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藝術家的詞語
形容藝術家的詞語:創意、天才、卓越、獨具匠心、精湛技藝、靈感無限、富有想象力、創新思維、超凡脫俗、藝術天賦、想象力豐富、文化內涵、藝術視野、獨特風格、審美眼光、藝術表達、情感表達、自由創作、藝術造詣、藝術追求。
形容藝術家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藝術家 | 藝術家 《藝術家》是一部2011年法國黑白浪漫愛情默片,由法國導演邁克爾·哈扎納維希烏斯執導,讓·杜雅爾丹和貝熱尼絲·貝喬主演。 該片故事發生在1927年到1932年的好萊塢,講述一位走下坡路的男演員和一位正在崛起的女演員之間的愛情故事。 2012年2月26日獲得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五項大獎以及戛納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等25項大獎。 藝術家 (漢語詞語)藝術家(英文叫artist)是指具有較高的審美能力和嫻熟的創造技巧并從事藝術創作勞動而有一定成就的藝術工作者。進行藝術作品的創造活動的人物,通常指在諸如寫作、繪畫、攝影、表演、雕塑、音樂、書法及舞蹈等藝術領域有比較高的成就,從而具備了一定的美學程度的人。既包括在藝術領域,影視領域里以藝術創作作為自己專門職業的人,也包括在自己職業之外從事藝術創作的人。是一個源于自然,發于心靈的藝術作品創作者。 |
大地藝術 | 大地藝術 大地藝術(Earth Art)又稱“地景藝術”、“土方工程”,是指藝術家以大自然作為創造媒體,把藝術與大自然有機的結合所創造出的一種富有藝術整體性情景的視覺化藝術形式。 大地藝術重要的、代表性人物有C.安德烈、R.史密森等。 |
藝術家 | 藝術家 《藝術家》是一部2011年法國黑白浪漫愛情默片,由法國導演邁克爾·哈扎納維希烏斯執導,讓·杜雅爾丹和貝熱尼絲·貝喬主演。 該片故事發生在1927年到1932年的好萊塢,講述一位走下坡路的男演員和一位正在崛起的女演員之間的愛情故事。 2012年2月26日獲得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五項大獎以及戛納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等25項大獎。 藝術家 (漢語詞語)藝術家(英文叫artist)是指具有較高的審美能力和嫻熟的創造技巧并從事藝術創作勞動而有一定成就的藝術工作者。進行藝術作品的創造活動的人物,通常指在諸如寫作、繪畫、攝影、表演、雕塑、音樂、書法及舞蹈等藝術領域有比較高的成就,從而具備了一定的美學程度的人。既包括在藝術領域,影視領域里以藝術創作作為自己專門職業的人,也包括在自己職業之外從事藝術創作的人。是一個源于自然,發于心靈的藝術作品創作者。 |
造型藝術 | 造型藝術 造型藝術(plastic arts) 藝術形態之一。指以一定物質材料(如繪畫用顏料、墨、絹、布、紙、木板等,雕塑、工藝用木、石、泥、玻璃、金屬等,建筑用多種建筑材料等)和手段創造的可視靜態空間形象的來反應社會生活與表現藝術家思想情感。它是一種再現空間藝術,也是一種靜態視覺藝術。主要包括繪畫、雕塑、攝影藝術、書法藝術等。18世紀的德國哲學家萊辛在《拉奧孔》中始用這一名詞。在德語中造型(bilden)原義謂“模寫”(abbilden)或“制作似像”(eild machen)。在新中國建國后由蘇聯傳入,并與“美術”互用。 |
文藝作品 | 文藝作品 文藝作品一種觀念形態。是一定的社會生活在文學家藝術家頭腦中反映的產物。它包括文學作品和藝術作品兩種。它們都有一定的內容和形式。內容與形式互相依存,互相制約,不可分割;內容占主導、決定作用,形式有相對的獨立性,對內容有一定的反作用。題材、主題、人物、情節、環境等是文學作品內容的要素。 |
雕塑家 | 雕塑家 意指專以雕塑為主要創作手法的藝術家,如古希臘羅馬時代,就有相當多制作人像、建筑物外部浮雕的雕塑家。 雕塑家,指經過一定塑造專業訓練具有一定專業造型能力的雕塑工作者,專業意指專以塑造為主要創作手法的藝術家,如古希臘羅馬時代,就有相當多制作人像、建筑外部浮雕的雕塑家。 |
