人在此間。
【注】堆案,堆積案頭,謂文書甚多。
(1)聯系全詩,概括作者“開顏”的原因。(4分)
(2)簡要賞析頷聯、頸聯的寫景藝術。(4分)
(3)尾聯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3分)
七
(2015湖北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勞停驛
歐陽修
孤舟轉山曲,豁爾見平川。
樹杪帆初落,峰頭月正圓。
荒煙幾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發,驚灘鳥道前。
【注】此詩為歐陽修被貶峽州夷陵令時作。勞停驛,驛站名。
(1)簡要說明此詩前兩聯景物描寫的時空變化。(4分)
(2)簡要分析第三聯中“荒”“瘦”二字的妙處。(4分)
八
(2014新課標卷Ⅰ)閱讀下面 這首宋詞,完成8~9題。
阮郎歸
無名氏①
春風吹雨繞殘枝,落花無可飛。小池寒淥欲生漪,雨晴還日西。
簾半卷,燕雙歸。諱愁無奈眉②。翻身整頓著殘棋,沉吟應劫遲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觀。②諱愁:隱瞞內心的痛苦。③劫:圍棋術語。
8.詞上半闋的景物描寫 對全詞的感情抒發起了什么作用?請結合內容分析。(5分)
9.末尾兩句表現了詞中人物什么樣的情緒?是如何表現的?請簡要闡述。(6分)
九
(2014大綱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劉長卿[來源:學.科.網]
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履痕。
白云依靜渚,春草閉閑門。
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
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1)詩人眼中常山道人隱居地周圍環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請簡要說明。
(2)請分別對第三聯中“過”和“隨”兩個字作簡要賞析。
十
陳與義
楚酒困人三日醉,園花經雨百般紅。
醒來推戶尋詩去,喬木崢嶸明月中。
【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1)“園花經雨百般紅”與“喬木崢嶸明月中“兩句中所描寫的景色特點有何不同?請作簡要分析。(4分)
(2)詩中“陳居士”的形象特點是什么?請結合兩首詩加以分析。(4分)
景物形象試題參考答案
(2014廣東卷)
(1)前四句描寫了一幅纏綿婉惻又悲涼寂寥的送別場景:友人乘舟遠行,詞人佇立江邊,春水渺茫,行舟遠去,愁云慘淡,小舟漸行漸遠,最后惟見比沙鷗還小的點點白帆。作者以景襯情、含蓄蘊藉地將離別時難舍難分的情緒表現韻味十足。
(2)詞人目送友人扁舟漸行漸遠,不忍離開;天邊愁云片片,帆船越行越遠,比沙鷗還要小。而此時夕陽還有“一竿紅”,詞人不禁心中生恨,怪催促者催著要早早離開,使自己不能和友人多聚片刻。全詞沒一句言離別,一“怪”已使詩人的離別之情渲染到了極致,反常心理正好表達了(反襯)詩人對友人濃烈的不舍和留戀,足見兩人友情之深。
二
(2015天津卷)
(1)塵土洗凈
(2)①對仗,如“花飛”對“柳拂”,“紅香濕”對“綠色勻”。
②比擬,如“柳拂”。
③從視覺、嗅覺、觸覺等多角度(運用通感)進行描寫,如“衣袖紅 香濕”。
三
(2015安徽卷)
8、孤月當空,清輝滿樓;月映寒江,影動柴扉;月灑江波,浮光躍金;月照綺席,光彩交融;月掛空山,萬籟俱靜;月明中天,疏星寥落。
9、遙想故園松桂花開,是虛寫;眼前清輝,是實寫。故園松桂正該開放,虛中有實;萬里清輝,實中有虛。虛實結合,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詩人渴盼萬家團圓的美好愿望。
四
(2015福建卷)
(1)①上句寫微風穿過樹林,一片葉子悄然落下;下句寫露水沾濕秋草,百蟲鳴叫;②全聯對仗工整,試聽結合,以聲襯靜。③突出了秋夜的寂靜,營造出一種凄清的氛圍。(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2)抒發了詩人的愛國情懷:詩人雖秋夜病臥,仍壯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關的戰斗生活,還想重返戰場,報效國家。(意思對即可。)
五
(2015新課標全國1卷)
