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珊瑚的詞語
形容珊瑚的詞語:1. 鮮艷;2. 多彩;3. 活力;4. 美麗;5. 獨特;6. 絢麗;7. 珍貴;8. 清新;9. 堅固;10. 神秘;11. 柔軟;12. 均勻;13. 精致;14. 可愛;15. 美妙;16. 色彩繽紛;17. 豐富多樣;18. 堅韌不拔;19. 生機勃勃;20. 激情四溢
形容珊瑚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珊瑚鉤 | 珊瑚鉤 詞語釋義 (1).古人認為的一種瑞應之物。《孝經援神契》:“珊瑚鉤,瑞寶也,神靈滋液,百珍寶用則見。”《宋書·符瑞志下》:“珊瑚鉤,王者恭信則見。”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三》:“《宋書·符瑞志》曰:‘珊瑚鉤,王者恭信則見。’然不言其形狀,蓋自然之寶也。” (2).用珊瑚所作的帳鉤。 唐 杜甫 《八哀詩·贈秘書監江夏李公邕》:“豐屋珊瑚鉤,麒麟織成罽。” 清 陳維崧 《菩薩蠻·秘戲》詞:“寶篆鎮垂垂,珊瑚鉤響時。”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三》:“ 蕭詮 詩曰‘珠簾半上珊瑚鉤’,則以珊瑚為鉤耳。” (3).比喻文章書畫華麗珍貴。 唐 杜甫 《奉同郭給事湯東靈湫作》詩:“飄飄青瑣郎,文采珊瑚鉤。” 仇兆鰲 注引 師尹 曰:“珊瑚鉤,言文章之可貴。” 元 虞集 《題柯敬仲畫》詩:“百花潭深濯新錦,持報以比珊瑚鉤。” |
珊瑚鉤 | 珊瑚鉤 詞語釋義 (1).古人認為的一種瑞應之物。《孝經援神契》:“珊瑚鉤,瑞寶也,神靈滋液,百珍寶用則見。”《宋書·符瑞志下》:“珊瑚鉤,王者恭信則見。”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三》:“《宋書·符瑞志》曰:‘珊瑚鉤,王者恭信則見。’然不言其形狀,蓋自然之寶也。” (2).用珊瑚所作的帳鉤。 唐 杜甫 《八哀詩·贈秘書監江夏李公邕》:“豐屋珊瑚鉤,麒麟織成罽。” 清 陳維崧 《菩薩蠻·秘戲》詞:“寶篆鎮垂垂,珊瑚鉤響時。”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三》:“ 蕭詮 詩曰‘珠簾半上珊瑚鉤’,則以珊瑚為鉤耳。” (3).比喻文章書畫華麗珍貴。 唐 杜甫 《奉同郭給事湯東靈湫作》詩:“飄飄青瑣郎,文采珊瑚鉤。” 仇兆鰲 注引 師尹 曰:“珊瑚鉤,言文章之可貴。” 元 虞集 《題柯敬仲畫》詩:“百花潭深濯新錦,持報以比珊瑚鉤。” |
珊瑚鈎 | 珊瑚鉤 詞語釋義 (1).古人認為的一種瑞應之物。《孝經援神契》:“珊瑚鉤,瑞寶也,神靈滋液,百珍寶用則見。”《宋書·符瑞志下》:“珊瑚鉤,王者恭信則見。”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三》:“《宋書·符瑞志》曰:‘珊瑚鉤,王者恭信則見。’然不言其形狀,蓋自然之寶也。” (2).用珊瑚所作的帳鉤。 唐 杜甫 《八哀詩·贈秘書監江夏李公邕》:“豐屋珊瑚鉤,麒麟織成罽。” 清 陳維崧 《菩薩蠻·秘戲》詞:“寶篆鎮垂垂,珊瑚鉤響時。”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三》:“ 蕭詮 詩曰‘珠簾半上珊瑚鉤’,則以珊瑚為鉤耳。” (3).比喻文章書畫華麗珍貴。 唐 杜甫 《奉同郭給事湯東靈湫作》詩:“飄飄青瑣郎,文采珊瑚鉤。” 仇兆鰲 注引 師尹 曰:“珊瑚鉤,言文章之可貴。” 元 虞集 《題柯敬仲畫》詩:“百花潭深濯新錦,持報以比珊瑚鉤。” |
