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形容海軍的詞語

    形容海軍的詞語:1. 艦隊;2. 軍艦;3. 戰艦;4. 航母;5. 驅逐艦;6. 潛艇;7. 艦艇;8. 船只;9. 艦隊司令部;10. 海軍基地;11. 陸戰隊;12. 海軍陸戰隊;13. 軍港;14. 軍事航線;15. 海上巡邏;16. 軍艦編隊;17. 艦載機;18. 軍艦裝備;19. 軍艦動力;20. 軍艦防御系統

    形容海軍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拼音/解釋
    海軍陸戰隊 海軍陸戰隊 (海軍擔負登陸作戰任務的兵種)海軍陸戰隊,是海軍擔負登陸作戰任務的海軍重要兵種之一。它是由陸戰步兵、裝甲兵、炮兵、工程兵、通信兵、偵察兵、防化兵等諸兵力合成的兩棲作戰部隊。它是海軍對岸作戰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國家海上威力的組成部分,是實現國家海洋戰略的重要兵力。 海軍陸戰隊,是指海軍中擔負渡海登陸作戰和其他特定兩棲作戰任務的兵種,有的國家稱為海軍步兵。 海軍陸戰隊有時是以裝甲運輸船或艦艇為運輸工具,擔負從海上登陸作戰或為后方大部隊大面積全面進攻作戰作開路先鋒的機械化部隊。 海軍陸戰隊是特別訓練用來執行兩棲突擊作戰的步兵。他們能從海上的運輸船來登陸岸邊的陸地,包括敵人的城市或是敵人所占據的地方。海軍陸戰隊在兵科中是一個特別的分支,他們所受的訓練就是要讓他們準備好來應付各種陸海空三軍聯合作戰方式。 世界上第一支海軍陸戰隊,是在美國獨立戰爭時正式服役。此后,海軍陸戰隊就活躍于世上多種作戰行動中了,其標準配備是F-35B隱身戰斗機和MV-22直升機。被稱為“第三空軍”(The Third Air Force)。 中國海軍陸戰隊是集合偵察、登陸、空降和突襲等特殊任務的作戰力量,是中國諸軍兵種中單兵實力的佼佼者。
    海軍航空兵 海軍航空兵 海軍航空兵,是在海洋上空遂行作戰任務的海軍的一個重要兵種。它是奪取海戰區制空權的主要兵力,是海戰場的重要突擊力量和重要保障力量。海軍航空兵可以單獨地或協同海軍其他兵種及其他軍兵種完成多種海上作戰任務。 海軍航空兵通常由轟炸航空兵、殲擊轟炸航空兵、殲擊航空兵、強擊航空兵 、偵察航空兵 、反潛航空兵部隊和執行預警、電子對抗、空中加油、運輸、救護等保障任務的部隊組成。具有遠程作戰、高速機動和猛烈突擊的能力,是海洋戰區奪取和保持制空權的重要力量,海軍的主要突擊兵力之一,能對海戰的進程和結局產生重大影響。
    海軍衫 海軍衫 采用海軍水兵服上的水兵領,并在前領端配有領巾或領帶的服裝。顏色以藍、白色調為主。領子和袖口上鑲有白色或藍色布條,胸墊可繡上徽章。款式自然、文雅、大方。
    海軍陸戰隊 海軍陸戰隊 (海軍擔負登陸作戰任務的兵種)海軍陸戰隊,是海軍擔負登陸作戰任務的海軍重要兵種之一。它是由陸戰步兵、裝甲兵、炮兵、工程兵、通信兵、偵察兵、防化兵等諸兵力合成的兩棲作戰部隊。它是海軍對岸作戰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國家海上威力的組成部分,是實現國家海洋戰略的重要兵力。 海軍陸戰隊,是指海軍中擔負渡海登陸作戰和其他特定兩棲作戰任務的兵種,有的國家稱為海軍步兵。 海軍陸戰隊有時是以裝甲運輸船或艦艇為運輸工具,擔負從海上登陸作戰或為后方大部隊大面積全面進攻作戰作開路先鋒的機械化部隊。 海軍陸戰隊是特別訓練用來執行兩棲突擊作戰的步兵。他們能從海上的運輸船來登陸岸邊的陸地,包括敵人的城市或是敵人所占據的地方。海軍陸戰隊在兵科中是一個特別的分支,他們所受的訓練就是要讓他們準備好來應付各種陸海空三軍聯合作戰方式。 世界上第一支海軍陸戰隊,是在美國獨立戰爭時正式服役。此后,海軍陸戰隊就活躍于世上多種作戰行動中了,其標準配備是F-35B隱身戰斗機和MV-22直升機。被稱為“第三空軍”(The Third Air Force)。 中國海軍陸戰隊是集合偵察、登陸、空降和突襲等特殊任務的作戰力量,是中國諸軍兵種中單兵實力的佼佼者。
