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形容百合的詞語

    形容百合的詞語:1. 溫柔;2. 純真;3. 柔美;4. 細膩;5. 輕盈;6. 婉約;7. 柔情;8. 愛戀;9. 恬靜;10. 悠然;11. 優雅;12. 清新;13. 晶瑩;14. 柔軟;15. 飄逸;16. 柔和;17. 甜美;18. 情深;19. 心靈手巧;20. 芳香

    形容百合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拼音/解釋
    百合 百合 (百合科百合屬植物)百合,學名(Lilium brownii var. viridulum Baker)又名強蜀、番韭、山丹、倒仙、重邁、中庭、摩羅、重箱、中逢花、百合蒜、大師傅蒜、蒜腦薯、夜合花等,是百合科百合屬(學名:Lilium)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原產于中國,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歐洲、北美洲等北半球溫帶地區,全球已發現有至少120個品種,其中55種產于中國。近年更有不少經過人工雜交而產生的新品種,如亞洲百合、香水百合、火百合等。鱗莖含豐富淀粉,可食,亦作藥用。
    百合花 百合花 (1981年崔新琴主演電影)《百合花》是1981年上映的中國戰爭電影,根據茹志鵑同名小說改編,由錢學恪、張昕執導,崔新琴、沈丹萍等主演。 《百合花》講述了文工團員魯蘭所在部隊向敵占縣城發起攻擊,發現他們借來的是一床精心刺繡著百合花圖案的新婚嫁妝。
    海百合 海百合 海百合是一種始見于早寒武紀世的棘皮動物,生活于海里,具多條腕足,身體呈花狀,表面有石灰質的殼,由于長得像植物,人們就給它們起了海百合這么個植物的名字。 海百合的身體有一個像植物莖一樣的柄,柄上端羽狀的東西是它們的觸手,也叫腕。這些觸手就象蕨類的葉子一樣迷惑著人們認為它們是植物。海百合是一種古老的無脊椎動物,在幾億年前,海洋里到處是它們的身影。
    野百合 野百合 (百合科百合屬)野百合(學名:Lilium brownii F.E.Br. ex Miellez):鱗莖球形,直徑2-4.5厘米;鱗片披針形,長1.8-4厘米,寬0.8-1.4厘米,無節,白色。莖高0.7-2米,有的有紫色條紋。葉散生,具5-7脈,全緣,兩面無毛。花單生或幾朵排成近傘形;花喇叭形,有香氣,乳白色,外面稍帶紫色,無斑點,向外張開或先端外彎而不卷。蒴果矩圓形,有棱,具多數種子。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山坡、灌木林下、路邊、溪旁或石縫中。海拔100-2150米。廣泛分布于亞歐大陸,在中國分布于華東、華中、華南以及西南各地。鱗莖可食,亦作藥用。有潤肺止咳、清熱、安神、利尿等作用;園藝上極具觀賞價值。(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百合科 百合科 百合科是被子植物的一大種群植物,屬單子葉植物類。約有250屬 3500種。廣泛分布于全世界,主要在溫帶與亞熱帶地區。中國有60屬約 560種,南北均產。 百合科在中國60屬,近600種,遍布中國。百合科中既有名花,又有良藥。有的還可以食用。主要的屬有蔥屬、菝葜屬、百合屬、沿階草屬、黃精屬、天門冬屬、貝母屬等。知母屬、鷺鷥蘭屬、白穗花屬等為中國特有。
    山丹 山丹 (百合科百合屬植物)山丹(拉丁學名:Lilium pumilum DC.),又名細葉百合,為百合 科百合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鱗莖白色,卵形或圓錐形;葉散生于莖中 部,線形;中脈下面突出,邊緣有乳頭狀突起;花紅色或紫紅色。 山丹主要分布于東北、河北、河南等北方大部分地區,大多分布在海 拔600米以上的向陽山坡或疏林草地。山丹花色美麗嬌艷,極具觀賞價值,同時山丹還是一種抗寒性很強、優良的百合屬種質資源, 可用于培育抗寒耐旱的百合花品種。 (概述圖參考資料來源:)
    蒜腦薯 蒜腦薯 百合又名蒜腦薯,因其地下莖塊由數十瓣鱗片抱合而成,故以“百片合成”而得名。百合來源于植物卷丹百合和細葉百合的干燥肉質鱗葉,為常用中藥,最早記載于《神農本草經》,被列為中品。歷代本草都有記載,家種、野生均有。 蒜腦薯,味道甘甜,色白肉嫩,可蒸可煮,和肉更佳。蒜腦薯味甘性平,有溫肺止嗽、養陰清熱、清心安神、利大小便等功效,尤其對治療心肺疾患為佳。
    強瞿 強瞿 qiáng qú 強瞿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菜二·百合》:“百合之根,以眾瓣合成也。或云專治百合病故名,亦通……此物花葉根皆四向,故曰強瞿。凡物旁生謂之瞿,義出《韓詩外傳》。”
    強瞿 強瞿 qiáng qú ㄑㄧㄤˊ ㄑㄩˊ 強瞿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菜二·百合》:“百合之根,以眾瓣合成也。或云專治百合病故名,亦通……此物花葉根皆四向,故曰強瞿。凡物旁生謂之瞿,義出《韓詩外傳》。”
    萱草 萱草 (植物)萱草(學名:Hemerocallis fulva)屬多年生宿根草本。具短根狀莖和粗壯的紡錘形肉質根。萱草別名眾多,有“金針”、“黃花菜”、“忘憂草”、“宜男草”、“療愁”、“鹿箭”等名,英文中稱萱草為“虎百合”(Tiger Lily,這也是卷丹的英文名)。當食用時,多被稱為“金針”(golden needle)。其葉形為扁平狀的長線型,與地下莖有微量的毒,不可直接食用。花形則是于開花期會長出細長綠色的開花枝,花色橙黃、花柄很長、呈為像百合花一樣的筒狀。結出來的果子有翅。全國各地常見栽培,秦嶺以南各省區有野生的。 萱草類花卉雖原主產中國,但長期以來改良不多。1930年代以后,美國一些植物園、園藝愛好者收集中、日等國所產萱草屬植物,進行雜交育種,現品種已達萬種以上,成為重要的觀賞及切花花卉,也是百合科花卉中品種最多的一類。 同時,萱草也是中國的母親花。