珊瑚 | 珊瑚 (國家二級演員、空軍政治部文工團演員)珊瑚,出生于山城重慶,國家二級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政治工作部文工團獨唱演員,重慶市青聯委員。 1998年榮獲中央電視臺第八屆“大紅鷹”杯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專業組)通俗唱法三等獎;少數民族文藝匯演“最佳新人獎”和團體“金獎”;首屆華語網絡歌曲最受網民愛戴的女歌手獎;演唱的歌曲《擺手舞》,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從2007年開始陸續推出紅色經典《新音樂長征路》系列專輯;2015年出演原創音樂劇《嘎麗婭》;2016重慶“音愛無限”大型公益演唱會; 珊瑚 (詞語概念)珊瑚,指由珊瑚蟲分泌的石灰質骨骼聚結而成的東西,狀如樹枝,多為紅色,也有白色或黑色的。語出漢 班固 《西都賦》:“珊瑚碧樹,周阿而生。” |
珊瑚礁 | 珊瑚礁 (珊瑚目的動物形成的海洋生態)珊瑚礁是石珊瑚目的動物形成的一種結構,這個結構可以大到影響其周圍環境的物理和生態條件。在深海和淺海中均有珊瑚礁存在,它們是成千上萬的由碳酸鈣組成的珊瑚蟲的骨骼在數百年至數千年的生長過程中形成的。珊瑚礁為許多動植物提供了生活環境,其中包括蠕蟲、軟體動物、海綿、棘皮動物和甲殼動物,此外珊瑚礁還是大洋帶的魚類的幼魚生長地。 |
珊瑚樹 | 珊瑚樹 珊瑚樹(Viburnum odoratissinum),又名早禾樹(廣州、惠陽),枝干挺直,樹皮灰褐色,具有圓形皮孔,葉對生,長橢圓形或倒披針形,表面暗綠色光亮,背面淡綠色,終年蒼翠。圓錐狀傘房花序頂生,3~4月間開白色鐘狀小花,芳香;花退卻后顯出橢圓形的果實,初為橙紅,之后紅色漸變紫黑色,形似珊瑚,觀賞性很高,故而得名。 原產于中國,在印度、緬甸、泰國和越南分布。喜歡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環境,較耐寒,稍耐陰,在肥沃的中性土壤中生長最好。珊瑚樹耐火力較強,可作森林防火屏障木材細軟可做鋤柄等。 |
珊瑚樹 | 珊瑚樹 珊瑚樹(Viburnum odoratissinum),又名早禾樹(廣州、惠陽),枝干挺直,樹皮灰褐色,具有圓形皮孔,葉對生,長橢圓形或倒披針形,表面暗綠色光亮,背面淡綠色,終年蒼翠。圓錐狀傘房花序頂生,3~4月間開白色鐘狀小花,芳香;花退卻后顯出橢圓形的果實,初為橙紅,之后紅色漸變紫黑色,形似珊瑚,觀賞性很高,故而得名。 原產于中國,在印度、緬甸、泰國和越南分布。喜歡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環境,較耐寒,稍耐陰,在肥沃的中性土壤中生長最好。珊瑚樹耐火力較強,可作森林防火屏障木材細軟可做鋤柄等。 |
珊瑚蟲 | 珊瑚蟲 珊瑚綱中多類生物的統稱。身體呈圓筒狀,有八個或八個以上的觸手,觸手中央有口。多群居,結合成一個群體,是一種海生圓筒狀腔腸動物,食物從口進入,食物殘渣從口排出,它以捕食海洋里細小的浮游生物為生。 珊瑚蟲在生長過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鈣和二氧化碳,然后分泌出石灰石,變為自己生存的外殼。而珊瑚是珊瑚蟲的分泌物,構成珊瑚蟲的支撐結構。 |
珊瑚島 | 珊瑚島 (泰國島嶼)泰國珊瑚島英文名稱為Coral Island。Coral Island,在泰國也被稱為Koh Hae或Ko Hi。位于普吉島東南部,距離普吉島9公里。小島從東到西長約3公里,但從南至北寬度僅約800米。 島上除了漁村,其他許多地方均為叢林所覆蓋。珊瑚島因豐富的珊瑚群生態而得名,小島的周圍環繞著各種色彩繽紛的珊瑚礁,風光優美,是普吉島區內最適合滑水、浮潛、沖浪和航行等水上活動的最佳選擇地點之一。 島上有交通,餐飲,住宿,娛樂等配套服務。 |
