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形容紀念碑的詞語

    形容紀念碑的詞語:1. 雄偉;2. 壯觀;3. 恢弘;4. 高聳;5. 宏偉;6. 莊嚴;7. 雕塑;8. 紀念;9. 歷史;10. 傳統;11. 象征;12. 紀念館;13. 紀念堂;14. 紀念碑林;15. 紀念廣場;16. 紀念墻;17. 紀念塔;18. 紀念柱;19. 紀念雕塑;20. 紀念紀念碑

    形容紀念碑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拼音/解釋
    紀念碑 紀念碑 紀念碑(漢語拼音jìniànbēi;英語monument;cenotaph;column),是為紀念已故人物或大事件而建立的石碑或者慶祝戰爭勝利的紀念碑。
    紀念碑 紀念碑 紀念碑(漢語拼音jìniànbēi;英語monument;cenotaph;column),是為紀念已故人物或大事件而建立的石碑或者慶祝戰爭勝利的紀念碑。
    碑石 碑石 碑石作紀念碑、書法碑刻和墓葬用品使用的花崗石、大理石石材。
    揭幕 揭幕 揭幕,本義為在紀念碑等落成典禮上,將事先蒙在其上的紅布揭開的一種儀式。
    德政碑 德政碑 德政碑,鄭珍《酒店埡即事》詩云:“六旬不雨渾閑事,里長催書德政碑。”凡為官者清正廉潔,造福一方,曰“德政”;百姓為其刻石立碑,并在碑上刻上紀念性的文字和圖畫,豎立起來,作為永久的紀念,稱為“德政碑”,專指舊時歌頌官吏政績的紀念碑。又叫“遺愛碑”或“去思碑”。
    二二八紀念碑 辭典解釋二二八紀念碑  èr èr bā jì niàn bēi     二二八事件的紀念碑,樹立在臺北市二二八和平公園中。由王俊雄建筑師設計,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撰文。
    自由女神像 自由女神像 自由女神像(英文:Statue Of Liberty),全名為“自由女神銅像國家紀念碑”,正式名稱是“自由照耀世界(Liberty Enlightening the World)”,位于美國紐約海港內自由島的哈德遜河口附近。 自由女神穿著古希臘風格服裝,頭戴光芒四射冠冕,七道尖芒象征七大洲。右手高舉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捧著一塊銘牌,上面刻著July IV MDCCLXXVI(1776年7月4日,《獨立宣言》頒發的日期);腳下是打碎的手銬、腳鐐和鎖鏈,象征著掙脫暴政的約束和自由。 自由女神像是美國的象征,美利堅民族和美法人民友誼象征,表達美國人民爭取民主、自由的崇高理想。自由是美國的象征。 1984年,美國自由女神銅像國家紀念碑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內涵被廣泛用于各種領域。
    斷碑 斷碑 (三一八斷碑)在北京圓明園西南面“九洲清宴”遺址,有一座“三·一八”烈士墓,這座墓園占地約100平方米,正中修筑一米多高的石砌圓形臺基,臺基上豎起通高九米六面體大理石墓碑。在清華大學內“水木清華”北面土山之陰,建有“三·一八烈士韋杰三紀念碑”。這是清華學生在1926年從圓明園遺址運來的一根大理石斷柱,人們稱之為“三·一八斷碑”。
    斷碑 斷碑 (三一八斷碑)在北京圓明園西南面“九洲清宴”遺址,有一座“三·一八”烈士墓,這座墓園占地約100平方米,正中修筑一米多高的石砌圓形臺基,臺基上豎起通高九米六面體大理石墓碑。在清華大學內“水木清華”北面土山之陰,建有“三·一八烈士韋杰三紀念碑”。這是清華學生在1926年從圓明園遺址運來的一根大理石斷柱,人們稱之為“三·一八斷碑”。