大師 | 大師 (網絡圍棋高手)大師,是指注冊名為“Master”、標注為韓國九段的“網絡圍棋手”。其真實身份是阿爾法圍棋(AlphaGo)的升級版。2016年12月29日晚起到2017年1月4日晚,大師(Master)在弈城圍棋網和野狐圍棋網對戰人類頂尖高手,取得60勝0負的輝煌戰績。 大師 (漢語詞語)(1) great master;master∶指造詣深、享有盛譽的學者、專家、藝術家、棋手等。例子:象棋大師。 (2) Great Master∶佛的十尊號之一。即天人師。佛教徒稱佛,也用作對和尚的尊稱。諸山東大師無不涉《尚書》以教矣。 ——《史記·伏生列傳》 |
觀念藝術 | 觀念藝術 觀念藝術(Conceptual Art)是在六十年代興起于英美的藝術思潮。這種藝術具有各種形式:日常用品、攝影照片、地圖、錄像、圖表等,特別是語言自身也是一種觀念藝術。 觀念意識包括挪用并列式、篡改置換式、轉化再造式等種類。 |
大師 | 大師 (網絡圍棋高手)大師,是指注冊名為“Master”、標注為韓國九段的“網絡圍棋手”。其真實身份是阿爾法圍棋(AlphaGo)的升級版。2016年12月29日晚起到2017年1月4日晚,大師(Master)在弈城圍棋網和野狐圍棋網對戰人類頂尖高手,取得60勝0負的輝煌戰績。 大師 (漢語詞語)(1) great master;master∶指造詣深、享有盛譽的學者、專家、藝術家、棋手等。例子:象棋大師。 (2) Great Master∶佛的十尊號之一。即天人師。佛教徒稱佛,也用作對和尚的尊稱。諸山東大師無不涉《尚書》以教矣。 ——《史記·伏生列傳》 |
雕刻家 | 雕刻家 雕刻家,藝術家的一種,專門從事雕刻藝術創作的人。 |
著手成春 | 著手成春 著手成春,讀音zhuó shǒu chéng chūn,漢語成語,解釋為常用以贊譽醫家、藝術家技藝精湛。出自《二十四詩品·自然》。 |
詩人 | 詩人 (漢語詞語)詩人,就一般意義來講,通常是指寫詩的人,但從文學概念上講,則應是在詩歌(詩詞)創作上有一定成就的寫詩的人和詩作家。詩人,通過詩歌創作、吟詠抒發激情,通過詩歌謳歌祖國的大好河山,通過詩歌傳頌人間真善美。載入文學史上的詩人,應屬于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藝術家的范疇。中國歷代出現過眾多的杰出詩人。如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對于詩人的分類很多,如陸游、丘逢甲等稱愛國詩人,高適等則稱邊塞詩人,陶淵明、厲鶚、孟浩然等稱田園詩人,李商隱等稱無題詩人,郵如斯、袁枚、趙翼、張問陶等稱性靈詩人。另外,古今詩人的雅號還很多,如詩仙、詩圣、詩佛、詩祖等。 |
詩人 | 詩人 (漢語詞語)詩人,就一般意義來講,通常是指寫詩的人,但從文學概念上講,則應是在詩歌(詩詞)創作上有一定成就的寫詩的人和詩作家。詩人,通過詩歌創作、吟詠抒發激情,通過詩歌謳歌祖國的大好河山,通過詩歌傳頌人間真善美。載入文學史上的詩人,應屬于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藝術家的范疇。中國歷代出現過眾多的杰出詩人。如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對于詩人的分類很多,如陸游、丘逢甲等稱愛國詩人,高適等則稱邊塞詩人,陶淵明、厲鶚、孟浩然等稱田園詩人,李商隱等稱無題詩人,郵如斯、袁枚、趙翼、張問陶等稱性靈詩人。另外,古今詩人的雅號還很多,如詩仙、詩圣、詩佛、詩祖等。 |
構想 | 構想 構想是指作家、藝術家在孕育作品過程中的思維活動,亦指構想的結果。 |
硬說 | 硬說 yìngshuō (1) [wilfully assert;allege;claim]∶頑固地聲稱、自稱(由于出生、居處、共同的環境或特別的親近而與…有密切關系或特殊關系) 巴黎可以硬說許多有影響的作家和藝術家是它的 (2) [stubbornly insist]∶頑固地堅持認為 他硬說他做得對 |
構想 | 構想 構想是指作家、藝術家在孕育作品過程中的思維活動,亦指構想的結果。 |
硬說 | 硬說 yìngshuō (1) [wilfully assert;allege;claim]∶頑固地聲稱、自稱(由于出生、居處、共同的環境或特別的親近而與…有密切關系或特殊關系) 巴黎可以硬說許多有影響的作家和藝術家是它的 (2) [stubbornly insist]∶頑固地堅持認為 他硬說他做得對 |