    海軍航空兵 海軍航空兵 海軍航空兵,是在海洋上空遂行作戰任務的海軍的一個重要兵種。它是奪取海戰區制空權的主要兵力,是海戰場的重要突擊力量和重要保障力量。海軍航空兵可以單獨地或協同海軍其他兵種及其他軍兵種完成多種海上作戰任務。 海軍航空兵通常由轟炸航空兵、殲擊轟炸航空兵、殲擊航空兵、強擊航空兵 、偵察航空兵 、反潛航空兵部隊和執行預警、電子對抗、空中加油、運輸、救護等保障任務的部隊組成。具有遠程作戰、高速機動和猛烈突擊的能力,是海洋戰區奪取和保持制空權的重要力量,海軍的主要突擊兵力之一,能對海戰的進程和結局產生重大影響。
    軍艦 軍艦 (海上執行戰斗任務的船舶)軍艦,又稱海軍艦艇,可以提供無人艦載機的起飛和降落,是在海上執行戰斗任務的船舶。直接執行戰斗任務的叫戰斗艦艇,執行輔助戰斗任務的是輔助戰斗艦艇。 艦艇分為戰斗艦艇和輔助戰斗艦艇兩大類。戰斗艦艇按其航行狀態不同,分為水面戰斗艦艇和水下戰斗艦艇。.軍艦與民用船舶的最大區別是艦艇上裝備有武器;其次是軍艦的外表一般漆上藍灰色油漆,艦尾懸掛海軍旗或國旗;桅桿上裝有各種用于作戰的雷達天線和電子設備也是軍艦有別于民船的一個標志。
    軍艦 軍艦 (海上執行戰斗任務的船舶)軍艦,又稱海軍艦艇,可以提供無人艦載機的起飛和降落,是在海上執行戰斗任務的船舶。直接執行戰斗任務的叫戰斗艦艇,執行輔助戰斗任務的是輔助戰斗艦艇。 艦艇分為戰斗艦艇和輔助戰斗艦艇兩大類。戰斗艦艇按其航行狀態不同,分為水面戰斗艦艇和水下戰斗艦艇。.軍艦與民用船舶的最大區別是艦艇上裝備有武器;其次是軍艦的外表一般漆上藍灰色油漆,艦尾懸掛海軍旗或國旗;桅桿上裝有各種用于作戰的雷達天線和電子設備也是軍艦有別于民船的一個標志。
    鄧世昌 鄧世昌 (清末海軍杰出愛國將領、民族英雄)鄧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男,漢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廣東廣府人,籍貫廣東番禺縣龍導尾鄉(現為廣州市海珠區),清末北洋水師將領,民族英雄。 鄧世昌是中國最早的一批海軍軍官中的一個,是清朝北洋艦隊中“致遠”號的艦長。他有強烈的愛國心,常對士兵們說::“人誰無死?但愿我們死得其所,死得值!”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時為致遠號巡洋艦管帶(即艦長)。1894年9月17日在黃海海戰中壯烈犧牲,謚壯節公,追封太子少保銜。光緒帝挽聯如此寫道: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 為紀念鄧世昌的偉大犧牲,人民創作了《甲午風云》、《英雄鄧世昌》、《甲午大海戰》等多部文學、影視、戲曲作品,以歌頌其英雄壯舉,還有多處紀念館可供紀念、瞻仰、憑吊。
    海軍呢 海軍呢 又稱為細制服呢,是粗紡制服呢類中品質最好的一種, 所用原料質量好,呢身平挺細潔。海軍呢Novycloth是由于大多為做海軍制服而得名,世界各國海軍多用此類粗紡毛織物做軍服。該織物還適宜于做秋冬季各類外衣,如中山裝、軍便裝、學生裝、茄克、兩用衫、制服、青年裝、鐵路服、海關服、中短大衣等。
