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歌的基本認識及發展歷史
一、古代詩歌的基本認識
1、廣義相對于現代詩來說,以時間劃分,古代詩詞指1840年鴉片戰爭前的詩詞作品。
2、以構成詩詞的元素遵守的格律上看,古詩詞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或格律詩。
二、古代詩歌的發展歷史
1、中國古典詩歌最早起源于民歌,勞動創造了詩歌。《詩經》是我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它收錄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詩歌作品305篇,也被稱為“詩三百”。《詩經》按內容分為風、雅、頌,其中“風”為民歌,是其中的精華部分。《詩經》的主要表現手法是賦、比、興。有人將“風、雅、頌、賦、比、興”歸納為《詩經》六義。《詩經》是我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光輝起點。
2、屈原和楚辭。在戰國時期,出現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文人詩人和他在楚歌的基礎上創制的詩體,這就是屈原和楚辭。因楚辭的代表作是《離騷》,故楚辭也被稱為騷體詩。楚辭的特點:句子長短不一,形式靈活,多用“兮”字。“騷”還常與《詩經》中的“風”并稱為“風騷”,常用來代稱文學作品,或代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創作傳統。
屈原,是我國文學史上的第一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開創了我國詩歌浪漫主義的先河。《離騷》是其代表作。《離騷》是現存我國古代最長的一首政治抒情詩,也是一首浪漫主義的杰作。其作品還有《九歌》(九為虛數,共十一篇)、《天問》、《九章》(九為實指)等。
3、代表兩漢詩歌的最高成就為樂府詩。樂府,最先是指漢朝的音樂機關,主要任務是搜集歌辭,訓練樂工。魏晉六朝將樂府所唱的詩叫“樂府”,于是樂府由官府名稱演變成一種帶音樂性詩體的名稱。漢樂府最基本的藝術特色是敘事性。代表作《孔雀東南飛》。
《孔雀東南飛》是現存古代最早最長的一首敘事詩,是漢樂府民歌發展的最高峰。它與北朝的民歌《木蘭辭》并稱為“樂府雙璧”。《孔雀東南飛》選自南朝徐陵所編的《玉臺新詠》,《木蘭辭》選自宋郭茂倩編輯的《樂府詩集》。
4、魏晉時期,文人五言詩開始興盛。其代表是以三曹為代表的建安詩人及晉朝的陶淵明。陶淵明,自號五柳先生,謚號靖節先生,被詩論家稱為“田園詩人”或“隱逸詩人”。《古詩十九首》是文人五言詩的代表,標志著五言詩由產生發展到最終的成熟,它以怨而不怒的態度、形象的語言、比興手法形成獨特的含蓄的風格,對后世的抒情詩有直接的影響。
5、唐詩是我國古代詩歌的最高峰。李白、杜甫分別代表了我國古典詩歌中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最高成就,被譽為唐詩的“雙子星座”。李白有“詩仙”美稱,其詩清新飄逸。杜甫有“詩圣”之稱,其詩沉郁頓挫,有“詩史”之稱,如“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白居易是唐朝的又一著名詩人,號香山居士,其文學主張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他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唐代的著名詩派有山水田園詩派和邊塞詩派。山水田園詩派以標舉隱逸,寄情山水,歌詠田園生活為其特征。代表作家有王(維)孟(浩然)。邊塞詩派其作品多描寫塞外奇異風光,抒寫將士樂觀豪邁精神及在征戎生活中的復雜矛盾情感。詩風奔放昂揚。代表作家高(適)岑(參)。
6、詞產生于晚唐,興盛于宋。宋代的詞從風格上看,豪放派最杰出的代表是辛(棄疾)蘇(軾);婉約派的代表是姜(夔)柳(永)、李清照。
7、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是金、元兩代興起、由“詞”蛻化出來的一種歌曲,體式與詞相近,較為自由,可以在字數定格外加襯字,較多地使用口語。散曲有小令和套數兩種形式。小令只用一曲,套數則合一個曲調中許多曲子為一套。套數也叫套曲,是戲曲或散曲中連貫成套的曲子。它少則兩曲,多則二十曲,沒有定數限制。每一套數都以第一曲的曲牌作全套的曲牌名。
1、廣義相對于現代詩來說,以時間劃分,古代詩詞指1840年鴉片戰爭前的詩詞作品。
2、以構成詩詞的元素遵守的格律上看,古詩詞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或格律詩。