風格 | 風格 (藝術概念)風格是藝術概念,藝術作品在整體上呈現的有代表性的面貌。風格不同于一般的藝術特色,通過藝術品所表現出來的相對穩定、內在、反映時代、民族或藝術家的思想、審美等的內在特性。本質在于是藝術家對審美獨特鮮明的表現,有著無限的豐富性。藝術家由于不同的生活經歷、藝術素養、情感傾向、審美的不同,形成受到時代、社會、民族等歷史條件的影響。題材及體裁、藝術門類對作品風格也有制約作用 風格 (詞語概念)風格,是指具有獨特于其他人的表現,打扮,行事作風等行為和觀念。在文學創作中,風格是指其表現出來的一種帶有綜合性的總體特點。 |
造型藝術 | 造型藝術 造型藝術(plastic arts) 藝術形態之一。指以一定物質材料(如繪畫用顏料、墨、絹、布、紙、木板等,雕塑、工藝用木、石、泥、玻璃、金屬等,建筑用多種建筑材料等)和手段創造的可視靜態空間形象的來反應社會生活與表現藝術家思想情感。它是一種再現空間藝術,也是一種靜態視覺藝術。主要包括繪畫、雕塑、攝影藝術、書法藝術等。18世紀的德國哲學家萊辛在《拉奧孔》中始用這一名詞。在德語中造型(bilden)原義謂“模寫”(abbilden)或“制作似像”(eild machen)。在新中國建國后由蘇聯傳入,并與“美術”互用。 |
風格 | 風格 (藝術概念)風格是藝術概念,藝術作品在整體上呈現的有代表性的面貌。風格不同于一般的藝術特色,通過藝術品所表現出來的相對穩定、內在、反映時代、民族或藝術家的思想、審美等的內在特性。本質在于是藝術家對審美獨特鮮明的表現,有著無限的豐富性。藝術家由于不同的生活經歷、藝術素養、情感傾向、審美的不同,形成受到時代、社會、民族等歷史條件的影響。題材及體裁、藝術門類對作品風格也有制約作用 風格 (詞語概念)風格,是指具有獨特于其他人的表現,打扮,行事作風等行為和觀念。在文學創作中,風格是指其表現出來的一種帶有綜合性的總體特點。 |
唯美主義 | 唯美主義 唯美主義(英語:aestheticism)主張藝術哲學應獨立于所有哲學之外,藝術只能以藝術自身的標準來評判。 唯美主義運動中的作家和藝術家認為:藝術的使命在于為人類提供感觀上的愉悅,而非傳遞某種道德或情感上的信息。因此,唯美主義者們拒絕接受約翰·羅斯金和馬修·阿諾德提出的“藝術是承載道德的實用之物”的功利主義觀點。相反,唯美主義者認為藝術不應具有任何說教的因素,而是追求單純的美感。他們如癡如醉的追求藝術的“美”,認為“美”才是藝術的本質,并且主張生活應該模仿藝術。 |
唯美主義 | 唯美主義 唯美主義(英語:aestheticism)主張藝術哲學應獨立于所有哲學之外,藝術只能以藝術自身的標準來評判。 唯美主義運動中的作家和藝術家認為:藝術的使命在于為人類提供感觀上的愉悅,而非傳遞某種道德或情感上的信息。因此,唯美主義者們拒絕接受約翰·羅斯金和馬修·阿諾德提出的“藝術是承載道德的實用之物”的功利主義觀點。相反,唯美主義者認為藝術不應具有任何說教的因素,而是追求單純的美感。他們如癡如醉的追求藝術的“美”,認為“美”才是藝術的本質,并且主張生活應該模仿藝術。 |
浪漫主義 | 浪漫主義 浪漫主義是文藝的基本創作方法之一,與現實主義同為文學藝術上的兩大主要思潮。作為創作方法,浪漫主義在反映客觀現實上側重從主觀內心世界出發,抒發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常用熱情奔放的語言、瑰麗的想象和夸張的手法來塑造形象。浪漫主義的創作傾向由來已久,早在人類的文學藝術處于口頭創作時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帶有浪漫主義的因素和特色,但這時的浪漫主義既未形成思潮,又不是自覺為人們掌握的創作方法。 許多知識分子和歷史學家將浪漫主義視為是對于啟蒙運動的反彈,是一種對啟蒙時代的反思。啟蒙時代的思想家強調演繹推理的絕對性,而浪漫主義則強調直覺、想象力、和感覺,甚至到了被一些人批評為“非理性主義”的程度。 在整體上而言,浪漫主義運動由歐洲在18世紀晚期至19世紀初期出現的許多藝術家、詩人、作家、音樂家、以及政治家、哲學家等各種人物自發組成,但至于浪漫主義的詳細特征和對于浪漫主義的定義,一直到20世紀都仍是思想史和文學史界爭論的題材。 夏爾·波德萊爾給的定義是:“浪漫主義既不是隨興的取材、也不是強調完全的精確,而是位于兩者的中間點,隨著感覺而走。” |
