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古典詩歌鑒賞方法與步驟系列三:鑒賞人物形象類試題練習

    詩中常見人物形象有:
    1.不慕權貴、豪放灑脫、傲岸不羈的詩人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表現了他淡于富貴、傲視權貴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羈、豪放自負的性格。
    2.心憂天下、憂國憂民的詩人形象。如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詩人并不僅僅停留在個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現了他憂國憂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隱者形象。如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展現的是悠游自在的隱居生活,表現出詩人對官場的厭惡,對田園的喜愛;如王維。《山居秋暝》通過對晚秋時節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寫,表達了對山水風光的喜愛。
    4.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士大夫形象。如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寫前不見圣賢之君,后不見賢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無限,不覺悲傷地流下眼淚。塑造了一個空懷報國為民之心卻不得施展的懷才不遇的知識分子形象。
    5.矢志報國、慷慨憤世的詩人形象。陸游和辛棄疾的許多詩歌都反映出他們忠心報國,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鮮明。如《示兒》《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破陣子》。
    6.獻身邊塞、反對征伐的將士形象。如王翰的《涼州詞》,王昌齡的《出塞》表現了他們忠心報國,獻身邊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車行》則體察人民痛苦,反對戰爭。
    7.愛恨情長、離愁別緒的離別者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鈴》寫與所愛女子離別時的無限憂傷和別后相思的綿綿情意,塑造了一個愛恨情長的藝術形象。
    8.寄居他鄉、滯留旅途的游子形象。如馬致遠《天凈沙·秋思》寫一個在秋天思念故鄉、倦于漂泊、滿心凄苦愁楚的天涯游子形象。
    9.孤獨愁苦、盼歸人的思婦形象。如王昌齡《閨怨》春日登樓賞景“悔教夫婿覓封侯” 的思婦形象。
    10.渴望自由、孤獨幽怨的宮女形象。朱慶余《宮詞》“含情欲說宮中事,鸚鵡前頭不敢言。”百花盛開的陽春,宮門卻寂寂鎖閉。心中郁悶,極愿互吐,卻恐鸚鵡饒舌,竟不敢言。
    考點突破
    (一)設問方式梳理:
    詩中塑造了一位什么樣的人物形象?請結合詩句分析。
    詩中的某某某是怎樣的一個人物形象?請簡要分析。
    這首詩歌中的某某某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請概括詩中的形象特征。
    (二)基本答題步驟:
    第一步:概括形象的基本特征。
    第二步:結合詩句分析形象。
    第三步:歸納形象的意義(表達的作者思想內容和觀點態度、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  品性等)
    (三)方法總結及運用示范
    把握詩中人物形象三關注:
    一關注:聯系詩人際遇和所處時代。
    二關注:抓住詩中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心理。
    三關注:注意詩中意象意境的襯托作用。 
    【例1】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2013高考遼寧卷節選)
    竹軒詩興  張镃
    柴門風卷卻吹開,狹徑初成竹旋栽。
    梢影細從茶碗入,葉聲輕逐篆煙來。
    暑天倦臥星穿過,冬晝閑吟雪壓摧。
    預想此時應更好,莫移墻下一株梅。
    【注】篆煙:盤香的煙縷。
    【真題呈現】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詩人的形象。(6分)
    答: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考生對詩歌人物形象的理解把握能力。
    【技法示范】因為對詩人我們不了解。所以解答此題就要抓住詩中主人公的行為、心理描寫并關注詩中意象、意境描寫的襯托作用。第三聯“暑天倦臥星穿過,冬晝閑吟雪壓摧”是行為描寫,第四聯是對詩人的心理描寫,直接表現出詩人的灑脫性格。第一、二兩聯是對人物生活環境的描寫,環境清幽簡樸,襯托出詩人的閑適生活;而詩中“竹”“雪”“梅”則是帶有高潔雅致寓意的意象,詩人與這些事物相伴,自然也是高潔雅致之人。
    【詩歌譯文】竹軒面對柴門,清風卷來,柴門被自然地吹開了。軒的前面,是剛剛開辟不久的小徑,徑邊栽上了許多篁竹。當軒靜坐,竹梢的影子,都好像通過茗碗細細地落在軒中似的。篆煙飛起了,竹葉的音響,宛如隨著篆煙輕輕地飄來。暑天,這里宜于乘涼倦臥,可以看到星從修竹的上面穿過;冬天,坐在這吟詩,可以看到素雪壓在竹枝的清景。設想到了冬季,這兒的清景,一定格外宜人;冬天梅花的寒香冷蕊,配上修竹的疏枝翠葉,使竹軒更有幽致,為此切不可移走墻角的梅花樹。
    【詩歌賞析】 這首詩寫竹軒景物,自然清麗,可以從中看出作者本身的志趣。作者雖然出身于勛業很高的富貴之家,但心志清雋,愛好閑雅,擺脫了富貴子弟庸俗的習氣。
    開頭兩句寫竹軒面對柴門,清風卷來,柴門被自然地吹開了。軒的前面,是剛剛開辟不久的小徑,徑邊栽上了許多篁竹,環境是非常優雅的。三四兩句寫竹梢的清影,和竹葉被風吹動的響聲。妙在結合軒中的清事來寫,顯得自然而灑脫,足以引起詩人的詩興。第五六兩句寫竹軒清趣,寫的是暑天的夜晚和冬天下雪的白晝,以軒內倦臥看星,和冬天對雪閑吟為主,以“星穿過”和“雪壓摧”相應地寫竹,達到水乳交融、情景俱妙的程度。因此時尚在夏季,所以第六句所寫的情事,只是虛寫,是預想如此。作者設想到了冬季,這兒的清景,一定格外宜人。冬天是梅花的季節,梅花的寒香冷蕊,配上修竹的疏枝翠葉。縱使不是雪天,也便梅竹同淸,使竹軒更有幽致。若是下雪的話,那么雪地映梅花,靜聽竹林里敲金戞玉的聲音,此境豈不更加清絕。所以作者在詩中叮囑自己說:“莫移墻下一株梅,”梅花將為竹軒帶來更多的詩興啊!到那時節,是“日暮倚修竹”,還是欣賞月下的梅花,那就聽自己的便了。
    【參考答案】 塑造了閑適、灑脫、高雅的詩人形象。(第一步)通過對“竹軒”“柴門”“狹徑”等簡樸清幽的生活環境的描寫,表現了詩人日常生活的閑適自得;“倦臥”“閑吟”等反映了詩人灑脫的生活態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現出詩人高雅的人生志趣。(第二、三步)
    * 詩中常見人物形象有:1.不慕權貴、豪放灑脫、傲岸不羈的詩人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表現了他淡于富貴、傲視權貴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羈、豪放自負的性格。2.心憂天下、憂國憂民的詩人形象。如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