珊瑚蟲 | 珊瑚蟲 珊瑚綱中多類生物的統稱。身體呈圓筒狀,有八個或八個以上的觸手,觸手中央有口。多群居,結合成一個群體,是一種海生圓筒狀腔腸動物,食物從口進入,食物殘渣從口排出,它以捕食海洋里細小的浮游生物為生。 珊瑚蟲在生長過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鈣和二氧化碳,然后分泌出石灰石,變為自己生存的外殼。而珊瑚是珊瑚蟲的分泌物,構成珊瑚蟲的支撐結構。 |
珊瑚島 | 珊瑚島 (泰國島嶼)泰國珊瑚島英文名稱為Coral Island。Coral Island,在泰國也被稱為Koh Hae或Ko Hi。位于普吉島東南部,距離普吉島9公里。小島從東到西長約3公里,但從南至北寬度僅約800米。 島上除了漁村,其他許多地方均為叢林所覆蓋。珊瑚島因豐富的珊瑚群生態而得名,小島的周圍環繞著各種色彩繽紛的珊瑚礁,風光優美,是普吉島區內最適合滑水、浮潛、沖浪和航行等水上活動的最佳選擇地點之一。 島上有交通,餐飲,住宿,娛樂等配套服務。 |
珊瑚頂 | 珊瑚頂 珊瑚頂指: 清 代吉服冠冠頂以珊瑚珠為飾,稱“珊瑚頂”。泛指顯官冠飾。 |
珊瑚頂 | 珊瑚頂 珊瑚頂指: 清 代吉服冠冠頂以珊瑚珠為飾,稱“珊瑚頂”。泛指顯官冠飾。 |
鐵網珊瑚 | 鐵網珊瑚【解釋】比喻搜羅珍奇。【出處】唐·李商隱《碧城》詩:“玉輪顧兔初生魄,鐵網珊瑚未有枝。” |
珊瑚網 | 珊瑚網 (珊瑚網)《珊瑚網》作者明代汪珂玉,成書時間崇禎十六年(1643 )。 |
蜈蚣珊瑚 | 蜈蚣珊瑚 蜈蚣珊瑚是大戟科紅雀珊瑚屬,株高約10-30公分,莖葉肥厚多肉,色澤翠綠,葉呈2列扁平排列,形似蜈蚣,姿態奇特,適合小盆栽。株高約10-30公分,莖葉肥厚多肉,色澤翠綠,葉呈2列扁平排列,形似蜈蚣,姿態奇特,適合小盆栽。 整盆看起來,郁郁蔥蔥,整齊而豐盛,生命力旺盛。蜈蚣珊瑚種在藍色、綠色和黃色的彩虹沙做成的波紋形造型的容器中,更加青翠欲滴。 |
珊瑚網 | 珊瑚網 (珊瑚網)《珊瑚網》作者明代汪珂玉,成書時間崇禎十六年(1643 )。 |
珊瑚在網 | 珊瑚在網【解釋】在網:都在網中。比喻有才學的人都被收羅了。【出處】《新唐書·拂菻國傳》:“海中有珊瑚洲,海人乘大舶墮鐵網水底。珊瑚初生磐石上,白如菌,一歲而黃,三歲赤,枝格交錯,高三四尺,鐵發其根,系網舶上,絞而出之。”【示例】從此~,文博士本出宮中;玉尺量才,女相如豈遺苑外?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四十二回 |
鐵網珊瑚 | 【解釋】比喻搜羅珍奇。【出處】唐·李商隱《碧城》詩:“玉輪顧兔初生魄,鐵網珊瑚未有枝。” |
珊瑚在網 | 【解釋】在網:都在網中。比喻有才學的人都被收羅了。【出處】《新唐書·拂菻國傳》:“海中有珊瑚洲,海人乘大舶墮鐵網水底。珊瑚初生磐石上,白如菌,一歲而黃,三歲赤,枝格交錯,高三四尺,鐵發其根,系網舶上,絞而出之。”【示例】從此~,文博士本出宮中;玉尺量才,女相如豈遺苑外?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四十二回 |
珊瑚珠 | 珊瑚珠 (景天科植物)珊瑚珠,為冬型種,為景天科景天屬多肉植物,又名錦珠,多肉花卉中的小型品種。 |
珊瑚婚 | 珊瑚婚 美國的婚姻紀念習俗,結婚的第三十五年稱為珊瑚婚。 |