    百合病 百合病 病名。以神志恍惚、精神不定為主要表現的情志病。因其治療以百合為主藥,故名百合病。或謂百脈一宗;其病舉身皆痛,無復經絡傳次,而名百合。起于傷寒大病之后,余熱未解,或平素情志不遂,而遇外界精神刺激所致。
    車百合 辭典解釋車百合  chē bǎi hé     植物名。百合科百合屬,多年生草本。高約六十至九十公分,葉呈披針形,基部葉輪生,上部葉互生。夏天開赤黃色花,花瓣上有紫褐色斑點。可供觀賞。
    蒴果 蒴果 蒴果,拉丁學名capsule,干果的一種類型。由合生心皮的復雌蕊發育成的果實,子房1室或多室,每室有多粒種子。成熟時有各種裂開的方式,分為室間開裂、室背開裂和室軸開裂。 形成蒴果的雌蕊具有的胎座類型有中軸胎座、特立中央胎座和側膜胎座。(其中,錦葵科為中軸胎座,石竹科為特立中央胎座,楊柳為側膜胎座) 果實成熟開裂的方式較多,常見的為縱裂,果實開裂時沿心皮縱軸開裂。其中沿腹縫線開裂的稱室間開裂,如馬兜鈴、蓖麻等; 沿背縫線開裂的稱室背開裂,如百合、鳶尾、棉花等; 沿背、腹二縫線開裂,但子房間隔膜仍與中軸相連稱室軸開裂,如牽牛、曼陀羅等。除縱裂以外,還有以下幾種果的開裂方式。孔裂: 果實頂端呈小孔狀開裂,種子由小孔散出,如罌粟、桔梗等。蓋裂: 果實中部呈環狀開裂,上部果皮呈帽狀脫落,如馬齒莧、車前、茛菪等。齒裂:果實頂端星齒狀開裂,如王不留行、瞿麥等。
    玉簪 玉簪 (百合科玉簪屬植物)玉簪(學名:Hosta plantaginea (Lam.) Aschers.),又名白萼、白鶴仙,是百合科,玉簪屬的多年生宿根植物。葉基生,成簇,卵狀心形、卵形或卵圓形。花葶高40-80cm,具幾朵至十幾朵花;花單生或2-3朵簇生,長10-13cm,白色,芳香。蒴果圓柱狀,有三棱。花果期8-10月。 玉簪耐寒冷,性喜陰濕環境,不耐強烈日光照射,多采用分株繁殖,亦可播種。原產于中國及日本,可用于樹下作地被植物,或植于巖石園或建筑物北側,也可在林緣、石頭旁、水邊種植,具有較高的觀賞效果,常用于濕地及水岸邊綠化。 (概述圖來源:) 玉簪 (名詞解釋)玉簪,學名:Hosta plantaginea (Lam.)Aschers,又名白萼、白鶴仙。為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頂生總狀花序,著花9~15朵.花白色,筒狀漏斗形,有芳香,花期7~9月。因其花苞質地嬌瑩如玉,狀似頭簪而得名。碧葉瑩潤,清秀挺拔,花色如玉,幽香四溢,是中國著名的傳統香花,深受人們的喜愛。
    鱗莖 鱗莖 鱗莖為地下變態莖的一種。變態莖非常短縮,呈盤狀,其上著生肥厚多肉的鱗葉,內貯藏極為豐富的營養物質和水分。能適應干旱炎熱的環境條件。鱗莖也具頂芽和腋芽,可從其上發育出地上的花莖,開花結實。從鱗莖盤的下部可生出不定根,每年可從腋芽中形成一個或數個新的鱗莖,稱為子鱗莖,可供繁殖用。鱗葉的寬窄不一,洋蔥的鱗葉較寬,百合的鱗葉較窄。隨著鱗莖的生長,外鱗葉變得薄而干,有時呈纖維狀,可保護內鱗葉不致枯萎。百合科、石蒜科的植物,如洋蔥、百合、貝母、蒜、水仙花等都具鱗莖。
    示范動作 示范動作 可供學習人員仿效的的動作 shìfàn dòngzuò [demonstration] 可供學習人員仿效的熟練而又合乎要領的動作 我看通訊員站在一邊,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我,好像在看連長做示范動作似的。――《百合花》
    鱗莖 鱗莖 鱗莖為地下變態莖的一種。變態莖非常短縮,呈盤狀,其上著生肥厚多肉的鱗葉,內貯藏極為豐富的營養物質和水分。能適應干旱炎熱的環境條件。鱗莖也具頂芽和腋芽,可從其上發育出地上的花莖,開花結實。從鱗莖盤的下部可生出不定根,每年可從腋芽中形成一個或數個新的鱗莖,稱為子鱗莖,可供繁殖用。鱗葉的寬窄不一,洋蔥的鱗葉較寬,百合的鱗葉較窄。隨著鱗莖的生長,外鱗葉變得薄而干,有時呈纖維狀,可保護內鱗葉不致枯萎。百合科、石蒜科的植物,如洋蔥、百合、貝母、蒜、水仙花等都具鱗莖。
    脊百合 辭典解釋脊百合  jǐ bǎi hé     動物名。棘皮動物,海百合類。外形與一般種類不同,體下無五角形長柄,體外有輻狀脊十條,臂五條尖而旋曲。
    大葉野百合 辭典解釋大葉野百合  dà yè yě bǎi hé     植物名。豆科野百合屬,一年生草本或半灌木。全株有毛,葉卵形,兩端銳形。總狀花序,頂生,夏季開蝶形花,花瓣黃色、白色或藍色。莢果有毛,內藏種子。根及葉可入藥。
    聖誕百合 辭典解釋圣誕百合  shèng dàn bǎi hé     植物名。百合科,多年生球根花卉。原產地為南非。株高約四十五至六十公分。莖纖細,葉長橢圓形,長約十公分,葉尖略成卷曲。仲夏至晚秋,自葉腋間抽出花蕾,花小,呈淡橙黃色,形、色均似圣誕鈴鐺。 也稱為「宮燈花」。
    郁金香 郁金香 (百合科郁金香植物)郁金香(學名:Tulipa gesneriana L.)是百合科郁金香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具球莖。英文名為“Garden tulip”或“Didier's tulip”。郁金香被廣泛認為原產于土耳其,是土耳其、荷蘭、匈牙利等國的國花。 葉3-5枚,條狀披針形至卵狀披針狀,花單朵頂生,大型而艷麗,花被片紅色或雜有白色和黃色,有時為白色或黃色,長5-7厘米,寬2-4厘米,6枚雄蕊等長,花絲無毛,無花柱,柱頭增大呈雞冠狀,花期4-5月。
    鬱金香 郁金香 (百合科郁金香植物)郁金香(學名:Tulipa gesneriana L.)是百合科郁金香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具球莖。英文名為“Garden tulip”或“Didier's tulip”。郁金香被廣泛認為原產于土耳其,是土耳其、荷蘭、匈牙利等國的國花。 葉3-5枚,條狀披針形至卵狀披針狀,花單朵頂生,大型而艷麗,花被片紅色或雜有白色和黃色,有時為白色或黃色,長5-7厘米,寬2-4厘米,6枚雄蕊等長,花絲無毛,無花柱,柱頭增大呈雞冠狀,花期4-5月。
    顛蕀 顛蕀 釋義 百合科攀援草本植物,又別名商蕀, 俗名鬼麥。《爾雅·釋草》:“髦,顛蕀。”