浪漫主義 | 浪漫主義 浪漫主義是文藝的基本創作方法之一,與現實主義同為文學藝術上的兩大主要思潮。作為創作方法,浪漫主義在反映客觀現實上側重從主觀內心世界出發,抒發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常用熱情奔放的語言、瑰麗的想象和夸張的手法來塑造形象。浪漫主義的創作傾向由來已久,早在人類的文學藝術處于口頭創作時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帶有浪漫主義的因素和特色,但這時的浪漫主義既未形成思潮,又不是自覺為人們掌握的創作方法。 許多知識分子和歷史學家將浪漫主義視為是對于啟蒙運動的反彈,是一種對啟蒙時代的反思。啟蒙時代的思想家強調演繹推理的絕對性,而浪漫主義則強調直覺、想象力、和感覺,甚至到了被一些人批評為“非理性主義”的程度。 在整體上而言,浪漫主義運動由歐洲在18世紀晚期至19世紀初期出現的許多藝術家、詩人、作家、音樂家、以及政治家、哲學家等各種人物自發組成,但至于浪漫主義的詳細特征和對于浪漫主義的定義,一直到20世紀都仍是思想史和文學史界爭論的題材。 夏爾·波德萊爾給的定義是:“浪漫主義既不是隨興的取材、也不是強調完全的精確,而是位于兩者的中間點,隨著感覺而走。” |
巴洛克藝術 | 巴洛克藝術 (17-18世紀歐洲藝術風格)“巴洛克”是1600年至1750年間在歐洲盛行的一種藝術風格。它產生在反宗教改革時期的意大利,發展于歐洲信奉天主教的大部分地區,以后隨著天主教的傳播,其影響遠及拉美和亞洲國家。巴洛克作為一種在時間、空間上影響都頗為深遠的藝術風格,其興起與當時的宗教有著緊密的聯系。 不僅在繪畫方面,巴洛克藝術代表整個藝術領域,包括音樂、建筑、裝飾藝術等,內涵也極為復雜。但最基本的特點是打破文藝復興時期的嚴肅、含蓄和均衡,崇尚豪華和氣派,注重強烈情感的表現,氣氛熱烈緊張,具有刺人耳目、動人心魄的藝術效果。 |
白玉霜 | 白玉霜 (評劇表演藝術家)白玉霜(1907年-1942年),女,旦角。評劇表演藝術家,原名李桂珍,又名李慧敏。河北灤縣人。蓮花落藝人李景春之女。有評劇皇后之譽,白派藝術的創始人。20世紀30年代與劉翠霞、愛蓮君、喜彩蓮并稱評劇“四大名旦”。 |
民間藝術 | 民間藝術 民間藝術是指由那些沒有受過正規藝術訓練,但掌握了既定傳統風格和技藝的普通老百姓所制作的藝術、手工藝和裝飾性裝飾物。一個國家或地區均可能產生出一種典型的民間藝術。 |
歌唱家 | 歌唱家 歌唱家,即歌唱藝術大家,是指具有精湛的歌唱水平,深厚的藝術水準,高尚的道德修養,并深受廣大人民群眾愛戴與歡迎的歌者。英文單詞Singer 可以翻譯為歌唱家,也可以翻譯為歌手,兩者是一個說法。 一個優秀的歌唱家必定擁有給人靈魂震撼,引起人們共鳴,有思想深度的歌曲作品,從而引起人們的印象深刻。樹立歌唱者在聽眾心目中的良好藝術形象和風格形象,用美好的音樂鼓舞人心,感動社會,感動世界。 |
藝術 | 藝術 (文化名詞)藝術可以是宏觀概念也可以是個體現象,通過捕捉與挖掘、感受與分析、整合與運用(形體的組合過程、生物的生命過程、故事的發展過程)通過感受(看、聽、嗅、觸碰)得到的形式展示出來的階段性結果。 表達形式:語言、聲音、文字、繪畫、眼神、呼吸、肢體等。 藝術 (詞語)藝術,在古代指的是六藝以及術數方技等各種技能;特指經術。語出《后漢書·伏湛傳》:“永和元年,詔無忌與議郎黃景校定中書五經、諸子百家、蓺術。” |
戴逵 | 戴逵 戴逵(326-396 ),東晉著名美術家、雕塑家。字安道,譙郡铚縣(今安徽濉溪)人,居會稽剡縣(今浙江紹興嵊州市)。他是顧愷之時代另一有名畫家,南渡的北方士族。晚年長期住在會稽一帶。戴逵終生不仕,初就學于名儒范宣,博學多才,善鼓琴,工人物、山水,堅拒太宰武陵王召其鼓琴之命,王徽之曾雪夜訪之,到門未入,孝武帝時累征不就。著《戴逵集》9卷,已散佚。他少年時畫的《南都賦》,使他的先生范宣(當時有名的學者)改變了繪畫無用的看法。他富有巧藝,繪畫而外,又善于彈琴,更以擅長雕刻及鑄造佛像而知名。他曾造一丈六尺高的無量壽佛木像及菩薩像。為了創造新的樣式,他暗暗坐在帷帳中傾聽群眾議論。根據大家的褒貶,加以研究,積思三年才完成。由此可見戴逵是首先創造了中國式佛像的藝術家。戴逵并且創造了夾纻漆像的作法,把漆工藝的技術運用到雕塑方面,是今天仍流行的脫胎漆器的創始者。戴逵在南京瓦官寺作的五軀佛像,和顧愷之的《維摩詰像》及獅子國(錫蘭島)的玉像,共稱“瓦官寺三絕”。 |