大堡礁 | 大堡礁 (位于澳大利亞東岸的堡礁)大堡礁(英文:The Great Barrier Reef),是世界最大最長的珊瑚礁群,位于南半球,它縱貫于澳洲的東北沿海,北從托雷斯海峽,南到南回歸線以南,綿延伸展共有2011公里,最寬處161公里。有2900個大小珊瑚礁島,自然景觀非常特殊。大堡礁的南端離海岸最遠有241公里,北端較靠近,最近處離海岸僅16公里。在落潮時,部分的珊瑚礁露出水面形成珊瑚島。在礁群與海岸之間是一條極方便的交通海路。風平浪靜時,游船在此間通過,船下連綿不斷的多彩、多形的珊瑚景色,就成為吸引世界各地游客來獵奇觀賞的最佳海底奇觀。1981年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2017年3月,科學家發現,大堡礁最原始的北部區域的大部分珊瑚礁2016年已被過熱的海水殺死。往南一些,大堡礁中部的珊瑚礁2016年得以幸免,然而現在正在白化,這是另一場大規模死亡的潛在預兆。 |
七寶 | 七寶 (漢語詞匯,佛經詞匯)七寶,指七種珍寶,又稱七珍。漢代版本的七寶為金、銀、琉璃、水晶、硨磲、珊瑚、琥珀;曹魏時期版本所載七寶為紫金、白銀、琉璃、水晶、硨磲、珊瑚、琥珀;唐代版本的七寶為黃金、白銀、琉璃、頗梨、美玉、赤珠、琥珀;宋代版本的七寶為黃金、白銀、璃、頗梨、硨磲、珍珠、琥珀。 |
七寶 | 七寶 (漢語詞匯,佛經詞匯)七寶,指七種珍寶,又稱七珍。漢代版本的七寶為金、銀、琉璃、水晶、硨磲、珊瑚、琥珀;曹魏時期版本所載七寶為紫金、白銀、琉璃、水晶、硨磲、珊瑚、琥珀;唐代版本的七寶為黃金、白銀、琉璃、頗梨、美玉、赤珠、琥珀;宋代版本的七寶為黃金、白銀、璃、頗梨、硨磲、珍珠、琥珀。 |
擊碎珊瑚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汰侈》:“〔武帝〕嘗以一珊瑚樹,高二尺許賜愷。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愷以示崇。崇視訖,以鐵如意擊之,應手而碎。愷既惋惜,又以為疾己之寶,聲色甚厲。崇曰:‘不足恨,今還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樹,有三尺四尺,條干絕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愷許比甚眾。”亦作:擊珊瑚碎 |
擊碎珊瑚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汰侈》:“〔武帝〕嘗以一珊瑚樹,高二尺許賜愷。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愷以示崇。崇視訖,以鐵如意擊之,應手而碎。愷既惋惜,又以為疾己之寶,聲色甚厲。崇曰:‘不足恨,今還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樹,有三尺四尺,條干絕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愷許比甚眾。”亦作:擊珊瑚碎 |
中沙群島 | 中沙群島 中沙群島(菲律賓亦稱馬科斯菲爾德沙洲,中沙群礁),為中國南海諸島四大群島之一,位于南海中部海域,西沙群島東面偏南,距永興島200公里,是南海諸島中位置居中的一群。該群島北起神狐暗沙,南止波洑暗沙,東至黃巖島,地理位置在北緯13°57′~19°33′,東經113°02′~118°45′之間,南北跨緯度5°36′,東西跨經度5°43′,海域面積60多萬平方公里,島礁散布范圍之廣僅次于南沙群島。 中沙群島是海洋型島嶼,發育在中央深海盆及北部陸坡上海山頂部,由黃巖島和中沙大環礁上26座已經命名的暗沙,及一統暗沙、憲法暗沙、神狐暗沙、中南暗沙等4座分散的暗沙組成,除黃巖島環礁礁緣部分露出海面外,其它暗沙暗礁均隱伏海水中。 中沙群島主體中沙大環礁長140公里,寬60公里,一般水深13-20米,是南海中最大的環礁。黃巖島是中沙群島唯一島嶼,環礁面積約130平方公里,礁湖水深10-20米。黃巖島在中沙環礁以東約170海里,毗鄰馬尼拉海溝。 中沙群島海域表層水溫27℃-30℃,海水鹽度為32.5-34;海水透明度35-38米。中沙群島是各種造礁珊瑚的地質產物,珊瑚礁及其周圍生長著各種海洋生物,組成了珊瑚礁生物部落,魚蝦蟹貝類資源豐富,具有重要的開發價值。 |