    茖蔥 茖蔥 寒蔥(拉丁學名:Allium victorialis)為百合科蔥屬的植物。多年生草本,鱗莖長橢圓形,鱗莖皮成絲網狀。葉具長柄,長卵形或長橢圓形,全緣,質軟而平滑,稍帶粉白色,平行脈。分布于北半球溫帶以及中國大陸的吉林省遼源市東豐縣沙河鎮大小寒蔥頂。生長于海拔1000至2500米的地區,常生長在草地、林下、陰濕山坡或溝邊。
    顛蕀 顛蕀 釋義 百合科攀援草本植物,又別名商蕀, 俗名鬼麥。《爾雅·釋草》:“髦,顛蕀。”
    茖蔥 茖蔥 寒蔥(拉丁學名:Allium victorialis)為百合科蔥屬的植物。多年生草本,鱗莖長橢圓形,鱗莖皮成絲網狀。葉具長柄,長卵形或長橢圓形,全緣,質軟而平滑,稍帶粉白色,平行脈。分布于北半球溫帶以及中國大陸的吉林省遼源市東豐縣沙河鎮大小寒蔥頂。生長于海拔1000至2500米的地區,常生長在草地、林下、陰濕山坡或溝邊。
    恆春野百合 辭典解釋恒春野百合  héng chūn yě bǎi hé     植物名。豆科,灌木。高約一公尺,三出復葉,小葉橢圓形至倒卵形,花黃色,總狀花序頂生。莢果肥大被長毛。
    大蒜 大蒜 (蒜類植物的統稱)大蒜 (Garlic)又叫蒜頭、大蒜頭、胡蒜、葫、獨蒜、獨頭蒜,是蒜類植物的統稱。半年生草本植物,百合科蔥屬,以鱗莖入藥。春、夏采收,扎把,懸掛通風處,陰干備用。農諺說“種蒜不出九(月),出九長獨頭”,6月葉枯時采挖,除去泥沙,通風晾干或烘烤至外皮干燥。 大蒜呈扁球形或短圓錐形,外面有灰白色或淡棕色膜質鱗皮,剝去鱗葉,內有6~10個蒜瓣,輪生于花莖的周圍,莖基部盤狀,生有多數須根。每一蒜瓣外包薄膜,剝去薄膜,即見白色、肥厚多汁的鱗片。有濃烈的蒜辣氣,味辛辣。有刺激性氣味,可食用或供調味,亦可入藥。地下鱗莖分瓣,按皮色不同分為紫皮種和白皮種。大蒜是秦漢時從西域傳入中國,經人工栽培繁育,具有抗癌功效,深受大眾喜食。
    君影草 君影草 君影草又名鈴蘭,也叫香水花、鹿鈴、小蘆鈴、草寸香、糜子菜、掃帚糜子、蘆藜花等。君影草是一種百合花科植物,在四月底五月初能開出一串串鐘鈴般潔白的小花,散放出淡淡的香味兒,這種花被法國人視為報春花。 君影草又原種分布遍及亞洲、歐洲及北美,特別是較高緯度,我國的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陜西、甘肅、寧夏、浙江和湖南都有。多生于深山幽谷及林緣草叢中。鈴蘭是一種名貴的香料植物,它的花可以提取高級芳香精油。
    強仇 強仇 強仇,拼音是qiáng chóu,漢語詞語,百合的別名。
    土茯苓 土茯苓 土茯苓,中藥名。為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的干燥根莖,其為多年生常綠攀緣狀灌木,多生于山坡或林下。入藥部分只選擇其干燥后的根莖。常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須根,洗凈后干燥入藥;或趁鮮切成薄片后干燥、入藥。味甘、淡,性平。有解毒,除濕,通利關節之功效,主要用于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濕熱淋濁,帶下,癰腫,瘰疬,疥癬。
    強仇 強仇 強仇,拼音是qiáng chóu,漢語詞語,百合的別名。
    蒜腦藷 蒜腦藷 蒜腦藷,讀音為suàn nǎo zhū ,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百合的別名。
    天門冬 天門冬 (植物)天門冬,(拉丁學名: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別名:三百棒,武竹,絲冬,老虎尾巴根,天冬草,明天冬。天門冬根部紡錘狀,葉狀枝一般每3枚成簇,淡綠色腋生花朵,漿果熟時紅色,為百合科、天門冬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分布于中國華東、中南、河北、河南、陜西、山西、甘肅、四川、臺灣、貴州等省區。多生長于山野林緣陰濕地、丘陵地灌木叢中或山坡草叢。一般在秋、冬季采挖,洗凈,除去須根,置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趁熱除去外皮,洗凈,曬干備用。另外天門冬的塊根是常用的中藥,因此還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概述圖參考資料來源:)
    天門冬 天門冬 (植物)天門冬,(拉丁學名: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別名:三百棒,武竹,絲冬,老虎尾巴根,天冬草,明天冬。天門冬根部紡錘狀,葉狀枝一般每3枚成簇,淡綠色腋生花朵,漿果熟時紅色,為百合科、天門冬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分布于中國華東、中南、河北、河南、陜西、山西、甘肅、四川、臺灣、貴州等省區。多生長于山野林緣陰濕地、丘陵地灌木叢中或山坡草叢。一般在秋、冬季采挖,洗凈,除去須根,置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趁熱除去外皮,洗凈,曬干備用。另外天門冬的塊根是常用的中藥,因此還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概述圖參考資料來源:)
