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形容花多的詞語

    形容花多的詞語:1. 繁花似錦;2. 花團錦簇;3. 萬紫千紅;4. 花香滿園;5. 花海漫延;6. 花開如海;7. 花爛漫天;8. 花光滿目;9. 花叢中走;10. 花蕊盛放;11. 花開滿街;12. 花開眼底;13. 花開花謝;14. 花開花落;15. 花開如夢;16. 花開花又落;17. 花團錦簇;18. 花開滿城;19. 花開滿山;20. 花開滿野

    形容花多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拼音/解釋
    花多實少 花多實少 花多實少是漢語詞語,解釋為女兒多而兒子少。
    花多實少 花多實少 花多實少是漢語詞語,解釋為女兒多而兒子少。
    新蟾 新蟾 新月。中國神話傳說月中有三足蟾蜍,因以蟾代稱月。 唐 溫庭筠 《夜宴謠》:“高樓客散杏花多,脈脈新蟾如瞪目。”
    眩眵 眩眵 眩眵,讀音為xuàn chī,是一個漢語詞匯,釋義為眼昏花多眼屎。
    眼子菜 眼子菜 (植物)眼子菜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莖發達,白色,直徑1.5-2毫米,多分枝,常于頂端形成紡錘狀休眠芽體,并在節處生有稍密的須根。莖圓柱形,直徑1.5-2毫米,通常不分枝。浮水葉革質,披針形、寬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長2-10厘米,寬1-4厘米,先端尖或鈍圓,基部鈍圓或有時近楔形,具5-20厘米長的柄;葉脈多條,頂端連接;沉水葉披針形至狹披針形,草質,具柄,常早落;托葉膜質,長2-7厘米,頂端尖銳,呈鞘狀抱莖。穗狀花序頂生,具花多輪,開花時伸出水面,花后沉沒水中;花序梗稍膨大,粗于莖,花時直立,花后自基部彎曲,長3-10厘米;花小,被片4,綠色;雌蕊2枚(稀為1或3枚)。果實寬倒卵形,長約3.5毫米,背部明顯3脊,中脊銳,于果實上部明顯隆起,側脊稍鈍,基部及上部各具2凸起,喙略下陷而斜伸。花果期5-10月。2n=52。 眼子菜,多年生水生草本,生于靜水池沼中。為常見的稻田雜草,有時是惡性雜草,亦是中醫中藥的一種,全草入藥。中國各地都有分布。
    秋榜 秋榜 秋榜:墨蘭,色花,傳統名品。 在人們的印象中,墨蘭一般是在春節前后吐艷送芳的,因此又稱報歲蘭、拜歲蘭。然而也有一種墨蘭,是在農歷9月份(公歷10月份)左右放花,也就是古時朝廷放榜時開花,因此又稱榜墨、報喜墨或秋榜。 特點:秋榜是墨蘭的一個變種,雖屬墨蘭,但又不同于報歲墨蘭。秋榜與報歲雖都是大葉蘭種,但報歲的葉寬且厚,花大出架,顯然要比秋榜有氣勢得多,而秋榜的葉薄些,花多平架。 論花色,報歲的花色多是以深褐色為主,而秋榜的花色則豐富多彩,尤以白,白綠和紅色居多。論花香,報歲是屬于那種淡淡的甜香,又近似檀香,而秋榜多為幽香,也就是近似四季蘭的清香。
    春蘭 春蘭 (蘭科蘭屬地生植物)春蘭(學名:Cymbidium goeringii (Rchb. f.) Rchb. f.),是蘭科蘭屬地生植物。又名朵蘭、撲地蘭、幽蘭、朵朵香、草蘭,是中國蘭花中栽培歷史最為悠久、人們最為喜歡的種類之一。植株一般較小,假鱗莖較小,卵球形。 葉帶形,邊緣無齒或具細齒。花多單朵或兩朵,不出架;花色以綠色、淡褐黃色居多,花幽香。蒴果狹橢圓形,花期1-3月。生于多石山坡、林緣、林中透光處,海拔300-2200米,在中國臺灣可上升到3000米。生于中國、日本、朝鮮半島南端等。廣義的春蘭還包括豆瓣蘭、蓮瓣蘭、春劍,它們的主產地多在大西南各省區,植株花朵各有特色。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
    春蘭 春蘭 (蘭科蘭屬地生植物)春蘭(學名:Cymbidium goeringii (Rchb. f.) Rchb. f.),是蘭科蘭屬地生植物。又名朵蘭、撲地蘭、幽蘭、朵朵香、草蘭,是中國蘭花中栽培歷史最為悠久、人們最為喜歡的種類之一。植株一般較小,假鱗莖較小,卵球形。 葉帶形,邊緣無齒或具細齒。花多單朵或兩朵,不出架;花色以綠色、淡褐黃色居多,花幽香。蒴果狹橢圓形,花期1-3月。生于多石山坡、林緣、林中透光處,海拔300-2200米,在中國臺灣可上升到3000米。生于中國、日本、朝鮮半島南端等。廣義的春蘭還包括豆瓣蘭、蓮瓣蘭、春劍,它們的主產地多在大西南各省區,植株花朵各有特色。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