    艦艇 艦艇 艦艇俗稱軍艦,又稱海軍艦艇,是指有武器裝備,能在海洋執行作戰任務的海軍船只,是海軍的主要裝備。艦艇被視為國家領土的一部分,只遵守本國的法律和公認的國際法。艦艇主要用于海上機動作戰,進行戰略核突襲,保護己方或破壞敵方的海上交通線,進行封鎖或反封鎖,參加登陸或抗登陸作戰,以及擔負海上補給、運輸、修理、救生、醫療、偵察、調查、測量、工程和試驗等保障勤務,主要有戰斗艦艇和輔助戰斗艦艇兩大類。直接執行戰斗任務的叫戰斗艦艇,執行輔助戰斗任務的是輔助戰斗艦艇。
    艦艇 艦艇 艦艇俗稱軍艦,又稱海軍艦艇,是指有武器裝備,能在海洋執行作戰任務的海軍船只,是海軍的主要裝備。艦艇被視為國家領土的一部分,只遵守本國的法律和公認的國際法。艦艇主要用于海上機動作戰,進行戰略核突襲,保護己方或破壞敵方的海上交通線,進行封鎖或反封鎖,參加登陸或抗登陸作戰,以及擔負海上補給、運輸、修理、救生、醫療、偵察、調查、測量、工程和試驗等保障勤務,主要有戰斗艦艇和輔助戰斗艦艇兩大類。直接執行戰斗任務的叫戰斗艦艇,執行輔助戰斗任務的是輔助戰斗艦艇。
    空軍 空軍 (進行空中作戰的軍種)空軍是現代化三軍當中成立最晚的一支,許多國家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后才有獨立的空軍出現。主要進行空中作戰的軍種,多數國家的空軍由航空兵、地空導彈兵、高射炮兵。空降兵,雷達兵等兵種組成。空軍裝備的機種,通常有殲擊機、轟炸機、殲擊轟炸機等。基本任務是:擔負國土防空,支援陸軍、海軍作戰,對敵后實施空襲、進行空運和航空偵察。
    空軍 空軍 (進行空中作戰的軍種)空軍是現代化三軍當中成立最晚的一支,許多國家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后才有獨立的空軍出現。主要進行空中作戰的軍種,多數國家的空軍由航空兵、地空導彈兵、高射炮兵。空降兵,雷達兵等兵種組成。空軍裝備的機種,通常有殲擊機、轟炸機、殲擊轟炸機等。基本任務是:擔負國土防空,支援陸軍、海軍作戰,對敵后實施空襲、進行空運和航空偵察。
    艦隊 艦隊 (海軍的高級作戰兵力集團)艦隊,是以航空母艦為中心,由多艘艦艇和各種戰斗機群組成的作戰工具。并以導彈為武器從事艦對地、艦對海、艦對空、空對地、空對海、空對空作戰的海上固定或游動作戰的陸、海、空立體作戰部隊。 海軍艦隊的設置,取決于本國的經濟力量、政治制度、地理條件和軍事戰略等因素,并受到世界戰略格局的制約。
    艦隊 艦隊 (海軍的高級作戰兵力集團)艦隊,是以航空母艦為中心,由多艘艦艇和各種戰斗機群組成的作戰工具。并以導彈為武器從事艦對地、艦對海、艦對空、空對地、空對海、空對空作戰的海上固定或游動作戰的陸、海、空立體作戰部隊。 海軍艦隊的設置,取決于本國的經濟力量、政治制度、地理條件和軍事戰略等因素,并受到世界戰略格局的制約。
    女兵 女兵 (女性軍人)女兵是指對在國家軍隊中服役的女性軍職人員的稱呼,包括戰斗人員和非戰斗人員,其職責與男性士兵一樣,都是保衛國家安全,保衛及守護國家邊境,政府政權穩定,社會安定,有時亦參與非戰斗性的包括救災等工作。 女兵因體力問題而很少被分配作步兵;女兵多被分配到后勤部、機關、軍醫與院校等軍事設施工作,女兵也時常分配到空軍與海軍作飛行員和通信員。 她們中有士兵、士官、軍官,有衛生員,文工團員、話務員、軍醫、炊事員、飼養員、理發員、排長、連長、營長、團長、旅長、師長、軍長、司令員和將軍。 現代中國最早的成建制女兵是組建于1927年2月12日北伐戰爭時期的國民革命軍黃埔軍校第6期武漢分校女生隊(共計130人),并于當年夏天參加了對夏斗寅軍隊的作戰。 各國女兵入伍后必須剪齊耳短發,不染發,不化妝,不染指甲。這適用于美國等西方國家。 2015年01月30日,解放軍女兵入伍漫畫被網友贊解萌萌噠,漫畫中日記回憶一下軍營姐妹正式入伍前入伍的那些日子。
    旗艦 旗艦 (漢語詞語)旗艦是一個漢語詞語,指載有海軍將官的艦隊、分艦隊司令官并懸掛其旗幟的軍艦,引申代指同類中起主導作用的產品,如旗艦店、旗艦品牌。