    鼠瘺 鼠瘺 鼠瘺 、鼠瘡、老鼠瘡、九子瘡、鼠疬、走鼠瘡、螻蛄疬、延珠瘭、野瘭、串瘡等。《靈樞·寒熱》: “寒熱瘰疬,在于頸項者。”該病多因肺腎陰虛,肝氣久郁,虛火內灼,煉液為痰,或受風火邪毒侵擾,痰火結于頸、項、腋、胯之間而成。古人認為小者為瘰,大者為疬。癥見初起腫塊如豆,數目不等,皮色不變,推之能動,不熱不痛。繼則融合成塊,推之不移。后期可自潰,潰后膿汁稀薄,其中或夾有豆渣樣物質,此愈彼起,久不收口,可形成竇道或漏管。相當于淋巴結結核、慢性淋巴結炎等病。 鼠瘺之名始見于《靈樞·寒熱篇》,以后歷代文獻多有記載。其中宋代《瘡瘍經驗全書》中對鼠瘺的發病部位及臨床發展過程作了詳細描述。現在多按發病情況分為急性、慢性兩類。急性的多因外感風熱、內蘊痰毒而發,屬頸癰(頸部皮間急性化膿性疾病)范圍;慢性的多因氣郁、虛傷而發,為目前臨床上所指的鼠瘺。相當于西醫的淋巴結結核。 鼠瘺的發生可因情志不暢,肝氣郁結,進而影響脾的運化功能(主要指消化、吸收功能),使痰熱內生,于頸項結成核塊。或者病人原有肺腎陰虛,陰虛則火旺,熱灼津液為痰,痰火互相凝結成核而生鼠瘺。至病之后期,熱勝肉腐成膿,膿乃氣血所化,長期膿水淋漓,勢必耗傷氣血,因此鼠瘺后期,有些病人虛損證候明顯。 鼠瘺的臨床表現可分為3個階段:①初期。頸部核塊如黃豆大小,一個或數個,可同時出現或相繼發生,皮色不變,質稍硬,表面光滑,不熱不痛,推之能活動。② 中期。核塊漸增大,與表皮粘連,有時數個核塊互相融合成大的腫塊,推之不能活動,疼痛。當進一步化膿時,則表面皮膚轉成暗紅 色,微熱,按之有輕微波動感。 ③后期。已化膿的腫塊經切開或自行破潰后,流出清稀膿水,夾有敗絮狀物質,瘡口呈潛行性管腔(表面皮膚較薄,皮下有向周圍延伸的空腔),瘡口肉色灰白,四周皮膚紫黯,并可以形成竇道。如果膿水轉稠,肉芽變成鮮紅色,表示即將愈合。按照局部病變可分為3期,但實際上有些患者可能同時兼見兩個或者三個階段的病變。 病初起無全身癥狀,在化膿時可有低熱,食欲不佳。后期破潰,若日久不愈,可導致氣血虛弱,肝腎虧損。證見潮熱,盜汗,神疲乏力,形體消瘦,面色蒼白,頭暈失眠,食欲不佳,苔少舌紅,脈細數無力。本病應與失榮(頸部原發性或轉移性惡性腫瘤)、惡性淋巴瘤相區別,必要時可作活體組織檢查。大多數能治愈。預后一般良好,少數體虛的人可繼發流痰。治愈后每因體虛或過度勞累而復發。 ①內治。早期宜疏肝養血、健脾化痰;中期可在早期的治療中加托毒透膿藥;后期宜滋補肺腎、益氣養血。②外治。早期可于局部腫塊處敷藥;中期化膿時切開排膿。后期于破潰出膿時外敷藥物,也可作手術,將壞死組織刮除,再用生肌收口藥。③其他療法。可應用拔核療法。年老體弱或鼠瘺大而深者不宜用本法。 初期用陽和解凝膏摻黑退消外貼,5~7日換藥1次。 成膿期膿成未潰,用千捶膏外敷;膿熟宜切開排膿,引流須充分。潰后期一般初潰用五五丹或七三丹,次用八二丹藥線引流,紅油膏外敷。腐脫新生改用生肌散,外敷生肌白玉膏。久潰不斂者,可用貓眼草膏或狼毒粉納入創口。竇道深者,用千金散藥線腐蝕5~7日,再按一般處理。瘡口空殼或形成漏管,可作擴創或掛線手術后,再按一般處理。 1.針刺直接刺人腫大的結塊,配刺肝俞、膈俞穴,每日1次,中等刺激。已化膿者不宜應用。 2.挑治先在肩胛下方、脊柱兩旁,找尋結核點(略高于皮膚,色紅指壓不褪色的即為結核點)進行挑治;也可在肩井、肺俞及其附近挑治。 3.“0”號療法 以細銀針橫向貫穿結塊,可通電加溫,也可不加電,5日1次,5次為1個療程。適用于未化膿之時。 4.拔核療法腫核較小而淺表,體質尚好者,可用白降丹少許,摻于太乙膏上,蓋貼于結核處,每3日1次。結核小的7日左右脫落,大的10日左右可將核拔去。結核脫落后,可用白玉膏摻生肌散外貼。因所用藥物有很大的刺激性,故使用時必須嚴格掌握。生肌散較大而深在者,或與周圍組織粘連者,或年老體弱者,均不宜使用本法。 5.飲食療法 海帶肉凍:海帶、豬皮等量。將海帶泡軟洗凈切細絲,豬皮洗凈切細小塊,加水適量,以及調味品,文火煨成爛泥狀,盛人盤中,晾冷成凍食用。適于鼠瘺初期無全身癥狀者服食。 炒綠豆芽:水發新鮮綠豆芽適量,素油炒拌以食鹽及調料品,佐餐服食。適用于鼠瘺成膿期身伴微熱者服食。 栗子糕:生板栗500克,水煮半小時,待冷去殼及內皮;再煮半小時,加入白糖,拌勻成泥,制成糕狀食用。適用于鼠瘺成膿期患者服食。 八寶芡實粥:芡實、薏苡仁、白扁豆、蓮子肉、山藥、紅棗、龍眼肉、百合各6克,粳米150克。先將以上藥水煎40分鐘,再加入淘凈粳米,煮爛成粥服食。適用于鼠瘺潰后日久不愈患者服食。
    鼠瘻 鼠瘻 鼠瘻 、鼠瘡、老鼠瘡、九子瘡、鼠疬、走鼠瘡、螻蛄疬、延珠瘭、野瘭、串瘡等。《靈樞·寒熱》: “寒熱瘰疬,在于頸項者。”該病多因肺腎陰虛,肝氣久郁,虛火內灼,煉液為痰,或受風火邪毒侵擾,痰火結于頸、項、腋、胯之間而成。古人認為小者為瘰,大者為疬。癥見初起腫塊如豆,數目不等,皮色不變,推之能動,不熱不痛。繼則融合成塊,推之不移。后期可自潰,潰后膿汁稀薄,其中或夾有豆渣樣物質,此愈彼起,久不收口,可形成竇道或漏管。相當于淋巴結結核、慢性淋巴結炎等病。 鼠瘻之名始見于《靈樞·寒熱篇》,以后歷代文獻多有記載。其中宋代《瘡瘍經驗全書》中對鼠瘻的發病部位及臨床發展過程作了詳細描述。現在多按發病情況分為急性、慢性兩類。急性的多因外感風熱、內蘊痰毒而發,屬頸癰(頸部皮間急性化膿性疾病)范圍;慢性的多因氣郁、虛傷而發,為目前臨床上所指的鼠瘻。相當于西醫的淋巴結結核。 鼠瘻的發生可因情志不暢,肝氣郁結,進而影響脾的運化功能(主要指消化、吸收功能),使痰熱內生,于頸項結成核塊。或者病人原有肺腎陰虛,陰虛則火旺,熱灼津液為痰,痰火互相凝結成核而生鼠瘻。至病之后期,熱勝肉腐成膿,膿乃氣血所化,長期膿水淋漓,勢必耗傷氣血,因此鼠瘻后期,有些病人虛損證候明顯。 鼠瘻的臨床表現可分為3個階段:①初期。頸部核塊如黃豆大小,一個或數個,可同時出現或相繼發生,皮色不變,質稍硬,表面光滑,不熱不痛,推之能活動。② 中期。核塊漸增大,與表皮粘連,有時數個核塊互相融合成大的腫塊,推之不能活動,疼痛。當進一步化膿時,則表面皮膚轉成暗紅 色,微熱,按之有輕微波動感。 ③后期。已化膿的腫塊經切開或自行破潰后,流出清稀膿水,夾有敗絮狀物質,瘡口呈潛行性管腔(表面皮膚較薄,皮下有向周圍延伸的空腔),瘡口肉色灰白,四周皮膚紫黯,并可以形成竇道。如果膿水轉稠,肉芽變成鮮紅色,表示即將愈合。按照局部病變可分為3期,但實際上有些患者可能同時兼見兩個或者三個階段的病變。 病初起無全身癥狀,在化膿時可有低熱,食欲不佳。后期破潰,若日久不愈,可導致氣血虛弱,肝腎虧損。證見潮熱,盜汗,神疲乏力,形體消瘦,面色蒼白,頭暈失眠,食欲不佳,苔少舌紅,脈細數無力。本病應與失榮(頸部原發性或轉移性惡性腫瘤)、惡性淋巴瘤相區別,必要時可作活體組織檢查。大多數能治愈。預后一般良好,少數體虛的人可繼發流痰。治愈后每因體虛或過度勞累而復發。 ①內治。