    夜來香 夜來香 (多年生藤狀纏繞草本植物)夜來香(學名:Telosma cordata (Burm. f.) Merr.): 柔弱藤狀灌木;小枝被柔毛,黃綠色,老枝灰褐色,漸無毛,略具有皮孔。葉膜質,卵狀長圓形至寬卵形,葉脈上被微毛。傘形狀聚傘花序腋生,著花多達30朵;花芳香,夜間更盛;花冠黃綠色,高腳碟狀,花冠筒圓筒形,喉部被長柔毛,裂片長圓形,具緣毛,干時不折皺,向右覆蓋;副花冠5片,膜質,著生于合蕊冠上,花柱短柱狀,柱頭頭狀,基部五棱。蓇葖披針形,外果皮厚,無毛;種子寬卵形,頂端具白色絹質種毛。花期5-8月,極少結果。 花芳香,尤以夜間更盛,對人的健康極為不利,因而在晚上不應在夜來香花叢前久留。常栽培供觀賞。華南地區有取其花與肉類煎炒作饌。花可蒸香油。花、葉可藥用,有清肝、明目、去翳之效,華南地區民間有用作治結膜炎、疳積上眼癥等。生長于山坡灌木叢中,原產于中國華南地區,現中國南方各省區均有栽培。亞洲熱帶和亞熱帶及歐洲、美洲均有栽培。(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四季海棠 四季海棠 (植物)四季海棠,別名;四季秋海棠、蜆肉海棠,拉丁文名:Begonia semperflorens Link et Otto.秋海棠科、秋海棠屬肉質草本。根纖維狀;莖直立,肉質,無毛,基部多分枝,多葉。葉卵形或寬卵形,基部略偏斜,邊緣有鋸齒和睫毛,兩面光亮,綠色,但主脈通常微紅。原產巴西。四季海棠是秋海棠植物中最常見和栽培最普遍的種類。姿態優美,葉色嬌嫩光亮,花朵成簇,四季開放,且稍帶清香,為室內外裝飾的主要盆花之一。人們將其應用于花壇布置,效果極佳。隨著一些相對耐熱品種的出現,四季海棠在中國很有可能成為最主要的花壇花卉之一,具有株型圓整、花多而密集、極易與其它花壇植物配植、觀賞期長等優點,因而越來越受到歡迎。一般為春秋兩季栽培。
    多花 多花 多花:植物的一種特性 多花:蘋果屬海棠栽培品種
    夜來香 夜來香 (多年生藤狀纏繞草本植物)夜來香(學名:Telosma cordata (Burm. f.) Merr.): 柔弱藤狀灌木;小枝被柔毛,黃綠色,老枝灰褐色,漸無毛,略具有皮孔。葉膜質,卵狀長圓形至寬卵形,葉脈上被微毛。傘形狀聚傘花序腋生,著花多達30朵;花芳香,夜間更盛;花冠黃綠色,高腳碟狀,花冠筒圓筒形,喉部被長柔毛,裂片長圓形,具緣毛,干時不折皺,向右覆蓋;副花冠5片,膜質,著生于合蕊冠上,花柱短柱狀,柱頭頭狀,基部五棱。蓇葖披針形,外果皮厚,無毛;種子寬卵形,頂端具白色絹質種毛。花期5-8月,極少結果。 花芳香,尤以夜間更盛,對人的健康極為不利,因而在晚上不應在夜來香花叢前久留。常栽培供觀賞。華南地區有取其花與肉類煎炒作饌。花可蒸香油。花、葉可藥用,有清肝、明目、去翳之效,華南地區民間有用作治結膜炎、疳積上眼癥等。生長于山坡灌木叢中,原產于中國華南地區,現中國南方各省區均有栽培。亞洲熱帶和亞熱帶及歐洲、美洲均有栽培。(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草果 草果 (姜科豆蔻屬植物的果實)草果(學名: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rie)是姜科,豆蔻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莖叢生,高可達3米,全株有辛香氣,葉片長橢圓形或長圓形,頂端漸尖,基部漸狹,邊緣干膜質,兩面光滑無毛,葉舌全緣,頂端鈍圓,穗狀花序不分枝,每花序有花多達30朵;總花梗被密集的鱗片,鱗片長圓形或長橢圓形,苞片披針形,頂端漸尖;小苞片管狀,萼管約與小苞片等長,頂端具鈍三齒;花冠紅色,裂片長圓形,唇瓣橢圓形,蒴果密生,熟時紅色,種子多角形,濃郁香味。4-6月開花,9-12月結果。 分布于中國云南、廣西、貴州等省區,栽培或野生于疏林下,海拔1100-1800米。 草果是藥食兩用中藥材大宗品種之一,草果作調味香料;全株可提取芳香油。果實入藥,具有燥濕健脾,除痰截瘧的功能。主治脘腹脹滿,反胃嘔吐,食積瘧疾等癥。好多中成藥離不開它的配方,如透骨搜風丸、益腎丸、開郁舒肝丸、寬胸利膈丸、潔白丸等。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槜李 槜李 槜李屬于落葉喬木植物。花多為白色,果大色艷。果實為核果,內有一個由石細胞組成的硬核。葉為單葉。 又稱醉李。中國李的著名品種。原產浙江省桐鄉、嘉興等縣,浙江、福建兩省栽培較多。樹勢中庸,樹姿開張,多花束狀果枝結果。果實扁圓形,縫合線深,兩側不對稱,平均重48~60 g;果皮暗紫紅色,上被白色果粉;果肉橙黃色,后熟后變軟,味濃甜,汁多,富芳香。黏核。品質上。自花結實率低,適生于暖濕氣候。果供生食。 槜李是典型的千年名果,從春 秋戰國至今,槜李已有 2500 多年 的栽培歷史,曾分布于各地,由于 品種退化等原因,一直沒有得到很 好的發展。槜李樹樹形優美,花似雪海,遠望晶瑩如雪,果肉鮮潤如 琥珀,完熟后漿液極多,味鮮甜爽 口,帶有酒香,吃時只需在果皮上 刺一小孔,慢慢吮吸果汁,吸完汁后只剩下皮和核。由于品質口感超 群,槜李在中國 “十大名李”當中 一直位居首位,是水果精品當中的 精品,也是浙江省唯一列入瀕危搶 救保護的果樹品種。