中沙群島 | 中沙群島 中沙群島(菲律賓亦稱馬科斯菲爾德沙洲,中沙群礁),為中國南海諸島四大群島之一,位于南海中部海域,西沙群島東面偏南,距永興島200公里,是南海諸島中位置居中的一群。該群島北起神狐暗沙,南止波洑暗沙,東至黃巖島,地理位置在北緯13°57′~19°33′,東經113°02′~118°45′之間,南北跨緯度5°36′,東西跨經度5°43′,海域面積60多萬平方公里,島礁散布范圍之廣僅次于南沙群島。 中沙群島是海洋型島嶼,發育在中央深海盆及北部陸坡上海山頂部,由黃巖島和中沙大環礁上26座已經命名的暗沙,及一統暗沙、憲法暗沙、神狐暗沙、中南暗沙等4座分散的暗沙組成,除黃巖島環礁礁緣部分露出海面外,其它暗沙暗礁均隱伏海水中。 中沙群島主體中沙大環礁長140公里,寬60公里,一般水深13-20米,是南海中最大的環礁。黃巖島是中沙群島唯一島嶼,環礁面積約130平方公里,礁湖水深10-20米。黃巖島在中沙環礁以東約170海里,毗鄰馬尼拉海溝。 中沙群島海域表層水溫27℃-30℃,海水鹽度為32.5-34;海水透明度35-38米。中沙群島是各種造礁珊瑚的地質產物,珊瑚礁及其周圍生長著各種海洋生物,組成了珊瑚礁生物部落,魚蝦蟹貝類資源豐富,具有重要的開發價值。 |
東沙群島 | 東沙群島 東沙群島位于廣東汕頭市以南約260公里,珠江口東南方約315公里。由東沙島、東沙礁和南、北衛灘等組成。東沙島的礁盤呈新月形,潮汕漁民又稱為月牙島,面積1.8平方公里,海拔僅6米,由珊瑚為主生物碎屑堆積而成。 東沙群島是南海諸島中位置最北的一組群島,由廣東省汕尾市陸豐市管轄,共有三個珊瑚環礁即:東沙環礁(東沙島和東沙礁)、南衛灘環礁(暗礁)及北衛灘環礁(暗礁)。 東沙群島是南海諸島中離大陸最近、島礁最少的一組群島,位處國際航海重要的交通樞紐,歸廣東省汕尾市陸豐市碣石鎮管轄,實際隸屬于臺灣地區高雄市旗津區,該島扼守巴士海峽,巴林塘海峽的入口要沖有重要戰略價值,地處東亞至印度洋和亞、非、大洋洲國際航線要沖。 |
東沙群島 | 東沙群島 東沙群島位于廣東汕頭市以南約260公里,珠江口東南方約315公里。由東沙島、東沙礁和南、北衛灘等組成。東沙島的礁盤呈新月形,潮汕漁民又稱為月牙島,面積1.8平方公里,海拔僅6米,由珊瑚為主生物碎屑堆積而成。 東沙群島是南海諸島中位置最北的一組群島,由廣東省汕尾市陸豐市管轄,共有三個珊瑚環礁即:東沙環礁(東沙島和東沙礁)、南衛灘環礁(暗礁)及北衛灘環礁(暗礁)。 東沙群島是南海諸島中離大陸最近、島礁最少的一組群島,位處國際航海重要的交通樞紐,歸廣東省汕尾市陸豐市碣石鎮管轄,實際隸屬于臺灣地區高雄市旗津區,該島扼守巴士海峽,巴林塘海峽的入口要沖有重要戰略價值,地處東亞至印度洋和亞、非、大洋洲國際航線要沖。 |
石連樹 | 石連樹 shí lián shù ㄕㄧˊ ㄌㄧㄢˊ ㄕㄨˋ 石連樹(石連樹) 珊瑚的一種。 唐 鄭常 《洽聞記》:“ 永昌 中 臺州 司馬 孟詵 奏: 臨海 水下, 馮義 得石連樹五株,皆白石。”參見“ 珊瑚 ”。 |
頂戴 | 頂戴 (清朝時用以區別官員品級的帽飾)清用以區別官員品級的帽飾。以紅寶石為最高,依次為珊瑚、藍寶石、青寶石、水晶、硨磲、素金、鏤花陰文金頂、鏤花陽文金頂。革職或降職時,即革除或摘去所戴頂子。朝冠與吉服冠在三品以上略有區別,如紅寶石僅用文武一品官朝冠,吉服冠用珊瑚。進士、狀元朝寇特用金三枝九葉,舉人用金雀,生員用銀雀;朝服則舉人以上用素金,與七品官司同,生員用素銀。僭用帽頂有厲禁,對八九品原用鏤花陰、陰文金頂者,如因軍營保舉及捐納得虛銜者,雖居微職,亦可依其虛銜戴頂子。 頂戴 (漢語詞匯)頂戴,漢語詞匯。 拼音:dǐng dài 釋義:1、敬禮;感恩。2、供奉;擁戴。3、謂雙手持物舉過頭頂。表示致敬。4、謂花朵著生在枝條的頂端。5、謂頭上承物。6、頭戴(帽子)。7、承受;繼承。8、猶頂替。謂以此代彼。8、清 代用以區別官員等級的帽飾。 |