    旗艦 旗艦 (漢語詞語)旗艦是一個漢語詞語,指載有海軍將官的艦隊、分艦隊司令官并懸掛其旗幟的軍艦,引申代指同類中起主導作用的產品,如旗艦店、旗艦品牌。
    管帶 管帶 管帶是清代軍事職官名稱,巡防營與陸軍警察隊統轄一營的長官亦稱管帶,海軍的艦長亦用此稱。 在《范進中舉》中有招待、款待的意思 原文見第五段:這些眾人家里拿些雞蛋酒米,且管帶了報子上的老爹們,再為商酌。
    管帶 管帶 管帶是清代軍事職官名稱,巡防營與陸軍警察隊統轄一營的長官亦稱管帶,海軍的艦長亦用此稱。 在《范進中舉》中有招待、款待的意思 原文見第五段:這些眾人家里拿些雞蛋酒米,且管帶了報子上的老爹們,再為商酌。
    軍事封鎖 軍事封鎖 軍事封鎖是詞語,拼音jūn shì fēng suǒ,釋義為一國或數國以武力(主要為海軍)割斷某一國的對外聯系的措施。
    護漁 護漁 護漁是指海軍為保護海上漁業生產和漁業資源而進行的巡邏警戒活動。
    護漁 護漁 護漁是指海軍為保護海上漁業生產和漁業資源而進行的巡邏警戒活動。
    軍事封鎖 軍事封鎖 軍事封鎖是詞語,拼音jūn shì fēng suǒ,釋義為一國或數國以武力(主要為海軍)割斷某一國的對外聯系的措施。
    反潛直升機 反潛直升機 反潛直升機是用于搜索和攻擊敵潛艇的海軍直升機。有岸基反潛直升機和艦載反潛直升機。主要用于岸基近距離反潛和海上編隊外圍反潛。其飛行速度多為200~300千米/小時,作戰半徑100~250千米,起飛重量4~13噸,多數裝有兩臺航空發動機。
    槍桿子 槍桿子 作  者: 張正隆 著 出 版 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9 字  數: 508000 頁  數: 505 開  本: 16開 I S B N : 9787010072944 包  裝: 平裝 定價:¥59.80  還原戰爭血腥,還原戰爭雄性,還原戰爭人性,還原戰爭真相。 一本關于“四野”歷史的正本清源之作,血性作家封筆巨獻。 遼沈戰役后,東北野戰軍進關、南下,一直打到海南島。 這部長篇報告文學,記述了主要發生在共和國元年的這樣一個全過程。槍打炮轟中,是鮮為人知的歷史中的新聞,是用槍桿子打江山的親歷者的刻骨銘心的記憶,和只有他們才能一觸摸到的那種惟此一次的感覺,也是因此改變了命運的人類中有著共同歷史文化的最大的一群人的彌足珍貴的精神遺產。 目錄 第一篇 紅了黑土地 第一章 太陽是從東邊升起來的 一、勝利來得太快 二、毛澤東吃著碗里,看著鍋里 三、蔣介石步步不跟趟 第二章 “狗皮帽子,進關了!” 一、“二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 二、四野夠榮耀的 三、“東北大軍進了關,就像猛虎下了山”——“東北虎”之一 第二篇 黃土地 第三章 各打各的算盤 一、“布衣將軍”——“戰犯錄”之一 二、蔣介石缺乏統帥氣度 三、毛澤東用兵真如神 第四章 傅作義的命根子——35軍 一、郭景云一錯再錯——“戰犯錄”之二 二、機斷專行——“四野名將錄”之一 三、虎撲羊群——“東北虎”之二 四、忠肝義膽——續“戰犯錄”之二 五、如虎添翼——“東北虎”之三 第五章 瑞雪 一、統帥 二、血戰豐臺——“東北虎”之四 三、張家口決口 四、傅作義沒出一招好棋——續“戰犯錄”之一 第六章 虎嘯津門 一、實話實說——“四野名將錄”之二 二、都希望另人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三、天津已是囊中物 四、前線總指揮——“四野名將錄”之三 五、虎氣——“四野名將錄”之四 六、將軍原是放牛娃——“四野名將錄”之五 七、金湯橋!金湯橋!