    鬧羊花 鬧羊花 杜鵑花科羊躑躅(黃花杜鵑)。因葉較大,密被灰白色微柔毛及疏剛毛;花冠大,黃色或金黃色,極易識別。落葉灌木,高1~4m。老枝光滑,帶褐色;幼枝有短柔毛。 單葉互生,葉柄短,有毛;葉片橢圓至橢圓狀披針形,先端鈍而具短尖,基楔形,全緣,邊緣具向上微彎剛毛,幼時背面密被灰白色短柔毛。花多數,成頂生短總狀花序,與葉同時開放;5數,花冠漏斗狀,鮮黃色;雌蕊1枚,上位,5室,外被灰色長毛,花柱細,長于雄蕊。蒴果長橢圓形,熟時深褐色,室間開裂。 種子多數,細小。花期4~5月,果期6~7月。常見于山坡、石縫、灌叢中。花或花序入藥。花期采收。
    佛手 佛手 (蕓香科植物)佛手(學名:Citrus medica L. var.sarcodactylis Swingle):果實在成熟時各心皮分離,形成細長彎曲的果瓣,狀如手指,故名佛手。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達丈余,莖葉基有長約6厘米的硬銳刺,新枝三棱形。單葉互生,長橢圓形,有透明油點。花多在葉腋間生出,常數朵成束,其中雄花較多,部分為兩性花,花冠五瓣,白色微帶紫暈,春分至清明第一次開花,常多雄花,結的果較小,另一次在立夏前后,9-10月成熟,果大供藥用,皮鮮黃色,皺而有光澤,頂端分歧,常張開如手指狀,故名佛手,肉白,無種子。 通常用作中藥,或因其果形奇特,而作為觀賞植物。佛手柑被大量制作成涼果食用及出售。(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佛手柑 佛手柑 (植物)佛手(學名:Citrus medica L. var.sarcodactylis Swingle):為蕓香科植物佛手的果實。果實在成熟時各心皮分離,形成細長彎曲的果瓣,狀如手指,故名佛手。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達丈余,莖葉基有長約6厘米的硬銳刺,新枝三棱形。單葉互生,長橢圓形,有透明油點。花多在葉腋間生出,常數朵成束,其中雄花較多,部分為兩性花,花冠五瓣,白色微帶紫暈,春分至清明第一次開花,常多雄花,結的果較小,另一次在立夏前后,9-10月成熟,果大供藥用,皮鮮黃色,皺而有光澤,頂端分歧,常張開如手指狀,故名佛手,肉白,無種子。 通常用作中藥,或因其果形奇特,而作為觀賞植物。佛手柑被大量制作成涼果食用及出售。(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太平花 太平花 太平花(Philadelphus pekinensis Rupr.):是虎耳草科、山梅花屬中的一種北方山林常見多年生落葉灌木植物,枝葉茂密,花乳黃而清香,花多朵聚集,頗為美麗。葉對生,長卵形,緣疏生鋸齒,子房半下位,3出脈。花5-9朵成總狀花序;乳白色,微芳香;花瓣4,卵圓形;花期4-6月,果期8-10月。 生長于海拔1500米以下山坡、林地、溝谷或溪邊向陽處。喜光,稍耐蔭,較耐寒,耐干旱,怕水濕,水浸易爛根。產自中國內蒙古、遼寧、河北、河南、山西、陜西、湖北。朝鮮亦有分布,歐美一些植物園有栽培。模式標本采自北京。
    鬧羊花 鬧羊花 杜鵑花科羊躑躅(黃花杜鵑)。因葉較大,密被灰白色微柔毛及疏剛毛;花冠大,黃色或金黃色,極易識別。落葉灌木,高1~4m。老枝光滑,帶褐色;幼枝有短柔毛。 單葉互生,葉柄短,有毛;葉片橢圓至橢圓狀披針形,先端鈍而具短尖,基楔形,全緣,邊緣具向上微彎剛毛,幼時背面密被灰白色短柔毛。花多數,成頂生短總狀花序,與葉同時開放;5數,花冠漏斗狀,鮮黃色;雌蕊1枚,上位,5室,外被灰色長毛,花柱細,長于雄蕊。蒴果長橢圓形,熟時深褐色,室間開裂。 種子多數,細小。花期4~5月,果期6~7月。常見于山坡、石縫、灌叢中。花或花序入藥。花期采收。
    繁花 繁花 (金宇澄創作長篇小說)《繁花》是金宇澄創作的長篇小說,2012年發表在《收獲》雜志。 《繁花》故事以10歲的阿寶開始,以中年的小毛去世結束,起于20世紀60年代,終于20世紀90年代。重點描寫了兩個時間段的上海,一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一是八九十年代,尤其是這兩個特殊歷史時期上海人的生存狀況。除此之外,金宇澄還將筆調觸及太平天國時期,甚至遠古的傳說時代,展現的并非上海這座城市的歷史記憶,但又與上海的文化背景息息相關;體裁上,《繁花》充分借鑒和吸收了話本小說的優勢,呈現出一種新的韻致。 《繁花》獲2012年中國小說排行榜長篇小說第一名,首屆魯迅文化獎年度小說獎等。 繁花 (詞語釋義)各種各樣,美麗繁雜的鮮花。多指春天的花多而麗。