    墓碑 墓碑 (基本含義)人類對死者埋葬處所做的一種紀念性的載體,一般以石質材料制成,也有使用木材、金屬材料和其他材料制成。 中國古代“墓而不墳”,只在地下掩埋,地表不樹標志。后來逐漸有了地面堆土的墳,又有了墓碑。 人去逝后,如要立墓,大多都要有墓碑文。墓碑文上一般刻記死者的姓名、籍貫、成就,逝世日期和立碑人的姓名及與死者的關系。寫碑文應對死者充滿敬意和感情。民國二十二年《河南通志·睢縣采訪稿·袁可立墓碑》:"袁尚書可立墓碑,在(睢州)城南四里許,劉店村東里許。碑高八尺,上蛟螭,下赑屃,高約丈余,尚稱體制。" 墓碑 (詞語概念)墓碑,指平放在墳墓上的碑文石;墳墓的臺石。《禮記·檀弓下》有“公室視豐碑”之語。
    石碑 石碑 (石刻的一種)石碑,是作為紀念物或標記的豎石。多鐫刻文字,意在垂之久遠。碑是立在宮殿、陵墓或寺廟中記事的石塊。石碑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組成。
    石雕 石雕 石雕,指用各種可雕、可刻的石頭,創造出具有一定空間的可視、可觸的藝術形象,借以反映社會生活、表達藝術家的審美感受、審美情感、審美理想的藝術。 常用的石材有花崗石、大理石、青石、砂石等。石材質量堅硬耐風化,是大型紀念性雕塑的主要材料。 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曹娥碑 曹娥碑 曹娥碑,是東漢年間人們為頌揚曹娥的美德,紀念她的孝行而立的石碑,是中國著名碑刻,且有一段字謎的傳說。開始由蔡文姬的父親蔡邕書寫此碑,千百年來風雨滄桑之后,又由宋朝王安石的女婿蔡卞重新臨摹,一直保存至今。所以我們今天在這里看到的其實是宋朝的石碑,曹娥碑高2.1米,寬1米,上面的字體為行楷體。羅貫中、曹雪芹更是把曹娥碑的故事寫入了自己的作品中。
    圣保羅大教堂 圣保羅大教堂 (英國倫敦教堂)圣保羅大教堂(St.Paul's Cathedral)是世界著名的宗教圣地,世界第五大教堂,英國第一大教堂,教堂也是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位列世界五大教堂之列。圣保羅大教堂最早在604年建立,后經多次毀壞、重建,由英國著名設計大師和建筑家克托弗.雷恩爵士(Sir Christopher Wren)在17世紀末完成這倫敦最偉大的教堂設計,整整花了35年的心血。圣保羅教堂另一個建筑特色,是少數設計、建筑分別僅由一人完成,而非歷經多位設計、建筑師的教堂之一,教堂內還有一個雷恩的墓碑,上書“If you seek his monument, just look around”(如果你在尋覓他的紀念碑,只需要看看周圍)。里面還有一所具有不凡地位的法學院,位于教堂區內的圣保羅十字學院是倫敦的首屆“議會”所在地。圣保羅大教堂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建筑為華麗的巴洛克風格,是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17世紀末建成。
    題名 題名 題名,指古人為紀念科場登錄、旅游行程等,在石碑或壁柱上題記姓名。見唐 張籍 《送遠曲》:“愿君到處自題名,他日知君從此去。”
    題名 題名 題名,指古人為紀念科場登錄、旅游行程等,在石碑或壁柱上題記姓名。見唐 張籍 《送遠曲》:“愿君到處自題名,他日知君從此去。”