——“東北虎”之五 八、這個184師“真頑強”呀! 九、“一切為傅負責”——“戰犯錄”之三 十、共產黨沒有海軍 第三篇 北平和平 第七章 能戰方能和 一、“基本方針是徹底解除他們的武裝” 二、最痛苦的人是誰?——再續“戰犯錄”之一 三、名將無名——“四野名將錄”之六 四、傅作義之義——他不是戰犯了 五、“殺頭將軍”與“抹淚將軍” 第八章 看紅裝素裹 一、虎師雄威——“東北虎”之六 二、大改編 三、“到皇帝住的地方看看”——“1949年的感覺”之一 第四篇 下江南 第九章 長江不是三八線 一、蔣介石要“和平”了 二、李宗仁去不掉個“代”字——“戰犯錄”之四 三、白崇禧一國民黨的最后一張王牌一“戰犯錄”之五 四、毛澤東一口一個“白匪” 第十章 南下!南下! 一、先遣兵團 二、南下工作團 三、國軍成了“扒路軍” 第十一章 血路 一、5縱還未攻過城呢——“東北虎”之七 二、戰江南——“東北虎”之八 三、“當年的紅軍回來了”——“1949年的感覺”之二 第五篇 攻心為上 第十二章 識時務者 一、瓜熟蒂落 二、“我是共產黨” 三、張軫成了解放軍的軍長 四、“大好河山” 第十三章 長沙不是四平 一、程潛要為毛澤東劃船了 二、陳明仁之明 三、“就范” 四、血火青樹坪 第六篇 南下——難下 第十四章 水土不服 一、江南路難行——“東北虎”之九 二、正負40度——“東北虎”之十 三、拉稀生疥打擺子——“東北虎”之十一 四、“南船北馬” 五、“又紅又綠三道箍,兩頭細來中間粗——打一物” 第十五章 “糧食問題現成為影響行動的根本問題” 一、一天兩頓稀粥——“東北虎”之十二 二、“是騾子是馬,拉出去遛遛” 三、糧食!糧食! 四、南方北方 第十六章 “兵強馬壯運動” 一、養好本錢 二、三伏練兵 三、“成績不說跑不了,問題不說不得了” 四、“誰對老百姓好,老百姓就跟誰走” 五、“誰不說俺家鄉好” 第十七章 走遍中國 一、腳是最寶貴的 二、巾幗風采 三、“漫行中國” 第七篇 紅土地 第十八章 大迂回、大包圍 一、白崇禧像條泥鰍——續“戰犯錄”之五 二、渴望決戰 三、毛澤東高瞻遠矚 第十九章 并非“反越位戰術”——、“那眼睛毒啊” 二、白崇禧太需要場勝仗了——再續“戰犯錄”之五 三、越級指揮 四、不開會 五、不輕敵 六、“我們要活潑” 七、吃了一個梨 第二十章 紅月亮 一、旗宮丁盛——“四野名將錄”之七 二、又一道鐵閘——“四野名將錄”之八 三、白崇禧的命根子——7軍. 四、餓虎撲食——“東北虎”之十三 五、新中國叫“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的感覺”之三 第八篇 向前!向前! 第二十一章 國民黨沒有“主場” 一、國民黨暗無天日 二、“廣東大團結” 三、白崇禧回老家——仍續“戰犯錄”之五 第二十二章 追窮寇 一、跑進羊城——“東北虎”之十四 二、“此為帶最后陸的最重要的一次大戰”——“東北虎”之十五 三、“將你們的威風從錦州、天津一直顯到桂林、南寧去!”——“東北虎”之十六 四、“兄弟部隊” 五、“照張狼狽相吧” 六、戰爭景觀 第九篇 解放區的天 第二十三章 接收!接收! 一、接收城市真忙 二、我們是共產黨 三、“中南王” 第二十四章 剿匪 一、“打了大仗打小仗,打了大蔣打小蔣”——“東北虎”之十七 二、“山多洞多槍多匪多”——“東北虎”之十八 三、“天下太平,廣西大亂”——“東北虎”之十九 第十篇 向天涯 第二十五章 兵發雷州半島 一、“伯陵防線”——“戰犯錄”之六 二、“原子手榴彈” 三、船是個大問題 四、虎變蛟龍——“東北虎”之二十 第二十六章 最后一戰 一、打江山是為了坐江山——“1949年的感覺”之五 二、迎擊最后一顆子彈——“1949年的感覺”之六并“四野名將錄”之九 三、23年紅旗不倒——“四野名將錄”之十 四、大醫醫國——“四野名將錄”之十一 五、要不是他極力推動,海南島會不會成為第二個臺灣?