    黃花菜 黃花菜 (植物)黃花菜(學名: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英文名:Daylily),又名金針菜、檸檬萱草,忘憂草,屬百合目,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近肉質,中下部常有紡錘狀膨大。花葶長短不一,花梗較短,花多朵,花被淡黃色、橘紅色、黑紫色;蒴果鈍三棱狀橢圓形,花果期5-9月。 黃花菜性味甘涼,有止血、消炎、清熱、利濕、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對吐血、大便帶血、小便不通、失眠、乳汁不下等有療效,可作為病后或產后的調補品。
    橐吾 橐吾 橐吾指的是多年生草本。根肉質,細而多。莖直立。舌狀花黃色,舌片倒披針形或長圓形;管狀花多數,幾冠毛白色與花冠等長。瘦果長圓形,光滑。花果期7-10月。
    香蕉 香蕉 (芭蕉科芭蕉屬植物)香蕉(學名:Musa nana Lour.)芭蕉科芭蕉屬植物,又指其果實,熱帶地區廣泛種植。香蕉味香、富含營養,植株為大型草本,從根狀莖發出,由葉鞘下部形成高3~6公尺(10~20尺)的假桿;葉長圓形至橢圓形,有的長達3~3.5公尺(10~11.5尺),寬65公分(26寸),10~20枚簇生莖頂。穗狀花序下垂,由假桿頂端抽出,花多數,淡黃色;果序彎垂,結果10~20串,約50~150個。植株結果后枯死,由根狀莖長出的吸根繼續繁殖,每一根株可活多年。原產亞洲東南部,臺灣、海南、廣東、廣西等均有栽培。
    黃花菜 黃花菜 (植物)黃花菜(學名: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英文名:Daylily),又名金針菜、檸檬萱草,忘憂草,屬百合目,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近肉質,中下部常有紡錘狀膨大。花葶長短不一,花梗較短,花多朵,花被淡黃色、橘紅色、黑紫色;蒴果鈍三棱狀橢圓形,花果期5-9月。 黃花菜性味甘涼,有止血、消炎、清熱、利濕、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對吐血、大便帶血、小便不通、失眠、乳汁不下等有療效,可作為病后或產后的調補品。
    山精 山精 (植物蒼術別名)山精又叫蒼術,藥材。多年生草本。根莖肥厚,塊狀。莖高50-80cm,上部分枝,基部木質化。莖下部葉有長柄,葉片3裂或羽狀5深裂,裂片卵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長5-8cm,寬1.5-3cm,先端長漸尖,基部漸狹,邊緣長或短針刺狀緣,毛或貼伏的細刺齒,先端裂片較大;莖上部葉柄漸短,狹披針形,分裂或不分裂,長4-10cm,寬1.5-4cm。頭狀花序單生于枝頂,長約2.5cm,總苞片5-8層,膜質,覆瓦狀排列,外面略有微柔毛,外層短,卵形,先端鈍,最內層多列,先端鈍,伸長;花多數,全為管狀花,花冠紫紅色。 用作中藥的山精的根莖。味甘、苦,性溫。入脾、胃經。健脾,和中,燥濕,利水。是補氣中藥,主治:脾氣虛弱、神疲乏力、食少少腹脹、大便溏薄、水飲內停、小便不利、水腫、痰飲眩暈、溫痹酸痛、氣虛自汗、胎動不安。
    蜀葵 蜀葵 (錦葵科蜀葵屬二年生草本)蜀葵(學名:Althaea rosea (Linn.) Cavan.),別稱一丈紅、大蜀季、戎葵。二年生直立草本,高達2米,莖枝密被刺毛。花呈總狀花序頂生單瓣或重瓣,有紫、粉、紅、白等色;花期6月至8月,蒴果,種子扁圓,腎臟形。喜陽光充足,耐半陰,但忌澇。 原產中國四川,在中國分布很廣,華東、華中、華北均有。由于它原產于中國四川,故名曰“蜀葵”。又因其可達丈許,花多為紅色,故名“一丈紅”。于6月間麥子成熟時開花,而得名“大麥熟”。 嫩葉及花可食,皮為優質纖維,全株入藥,有清熱解毒、鎮咳利尿之功效。根可作潤滑藥,用于粘膜炎癥,起保護、緩和刺激的作用。從花中提取的花青素,可為食品的著色劑。全草入藥,有清熱止血、消腫解毒之功,治吐血、血崩等癥。莖皮含纖維可代麻用。 世界各國均有栽培供觀賞用途。 (概述圖參考資料來源)
    萓莮 萓莮 萓莮,又叫做《萱草》簡稱《宜男》又名金針菜、檸檬萱草,屬百合目,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近肉質,中下部常有紡錘狀膨大。花葶長短不一,花梗較短,花多朵,花被淡黃色、橘紅色、黑紫色;蒴果鈍三棱狀橢圓形,花果期5-9月。[1] 其性味甘涼,有止血、消炎、清熱、利濕等功效,含有豐富的花粉、糖、蛋白質、維生素C、鈣、脂肪、胡蘿卜素、氨基酸等人體所必須的養分。主要分布于中國。