早期宜疏肝養血、健脾化痰;中期可在早期的治療中加托毒透膿藥;后期宜滋補肺腎、益氣養血。②外治。早期可于局部腫塊處敷藥;中期化膿時切開排膿。后期于破潰出膿時外敷藥物,也可作手術,將壞死組織刮除,再用生肌收口藥。③其他療法。可應用拔核療法。年老體弱或鼠瘻大而深者不宜用本法。 初期用陽和解凝膏摻黑退消外貼,5~7日換藥1次。 成膿期膿成未潰,用千捶膏外敷;膿熟宜切開排膿,引流須充分。潰后期一般初潰用五五丹或七三丹,次用八二丹藥線引流,紅油膏外敷。腐脫新生改用生肌散,外敷生肌白玉膏。久潰不斂者,可用貓眼草膏或狼毒粉納入創口。竇道深者,用千金散藥線腐蝕5~7日,再按一般處理。瘡口空殼或形成漏管,可作擴創或掛線手術后,再按一般處理。 1.針刺直接刺人腫大的結塊,配刺肝俞、膈俞穴,每日1次,中等刺激。已化膿者不宜應用。 2.挑治先在肩胛下方、脊柱兩旁,找尋結核點(略高于皮膚,色紅指壓不褪色的即為結核點)進行挑治;也可在肩井、肺俞及其附近挑治。 3.“0”號療法 以細銀針橫向貫穿結塊,可通電加溫,也可不加電,5日1次,5次為1個療程。適用于未化膿之時。 4.拔核療法腫核較小而淺表,體質尚好者,可用白降丹少許,摻于太乙膏上,蓋貼于結核處,每3日1次。結核小的7日左右脫落,大的10日左右可將核拔去。結核脫落后,可用白玉膏摻生肌散外貼。因所用藥物有很大的刺激性,故使用時必須嚴格掌握。生肌散較大而深在者,或與周圍組織粘連者,或年老體弱者,均不宜使用本法。 5.飲食療法 海帶肉凍:海帶、豬皮等量。將海帶泡軟洗凈切細絲,豬皮洗凈切細小塊,加水適量,以及調味品,文火煨成爛泥狀,盛人盤中,晾冷成凍食用。適于鼠瘻初期無全身癥狀者服食。 炒綠豆芽:水發新鮮綠豆芽適量,素油炒拌以食鹽及調料品,佐餐服食。適用于鼠瘻成膿期身伴微熱者服食。 栗子糕:生板栗500克,水煮半小時,待冷去殼及內皮;再煮半小時,加入白糖,拌勻成泥,制成糕狀食用。適用于鼠瘻成膿期患者服食。 八寶芡實粥:芡實、薏苡仁、白扁豆、蓮子肉、山藥、紅棗、龍眼肉、百合各6克,粳米150克。先將以上藥水煎40分鐘,再加入淘凈粳米,煮爛成粥服食。適用于鼠瘻潰后日久不愈患者服食。
    鼠瘺 鼠瘺 鼠瘺 、鼠瘡、老鼠瘡、九子瘡、鼠疬、走鼠瘡、螻蛄疬、延珠瘭、野瘭、串瘡等。《靈樞·寒熱》: “寒熱瘰疬,在于頸項者。”該病多因肺腎陰虛,肝氣久郁,虛火內灼,煉液為痰,或受風火邪毒侵擾,痰火結于頸、項、腋、胯之間而成。古人認為小者為瘰,大者為疬。癥見初起腫塊如豆,數目不等,皮色不變,推之能動,不熱不痛。繼則融合成塊,推之不移。后期可自潰,潰后膿汁稀薄,其中或夾有豆渣樣物質,此愈彼起,久不收口,可形成竇道或漏管。相當于淋巴結結核、慢性淋巴結炎等病。 鼠瘺之名始見于《靈樞·寒熱篇》,以后歷代文獻多有記載。其中宋代《瘡瘍經驗全書》中對鼠瘺的發病部位及臨床發展過程作了詳細描述。現在多按發病情況分為急性、慢性兩類。急性的多因外感風熱、內蘊痰毒而發,屬頸癰(頸部皮間急性化膿性疾病)范圍;慢性的多因氣郁、虛傷而發,為目前臨床上所指的鼠瘺。相當于西醫的淋巴結結核。 鼠瘺的發生可因情志不暢,肝氣郁結,進而影響脾的運化功能(主要指消化、吸收功能),使痰熱內生,于頸項結成核塊。或者病人原有肺腎陰虛,陰虛則火旺,熱灼津液為痰,痰火互相凝結成核而生鼠瘺。至病之后期,熱勝肉腐成膿,膿乃氣血所化,長期膿水淋漓,勢必耗傷氣血,因此鼠瘺后期,有些病人虛損證候明顯。 鼠瘺的臨床表現可分為3個階段:①初期。頸部核塊如黃豆大小,一個或數個,可同時出現或相繼發生,皮色不變,質稍硬,表面光滑,不熱不痛,推之能活動。② 中期。核塊漸增大,與表皮粘連,有時數個核塊互相融合成大的腫塊,推之不能活動,疼痛。當進一步化膿時,則表面皮膚轉成暗紅 色,微熱,按之有輕微波動感。 ③后期。已化膿的腫塊經切開或自行破潰后,流出清稀膿水,夾有敗絮狀物質,瘡口呈潛行性管腔(表面皮膚較薄,皮下有向周圍延伸的空腔),瘡口肉色灰白,四周皮膚紫黯,并可以形成竇道。如果膿水轉稠,肉芽變成鮮紅色,表示即將愈合。按照局部病變可分為3期,但實際上有些患者可能同時兼見兩個或者三個階段的病變。 病初起無全身癥狀,在化膿時可有低熱,食欲不佳。后期破潰,若日久不愈,可導致氣血虛弱,肝腎虧損。證見潮熱,盜汗,神疲乏力,形體消瘦,面色蒼白,頭暈失眠,食欲不佳,苔少舌紅,脈細數無力。本病應與失榮(頸部原發性或轉移性惡性腫瘤)、惡性淋巴瘤相區別,必要時可作活體組織檢查。大多數能治愈。預后一般良好,少數體虛的人可繼發流痰。治愈后每因體虛或過度勞累而復發。 ①內治。早期宜疏肝養血、健脾化痰;中期可在早期的治療中加托毒透膿藥;后期宜滋補肺腎、益氣養血。②外治。早期可于局部腫塊處敷藥;中期化膿時切開排膿。后期于破潰出膿時外敷藥物,也可作手術,將壞死組織刮除,再用生肌收口藥。③其他療法。可應用拔核療法。年老體弱或鼠瘺大而深者不宜用本法。 初期用陽和解凝膏摻黑退消外貼,5~7日換藥1次。 成膿期膿成未潰,用千捶膏外敷;膿熟宜切開排膿,引流須充分。潰后期一般初潰用五五丹或七三丹,次用八二丹藥線引流,紅油膏外敷。腐脫新生改用生肌散,外敷生肌白玉膏。久潰不斂者,可用貓眼草膏或狼毒粉納入創口。竇道深者,用千金散藥線腐蝕5~7日,再按一般處理。瘡口空殼或形成漏管,可作擴創或掛線手術后,再按一般處理。 1.針刺直接刺人腫大的結塊,配刺肝俞、膈俞穴,每日1次,中等刺激。已化膿者不宜應用。 2.挑治先在肩胛下方、脊柱兩旁,找尋結核點(略高于皮膚,色紅指壓不褪色的即為結核點)進行挑治;也可在肩井、肺俞及其附近挑治。 3.“0”號療法 以細銀針橫向貫穿結塊,可通電加溫,也可不加電,5日1次,5次為1個療程。適用于未化膿之時。 4.拔核療法腫核較小而淺表,體質尚好者,可用白降丹少許,摻于太乙膏上,蓋貼于結核處,每3日1次。結核小的7日左右脫落,大的10日左右可將核拔去。結核脫落后,可用白玉膏摻生肌散外貼。因所用藥物有很大的刺激性,故使用時必須嚴格掌握。生肌散較大而深在者,或與周圍組織粘連者,或年老體弱者,均不宜使用本法。 5.飲食療法 海帶肉凍:海帶、豬皮等量。將海帶泡軟洗凈切細絲,豬皮洗凈切細小塊,加水適量,以及調味品,文火煨成爛泥狀,盛人盤中,晾冷成凍食用。適于鼠瘺初期無全身癥狀者服食。 炒綠豆芽:水發新鮮綠豆芽適量,素油炒拌以食鹽及調料品,佐餐服食。適用于鼠瘺成膿期身伴微熱者服食。 栗子糕:生板栗500克,水煮半小時,待冷去殼及內皮;再煮半小時,加入白糖,拌勻成泥,制成糕狀食用。適用于鼠瘺成膿期患者服食。 八寶芡實粥:芡實、薏苡仁、白扁豆、蓮子肉、山藥、紅棗、龍眼肉、百合各6克,粳米150克。先將以上藥水煎40分鐘,再加入淘凈粳米,煮爛成粥服食。適用于鼠瘺潰后日久不愈患者服食。