    七星山 七星山 (沈陽七星山)七星山,是位于沈陽市沈北新區的一處自然景點。形成于侏羅紀末期,由南山、塔山等七座山頭組成,因其山形分布似北斗七星的排列狀而得名。七星山北依遼河,自然風光優美,分布有狐貍大溝等山溝二十多個;其人文景觀也極其豐富,有建于1074年的遼代古塔、北魏拓跋氏建設的石佛及寺院、“雙洲古城”遺址、遼金時期興建的韓家花園遺址,以及明邊墻和烽火臺,清時左寶貴修建的遼河套堤和紀念碑,近代戰爭碉堡等。 七星山殘塔照片由 沈陽商業攝影師:李松嶺 于2016/06/11拍攝 根據此塔地宮中出土的石碑所記,七星山塔是遼雙州雙城縣時家寨凈居院舍利塔,建于遼道宗咸雍十年(1074年)。此塔為六角形,有無塔心室已不得而知,佛龕中為何佛亦難以考證,給今人留下了許多不解之迷。 遼雙州雙城縣的位置,也是這眾多不解之迷之中的一個,有說雙州城址位于七星山東南的,也就是在沈北新區境內;有說在遼河對面的法庫縣的;還有說在鐵嶺縣阿吉鎮的古城子。
    吳山 吳山 (冰心孫子)吳山,男,著名作家及教育家冰心長子吳平與其前妻陳凌霞的兒子。2012年5月31日,吳山在沒有告知原告的情況下進入紀念園,并在冰心、吳文藻夫婦的紀念碑上用紅油漆刷上8個大字:“教子無方枉為人表”。隨后遭到陵園管理方的起訴。2012年12月3日在北京市延慶縣人民法院一審開庭審理,原告、被告表示愿就修復方案和預算進行調解。
    吳山 吳山 (冰心孫子)吳山,男,著名作家及教育家冰心長子吳平與其前妻陳凌霞的兒子。2012年5月31日,吳山在沒有告知原告的情況下進入紀念園,并在冰心、吳文藻夫婦的紀念碑上用紅油漆刷上8個大字:“教子無方枉為人表”。隨后遭到陵園管理方的起訴。2012年12月3日在北京市延慶縣人民法院一審開庭審理,原告、被告表示愿就修復方案和預算進行調解。
    尚志 尚志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一個縣級市)尚志市是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代管縣級市,位于黑龍江省中南部,哈爾濱市東南部,東經127°17′-129°12′、北緯44°29′-45°34′。東界海林市,西鄰阿城區,南與五常市接壤,北與延壽縣、方正縣、賓縣相連接。東西長約153千米,南北寬約90千米。總面積8910平方千米。2015年總人口584225人。轄10個鎮、5個鄉、2個民族鄉。市政府駐尚志鎮西大直街187號。 1946年11月,為紀念抗日英雄趙尚志和他所領導的抗日將士在珠河縣的豐功偉績,珠河縣第一次農工代表會議通過決議,將珠河縣改為尚志市。 地處張廣才嶺西麓,地勢東高西低。平均氣溫2.3℃。年均降水量666毫米。森林、冰雪資源豐富,大理石、白粘土、石墨儲量大。濱綏鐵路和綏滿高速公路、301國道、203省道、223省道公路過境。名勝古跡有亞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區、烏吉密景區、尚志景區、萬佛山景區、珠河抗日游擊隊紀念碑等。 2017年2月,尚志市入選國家重大市政工程領域PPP創新工作重點城市。
    石碌 石碌 石碌隸屬昌江黎族自治縣轄鎮,縣府駐地。1953年屬東方縣二區,后改公社,1964年建石碌鎮。位于縣境東部,區域面積216平方公里,下轄11個村委會,5個社區居委會,其中4個為城鎮社區居委會,1個為農村居委會。全鎮有30個自然村,總人口52025人,其中農村總人口21560人。石碌至三亞鐵路起點。轄水頭、保梅、牙營、雞心4個村委會。企業有采礦、水泥、鋼鐵、發電、鉛鋅、建材、陶瓷、造船、化肥、食品等行業。有工礦企業15家,鎮辦企業31家。農業主產水稻,種植芒果、蔬菜。境內有風流山瀑布,清乾隆年間建的禁采碑,死難礦工紀念碑。