    羌活 羌活 (傘形科植物)羌活(學名: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 T. Chang)是傘形科、羌活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120厘米,根莖粗壯,莖直立,圓柱形,帶紫色。基生葉及莖下部葉有柄,葉片三出式三回羽狀復葉,邊緣缺刻狀淺裂至羽狀深裂;葉鞘膜質,長而抱莖。復傘形花序,側生者常不育;總苞片線形,早落;小總苞片線形,花多數,萼齒卵狀三角形,花瓣白色,卵形至長圓狀卵形,花藥黃色,橢圓形,花柱基平壓稍隆起。分生果長圓狀,7月開花,8-9月結果。 分布于中國陜西、四川、甘肅、青海、西藏。生長于海拔2000-4000米的林緣及灌叢內。 該種根莖和根藥用,性溫,祛寒濕,用于外感風寒、頭痛無汗、寒濕痹、上肢風濕疼痛。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猩猩草 猩猩草 猩猩草(學名:Euphorbia cyathophora Murr.):常綠或半常綠灌木,盆栽時株高0.5米-2米,在亞熱帶地區可長到6米以上。莖直立而光滑,單葉互生,卵狀橢圓形至闊披針形,具不規則的深缺刻。長10-15厘米。花小,有蜜腺,排列成密集的傘房花序。總苞形似葉片,也叫頂葉,基部大紅色,也有半邊紅色半邊綠色的。上面簇生出紅色的苞片,向四周放射而出,苞片和葉片相似,只是較狹,是主要觀賞部位。雌雄同株異花,雌花單生于花序的中央,雄花多數,均無花被。蒴果扁圓形。種子卵圓形,黑色。 原產于美洲熱帶地區。喜溫暖干燥和陽光充足環境,不耐寒,恤霜凍,耐半陰,怕積水,宜在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腐質土壤中生長。猩猩草上部葉片紅白鑲嵌, 異常熱鬧, 常用作花境或空隙地的背景材料, 也可作盆栽和切花材料。(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接余 接余 接余·即荇菜。出自中國古文。xìng cài] 荇菜屬淺水性植物。莖細長柔軟而多分枝,匍匐生長,節上生根,漂浮于水面或生于泥土中。葉片形睡蓮,小巧別致,鮮黃色花朵挺出水面,花多且花期長,是庭院點綴水景的佳品。
    青荇 青荇 屬淺水性植物。莖細長柔軟而多分枝,匍匐生長,節上生根,漂浮于水面或生于泥土中。葉片形睡蓮,小巧別致,鮮黃色花朵挺出水面,花多且花期長,是庭院點綴水景的佳品。原產中國,分布廣泛,從溫帶的歐洲到亞洲的印度、中國、日本、朝鮮、韓國等地區都有它的蹤跡。根莖可供食用,可做蔬菜來煮湯,柔軟滑嫩,在上古是美食。
    代代 代代 (植物)代代,中國常用詞匯,表示一代又一代,也是一種植物的名稱。代代綠葉婆娑,樹干和葉均為綠色,金果懸垂,不僅有芳香迷人的鮮花,還有累累的豐收碩果。葉橢圓形至卵狀。代代橢圓形,革質互生。總狀花序,白色,濃香,一朵或幾朵簇生枝端葉腋,1年開花多次,春花最旺,5-6月開花,花期長1個月左右。花后結出的橙黃色扁圓形果實,色澤美麗,香味濃郁,常懸于枝上數年而不凋,新花果同枝,幾代果實共存,古有“代代”之稱。又因其果實翌年會由橙黃轉為青綠,又得“回青橙”之美名。 代代 (漢語詞語)代代,漢語詞語,一代又一代,例如:代代相傳。
    荇菜 荇菜 [xìng cài] 荇菜屬淺水性植物。莖細長柔軟而多分枝,匍匐生長,節上生根,漂浮于水面或生于泥土中。葉片形睡蓮,小巧別致,鮮黃色花朵挺出水面,花多且花期長,是庭院點綴水景的佳品。
    續隨子 續隨子 續隨子(學名:Euphorbia lathylris L),又稱千金子,為大戟科、大戟屬下的一種二年生草本。全株無毛,根柱狀,莖直立。葉交互對生,線狀披針形,全緣。花序單生,近鐘狀。雄花多數,雌花1枚。蒴果三棱狀球形,光滑無毛。種子柱狀至卵球狀,褐色或灰褐色。花期4-7月,果期6-9月。產中國大部分省區,栽培或逸為野生廣泛分布或栽培于歐洲、北非、中亞、東亞和南北美洲。全草有毒。具藥用價值。續隨子種子含油量一般達45%左右,高的可達48%以上。續隨子油的脂肪酸組成與柴油替代品的分子組成相類似,其主要成分是倍半烯萜,富含巨大戟二萜醇3一十六烷酯,植株乳汁富含大量烯烴類碳氫化合物,是生產生物柴油的理想原料之一。
    續隨子 續隨子 續隨子(學名:Euphorbia lathylris L),又稱千金子,為大戟科、大戟屬下的一種二年生草本。全株無毛,根柱狀,莖直立。葉交互對生,線狀披針形,全緣。花序單生,近鐘狀。雄花多數,雌花1枚。蒴果三棱狀球形,光滑無毛。種子柱狀至卵球狀,褐色或灰褐色。花期4-7月,果期6-9月。產中國大部分省區,栽培或逸為野生廣泛分布或栽培于歐洲、北非、中亞、東亞和南北美洲。全草有毒。具藥用價值。續隨子種子含油量一般達45%左右,高的可達48%以上。續隨子油的脂肪酸組成與柴油替代品的分子組成相類似,其主要成分是倍半烯萜,富含巨大戟二萜醇3一十六烷酯,植株乳汁富含大量烯烴類碳氫化合物,是生產生物柴油的理想原料之一。
    鳥媒花 辭典解釋鳥媒花  niǎo méi huā     以鳥為媒介來傳遞花粉的花。此類花多色鮮而無香味,如木槿、芙蓉等。