——“四野名將錄”之十二 第二十七章 跨海之戰 一、偷渡——“東北虎”之二十一 二、陸軍海戰隊——“東北虎”之二十二 三、包圍、反包圍、反反包圍——“東北虎”之二十三 四、天涯海角——“東北虎”之二十四 后記 身后有只狼 第一篇 紅了黑土地 第一章 太陽是從東邊升起來的 充滿生機與活力的中國共產黨人,以迅雷不及 掩耳之勢攻城略地,所向披靡。 一、勝利來得太快 黑土地上的最后一面“青天白日”旗,是1948年11月8日在錦西葫蘆島消逝的。 3年前,也是這個季節,國民黨最先闖關東的幾個軍,就是從秦皇島和葫蘆島登陸的。襯著蔚藍色的大海,美械、半美械的軍人,黃潮般蜂擁上岸,蝗蟲樣撲向黑土地。幾個回合后,東北民主聯軍就被趕過松花江,在南滿則被擠壓在瀕臨朝鮮的臨江、蒙江(今靖字)、撫松、長白4個巴掌大的小縣。窮追不舍的國民黨軍隊大喊大叫:共軍兄弟們,你們沒路走了,快投降吧!不投降就把你們趕進長白山啃樹皮,轟進鴨綠江喝涼水! 那時候,要說3年后的黑土地會變成這等模樣,別說國民黨,連共產黨自己都不會相信。 初冬清冷的陽光下,長春在刺鼻的尸臭中喘出了活氣兒。比之槍打炮轟、血火飛進的錦州,沈陽應該說基本完好無損。在那村鎮大多叫做“窩棚”的遼西平原上,打塌的房屋朝天張著大口,燒焦的樹木有的還在冒著青煙,東倒西歪的車炮都成了黑糊糊的鐵骷髏,胃囊飽滿的野狗、烏鴉興奮地嬉鬧、聒叫著。 先后闖進關東的,加上在各地擴充的,110萬國民黨軍隊,只從營口跑掉幾萬人。 黑土地上的共產黨人,這一刻在做什么? 全力以赴進行史無前例的大接收。 1948年10月26日,圍殲廖耀湘兵團的遼西大會戰還在激烈進行時,東北局就在哈爾濱南崗的高崗住處召開緊急會議,決定成立以陳云為首的沈陽軍管會。隨即抽調干部,進行動員,29日乘專列南下,30日趕到開原時,沈陽尚未解放。軍管會就在專列上辦公、開會,制定人城守則,準備發布公告,編好一天的《沈陽時報》,連軍管會、衛戍區、市政府及各部門的招牌都做好了。 專列上的燈光通宵達旦。 11月2日黃昏,就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宣布沈陽解放的同時,軍管會進入這座東北最大的城市。 在此之前,錦州、長春、鞍山、撫順、本溪等地,也陸續實施軍管。 首當其沖的是糧食問題。或者向當地商會籌借,或者從外地調運,有的城市運糧車隊是隨軍管會一道進城的。長春不用說了,對于這座餓殍之城而言,那是重中之重。遼寧洪澇,沈陽周圍各縣主要農作物高梁,1948年顆粒無收。我們是共產黨,讓老百姓吃不飽飯,那算什么為人民打江山,還怎么坐江山? 票子是個大問題。治安是個大問題。恢復供水供電及交通是個大問題。目光到處,那些堆積如山的問題,哪個是容你慢慢來的小問題?就說走路吧,全國各地都是右側通行,唯獨東北還是沿襲偽滿時期的左側通行。有人說解放了,連路也不知道怎么走了。軍管會開了兩次會,兩種意見爭執不下,也不能再爭執下去了。那時被老百姓稱做“電車”的汽車,雖不像今天這樣多,可馬車、人力車多呀,幾乎要覆住路面了。人命關天,不迅速決斷,隨時都可能出事、添亂。 敵機轟炸,重點目標是兵工廠和彈藥庫。敵特活動,縱火暗殺造謠。幾萬國民黨散俘在街頭游蕩,流氓和少數貧民乘亂打劫。必須盡快使該停的停下來,該動的動起來,萬家燈火簇擁著的城市才能活起來。 東北局抽調4干多新老干部接收沈陽,哈爾濱除看家守攤的外,幾乎是傾巢出動了。可偌大個沈陽,區區4千人才哪到哪呀,只能是重要部門、廠礦才派去個軍代表。更何況還有那么多城市等著接收呢。 “戰錦方為大問題”,毛澤東高瞻遠矚。 打下錦州,攻城部隊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往城外搶運戰利品。槍炮、彈藥、被服、糧食、罐頭,大都是美國貨,車拉肩扛,汽油桶則手推腳蹬,像壓路機一樣轟轟隆隆朝城外滾。 