石雕 | 石雕 石雕,指用各種可雕、可刻的石頭,創造出具有一定空間的可視、可觸的藝術形象,借以反映社會生活、表達藝術家的審美感受、審美情感、審美理想的藝術。 常用的石材有花崗石、大理石、青石、砂石等。石材質量堅硬耐風化,是大型紀念性雕塑的主要材料。 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雕塑 | 雕塑 (華龍寶著圖書)《雕塑》是2006年華龍寶出版社、江蘇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除介紹雕塑的基本知識、基本技法外,還兼顧師范性特點,結合中小學美術教學、校園美化、課外文化活動等方面涉及雕塑造型制作的相關內容,介紹一些具有實用價值的知識與技法,以供參考、選用。 雕塑 (詞語概念)雕塑,指為美化城市或用于紀念意義而雕刻塑造、具有一定寓意、象征或象形的觀賞物和紀念物。雕塑是造型藝術的一種。 又稱雕刻,是雕、刻、塑三種創制方法的總稱。指用各種可塑材料(如石膏、樹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質材料(如木材、石頭、金屬、玉塊、瑪瑙、鋁、玻璃鋼、砂巖、銅等),創造出具有一定空間的可視、可觸的藝術形象,借以反映社會生活、表達藝術家的審美感受、審美情感、審美理想的藝術。通過雕、刻減少可雕性物質材料,塑則通過堆增可塑物質性材料來達到藝術創造的目的。 |
技法 | 技法 技法是指藝術家運用他們的工具和材料以獲得表現性效果的方法或技術。使用介質的方式也會對一個藝術家的總體觀念的美學品質產生很強的影響。技術+方法=技法,用相對簡單的技巧解決問題的技術和實踐總結出的方法。打個比方沒有矩規不成方圓。 |
文藝復興藝術 | 文藝復興藝術 《文藝復興藝術》是2002年10月01日由香港三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大衛.博伊爾。主要講述了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故事。 |
唱戲 | 唱戲 (詞語)唱戲是指包括對白、武打、唱腔等形式的戲曲表演藝術。唱戲需要很多技巧,唱戲也是主張深呼吸的。用鼻微吸,就能吸得深。要做到鼻微微一吸,腰圍和橫膈膜即有膨脹感覺,但千萬別去下死勁膨脹它。梅蘭芳、荀慧生、程硯秋、尚小云是四位杰出的旦角表演藝術家。他們是20世紀20年代起在京劇舞臺上異軍突起的四位藝術明星,他們以各自的風格特色,各自的代表劇目,形成了四大流派,改變了老生唱主角的一統天下,形成了旦角挑班唱戲的新局面,創造了京劇舞臺爭奇斗艷、絢麗多姿的鼎盛年華。 |
唱戲 | 唱戲 (詞語)唱戲是指包括對白、武打、唱腔等形式的戲曲表演藝術。唱戲需要很多技巧,唱戲也是主張深呼吸的。用鼻微吸,就能吸得深。要做到鼻微微一吸,腰圍和橫膈膜即有膨脹感覺,但千萬別去下死勁膨脹它。梅蘭芳、荀慧生、程硯秋、尚小云是四位杰出的旦角表演藝術家。他們是20世紀20年代起在京劇舞臺上異軍突起的四位藝術明星,他們以各自的風格特色,各自的代表劇目,形成了四大流派,改變了老生唱主角的一統天下,形成了旦角挑班唱戲的新局面,創造了京劇舞臺爭奇斗艷、絢麗多姿的鼎盛年華。 |
質感 | 質感 (漢語詞匯)質感( texture)是指造型藝術形象在真實表現質地方面引起的審美感受。在繪畫、版畫、雌塑、攝影等藝術中,通過不同的線條、色彩、明暗及相應的筆觸、刀法、用光,可以真實地表現出對象所具有的特殊質地,如皮膚的柔嫩或粗糙、首飾的光澤、玻璃的透明、鋼鐵的硬重、絲綢的飄逸等等,使人產生逼真之感。質感是作品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如羅丹的雕塑《思想者》,裸體男子渾身的肌肉部緊張地加入了思索。質感又是形式美的重要因素,需要藝術家嫻熟地掌握本藝術門類的媒介特性和技巧手段才能表現出來。質感有兩種類型,一類是寫實的,重視對細部惟妙惟肖的真實表現,一類是寫意的,重況整體的質感,如齊白石筆下的蝦、蔬菜,又如套色木刻等。 |