    六出紛飛 六出紛飛【解釋】六出:雪花六角,因別稱“六出”。大雪紛紛。【出處】漢·韓嬰《韓詩外傳》:“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獨六出。”
    六出紛飛 【解釋】六出:雪花六角,因別稱“六出”。大雪紛紛。【出處】漢·韓嬰《韓詩外傳》:“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獨六出。”
    梨子 梨子 梨為薔薇科梨屬植物,多年生落葉果樹,喬木,葉子卵形,花多白色,果子多汁、可食。8-9月間果實成熟時采收,鮮用或切片曬干。主要品種有秋子梨、白梨、沙梨、洋梨四種,多分布在中國華北、東北、西北及長江流域各省。
    大畹 大畹 明 袁宏道 《瓶史·花目》:“ 燕京 天氣嚴寒,南中名花多不至;即有至者,率為巨璫大畹所有。”
    耳重 耳重 ěr zhòng ㄦˇ ㄓㄨㄙˋ 耳重 重聽,聽覺遲鈍。 唐 張籍 《詠懷》:“眼昏書字大,耳重覺聲高。” 唐 韋蟾 《贈商山僧》詩:“師言耳重知師意,人是人非不欲聞。” 元 劉敏中 《南鄉子·老病自戲》詞:“耳重眼花多,行則欹危語則訛。”
    云窗月帳 云窗月帳【解釋】指華美幽靜的居處。【出處】明·高啟《夜聞吳女誦經》詩:“云窗月帳散花多,閑讀金經夜若何!”
    蓬萊閣 蓬萊閣 (山東省蓬萊市蓬萊閣)蓬萊閣位于山東省煙臺市蓬萊市,是一處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藝術結晶的古建群。蓬萊閣的主體建筑建于宋朝嘉祐六年(1061年),素以“人間仙境”著稱于世,其“八仙過海”傳說和“海市蜃樓”奇觀享譽海內外。 蓬萊閣歷經風雨滄桑,如今已發展成為以古建筑群為中軸,蓬萊水城和田橫山為兩翼,四種文化(神仙文化、精武文化、港口文化、海洋文化)為底蘊,山(丹崖山) 、海(黃渤二海)、城(蓬萊水城)、閣(蓬萊閣)為格局,登州博物館、古船博物館、田橫山、合海亭及黃渤海分界坐標等20余處景點為點綴,融自然風光、歷史名勝、人文景觀、休閑娛樂于一體的風景名勝區和休閑度假勝地。 蓬萊閣景區先后榮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全國創建文明行業先進單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旅游行業最佳誠信單位”、“全國首批5A級旅游景區”、“全國文明單位”、“中國馳名商標”、“山東省質量管理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服務標準化示范單位”等稱號,導游科獲得“全國青年文明號”和“全國巾幗文明示范崗”等殊榮。 蓬萊閣 (漢語詞語)閣名。在山東省蓬萊市北丹崖山上。 宋嘉祐年間建閣,明萬歷年間增建了呂祖殿、三清殿等建筑。自古為文人學士雅集之地。 宋 孔平仲《寄常文》詩:“ 蓬萊閣 下花多少, 清曠亭 前水淺深。”明 袁可立《蓬萊閣懷古》:“夙慕蓬萊仙,今到蓬閣上。”
    撞門酒 撞門酒 詞語解釋 舊時婚禮迎娶時男家所送的禮酒。 宋 龐元英 《文昌雜錄》卷一:“ 揚州 所居堂 前杏一窠,極大,花多而不實。適有一媒姥見如此,笑謂家人曰:來春與嫁了此杏。冬深,忽攜酒一樽來,云是婚家撞門酒,索處子裙一腰,系杏上。已而奠酒,辭祝再三,家人莫不笑之。至來春,此杏結子無數。”
    蓬萊閣 蓬萊閣 (山東省蓬萊市蓬萊閣)蓬萊閣位于山東省煙臺市蓬萊市,是一處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藝術結晶的古建群。蓬萊閣的主體建筑建于宋朝嘉祐六年(1061年),素以“人間仙境”著稱于世,其“八仙過海”傳說和“海市蜃樓”奇觀享譽海內外。 蓬萊閣歷經風雨滄桑,如今已發展成為以古建筑群為中軸,蓬萊水城和田橫山為兩翼,四種文化(神仙文化、精武文化、港口文化、海洋文化)為底蘊,山(丹崖山) 、海(黃渤二海)、城(蓬萊水城)、閣(蓬萊閣)為格局,登州博物館、古船博物館、田橫山、合海亭及黃渤海分界坐標等20余處景點為點綴,融自然風光、歷史名勝、人文景觀、休閑娛樂于一體的風景名勝區和休閑度假勝地。 蓬萊閣景區先后榮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全國創建文明行業先進單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旅游行業最佳誠信單位”、“全國首批5A級旅游景區”、“全國文明單位”、“中國馳名商標”、“山東省質量管理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服務標準化示范單位”等稱號,導游科獲得“全國青年文明號”和“全國巾幗文明示范崗”等殊榮。 蓬萊閣 (漢語詞語)閣名。在山東省蓬萊市北丹崖山上。 宋嘉祐年間建閣,明萬歷年間增建了呂祖殿、三清殿等建筑。自古為文人學士雅集之地。 宋 孔平仲《寄常文》詩:“ 蓬萊閣 下花多少, 清曠亭 前水淺深。”明 袁可立《蓬萊閣懷古》:“夙慕蓬萊仙,今到蓬閣上。”