    倒垂蓮 倒垂蓮 (百合科百合屬植物)倒垂蓮即卷丹,又稱虎皮百合。卷丹花瓣有平展的,有向外翻卷的,故有“卷丹”美名。將其地栽于庭院則夏季可觀賞花朵,秋季可食用鱗莖,因此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在中國主要用作食用百合。其鱗莖含有大量的淀粉和蛋白質,可以做蔬菜食用。
    玉蔥 玉蔥 玉蔥 英文名:Common OniOn 學名:Allium cepa L. 科屬:石蒜科 基原物料的生態:多年生草本,通常不成叢。鱗莖巨大,扁球形,外被赤色鱗膜,具強烈刺鼻氣味。葉圓柱形,中空,下端粗大,綠色,表面有白粉。花莖長于葉,圓柱形,中空,傘形花序,花淡綠色或白色。蒴果室背開裂,含種子多枚,種子三角形,黑色。花期6~7月。 來源:原產亞洲西部。我國各地均有栽種。 收采和加工:鱗莖可鮮用作烹飪材料,亦可加工作香辛料。加工法是在花期后挖取鱗莖,洗凈切成薄片,放入5%NaCl溶液中浸5分鐘,取出在60℃下風干,至含水量降至5%左右,即成為洋蔥片。洋蔥片與少量食鹽混合便制成洋蔥粉。 使用部分:為石蒜科植物洋蔥的鱗莖。 性味:味辛,性溫。鱗莖具有臭辣味。 主要成分:鱗莖含有硫醇(Thio1)、二甲二硫化物(Methyl disulfide)、三硫化物(TrisuIfide)和硫代亞磺酸鹽(Thiosulfinate)等,這些物質為發出臭辣氣味的化合物。此外尚含有檸檬酸(Citrate)和蘋果酸(Malate)。 烹調用途:鱗莖鮮用可作蔬菜入饌。又因具有特殊的辛辣味,可用于調味、增香。 其他作用:油煎洋蔥能抑制因高脂肪飲食引起的血漿膽固醇升高,故有防止動脈硬化的作用。 備注:Allium屬在Engler分類系統中,屬于百合科。
    韭黃 韭黃 韭黃也稱“韭芽”、“黃韭芽”、“黃韭”,俗稱“韭菜白”,為韭菜經軟化栽培變黃的產品。韭菜隔絕光線,完全在黑暗中生長,因無陽光供給,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合成葉綠素,就會變成黃色,稱之為“韭黃”。 因不見陽光而呈黃白色,其營養價值要遜于韭菜。屬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種子和葉等入藥。具健胃、提神、止汗固澀、補腎助陽、固精等功效。
    倒垂蓮 倒垂蓮 (百合科百合屬植物)倒垂蓮即卷丹,又稱虎皮百合。卷丹花瓣有平展的,有向外翻卷的,故有“卷丹”美名。將其地栽于庭院則夏季可觀賞花朵,秋季可食用鱗莖,因此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在中國主要用作食用百合。其鱗莖含有大量的淀粉和蛋白質,可以做蔬菜食用。
    韭黃 韭黃 韭黃也稱“韭芽”、“黃韭芽”、“黃韭”,俗稱“韭菜白”,為韭菜經軟化栽培變黃的產品。韭菜隔絕光線,完全在黑暗中生長,因無陽光供給,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合成葉綠素,就會變成黃色,稱之為“韭黃”。 因不見陽光而呈黃白色,其營養價值要遜于韭菜。屬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種子和葉等入藥。具健胃、提神、止汗固澀、補腎助陽、固精等功效。
    玉蔥 玉蔥 玉蔥 英文名:Common OniOn 學名:Allium cepa L. 科屬:石蒜科 基原物料的生態:多年生草本,通常不成叢。鱗莖巨大,扁球形,外被赤色鱗膜,具強烈刺鼻氣味。葉圓柱形,中空,下端粗大,綠色,表面有白粉。花莖長于葉,圓柱形,中空,傘形花序,花淡綠色或白色。蒴果室背開裂,含種子多枚,種子三角形,黑色。花期6~7月。 來源:原產亞洲西部。我國各地均有栽種。 收采和加工:鱗莖可鮮用作烹飪材料,亦可加工作香辛料。加工法是在花期后挖取鱗莖,洗凈切成薄片,放入5%NaCl溶液中浸5分鐘,取出在60℃下風干,至含水量降至5%左右,即成為洋蔥片。洋蔥片與少量食鹽混合便制成洋蔥粉。 使用部分:為石蒜科植物洋蔥的鱗莖。 性味:味辛,性溫。鱗莖具有臭辣味。 主要成分:鱗莖含有硫醇(Thio1)、二甲二硫化物(Methyl disulfide)、三硫化物(TrisuIfide)和硫代亞磺酸鹽(Thiosulfinate)等,這些物質為發出臭辣氣味的化合物。此外尚含有檸檬酸(Citrate)和蘋果酸(Malate)。 烹調用途:鱗莖鮮用可作蔬菜入饌。又因具有特殊的辛辣味,可用于調味、增香。 其他作用:油煎洋蔥能抑制因高脂肪飲食引起的血漿膽固醇升高,故有防止動脈硬化的作用。 備注:Allium屬在Engler分類系統中,屬于百合科。
    齊志 齊志 (中國大陸影視演員)齊志,影視演員,1968年7月25日出生于安徽合肥,1998年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94級表演系本科。 1999年參演由陳凱歌導演、鞏俐主演的電影《荊軻刺秦王》,影片中飾演“刺客”,同年在孟京輝導演的先鋒話劇《戀愛的犀牛》首版劇中扮演“大仙”以及擔任劇中吉他的演奏。 2001年以“男一號”角色出演孫秀櫻執導的電影《愛的明白》,劇中扮演“黑子”,并憑借該作品榮獲第一屆電視電影百合獎二等獎。 2003年以土匪“朱老四”一角出演喬梁導演的電影《貞貞》,并獲“2004年電視電影百合獎優秀故事片獎”。 2008年主演抗戰影片《飛虎隊諜戰》,片中飾演“黃義勇”一角。 2012年出演潘境丞導演的電影《危機公關》,片中飾演總裁“趙鑫”,并憑借作品獲首屆柏林國際喜劇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邵陽市 在湖南省中部、資水同邵水匯合處,湘黔鐵路有支線通此。1950年設市。人口553萬(1995年)。為湖南省中部物資集散中心和重要工業城市。特產黃花、百合、無核蜜橘。名勝古跡有雙清勝覽、六頭嶺、桃花洞、東塔、北塔、水府廟等。