美術片 | 美術片 美術片,一種特殊形式的電影。美術片是中國的名詞,在世界上統稱animation,是動畫片、 木偶片、剪紙片的總稱。美術片主要運用繪畫或其他造型藝術的形像(人動物或其他物體)來表現藝術家的創作意圖,是一門綜合藝術。 美術電影有短片、長片和系列片多種,題材和形式廣泛多樣,在世界影壇上占有重要地位。在電視領域中更受重視,為少年兒童和成年觀眾所喜聞樂見。 |
藝術哲學 | 藝術哲學 (當代世界出版社)《藝術哲學》是2009年當代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H·丹納。本書最初是丹納在巴黎美術學習講述美術史的講義,包括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繪畫,尼德蘭繪畫和希臘雕塑。對于我們欣賞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和歐洲哲學起源之一希臘雕塑非常具有指導性。 |
質感 | 質感 (漢語詞匯)質感( texture)是指造型藝術形象在真實表現質地方面引起的審美感受。在繪畫、版畫、雌塑、攝影等藝術中,通過不同的線條、色彩、明暗及相應的筆觸、刀法、用光,可以真實地表現出對象所具有的特殊質地,如皮膚的柔嫩或粗糙、首飾的光澤、玻璃的透明、鋼鐵的硬重、絲綢的飄逸等等,使人產生逼真之感。質感是作品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如羅丹的雕塑《思想者》,裸體男子渾身的肌肉部緊張地加入了思索。質感又是形式美的重要因素,需要藝術家嫻熟地掌握本藝術門類的媒介特性和技巧手段才能表現出來。質感有兩種類型,一類是寫實的,重視對細部惟妙惟肖的真實表現,一類是寫意的,重況整體的質感,如齊白石筆下的蝦、蔬菜,又如套色木刻等。 |
柏林大學 | 柏林大學 柏林大學(Universit?t zu Berlin)是德國的一所綜合性高等學校。 原名柏林弗里特里希-威廉大學,設于柏林。1809年由普魯士王國內務部文教總管威廉·馮·洪堡負責籌建,1810年10月正式開學。是人類教育和科學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柏林大學校區原址位于菩提樹下大街。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柏林原本只有一個“柏林大學”,而大學師生也很驕傲地以拉丁文校名柏林大學(Alma mater berolinensis)自稱。冷戰期間,柏林大學被劃入東柏林境內,部分師生從原校出走,并在以美國、英國及法國為首西方陣營的支持下,1948年于西柏林成立了"自由的柏林大學"(即今柏林自由大學),成為西德學術重鎮。真理、公平、自由是柏林自由大學建校以來的校訓。柏林大學分裂之后,位于東柏林的原址校區則于1949年改名為現今的柏林洪堡大學,以紀念大學創辦人、德國著名教育改革家威廉·馮·洪堡兄弟。 1842年創建德國第一個物理實驗室。一批科學家曾在該校執教,并創立新的理論和學科。柏林大學培養了很多具有真才實學的科學家、哲學家和藝術家,包括數十位諾貝爾獎得主。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柏林大學分為兩所。前民主德國的改名為柏林洪堡大學,西柏林的改名為柏林自由大學。 |
柏林大學 | 柏林大學 柏林大學(Universit?t zu Berlin)是德國的一所綜合性高等學校。 原名柏林弗里特里希-威廉大學,設于柏林。1809年由普魯士王國內務部文教總管威廉·馮·洪堡負責籌建,1810年10月正式開學。是人類教育和科學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柏林大學校區原址位于菩提樹下大街。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柏林原本只有一個“柏林大學”,而大學師生也很驕傲地以拉丁文校名柏林大學(Alma mater berolinensis)自稱。冷戰期間,柏林大學被劃入東柏林境內,部分師生從原校出走,并在以美國、英國及法國為首西方陣營的支持下,1948年于西柏林成立了"自由的柏林大學"(即今柏林自由大學),成為西德學術重鎮。真理、公平、自由是柏林自由大學建校以來的校訓。柏林大學分裂之后,位于東柏林的原址校區則于1949年改名為現今的柏林洪堡大學,以紀念大學創辦人、德國著名教育改革家威廉·馮·洪堡兄弟。 1842年創建德國第一個物理實驗室。一批科學家曾在該校執教,并創立新的理論和學科。柏林大學培養了很多具有真才實學的科學家、哲學家和藝術家,包括數十位諾貝爾獎得主。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柏林大學分為兩所。前民主德國的改名為柏林洪堡大學,西柏林的改名為柏林自由大學。 |
