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肩吾《觀吳偃畫松》景云《畫松》閱讀答案對比賞析
觀吳偃畫松
施肩吾
君有絕藝終身寶,方寸巧心通萬造。
忽然寫出澗底松,筆下看看一枝老。
畫松
景 云
畫忪一似真松樹 ,且待尋思記得無?
曾在天臺山上見.石橋南畔第三株。
1、這兩首畫松詩,寫作角度有何不同
2、試析 《畫松》詩,詩人是如何將畫上松寫活的?
參考答案
1、 施肩吾的詩主要從吳偃的畫技入手,寫出了他技藝嫻熟,在很短的時間里 .“忽然”畫就一棵挺拔 、遒勁、傲立洞底的蒼松;而景云則著眼于欣賞畫上的 松 .既寫出了畫松的精神,又由“畫”見 “真”,表現 出繪畫者的藝術造詣 。
2 、首先, 用了側面描寫.開頭不具體描摹畫松的形狀 .而寫觀者一聲驚呼 “畫松一似真松樹”.由 “畫”見 “真”.對托 出畫上松 的精妙 其次,以虛襯實,從 自己的生活體驗去聯想把握畫境用讀者熟悉的名山――天臺山上的松姿來比照畫松,化遠為近, 達到疊映之奇效 再次.化虛為實,以不容置疑的語 氣,斷定它就是 “石橋南畔第 三株”的青松.以 “第三株”襯托畫松的蒼勁道媚之姿,傳達 出畫松的風格 ,收到 了 奇特的形象效果。
施肩吾
君有絕藝終身寶,方寸巧心通萬造。
忽然寫出澗底松,筆下看看一枝老。
畫松
景 云
畫忪一似真松樹 ,且待尋思記得無?
曾在天臺山上見.石橋南畔第三株。
1、這兩首畫松詩,寫作角度有何不同
2、試析 《畫松》詩,詩人是如何將畫上松寫活的?
參考答案
1、 施肩吾的詩主要從吳偃的畫技入手,寫出了他技藝嫻熟,在很短的時間里 .“忽然”畫就一棵挺拔 、遒勁、傲立洞底的蒼松;而景云則著眼于欣賞畫上的 松 .既寫出了畫松的精神,又由“畫”見 “真”,表現 出繪畫者的藝術造詣 。
2 、首先, 用了側面描寫.開頭不具體描摹畫松的形狀 .而寫觀者一聲驚呼 “畫松一似真松樹”.由 “畫”見 “真”.對托 出畫上松 的精妙 其次,以虛襯實,從 自己的生活體驗去聯想把握畫境用讀者熟悉的名山――天臺山上的松姿來比照畫松,化遠為近, 達到疊映之奇效 再次.化虛為實,以不容置疑的語 氣,斷定它就是 “石橋南畔第 三株”的青松.以 “第三株”襯托畫松的蒼勁道媚之姿,傳達 出畫松的風格 ,收到 了 奇特的形象效果。
* 觀吳偃畫松施肩吾君有絕藝終身寶,方寸巧心通萬造。忽然寫出澗底松,筆下看看一枝老。畫松景云畫忪一似真松樹,且待尋思記得無?曾在天臺山上見.石橋南畔第三株。1、這兩首畫松詩,寫作角度有何不同2、試析《畫松》詩,詩人是如何將畫上松寫活的?參考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