    蠻錦 蠻錦 西南和南方少數民族所織的錦 唐 張碧 《游春引》之二:“ 五陵 年少輕薄客,蠻錦花多春袖窄。”
    撞門酒 撞門酒 詞語解釋 舊時婚禮迎娶時男家所送的禮酒。 宋 龐元英 《文昌雜錄》卷一:“ 揚州 所居堂 前杏一窠,極大,花多而不實。適有一媒姥見如此,笑謂家人曰:來春與嫁了此杏。冬深,忽攜酒一樽來,云是婚家撞門酒,索處子裙一腰,系杏上。已而奠酒,辭祝再三,家人莫不笑之。至來春,此杏結子無數。”
    蠻錦 蠻錦 西南和南方少數民族所織的錦 唐 張碧 《游春引》之二:“ 五陵 年少輕薄客,蠻錦花多春袖窄。”
    雲窗月帳 【解釋】指華美幽靜的居處。【出處】明·高啟《夜聞吳女誦經》詩:“云窗月帳散花多,閑讀金經夜若何!”
    剪春羅 剪春羅 (植物)剪春羅(Lychnis coronata Thunb.),別名剪金花、雄黃花、剪夏羅、山田茶、一支蒿和婆婆針線包。多年生草本,高50-90厘米,全株近無毛,根簇生,莖單生,直立,蒴果長橢圓形,花期6-7月,果期8-9月。剪春羅產于江蘇、浙江、江西和四川,其他省區也有栽培。剪春羅中性植物,耐陰,耐寒,喜濕潤環境,常生于疏林下或灌叢草地。剪春羅花美色艷,適應性強,管理簡便,適宜成片植于疏林下,也可布置花壇、花境。
    剪春羅 剪春羅 (植物)剪春羅(Lychnis coronata Thunb.),別名剪金花、雄黃花、剪夏羅、山田茶、一支蒿和婆婆針線包。多年生草本,高50-90厘米,全株近無毛,根簇生,莖單生,直立,蒴果長橢圓形,花期6-7月,果期8-9月。剪春羅產于江蘇、浙江、江西和四川,其他省區也有栽培。剪春羅中性植物,耐陰,耐寒,喜濕潤環境,常生于疏林下或灌叢草地。剪春羅花美色艷,適應性強,管理簡便,適宜成片植于疏林下,也可布置花壇、花境。
    大立菊 大立菊 大立菊是菊目,菊科的植物。大立菊每株開花數百朵乃至數千朵,以其布列整齊、花團錦簇、富麗堂皇的龐大身姿與其他菊花相媲美。在著花數量和空間利用上,雄居各類藝菊之首。它是某些品種菊經過特殊培育和藝術加工而長成的觀賞價值較高的一種藝菊。 大立菊有獨特的栽培形式,從品種篩選、基質選用、花期控制、摘心培蕾、施肥灌水,到吊竹“教行”、裱扎等各階段均有嚴格的栽培條件和技術措施,在藝菊技術中是最復雜、難度最大的一種。其鑒賞標準以主干伸展、位置適中、花枝分布均勻、花朵開放一致、裱扎序列整齊、氣魄雄偉壯觀為上品。
    杜鵑 杜鵑 (杜鵑花科植物)杜鵑花(學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為常綠或平常綠灌木。相傳,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而咯血,染紅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鵑花一般春季開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紅、淡紅、杏紅、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艷麗。生于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叢或松林下,為中國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該物種全株供藥用:有行氣活血、補虛,治療內傷咳嗽,腎虛耳聾,月經不調,風濕等疾病。又因花冠鮮紅色,為著名的花卉植物,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在世界各公園中均有栽培。中國江西、安徽、貴州以杜鵑花為省花,長沙、無錫、九江、鎮江、大理、嘉興、贛州等城市定為市花的城市多達七八個。1985年5月杜鵑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六。 (注:杜鵑花也是杜鵑屬(Rhododendron)約960種植物的通稱。)
    洋地黃 洋地黃 (植物)洋地黃:別名毛地黃、毒藥草、紫花毛地黃、吊鐘花,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全體密被短毛。根出葉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邊緣具鈍齒,有長柄。第2-3年春于葉簇中央抽出花莖,高達1-1.5m,莖生葉長卵形,邊緣有細齒,有短柄或近無柄。總狀花序頂生,花冠鐘形,下垂,偏向一側,紫紅色,內面帶深紫色斑點。蒴果圓錐形,種子細小。花期5-6月,果期 6-7月。原產于歐洲中部與南部山區。現中國浙江、上海、江蘇與山東等地已有大量栽培。