木珊瑚 | 木珊瑚 木珊瑚,學名枳椇子,又名木蜜、木餳、雞距子、雞爪梨、拐棗等,氣味甘甜,無毒,具有藥用價值,主治利大小便,止嘔逆境,解酒毒,辟蟲毒。為鼠李科植物枳具(Hovenia bulcis Thunb),帶有肉質果柄的果實或種子。性平,味甘。為陽性樹種,分布安徽、浙江、江西、廣東、福建、湖北、湖南、廣西、陜西、四川等地。 |
頂戴 | 頂戴 (清朝時用以區別官員品級的帽飾)清用以區別官員品級的帽飾。以紅寶石為最高,依次為珊瑚、藍寶石、青寶石、水晶、硨磲、素金、鏤花陰文金頂、鏤花陽文金頂。革職或降職時,即革除或摘去所戴頂子。朝冠與吉服冠在三品以上略有區別,如紅寶石僅用文武一品官朝冠,吉服冠用珊瑚。進士、狀元朝寇特用金三枝九葉,舉人用金雀,生員用銀雀;朝服則舉人以上用素金,與七品官司同,生員用素銀。僭用帽頂有厲禁,對八九品原用鏤花陰、陰文金頂者,如因軍營保舉及捐納得虛銜者,雖居微職,亦可依其虛銜戴頂子。 頂戴 (漢語詞匯)頂戴,漢語詞匯。 拼音:dǐng dài 釋義:1、敬禮;感恩。2、供奉;擁戴。3、謂雙手持物舉過頭頂。表示致敬。4、謂花朵著生在枝條的頂端。5、謂頭上承物。6、頭戴(帽子)。7、承受;繼承。8、猶頂替。謂以此代彼。8、清 代用以區別官員等級的帽飾。 |
石連樹 | 石連樹 shí lián shù ㄕㄧˊ ㄌㄧㄢˊ ㄕㄨˋ 石連樹(石連樹) 珊瑚的一種。 唐 鄭常 《洽聞記》:“ 永昌 中 臺州 司馬 孟詵 奏: 臨海 水下, 馮義 得石連樹五株,皆白石。”參見“ 珊瑚 ”。 |
珊瑚翹 | 珊瑚翹 珊瑚翹,讀音shān hú qiào,漢語詞語,基本意思為古代婦女戴的首飾。 |
珊瑚翹 | 珊瑚翹 珊瑚翹,讀音shān hú qiào,漢語詞語,基本意思為古代婦女戴的首飾。 |
珊鉤 | 珊鉤 珊鉤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hān gōu,即珊瑚鉤。 |
珊鉤 | 珊鉤 珊鉤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hān gōu,即珊瑚鉤。 |
標界 | 標界 【詞目】標界 【拼音】biāojiè 【英文】〖demarcate〗 【譯義】標出…的界線 給采礦區標界 〖demarcationofboundary〗∶劃分出界限 環狀珊瑚島給淺礁湖標了界 |
波利尼西亞 | 波利尼西亞 太平洋三大島群之一,處于大洋洲,意為“多島群島”。位于太平洋中部,180°經線以東,南緯30°至北緯30°之間。其分布遍于中東部太平洋海面上一個巨大的三角形地帶,三角形的頂角為夏威夷群島,兩個底角分別為新西蘭及復活島。人口約142萬,多為波利尼西亞人。主要包括夏威夷群島、圖瓦盧群島、湯加群島、社會群島、土布艾群島、土阿莫土群島、馬克薩斯群島、紐埃島、薩摩亞群島、托克勞群島、庫克群島、萊恩群島、菲尼克斯群島、約翰斯頓島、瓦利斯群島、富圖納群島、皮特凱恩群島· ·圣誕島·賈維斯島·迪西島·復活節島等。 由火山島和珊瑚礁組成。赤道附近各島屬熱帶雨林氣候,其它各島屬熱帶草原氣候。波利尼西亞中部是臺風源地之一。礦物有磷酸鹽、鎳、鉻等。沿海產珍珠。盛產并出口椰干,還產可可、甘蔗、天然橡膠等。旅游業發展迅速。 新西蘭的原住民毛利人也是波利尼西亞人。斐濟群島由于有很大比例的人口是波利尼西亞人,有時也被列入波利尼西亞的范圍內。陸地總面積2.7萬平方千米。人口約142萬,多為波利尼西亞人。主要是波利尼西亞人,身材高大,深褐色皮膚,頭發呈直線形或波浪形。居民多信奉基督教,通用波利尼西亞語。官方語言除法屬波利尼西亞為法語外,多為英語。除圖瓦盧、西薩摩亞和湯加已獨立,庫克群島和紐埃島內部自治外,余分屬美、英、法等國。 |