    吳越 吳越 吳越,1972年4月10日出生于上海市閔行區,中國影視女演員,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 1995年,參演個人首部首部電視劇《北京深秋的故事》。1997年,主演軍旅劇《和平年代》,憑借軍旅女記者聞璐一角奪得第17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女配角。2001年,憑借電影《菊花茶》中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青年女教師李衛華一角獲得第8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女演員獎。2007年,主演愛情片《夜·明》獲得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展最受矚目新人獎。2010年,憑借電視電影《前妻》獲得第十屆中國電視電影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2015年, 憑借話劇《我的妹妹,安娜》獲得星月盛典最佳戲劇演員獎。 2017年,參演都市情感劇《我的前半生》。 吳越 (地理區域代名詞)吳越,是中國江浙地區的借代詞。吳越即是現在的江蘇南部、上海、浙江、安徽南部、江西東北部一帶的地區。吳越一名來自于春秋吳國、越國的國名,各取一字。五代十國時期割據一方的吳越國也是吳國越國故地。自古以來“吳越”一名便用來指代春秋吳越核心地區和五代吳越國疆域所包括的該些地方。 吳越是古代的國別,它指春秋時建立于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句吳、于越二國。吳越文化有其鮮明的標志形式,如舟揖、農耕、印紋硬陶、土墩墓以及好勇尚武、淫祀和斷發文身。 春秋吳越兩國時相攻伐,積怨殊深,因以比喻仇敵,而又出風雨同舟(吳越同舟)之典故。吳與越“同音共律,上合星宿,下共一理”。《呂氏春秋》“夫吳之與越也,接土鄰境,習俗同,言語通,我得其地能處之。”故“吳”與“越”雖然曾經是先秦時代有著深仇大恨敵對的兩個政權,但自古以來兩地語言相通、習俗相同,當地的住民乃同一民系。
    雨點 雨點 (從云中落下的水滴)長滿翠竹的庭院下起了蒙蒙細雨,雨珠像珍珠一樣掛滿百合花的全身,花朵含情脈脈地低垂著頭。牧進以類似清麗抒情小詩的繪畫語言,捕捉到了鮮花的生命。牧進的畫子清高秀麗,翠竹把含情的百合,珍珠般的雨點神似地結合,書寫出一副戀人的愛情之景。
    玉竹 玉竹 (百合科黃精屬植物)玉竹,學名:Polygonatum odoratum (Mill.)Druce,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橫走,肉質黃白色,密生多數須根。葉面綠色,下面灰色。花腋生,通常1~3朵簇生。原產中國西南地區,但野生分布很廣。耐寒,亦耐陰,喜潮濕環境,適宜生長于含腐殖質豐富的疏松土壤。《本草經集注》云“莖干強直,似竹箭桿,有節。”故有玉竹之名。植物的根莖可供藥用,中藥名亦為玉竹,秋季采挖,洗凈,曬至柔軟后,反復揉搓,晾曬至無硬心,曬干,或蒸透后,揉至半透明,曬干,切厚片或段用。玉竹提取類黃酮物質與桑葉提取物脫氧野尻霉素結合形成一種新物質——洗胰清糖素(cics),具有降血糖、血脂、血壓等作用。
    齊志 齊志 (中國大陸影視演員)齊志,影視演員,1968年7月25日出生于安徽合肥,1998年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94級表演系本科。 1999年參演由陳凱歌導演、鞏俐主演的電影《荊軻刺秦王》,影片中飾演“刺客”,同年在孟京輝導演的先鋒話劇《戀愛的犀牛》首版劇中扮演“大仙”以及擔任劇中吉他的演奏。 2001年以“男一號”角色出演孫秀櫻執導的電影《愛的明白》,劇中扮演“黑子”,并憑借該作品榮獲第一屆電視電影百合獎二等獎。 2003年以土匪“朱老四”一角出演喬梁導演的電影《貞貞》,并獲“2004年電視電影百合獎優秀故事片獎”。 2008年主演抗戰影片《飛虎隊諜戰》,片中飾演“黃義勇”一角。 2012年出演潘境丞導演的電影《危機公關》,片中飾演總裁“趙鑫”,并憑借作品獲首屆柏林國際喜劇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吳越 吳越 吳越,1972年4月10日出生于上海市閔行區,中國影視女演員,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 1995年,參演個人首部首部電視劇《北京深秋的故事》。1997年,主演軍旅劇《和平年代》,憑借軍旅女記者聞璐一角奪得第17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女配角。2001年,憑借電影《菊花茶》中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青年女教師李衛華一角獲得第8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女演員獎。2007年,主演愛情片《夜·明》獲得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展最受矚目新人獎。2010年,憑借電視電影《前妻》獲得第十屆中國電視電影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2015年, 憑借話劇《我的妹妹,安娜》獲得星月盛典最佳戲劇演員獎。 2017年,參演都市情感劇《我的前半生》。 吳越 (地理區域代名詞)吳越,是中國江浙地區的借代詞。吳越即是現在的江蘇南部、上海、浙江、安徽南部、江西東北部一帶的地區。吳越一名來自于春秋吳國、越國的國名,各取一字。五代十國時期割據一方的吳越國也是吳國越國故地。自古以來“吳越”一名便用來指代春秋吳越核心地區和五代吳越國疆域所包括的該些地方。 吳越是古代的國別,它指春秋時建立于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句吳、于越二國。吳越文化有其鮮明的標志形式,如舟揖、農耕、印紋硬陶、土墩墓以及好勇尚武、淫祀和斷發文身。 春秋吳越兩國時相攻伐,積怨殊深,因以比喻仇敵,而又出風雨同舟(吳越同舟)之典故。吳與越“同音共律,上合星宿,下共一理”。《呂氏春秋》“夫吳之與越也,接土鄰境,習俗同,言語通,我得其地能處之。”故“吳”與“越”雖然曾經是先秦時代有著深仇大恨敵對的兩個政權,但自古以來兩地語言相通、習俗相同,當地的住民乃同一民系。