    杜鵑 杜鵑 (杜鵑花科植物)杜鵑花(學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為常綠或平常綠灌木。相傳,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而咯血,染紅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鵑花一般春季開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紅、淡紅、杏紅、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艷麗。生于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叢或松林下,為中國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該物種全株供藥用:有行氣活血、補虛,治療內傷咳嗽,腎虛耳聾,月經不調,風濕等疾病。又因花冠鮮紅色,為著名的花卉植物,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在世界各公園中均有栽培。中國江西、安徽、貴州以杜鵑花為省花,長沙、無錫、九江、鎮江、大理、嘉興、贛州等城市定為市花的城市多達七八個。1985年5月杜鵑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六。 (注:杜鵑花也是杜鵑屬(Rhododendron)約960種植物的通稱。)
    洋地黃 洋地黃 (植物)洋地黃:別名毛地黃、毒藥草、紫花毛地黃、吊鐘花,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全體密被短毛。根出葉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邊緣具鈍齒,有長柄。第2-3年春于葉簇中央抽出花莖,高達1-1.5m,莖生葉長卵形,邊緣有細齒,有短柄或近無柄。總狀花序頂生,花冠鐘形,下垂,偏向一側,紫紅色,內面帶深紫色斑點。蒴果圓錐形,種子細小。花期5-6月,果期 6-7月。原產于歐洲中部與南部山區。現中國浙江、上海、江蘇與山東等地已有大量栽培。
    禾本科 禾本科 禾本科(學名:Gramineae):別稱早熟禾科,分為620多屬,10000多種,中國有190余屬約1200種。地球陸地大約有20%覆蓋著草,禾本科包括多種俗稱作"某某草"的植物 。 但是必須指出,不是所有的草都是禾本科植物;同樣,并不是所有禾本科植物都是低矮的"草",就如竹子,也可以高達十數米,連片成林。禾本科包含了許多重要的糧食作物。
    百合科 百合科 百合科是被子植物的一大種群植物,屬單子葉植物類。約有250屬 3500種。廣泛分布于全世界,主要在溫帶與亞熱帶地區。中國有60屬約 560種,南北均產。 百合科在中國60屬,近600種,遍布中國。百合科中既有名花,又有良藥。有的還可以食用。主要的屬有蔥屬、菝葜屬、百合屬、沿階草屬、黃精屬、天門冬屬、貝母屬等。知母屬、鷺鷥蘭屬、白穗花屬等為中國特有。
    芨芨草 芨芨草 (禾本科植物)芨芨草(學名:Achnatherum splendens (Trin. ) Nevski )禾本科、芨芨草屬植株具粗而堅韌外被砂套的須根。稈直立,堅硬,內具白色的髓,形成大的密叢,節多聚于基部,具2至3節,平滑無毛,基部宿存枯萎的黃褐色葉鞘。葉鞘無毛,具膜質邊緣;葉舌三角形或尖披針形,葉片縱卷,質堅韌,上面脈紋凸起,微粗糙,下面光滑無毛。開花時呈金字塔形開展,主軸平滑,或具角棱而微粗糙,分枝細弱,平展或斜向上升,芒自外稃齒間伸出,直立或微彎,粗糙,不扭轉,生于微堿性的草灘及砂土山坡上,海拔900-4500米。 產中國西北、東北各省及內蒙古、山西、河北。生于微堿性的草灘及砂土山坡上。蒙古、蘇聯也有分布。該種植物在早春幼嫩時,為牲畜良好的飼料;其稈葉堅韌,長而光滑,為極有用之纖維植物,供造紙及人造絲,又可編織筐、草簾、掃帚等;葉浸水后,韌性極大,可做草繩;又可改良堿地,保護渠道及保持水土。 (概述圖片來源:)
    金光菊 金光菊 金光菊:金光菊 金光菊:中藥

    其它詞語熱搜

    * 形容花多的詞語:1. 繁花似錦;2. 花團錦簇;3. 萬紫千紅;4. 花香滿園;5. 花海漫延;6. 花開如海;7. 花爛漫天;8. 花光滿目;9. 花叢中走;10. 花蕊盛放;11. 花開滿街;12. 花開眼底;13. 花開花謝;14. 花開花落;15. 花開如夢;16. 花開花又落;17. 花團錦簇;18. 花開滿城;19. 花開滿山;20. 花開滿野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