    岳飛廟 岳飛廟 (河南安陽岳飛廟)岳飛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文物系統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岳飛廟,位于河南省湯陰縣城內岳廟街86號,又名精忠廟,后也稱“宋岳忠武王廟”,是后人為紀念南宋抗金名將、中國著名民族英雄岳飛而建(1103-1142年)的祠廟。始建年代無考,今址是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重建,以后歷代屢有增建,逐漸成為一處完整的古建筑群。 岳飛廟景區占地面積6300余平方米,殿廡建筑百余間,是一處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景區外廓呈長方形,布局嚴謹、建筑精湛、殿堂雄偉、亭廊秀麗、古柏參天、碑碣林立。
    岳飛廟 岳飛廟 (河南安陽岳飛廟)岳飛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文物系統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岳飛廟,位于河南省湯陰縣城內岳廟街86號,又名精忠廟,后也稱“宋岳忠武王廟”,是后人為紀念南宋抗金名將、中國著名民族英雄岳飛而建(1103-1142年)的祠廟。始建年代無考,今址是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重建,以后歷代屢有增建,逐漸成為一處完整的古建筑群。 岳飛廟景區占地面積6300余平方米,殿廡建筑百余間,是一處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景區外廓呈長方形,布局嚴謹、建筑精湛、殿堂雄偉、亭廊秀麗、古柏參天、碑碣林立。
    二王廟 二王廟 二王廟古建筑群坐落在今都江堰西門外的玉壘山麓,是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廟是為紀念都江堰的開鑿者、秦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二郎而修建的。二王廟初建于南北朝,現存建筑系清末民初所建,山門“二王廟”3個金字是愛國將領馮玉祥將軍的手筆。廟內有李冰和二郎的塑像,石壁上嵌有李冰以及后人關于治水的格言,被稱為治水三字經。后殿右側有畫家張大千、徐悲鴻等人的碑刻。園中植滿各種名貴花木,古木參天,林蔭蔽日,是四川的游覽觀光勝地。
    嶽飛廟 岳飛廟 (河南安陽岳飛廟)岳飛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文物系統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岳飛廟,位于河南省湯陰縣城內岳廟街86號,又名精忠廟,后也稱“宋岳忠武王廟”,是后人為紀念南宋抗金名將、中國著名民族英雄岳飛而建(1103-1142年)的祠廟。始建年代無考,今址是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重建,以后歷代屢有增建,逐漸成為一處完整的古建筑群。 岳飛廟景區占地面積6300余平方米,殿廡建筑百余間,是一處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景區外廓呈長方形,布局嚴謹、建筑精湛、殿堂雄偉、亭廊秀麗、古柏參天、碑碣林立。