    雨點 雨點 (從云中落下的水滴)長滿翠竹的庭院下起了蒙蒙細雨,雨珠像珍珠一樣掛滿百合花的全身,花朵含情脈脈地低垂著頭。牧進以類似清麗抒情小詩的繪畫語言,捕捉到了鮮花的生命。牧進的畫子清高秀麗,翠竹把含情的百合,珍珠般的雨點神似地結合,書寫出一副戀人的愛情之景。
    子葉 子葉 子葉(cotyledon)為暫時性的葉性器官,它們的數目在被子植物中相當穩定,成熟胚只有一片子葉的稱為單子葉植物(monocotyledon),如小麥、百合等;有兩片子葉的稱為雙子葉植物(dicotyledon),如油菜、大豆等。 胚的子葉數目依植物種類而異,單子葉植物具1枚子葉,如玉米、百合等; 雙子葉植物具兩枚子葉,如大豆、梨等; 裸子植物子葉數目變化較大,如柏樹2 枚、銀杏3 枚、松樹多枚。雙子葉植物胚的子葉形狀和生理功能多種多樣,如豆類的子葉肥厚肉質,含大量營養物質,但蓖麻的子葉呈扁平薄片狀。
    子葉 子葉 子葉(cotyledon)為暫時性的葉性器官,它們的數目在被子植物中相當穩定,成熟胚只有一片子葉的稱為單子葉植物(monocotyledon),如小麥、百合等;有兩片子葉的稱為雙子葉植物(dicotyledon),如油菜、大豆等。 胚的子葉數目依植物種類而異,單子葉植物具1枚子葉,如玉米、百合等; 雙子葉植物具兩枚子葉,如大豆、梨等; 裸子植物子葉數目變化較大,如柏樹2 枚、銀杏3 枚、松樹多枚。雙子葉植物胚的子葉形狀和生理功能多種多樣,如豆類的子葉肥厚肉質,含大量營養物質,但蓖麻的子葉呈扁平薄片狀。
    六出花 六出花 六出花(Alstroemeria aurantiaca D.Don)也叫智利百合、秘魯百合等,是石蒜科、六出花屬多年生草本,原產智利,高60~120厘米。花朵像杜鵑又像水仙,莖和葉子則像是百合花。葉多數,葉片披針形,有短柄或無柄。傘形花序,花10~30朵,花被片橙黃色、水紅色等,內輪有紫色或紅色條紋及斑點。花期6~8月。
    川貝 川貝 川貝是一種百合科、貝母屬的植物,為川貝母、暗紫貝母、甘肅貝母、梭砂貝母的干燥鱗莖。前三種按性狀不同分別習稱為“松貝”和“青貝”,后者習稱“爐貝”。產于中國四川、西藏、青海、甘肅等地。松貝的最大形態特征就是“懷中抱月”。 懷中抱月的特點:此藥材呈類圓錐形或近球形,外層鱗葉2瓣,大小懸殊,大瓣緊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習稱“懷中抱月”;頂部閉合。內有類圓柱形、頂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鱗葉1~2枚。先端鈍圓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一灰褐色的鱗莖盤,偶有殘存須根。質硬脆,斷面白色,富粉性。氣微,味微苦。
    川貝 川貝 川貝是一種百合科、貝母屬的植物,為川貝母、暗紫貝母、甘肅貝母、梭砂貝母的干燥鱗莖。前三種按性狀不同分別習稱為“松貝”和“青貝”,后者習稱“爐貝”。產于中國四川、西藏、青海、甘肅等地。松貝的最大形態特征就是“懷中抱月”。 懷中抱月的特點:此藥材呈類圓錐形或近球形,外層鱗葉2瓣,大小懸殊,大瓣緊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習稱“懷中抱月”;頂部閉合。內有類圓柱形、頂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鱗葉1~2枚。先端鈍圓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一灰褐色的鱗莖盤,偶有殘存須根。質硬脆,斷面白色,富粉性。氣微,味微苦。
    宮燈花 辭典解釋宮燈花  gōng dēng huā     圣誕百合的別名。參見「圣誕百合」條。
    中逢花 百合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菜二?百合》。
    黃花 黃花 (百合科植物)黃花為百合科、萱草屬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的花蕾,四川的一種調味配料蔬菜,花期8月,采摘期因品種不同而不同。 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胡蘿卜素、核黃素及磷、鐵等礦物元素,是席上珍品, 具有清炎、清熱、止血、利尿、通乳、健胃等輔助療效。 四川栽培歷史悠久,分布于盆周低山和丘陵區,其中渠縣黃花以色澤鮮亮,食味別致,香氣馥郁、肉頭肥厚而最為聞名。而甘肅慶陽因氣候干燥,光照充足,所產黃花色澤金黃,花棒粗壯,肉質肥嫩,不僅在國內市場上素享盛名,而且聲播海外。湖南省邵東縣也素有“黃花之鄉”的美譽。目前全國各地均有栽種。“黃花”又指菊花。因菊花能傲霜耐寒,常用來比喻人有節操。 黃花 (詞語釋義)黃花,顧名思義就是黃顏色的花。是從色彩學的角度闡述的,是從外觀上給予的定義,是泛指所有黃顏色的花朵。

    其它詞語熱搜

    * 形容百合的詞語:1. 溫柔;2. 純真;3. 柔美;4. 細膩;5. 輕盈;6. 婉約;7. 柔情;8. 愛戀;9. 恬靜;10. 悠然;11. 優雅;12. 清新;13. 晶瑩;14. 柔軟;15. 飄逸;16. 柔和;17. 甜美;18. 情深;19. 心靈手巧;20. 芳香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