硨磲 | 硨磲 (雙殼綱硨磲科動物通稱)硨磲(學名:Tridacnidae spp.):是軟體動物門雙殼綱的海洋動物。共有1科2屬9種,是海洋中最大的雙殼貝類,被稱為“貝王”,最大體長可達1米以上,重量達到300千克以上。殼質厚重,殼緣如齒,兩殼大小相當,內殼潔白光潤,白皙如玉。外韌帶,通常有一個大的足絲孔。鉸合部有一個主齒和 1~2 個后側齒。外套痕完整,前閉殼肌消失,后閉殼肌近中央。 全部為熱帶種,通常以足絲附著在珊瑚礁上生活。為雙殼類中個體最大的貝類,其中大硨磲(Tridacna gigas)殼長可達 1 米。硨磲外套膜內有大量的蟲黃藻,借助膜內玻璃體聚光,使蟲黃藻大量繁殖而作為自身養分,二者形成互利共生的特殊關系。 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海域。中國共有 6 種,分布于臺灣和南海各島礁。 硨磲 (漢語詞匯)硨磲(chē qú)指1、次于玉的美石。2、軟體動物。3、指其介殼。4、特指酒杯。 |
水精 | 水精 (唐代王建詩作)《水精》是由唐朝王建創作的一首五絕詩,題目意思是水的精氣。 水精 (詞語)柱以水璧,砌以青玉,床以珊瑚,簾以水精。——唐· 李朝威《柳毅傳》 釋義:(1).水的精氣。【出處】:漢 王充 《論衡·講瑞》:“山頂之溪,不通江湖,然而有魚,水精自為之也。”釋義:(2).指辰星。釋義:(3).水的精氣。【出處】:晉常璩《華陽國志·蜀志》:“外作石犀五頭,以厭水精。” |
鐵網 | 鐵網 (詞語)鐵網,鐵絲編成的網。古代漁人用以搜取珊瑚。 現也指非常安全,保護措施好。 |
一字一珠 | 一字一珠【解釋】一個字就象一顆珍珠。形容歌聲婉轉圓潤。也比喻文章優美,辭藻華麗。【出處】唐·薛能《贈歌者》詩:“一字新聲一顆珠,囀喉疑是擊珊瑚。”【示例】這樣文字,連我看一兩遍也不能解,直至三遍之后,才曉得是天地間之至文,真乃~。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 |
玉尺量才 | 玉尺量才【解釋】玉尺:玉制的尺,舊時比喻選拔人才和評價詩文的標準。用恰當的標準來衡量人才和詩文。【出處】唐·李白《上清寶鼎》詩:“仙人持玉尺,度君多少才;玉尺不可盡,君才無時休。”【示例】從此珊瑚在網,文博士本出宮中,~,女相如豈遺苑外。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四十二回 |
硬皮 | 硬皮 硬皮,漢語詞語,拼音為yìngpín,釋義為增厚變硬的一塊皮膚或一般石質的或者穿孔體珊瑚骨骼的硬組織。 |
絳樹 | 絳樹 《絳樹》是神話傳說中的仙樹;也用作古代歌女名,亦借指美女;同時用作珊瑚的別名。 |
桃葉珊瑚 | 辭典解釋桃葉珊瑚 táo yè shān hú 植物名。山茱萸科,常綠灌木。單葉、對生,葉片長橢圓形。單性花,雌雄異株,核果成熟時為紅色。 |
鸞翔鳳翥 | 鸞翔鳳翥【解釋】翔:盤旋而飛;翥:高飛。比喻書法筆勢飛動舒展。【出處】晉·陸機《浮云賦》:“鸞翔鳳翥,鴻驚鶴飛,鯨鯢溯波,鮫鱷沖道。”【示例】~眾仙下,珊瑚碧樹交枝柯。 ◎唐·韓愈《石鼓歌》【近義詞】龍飛鳳舞【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比喻書法字體飄逸,筆勢飛動 |
擊珊瑚碎 | 見“擊碎珊瑚 ”。 |
皮氏花仙螺 | 皮氏花仙螺 皮氏花仙螺是一種新腹足目、珊瑚螺科類生物,貝殼個體小,殼薄,螺塔高而尖,體層大,前水管溝長度中等。分布于臺灣。 |