    二王廟 二王廟 二王廟古建筑群坐落在今都江堰西門外的玉壘山麓,是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廟是為紀念都江堰的開鑿者、秦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二郎而修建的。二王廟初建于南北朝,現存建筑系清末民初所建,山門“二王廟”3個金字是愛國將領馮玉祥將軍的手筆。廟內有李冰和二郎的塑像,石壁上嵌有李冰以及后人關于治水的格言,被稱為治水三字經。后殿右側有畫家張大千、徐悲鴻等人的碑刻。園中植滿各種名貴花木,古木參天,林蔭蔽日,是四川的游覽觀光勝地。
    二二八和平公園 辭典解釋二二八和平公園  èr èr bā hé píng gōng yuán     位于臺北市。原名為「臺北公園」。民國八十五年為悼念二二八事件的死難者,于二月二十八日更名為「二二八和平公園」。園內建有二二八紀念碑。
    銘文 銘文 (詞語概念)銘文,本指古人在青銅禮器上加鑄銘文以記鑄造該器的原由、所紀念或祭祀的人物等,后來就泛指在各類器物上特意留下的記錄該器物制作的時間、地點、工匠姓名、作坊名稱等的文字。在網絡游戲《魔獸世界》中銘文作為一種商業技能出現。
    銘文 銘文 (詞語概念)銘文,本指古人在青銅禮器上加鑄銘文以記鑄造該器的原由、所紀念或祭祀的人物等,后來就泛指在各類器物上特意留下的記錄該器物制作的時間、地點、工匠姓名、作坊名稱等的文字。在網絡游戲《魔獸世界》中銘文作為一種商業技能出現。
    德配天地 德配天地【解釋】指道德可與天地匹配。極言道德之高尚盛大。【出處】《莊子田子方》:“夫子德配天地,而猶假至言以修心。”【示例】香港人立維多利亞紀念碑曰:‘~’。 ◎清·鄒容《革命軍》
    臺座 臺座 臺座,即安置雕塑像及紀念碑用的底座。
    江河 江河 (現代朦朧詩派代表詩人)江河,原名于友澤,1949年生,北京人,1968年高中畢業。1980年5月在《上海文學》發表處女作《星星變奏曲》,著有詩集《從這里開始》《太陽和它的反光》等,是新時期朦朧詩派的代表詩人之一。他的詩作中灌注了相當厚重的歷史感,以《紀念碑》等政治抒情詩和古代神話組詩《太陽和它的反光》贏得社會矚目。與顧城、北島、舒婷和楊煉一起并稱為“五大朦朧詩人”。 江河 (詞語釋義)江河:許多文章中專指長江、黃河。也指人的姓名。如詩人江河,原名于友澤,1949年生,北京人。1968年高中畢業。 1980年在《上海文學》發表處女作《星星變奏曲》,著有詩集《從這里開始》《太陽和他的反光》等,是新時期朦朧詩的代表詩人之一。 北京江河幕墻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江河幕墻”)是中國領先的幕墻系統整體解決方案提供者。
    臺座 臺座 臺座,即安置雕塑像及紀念碑用的底座。
    下馬席 下馬席 烏蘭巴托市位于蒙古高原中部,肯特山南端,鄂爾渾河支流圖拉河畔,海拔1351m。這里地處內陸,屬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冬季最低氣溫達-40℃,夏季最高氣溫達35℃,年平均氣溫-2.9℃。烏蘭巴托南北兩面是連綿起伏的群山,清澈的圖拉河從城南的博格多山腳下自東向西緩緩流過,東西兩面為廣闊的草原,也是城市發展的走向。城市主要街區坐落在圖拉河北岸。市區沿著圖拉河布局,呈狹長形,西部有烏蘭巴托成吉思汗國際機場,市區南面有蒙古的圣山,山頂有蒙古人民革命紀念碑,可俯瞰全市。市中心有蒙古議會大樓,總統府和人民廣場。目前城市的基礎設施和商業設施均較不發達,市區內四處可見大片的蒙古包和簡易的木板房。烏蘭巴托也是蒙古國最大的城市和政治、交通中心。連接中俄的鐵路貫穿烏蘭巴托,北至蘇赫-巴托爾,南抵中國內蒙古自治區的二連浩特市。