8.《白》詩是實寫,是眼前所見之景;本詩是虛寫,是出于想象。從標題可以看出,作者此時尚處于前往邊塞的途中;開頭“聞說”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寫是憑聽聞所得。
(答出想象,3分;簡析,2分)
9.(1)表現了詩人雖有羈旅思鄉之愁,卻能以國事為重的愛國熱忱。(2)使得詩中的思鄉之情不至流于感傷,也提升了全詩的格調。
六
(2015江蘇卷)
(1)【命題立意】本題考查考生提煉和概括詩歌中相關信息的能力。
【答案】朋友新居落成;周圍景色優美;自己心情閑適;主人品味高雅;賓主志同道合。
【解析】此題的解答方法與前面第9題相同。詩人“開顏”原因詩中一再提到,要仔細篩選相關信息,再作適當的聯想、引申、整合,如題目中的“新居”可聯想到朋人新居剛剛落成;頷聯與頸聯描繪的景色很迷人;首聯中點出的風景之“閑”可襯托詩人心境的“悠閑”;頷聯與頸聯新居環境描寫中選取的典型物象——山、水、松、紅藥,可暗示主人的品味高雅;尾聯“認得”一詞,表達詩人對朋友的仰慕、認同,說明二人是志同道合、心靈相通。再對上面內容加以提煉整合即可。
(2)選取景物,鋪陳描摹(一渠水、數點山、碧松、紅藥);移步換景,富有層次(由遠及近、由外而內);虛實結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還)。
(3)【答案】贊美恭維之意;羨慕向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
【解析】解答此題的難點在對“認得”一詞的理解(見第1小題解析),再聯系首聯中的“暫”字,可以看出詩人十分羨慕竇員外鬧中有靜、忙中有閑、優雅閑適的生活情趣。注意這其中既有贊美、羨慕之意,又有認同之感。
七
(2015湖北卷)
(1)此詩前兩聯寫景,時空變化豐富。從時間節點來看,第一聯為舟行之時(白晝),第二聯為泊舟之后(暮夜)。從取景空間來看,一句一景,富于變化。孤舟山曲、豁爾平川、樹杪帆落、峰頭月圓,遠、近、高、低,布置巧妙。
(2)①從用字自然傳神來看:數縷荒煙,幾戶人家,在暮色籠罩之下,尤顯荒涼冷落;瘦野薄田,狹促如刀,瘦瘠之至。“荒”“瘦”二字,乃尋常字眼,但在此運用十分貼切,顯得自然而工穩,能傳達出詩人面對“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覺,具有很強的感染力。②從情感寄寓來看:“荒”“瘦”二字,包含地僻、田瘦等多重意義,寄寓了詩人對山民的憐憫、關切,以及詩人被貶蠻荒的失意,極好地豐富了全詩的情感內涵。
八
(2014新課標卷Ⅰ)
8.奠定了詞的情感基調。春風吹雨,殘紅滿地,詞一開始就給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來寫風雨雖停,紅日卻已西沉,凄涼的氛圍非但沒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層暗淡的暮色。
9.末尾兩句表現了詞中人物思緒紛亂、無法排遣的愁情。是通過人物的神態、動作來表現的。回身整理殘棋并想續下,借以轉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猶豫不決,落子遲緩。
九
(2014大綱卷)
(1)幽靜。沿途是莓苔,遠望白云繚繞,近看芳草當門。白云、靜渚、春草、閑門都營造出一種靜謐的氣氛。(4分)
(答出幽靜意思的,給2分;說明營造出靜謐氣氛的,給2分。)
(2)“過”字把雨后松樹翠綠的顏色呈現了出來。“隨”字形象的表現了山道 峰回路轉,人在隨山轉折、緣山尋找“水源”,令人有曲徑通幽的遐思。(4分)
十
(2014山東卷)
(1)
①“園花經雨百般紅”景色艷麗,描寫的是雨后園林的美景,一場雨后,園中姹紫嫣紅,色彩艷麗。
②“喬木崢嶸明月中”景色清幽,描寫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樹木高聳峭拔,意境清幽。
(2)
①行為灑脫②情趣高雅。
①“楚酒困人三日醉”“愛把山瓢莫笑儂”從陳居士喜歡喝酒可以看出他灑脫的性格特點。
②“亭角尋詩滿袖風 ” “醒來推戶尋詩去”白天尋詩,夜晚尋詩,表現了陳居士沉迷于詩歌創作 的高雅情趣。
* 景物形象試題訓練(2014廣東卷)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7分)望江怨??送別【清】萬樹春江渺,斷送扁舟過林杪①。愁云清未了,布帆遙比沙鷗小。恨殘照,猶有一竿紅,怪人催去早。【注】①杪:樹梢。(1)這首詞的前四句描寫了怎樣的送別場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