汛掃 | 汛掃 《新唐書·后妃傳下·章敬吳太后》:“﹝ 肅宗 ﹞后入謁, 玄宗 見不悅,因幸其宮,顧廷宇不汛掃,樂器塵蠧,左右無嬪侍,帝愀然謂 高力士 曰:‘兒居處乃爾,將軍叵使我知乎?’”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珊瑚》:“ 臧姑 役母若婢,生不敢言。惟身代母操作,滌器汛掃之事皆與焉。”引申為廢棄;掃蕩。 漢 揚雄 《劇秦美新》:“況盡汛掃前圣數千載功業,專用己之私,而能享祐者哉?” 明 陳繼儒《大司馬節寰袁公家廟記》:“(袁可立)感激上恩,慷慨時事,議收遼左之殘兵,汛掃鄒藤之妖黨。”明 吾邱瑞 《運甓記·藩府賀正》:“要奮迅名揚邊郡,把胡塵汛掃。” 清 錢謙益 《贈太仆寺少卿姬公墓志銘》:“ 蚩尤 前驅兮 玄武 后行,馘奴湯寇兮汛掃欃槍。”參見“ 泛埽 ”。 |
打碎珊瑚 | 同“擊碎珊瑚 ”。 |
汛掃 | 汛掃 《新唐書·后妃傳下·章敬吳太后》:“﹝ 肅宗 ﹞后入謁, 玄宗 見不悅,因幸其宮,顧廷宇不汛掃,樂器塵蠧,左右無嬪侍,帝愀然謂 高力士 曰:‘兒居處乃爾,將軍叵使我知乎?’”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珊瑚》:“ 臧姑 役母若婢,生不敢言。惟身代母操作,滌器汛掃之事皆與焉。”引申為廢棄;掃蕩。 漢 揚雄 《劇秦美新》:“況盡汛掃前圣數千載功業,專用己之私,而能享祐者哉?” 明 陳繼儒《大司馬節寰袁公家廟記》:“(袁可立)感激上恩,慷慨時事,議收遼左之殘兵,汛掃鄒藤之妖黨。”明 吾邱瑞 《運甓記·藩府賀正》:“要奮迅名揚邊郡,把胡塵汛掃。” 清 錢謙益 《贈太仆寺少卿姬公墓志銘》:“ 蚩尤 前驅兮 玄武 后行,馘奴湯寇兮汛掃欃槍。”參見“ 泛埽 ”。 |
莫桑比克海峽 | 莫桑比克海峽 莫桑比克海峽位于非洲東南部的莫桑比克和馬達加斯加島之間,呈東北一西南走向,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峽,長約1670千米。海峽內的水深大多在2000米以上,最大深度超過3500米,莫桑比克海峽的深度在所有的海峽中排名第三。 莫桑比克海峽中多島嶼和珊瑚礁,周圍海岸線平直,有贊比西河注入。海峽中有莫桑比克暖流經過,峽內的海水平均溫度約在20℃以上。這里炎熱多雨,夏季的時候多有颶風產生。海峽中盛產魚類和蝦類,魚類主要有鮪魚、沙丁魚和比目魚等,蝦類主要有龍蝦、對蝦等。 莫桑比克海峽是從南大西洋到印度洋的海上交通要道,波斯灣中的很大一部分石油都是通過這里運往北美、歐洲等地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在蘇伊士運河沒有開通之前,莫桑比克海峽是歐洲大陸經過大兩洋、好望角、印度洋到東方去的必經之路。 |
擊珊瑚碎 | 見“擊碎珊瑚 ”。 |
綠珊瑚 | 辭典解釋綠珊瑚 lǜ shān hú 植物名。大戟科大戟屬,為灌木或矮小喬木。全株多分枝,枝呈綠色,粗圓有節,脆弱易斷,折枝則分泌白色含毒乳汁。適用于海濱造林,以防風砂,亦適于盆栽,作觀賞用。 也稱為「霸王鞭」。 |
硨磲 | 硨磲 (雙殼綱硨磲科動物通稱)硨磲(學名:Tridacnidae spp.):是軟體動物門雙殼綱的海洋動物。共有1科2屬9種,是海洋中最大的雙殼貝類,被稱為“貝王”,最大體長可達1米以上,重量達到300千克以上。殼質厚重,殼緣如齒,兩殼大小相當,內殼潔白光潤,白皙如玉。外韌帶,通常有一個大的足絲孔。鉸合部有一個主齒和 1~2 個后側齒。外套痕完整,前閉殼肌消失,后閉殼肌近中央。 全部為熱帶種,通常以足絲附著在珊瑚礁上生活。為雙殼類中個體最大的貝類,其中大硨磲(Tridacna gigas)殼長可達 1 米。硨磲外套膜內有大量的蟲黃藻,借助膜內玻璃體聚光,使蟲黃藻大量繁殖而作為自身養分,二者形成互利共生的特殊關系。 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海域。中國共有 6 種,分布于臺灣和南海各島礁。 硨磲 (漢語詞匯)硨磲(chē qú)指1、次于玉的美石。2、軟體動物。3、指其介殼。4、特指酒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