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 (古代阿拉伯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tales from the thousand and one nights)是阿拉伯民間故事集,又名《天方夜譚》。 該作講述相傳古代印度與中國之間有一薩桑國,國王山魯亞爾生性殘暴嫉妒,因王后行為不端,將其殺死,此后每日娶一少女,翌日晨即殺掉,以示報復。宰相的女兒山魯佐德為拯救無辜的女子,自愿嫁給國王,用講述故事方法吸引國王,每夜講到最精彩處,天剛好亮了,使國王愛不忍殺,允她下一夜繼續講。她的故事一直講了一千零一夜,國王終于被感動,與她白首偕老。因其內容豐富,規模宏大,故被高爾基譽為世界民間文學史上“最壯麗的一座紀念碑”。
    速就 速就 《太平廣記》卷五引《仙傳拾遺·王次仲》:“﹝ 王次仲 ﹞以為世之篆文,功多而用寡,難以速就。” 元 王禎 《耨》詩:“曾聞傴僂翁,功毋求速就。” 郭沫若 《紀念碑性的建國史詩之期待》:“偉大的成品決不能一朝一夕便可以完成,我們也不希望它有那樣的速就。”
    下馬席 下馬席 烏蘭巴托市位于蒙古高原中部,肯特山南端,鄂爾渾河支流圖拉河畔,海拔1351m。這里地處內陸,屬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冬季最低氣溫達-40℃,夏季最高氣溫達35℃,年平均氣溫-2.9℃。烏蘭巴托南北兩面是連綿起伏的群山,清澈的圖拉河從城南的博格多山腳下自東向西緩緩流過,東西兩面為廣闊的草原,也是城市發展的走向。城市主要街區坐落在圖拉河北岸。市區沿著圖拉河布局,呈狹長形,西部有烏蘭巴托成吉思汗國際機場,市區南面有蒙古的圣山,山頂有蒙古人民革命紀念碑,可俯瞰全市。市中心有蒙古議會大樓,總統府和人民廣場。目前城市的基礎設施和商業設施均較不發達,市區內四處可見大片的蒙古包和簡易的木板房。烏蘭巴托也是蒙古國最大的城市和政治、交通中心。連接中俄的鐵路貫穿烏蘭巴托,北至蘇赫-巴托爾,南抵中國內蒙古自治區的二連浩特市。
    貫鐵 貫鐵 guàn tiě 貫鐵(貫鐵) 《晉書·劉曜載記》:“﹝ 劉曜 ﹞雄武過人,鐵厚一寸,射而洞之,于時號為神射。”后遂以“貫鐵”形容力大善射。 清 顧宗泰 《晉十六國詠史詩·劉曜》:“雄才貫鐵力能殫,十五年來久據鞍。” 柳亞子 《寄題黎沙紀念碑及銅像》詩:“當年貫鐵心非石,此日熔金貌似花。”
    輝綠巖 辭典解釋輝綠巖  huī lǜ yán     一種火成巖。含有鈉長石及普通輝石、磷灰石、鐵礦、橄欖石等,風化時呈綠色,多成巖流、巖脈等狀產出。是良好的建筑材料,多用來制造紀念碑。 英語 diabase (geology)?, dolerite德語 Dolerit , Diabase, Grünstein (ein Mineral)? (S, Geol)?
    貫鐵 貫鐵 guàn tiě 貫鐵(貫鐵) 《晉書·劉曜載記》:“﹝ 劉曜 ﹞雄武過人,鐵厚一寸,射而洞之,于時號為神射。”后遂以“貫鐵”形容力大善射。 清 顧宗泰 《晉十六國詠史詩·劉曜》:“雄才貫鐵力能殫,十五年來久據鞍。” 柳亞子 《寄題黎沙紀念碑及銅像》詩:“當年貫鐵心非石,此日熔金貌似花。”
    頭城鎮 辭典解釋頭城鎮  tóu chéng zhèn     鄉鎮名。位于宜蘭縣。面積約九十四平方公里。為蘭陽平原最早開發的地方,有北回鐵路經過,背山面海,風景優美,境內有吳沙紀念碑、頭城海水浴場、大里海岸、北關古隘等名勝。每年中元節舉辦的搶孤競賽,為當地極具特色的民俗活動。 英語 Toucheng town in Yilan county 宜蘭縣|宜蘭縣[Yi2 lan2 xian4], Taiwan德語 Toucheng (Ort in Taiwan)? (Eig, Geo)?