錦州打下來就是自己的了,為什么還要往城外搶運東西呀?因為當時心里還不大有底,擔心東西對進的敵人可能將其重新奪占。 離休前為駐錦州某軍副軍長的翟文清,自1938年參軍后就不斷立功,并在遼沈戰役攻克錦州中成為戰斗英雄。 這位個頭不高、身上還嵌著彈片的老人,身體很結實。老人每天4點半起床,到錦州鐵路分局廣場,那兒有個老年活動中心,伴著音樂做健身操,然后慢跑、快走。每月要交1元錢,許多人認識他,說老軍長是戰斗英雄,還是解放咱錦州的戰斗英雄,不用交錢。他說那是過去的事了。大家說沒有過去哪有現在呀?他說現在咱們都一樣,都是在這里健身的老人,我不過是個打過仗的老頭,不能搞特殊化。 當年這里叫錦州鐵路局,是范漢杰的指揮所之一,充滿耳鼓的是槍炮聲和沖鋒號。“打過仗的老頭”,當時是3縱7師2l團8連指導員,率領連隊打下遼西省政府大樓,又沖到這里的。是夜間,喘著粗氣,全速奔跑。周圍槍炮聲不斷,子彈在路面上犁出一道道火星子,腳下都是磚頭瓦塊和敵人的尸體。他記得在這個廣場上還絆了一跤,爬起來再跑,手上、身上都是血,黏糊糊的。 在東北第一次受傷,是1947年初四保臨江中的三保臨江的小荒溝戰斗,右膝蓋被子彈打穿。零下40多度,滴水成冰,雪白血紅,那人一會兒就凍僵了。 比天氣更冷酷的是形勢。三九天,許多官兵穿著單衣。沒吃的,扒開沒膝深的積雪,翻尋老鄉因戰亂而沒來得及收獲的玉米棒子,煮玉米粒子吃。敵人那個猖狂呀,像瘋狗似的追攆你,打了敗仗也咬住你不放,當了俘虜也不服你。那時候政治教育講得最多的,也最形象的,就是現在是黎明前的黑暗,是爬山頭,爬上山頭就是勝利。 闖到關東后有個口號,叫“獨霸東北”,因為太離譜了,很快就沒了聲息。翟文清15歲參軍,無論多么艱難困苦,從未對勝利失去過信心。只是這“山頭”要爬到什么時候呀?那時看那形勢,少說也得個八年抗戰吧? 沒想到一打下錦州、長春、沈陽,還有在遼西的那個精銳的廖耀湘兵團,國民黨就像多米諾骨牌似的稀里嘩啦了,就“獨霸東北”了。 連毛澤東都覺得勝利來得太快了。 二、毛澤東吃著碗里,看著鍋里 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一個有50多戶人家的小山村。 西靠太行山麓,東鄰華北平原,周圍山嶺環抱,覆滿村后山岡的蒼松翠柏,讓人想到“西柏坡”的得名。村中農舍頂上聳立的電臺天線,伴著村前奔騰不息的滹沱河,日夜彈唱著共產黨人的勝利進行曲。 錦州城破,范漢杰化裝出逃被俘,被押送到城北30里的忙牛屯,吃驚不小:林彪就在這里呀! 那潛臺詞是:早知道林彪在這里,早把這里炸平了。 而自1947年3月離開延安后,就在國民黨的視線中沒了蹤影的毛澤東,魚兒游進大海般隱身在這黃土地的山村農家,籌劃、指揮了蜚聲中外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 毛澤東在滹沱河邊散步。 太陽通紅,河水清亮,就像毛澤東的心情和思緒。 井岡山→瑞金→延安→西柏坡,在毛澤東踏動歷史的足音中,中國革命正在硝煙中隆隆馳向下一個停靠點一一不,那已經不是停靠點,而是定都北平。 “革命搖籃井岡山”,這是后來的話,還有什么“井岡山道路通天下”。當年一些人是怎么說毛澤東的?“山大王”,“農民領袖”,“麥淇淋式的馬克思主義者”。也是,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列主義,他卻放著現成的、正宗的十月革命道路不走,倒把隊伍拉上了土匪出沒的井岡山,“占山為王”,這不是明擺著的“歪門邪道”嗎? “奪取一省或數省的首先勝利”,這話沒錯。誰也不能一口吃成個胖子,一下子把全中國收入囊中,只能一省、數省一步步地來,就如同今天已被黑土地那數省勝利的現實證明了的那樣。問題在于這“奪取一省或數省的首先勝利”,做的卻是“奪取中心城市”的文章。