二、古代詩歌的發展歷史
1、中國古典詩歌最早起源于民歌,勞動創造了詩歌。《詩經》是我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它收錄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詩歌作品305篇,也被稱為“詩三百”。《詩經》按內容分為風、雅、頌,其中“風”為民歌,是其中的精華部分。《詩經》的主要表現手法是賦、比、興。有人將“風、雅、頌、賦、比、興”歸納為《詩經》六義。《詩經》是我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光輝起點。
2、屈原和楚辭。在戰國時期,出現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文人詩人和他在楚歌的基礎上創制的詩體,這就是屈原和楚辭。因楚辭的代表作是《離騷》,故楚辭也被稱為騷體詩。楚辭的特點:句子長短不一,形式靈活,多用“兮”字。“騷”還常與《詩經》中的“風”并稱為“風騷”,常用來代稱文學作品,或代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創作傳統。
屈原,是我國文學史上的第一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開創了我國詩歌浪漫主義的先河。《離騷》是其代表作。《離騷》是現存我國古代最長的一首政治抒情詩,也是一首浪漫主義的杰作。其作品還有《九歌》(九為虛數,共十一篇)、《天問》、《九章》(九為實指)等。
3、代表兩漢詩歌的最高成就為樂府詩。樂府,最先是指漢朝的音樂機關,主要任務是搜集歌辭,訓練樂工。魏晉六朝將樂府所唱的詩叫“樂府”,于是樂府由官府名稱演變成一種帶音樂性詩體的名稱。漢樂府最基本的藝術特色是敘事性。代表作《孔雀東南飛》。
《孔雀東南飛》是現存古代最早最長的一首敘事詩,是漢樂府民歌發展的最高峰。它與北朝的民歌《木蘭辭》并稱為“樂府雙璧”。《孔雀東南飛》選自南朝徐陵所編的《玉臺新詠》,《木蘭辭》選自宋郭茂倩編輯的《樂府詩集》。
4、魏晉時期,文人五言詩開始興盛。其代表是以三曹為代表的建安詩人及晉朝的陶淵明。陶淵明,自號五柳先生,謚號靖節先生,被詩論家稱為“田園詩人”或“隱逸詩人”。《古詩十九首》是文人五言詩的代表,標志著五言詩由產生發展到最終的成熟,它以怨而不怒的態度、形象的語言、比興手法形成獨特的含蓄的風格,對后世的抒情詩有直接的影響。
5、唐詩是我國古代詩歌的最高峰。李白、杜甫分別代表了我國古典詩歌中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最高成就,被譽為唐詩的“雙子星座”。李白有“詩仙”美稱,其詩清新飄逸。杜甫有“詩圣”之稱,其詩沉郁頓挫,有“詩史”之稱,如“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白居易是唐朝的又一著名詩人,號香山居士,其文學主張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他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唐代的著名詩派有山水田園詩派和邊塞詩派。山水田園詩派以標舉隱逸,寄情山水,歌詠田園生活為其特征。代表作家有王(維)孟(浩然)。邊塞詩派其作品多描寫塞外奇異風光,抒寫將士樂觀豪邁精神及在征戎生活中的復雜矛盾情感。詩風奔放昂揚。代表作家高(適)岑(參)。
6、詞產生于晚唐,興盛于宋。宋代的詞從風格上看,豪放派最杰出的代表是辛(棄疾)蘇(軾);婉約派的代表是姜(夔)柳(永)、李清照。
7、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是金、元兩代興起、由“詞”蛻化出來的一種歌曲,體式與詞相近,較為自由,可以在字數定格外加襯字,較多地使用口語。散曲有小令和套數兩種形式。小令只用一曲,套數則合一個曲調中許多曲子為一套。套數也叫套曲,是戲曲或散曲中連貫成套的曲子。它少則兩曲,多則二十曲,沒有定數限制。每一套數都以第一曲的曲牌作全套的曲牌名。
上一篇:古代詩歌鑒賞綜合練習試題及答案(三)
下一篇:古代詩歌鑒賞綜合練習試題及答案(二)
* 一、古代詩歌的基本認識1、廣義相對于現代詩來說,以時間劃分,古代詩詞指1840年鴉片戰爭前的詩詞作品。2、以構成詩詞的元素遵守的格律上看,古詩詞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或格律詩。二、古代詩歌的發展歷史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