    鑲嵌畫 辭典解釋鑲嵌畫  xiāng qiān huà     用有色石子、陶片、玻璃、瓷磚等嵌成的圖畫。其起源甚早,遺跡散見各地,以拜占庭藝術作品最為豐富。主要用以裝飾地板、墻壁、天花板、紀念碑等。近代建筑中也常應用此法作壁畫的裝飾。
    拓印 拓印 拓印是對雕刻的或石刻的表面的手工復制品,其方法是將一張紙緊緊覆蓋在作品上,用黑色或彩色材料拓印。傳統的拓印材料是宣紙和一種叫拓印蠟的塊狀黑色材料。有時,特別是在拓印細弱的線條時,更宜用另一種方法,即用一種粉狀石墨加油達到一定的干硬度,再用敷墨具施于紙上。拓印被廣泛用于復制各種文化時代的多種浮雕;復制石刻圖案,特別是古代中國和其他亞洲文化的石刻;復制中世紀教堂里的紀念性黃銅雕刻品;復制美國建國以前的墓碑;甚至在日本被用來摹印魚。藝術家亦將拓印技術視為創作的過程,他們為拓本上色,并添上或改動原來的線條。
    赤嵌樓 赤嵌樓 赤嵌樓:臺灣風景區 赤嵌樓:中國寶島臺灣——赤嵌樓普通紀念幣
    赤嵌樓 赤嵌樓 赤嵌樓:臺灣風景區 赤嵌樓:中國寶島臺灣——赤嵌樓普通紀念幣
    碑志 碑志 碑志,指鐫刻于石碑上的書法、文辭。為安葬設立的稱“墓碑”,也稱“墓表”、“墓碣”;列于墓道前者稱“神道碑”,入墓穴者稱“墓志”,或稱“墓志銘”、“壙銘”。
    碑誌 碑志 碑志,指鐫刻于石碑上的書法、文辭。為安葬設立的稱“墓碑”,也稱“墓表”、“墓碣”;列于墓道前者稱“神道碑”,入墓穴者稱“墓志”,或稱“墓志銘”、“壙銘”。
    峴山碑 峴山碑 峴山碑晉羊祜都督荊州諸軍事,駐襄陽,有政績。
    峴山碑 峴山碑 峴山碑晉羊祜都督荊州諸軍事,駐襄陽,有政績。
    張仙 張仙 張仙又稱送子張仙。是中國民間供奉的吉祥神,傳說能夠賜給世人兒女后嗣的道教男性神祇,類似于送子娘娘、鬼子母神,此神來源有多種說法:《金臺紀聞》認為張仙是孟昶。后蜀君主孟昶之妻花蕊夫人,為紀念孟昶,故向宋太祖假稱祭拜送子之神“張仙”。金臺紀聞:世所傳“張仙像”者,乃蜀王孟昶挾彈圖也。《續文獻通考》認為張仙是指四川仙人張遠霄,可為人消災避邪且助人得子。《歷代神仙通鑒》則認為張仙還有以彈弓逐打兇神“天狗”,保護世人生兒育女的能力。中國民間流傳的《桃園明圣經》則認為張仙奉天帝指派為關帝君的屬神。
    張仙 張仙 張仙又稱送子張仙。是中國民間供奉的吉祥神,傳說能夠賜給世人兒女后嗣的道教男性神祇,類似于送子娘娘、鬼子母神,此神來源有多種說法:《金臺紀聞》認為張仙是孟昶。后蜀君主孟昶之妻花蕊夫人,為紀念孟昶,故向宋太祖假稱祭拜送子之神“張仙”。金臺紀聞:世所傳“張仙像”者,乃蜀王孟昶挾彈圖也。《續文獻通考》認為張仙是指四川仙人張遠霄,可為人消災避邪且助人得子。《歷代神仙通鑒》則認為張仙還有以彈弓逐打兇神“天狗”,保護世人生兒育女的能力。中國民間流傳的《桃園明圣經》則認為張仙奉天帝指派為關帝君的屬神。
    立碑 立碑 《立碑》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為組詩《秦中吟十首》的第六首詩。此詩著重批評了文人卑劣的“諛墓”(對死人一味阿諛)風氣,揭露了世道的不公允。