荀派 | 荀派 荀派,荀慧生(1900~1968),男,偉大的京劇旦角表演藝術家,荀派藝術的創始人。祖籍河北東光,初名秉超,后改名秉彝,又改名“詞”,字慧聲,1925年與余叔巖合演《打漁殺家》起改名為荀慧生,號留香,藝名白牡丹。一生演出了三百多出戲,其中代表作為《元宵謎》、《玉堂春》、《棋盤山》等,與楊小樓、尚小云、潭小培一起稱為“三小一白”。1927年和1931年兩次當選 “四大名旦”,有“無旦不荀”的美譽。他指導和親自傳授的后人、學生、徒弟有:吳紀敏、金淑華、李薇華等,稱為京劇荀派。 |
書畫 | 書畫 書畫是繪畫和書法的統稱。畫,是人們生活中創造的結晶,畫的起源久遠,有著豐富的意思。“畫中有詩,詩中有畫”,中國古代,詩與畫分不開。畫的作品也體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畫中常常包含著藝術家強烈的思想感情,因此藝術也深深地孕育在畫中。書,一說是書法,也就是俗話說的所謂的字,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書是指文化內涵。由此可知,書畫是指繪畫和書法,也可以理解為具有文化內涵的繪畫。 |
戰爭藝術概論 | 戰爭藝術概論 (戰爭藝術概論)《戰爭藝術概論》是2006年1月解放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A·H·若米尼。本書主要介紹了現代戰爭理論及原則的綜合體系。 |
書畫 | 書畫 書畫是繪畫和書法的統稱。畫,是人們生活中創造的結晶,畫的起源久遠,有著豐富的意思。“畫中有詩,詩中有畫”,中國古代,詩與畫分不開。畫的作品也體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畫中常常包含著藝術家強烈的思想感情,因此藝術也深深地孕育在畫中。書,一說是書法,也就是俗話說的所謂的字,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書是指文化內涵。由此可知,書畫是指繪畫和書法,也可以理解為具有文化內涵的繪畫。 |
筆會 | 筆會 特指藝術家在約定的時間和場合同時進行創作并交流的活動。言外之意就是筆墨聚會的意思。 |
筆會 | 筆會 特指藝術家在約定的時間和場合同時進行創作并交流的活動。言外之意就是筆墨聚會的意思。 |
巴比松畫派 | 巴比松畫派 巴比松畫派(Barbizon school)是指一群活動于1830至1880年間,在鄰近楓丹白露森林的巴比松鎮的法國風景畫家,他們形成了一個非正式的流派,或者說是藝術家群體。他們是第一批直接對照自然寫生的畫家,而不是在畫室中創作風景畫。這種創作態度和他們的對于田園風光和人物的真實寫照影響了印象主義的畫風。巴比松畫派的領袖人物是西奧多·盧梭(Théodore Rousseau,1812-1867)和查理·法蘭斯瓦·杜比尼(Charles Franois Daubigny,1817-1878)。有些畫家雖然也與他們交往,但繪畫風格卻不相同,如卡米耶·柯羅(Camille Corot,1796-1875),他的風景少一些真實卻彌漫著光影;弗朗西斯·米勒(Fran-ois Millet,1814-1875)對生活在這里的農民的興趣遠大于田園本身。見PLEIN AIR。 |
做文章 | 做文章 《做文章》是五六十年前由川劇移植來的。這里不能不提到川劇著名藝術家周企何先生,他生于1911年,早在20世紀50年代,周企何先生和周裕祥先生、劉成基先生、陳全波先生就被譽為川劇的四大名丑。當年周企何主演的《做文章》曾風靡一時 |
富貴氣 | 富貴氣 富貴氣,拼音fù guì qì ,出處阿英 《藝術家的故事》。 |
富貴氣 | 富貴氣 富貴氣,拼音fù guì qì ,出處阿英 《藝術家的故事》。 |