    表忠觀 表忠觀 《表忠觀》是北宋初期為紀念五代十國時吳越國錢氏諸王而立的一所祠廟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郙閣頌 郙閣頌 《郙閣頌》,是東漢靈帝劉宏建寧五年(公元 172年)刻的一方摩崖石刻。當時,是為紀念漢武都太守李翕重修郙閣棧道而書刻的,故全稱《漢武都太守李翕析里橋郙閣頌》。該石刻自成一家,獨具豐標,為標準的漢隸八分 ——結構嚴整,章法茂密,俊逸古樸,風格沉郁,體態赫奕,在優美多姿的漢隸中,確為我國的藝術 精品,是研究祖國文字、書法和東漢八分漢隸的重要實物資料。近年來,日本書法界,多次遠渡重洋,長途跋涉,前來目睹 這塊東漢摩崖刻石瑰寶,并進行多角度的研究。它同漢《石門頌》, 《西狹頌》,并稱我國的“漢 三頌”。
    杏壇 杏壇 杏壇是為紀念孔子講學而建,孔子第四十五代孫孔道輔監修孔廟時,將正殿后移,除地為壇,環植以杏,名曰“杏壇”。杏壇是孔子教育光輝的象征。
    歌風臺 歌風臺 歌風臺為紀念漢高祖劉邦衣錦還鄉,所著《大風歌》而興建,位于徐州市沛縣縣城中心漢城公園內。為“沛縣古八景”之一,也是現今重要觀光旅游景點之一。82年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公元前 196 年,漢高祖劉邦平定叛亂的淮南王英布,還歸故里,置酒沛宮,邀家鄉父老歡宴,把酒話舊,感慨萬千酒酣興起,這位馬上歸來的開國皇帝、布衣英雄擊筑高歌:“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屢毀屢建,具體可參閱本詞條和《沛縣志》及相關資料。
    歌風臺 歌風臺 歌風臺為紀念漢高祖劉邦衣錦還鄉,所著《大風歌》而興建,位于徐州市沛縣縣城中心漢城公園內。為“沛縣古八景”之一,也是現今重要觀光旅游景點之一。82年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公元前 196 年,漢高祖劉邦平定叛亂的淮南王英布,還歸故里,置酒沛宮,邀家鄉父老歡宴,把酒話舊,感慨萬千酒酣興起,這位馬上歸來的開國皇帝、布衣英雄擊筑高歌:“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屢毀屢建,具體可參閱本詞條和《沛縣志》及相關資料。
    郙閣頌 郙閣頌 《郙閣頌》,是東漢靈帝劉宏建寧五年(公元 172年)刻的一方摩崖石刻。當時,是為紀念漢武都太守李翕重修郙閣棧道而書刻的,故全稱《漢武都太守李翕析里橋郙閣頌》。該石刻自成一家,獨具豐標,為標準的漢隸八分 ——結構嚴整,章法茂密,俊逸古樸,風格沉郁,體態赫奕,在優美多姿的漢隸中,確為我國的藝術 精品,是研究祖國文字、書法和東漢八分漢隸的重要實物資料。近年來,日本書法界,多次遠渡重洋,長途跋涉,前來目睹 這塊東漢摩崖刻石瑰寶,并進行多角度的研究。它同漢《石門頌》, 《西狹頌》,并稱我國的“漢 三頌”。
    表忠觀 表忠觀 《表忠觀》是北宋初期為紀念五代十國時吳越國錢氏諸王而立的一所祠廟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杏壇 杏壇 杏壇是為紀念孔子講學而建,孔子第四十五代孫孔道輔監修孔廟時,將正殿后移,除地為壇,環植以杏,名曰“杏壇”。杏壇是孔子教育光輝的象征。

    其它詞語熱搜

    * 形容紀念碑的詞語:1. 雄偉;2. 壯觀;3. 恢弘;4. 高聳;5. 宏偉;6. 莊嚴;7. 雕塑;8. 紀念;9. 歷史;10. 傳統;11. 象征;12. 紀念館;13. 紀念堂;14. 紀念碑林;15. 紀念廣場;16. 紀念墻;17. 紀念塔;18. 紀念柱;19. 紀念雕塑;20. 紀念紀念碑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