家事學校 | 家事學校 據《辭海》解釋: 家事學校:專門教授家庭事務管理的學校。 王西彥《人的世界》里有云:“我原想把她也培植成一個藝術家的,做哥哥的介紹道,但現在我的主意改變了——我要她去進這里的一個家事學校。” |
家事學校 | 家事學校 據《辭海》解釋: 家事學校:專門教授家庭事務管理的學校。 王西彥《人的世界》里有云:“我原想把她也培植成一個藝術家的,做哥哥的介紹道,但現在我的主意改變了——我要她去進這里的一個家事學校。” |
謝意 | 謝意 謝意,獨立藝術家、行者,從事紙本藝術、雕塑藝術、陶瓷藝術、環境藝術等多種藝術形式創作。武漢尚藝坊藝術傳播有限公司藝術總監。中國藝術鄉村行動計劃-《生活· 藝術· 家》項目策劃人。 |
謝意 | 謝意 謝意,獨立藝術家、行者,從事紙本藝術、雕塑藝術、陶瓷藝術、環境藝術等多種藝術形式創作。武漢尚藝坊藝術傳播有限公司藝術總監。中國藝術鄉村行動計劃-《生活· 藝術· 家》項目策劃人。 |
典型性格 | 典型性格 典型性格(typical character)是指藝術作品中藝術形象所具有的最有代表性的性格特征。藝術家在描寫現實事物時,總是要有選擇性地將現實生活中共同的、普遍的、最具代表性的特性概括起來,集中體現在一個藝術形象上,從而構成藝術形象的典型性格。它總是通過藝術形象的典型行為方式表現出來,是藝術形象在典型的心理活動調節和控制下實現的典型生活方式和實踐活動方式的總和。它既包括人類(不同階級、民族、社會集團的人物)所共同具有的最有代表性的一般特性,也包括某一群體或者某個特殊個體所特有的最鮮明突出的個性特性,是共性和個性的辯證統一,體現著創作家的審美理想、藝術語言修養、審美技巧,具有高度審美價值。具有典型性格的藝術形象和他生存的典型環境都是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存在和發展的,因此在典型性格和典型環境的相互關系和聯系中能夠揭示當時社會生活的某些本質特征。 |
萬金 | 萬金 (景德鎮陶瓷青年藝術家)萬金,字一筆,景德鎮當代陶瓷青年藝術家,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專職畫師,中國書畫藝術委員會會員,中國關公基金特聘畫師,北京山西企業商會會員,江西省工藝美術師,景德鎮市美術協會會員,畢業于景德鎮陶瓷學院美術系。當今瓷都陶瓷界有較高藝術修養和極具發展潛力的陶瓷家。 萬金 (詞語)萬金,漢語詞語,意思是極多的錢財,出自于《春望》。 |
創作方法 | 創作方法 創作方法又稱“創作原則”。是文藝家按照一定的要求表達思想感情和再現社會生活的基本原則。創作方法同文藝家的立場觀點、審美意識有密切的關系,它雖也包含著技巧的因素,但卻不能歸結為技巧、技法,而是思想性因素和技巧性因素的有機統一。它同世界觀的關系極為密切,它體現著文藝家的審美觀、藝術觀,并與其政治觀、哲學觀以至對世界人生的基本看法互相聯系。但世界觀同創作方法有時也存在著矛盾。世界上流行的創作方法很多,主要有古典主義、浪漫主義、自然主義、現代主義、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革命現實主義與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等。創作方法在具體的創作過程中,大致對表現對象的選擇、觀念意向的適應、主體位置的確定、形象造型的引發等起作用。 |
創作方法 | 創作方法 創作方法又稱“創作原則”。是文藝家按照一定的要求表達思想感情和再現社會生活的基本原則。創作方法同文藝家的立場觀點、審美意識有密切的關系,它雖也包含著技巧的因素,但卻不能歸結為技巧、技法,而是思想性因素和技巧性因素的有機統一。它同世界觀的關系極為密切,它體現著文藝家的審美觀、藝術觀,并與其政治觀、哲學觀以至對世界人生的基本看法互相聯系。但世界觀同創作方法有時也存在著矛盾。世界上流行的創作方法很多,主要有古典主義、浪漫主義、自然主義、現代主義、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革命現實主義與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等。創作方法在具體的創作過程中,大致對表現對象的選擇、觀念意向的適應、主體位置的確定、形象造型的引發等起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