在農村有時都站不住腳,讓人家攆得到處跑,卻惦著去攻打、奪取大城市,這不是沒會走就想跑,拿雞蛋往石頭上碰嗎? 罷工、罷課、示威、游行,人家一出動軍隊,你就沒咒念了。你也拿起槍桿子,在城市里能干過人家?八一南昌起義,占領南昌又不得不退出,秋收起義攻打長沙的計劃根本就行不通。城市歷來是反動勢力最強大的地方,共產黨人在城市連生存都困難,又談何發展?符合中國國情的唯一的出路,只能是到農村去,到天高地闊的廣大農村中去。 井岡山道路一一農村包圍城市并最終奪取城市之路。 毛澤東“一覽眾山小”的睿智和氣度,在于無論中國革命面臨怎樣的窘境、險境,都能以其最具中國特色的思想指點迷津,照亮征程,并一往無前的付諸行動。 正如鄧小平上世紀80年代所言,如果沒有毛澤東同志的正確領導,中國革命還會在黑暗中探索更長的時間。 而這一刻,一想到東北和包括熱河、內蒙東部的那片從未涉足的豐饒的黑土地,毛澤東就激動、興奮不已。 新中國成立后的“鋼都”(鞍山)、“煤都”(撫順)、“電都”(小豐滿),都在東北。而據1943年統計,東北生鐵生產量占全國87.7%,鋼材占93%,煤炭占49.5%,發電量占78.2%,水泥占66%,鐵路、公路長度分別占全國的一半以上和將近一半。沈陽還有中國最大的兵工廠。東北素有“糧倉”之稱,盛產大豆、高梁、玉米、小麥,其中大豆產量占全世界的60%以上。東北還有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木材蓄量占全國的1/3。 1945年,毛澤東在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指出:“東北是很重要的,從我們黨,從中國革命的最近將來的前途看,東北是特別重要的。如果我們把現有的一切根據地都丟了,只要我們有了東北,中國革命就有了鞏固的基礎。” 只要有了東北! 現在有了東北! 東北豐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日益顯見其舉足輕重的作用。 而這一刻,毛澤東立馬想用、也立馬可用的,則是黑土地上那支兵強馬壯、驍勇善戰的東北野戰軍,即后來的第四野戰軍。 1948年11月6日,即遼沈戰役結束的第四天,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聯合發起淮海戰役,包圍了黃百韜兵團5個軍,并對徐州形成合圍態勢,以爭取殲滅劉峙集團于長江以北。與此同時,西北野戰軍發起冬季攻勢,挫敗了胡宗南集團的“機動防御”戰略,將其牢牢地鉗制在西北戰場而動彈不得。 華北野戰兵團先后發起察綏戰役和太原戰役,包圍了歸綏(今呼和浩特)和太原。 與初冬的曠野和群山融為一色的西柏坡,隨著電臺滴滴答答的發報聲呼應而來的,都是令毛澤東心曠神怡的捷報佳音。 全國各戰場的勝利,特別是遼沈大捷,使國共雙方的力量對比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國民黨軍隊已由內戰初始的430萬人下降到290萬人,解放軍則由120余萬人增至300萬,翻了一番還多。而比數量更重要的,是質量、士氣和人心。 1948年11月14日,毛澤東在《中國軍事形勢的重大變化》一文中斷言:“原來預計,從一九四六年七月起,大約需要五年左右時間,便可以從根本上打倒國民黨反動政府。現在看來,只需從現時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時間,就可能將國民黨反動政府從根本上打倒了。” 而兩個月前的9月7日,即遼沈戰役即將發起前五天,毛澤東在給“林羅劉”的電報中說:“我們準備五年左右(從一九四六年七月起)根本上打倒國民黨,這是具有可能性的。” 一個遼沈戰役,把5年打成3年。 問題是下一步挪動哪個棋子? 西北、中原、華東、東北,毛澤東高屋建瓴的目光通覽周邊戰場,一次次地凝望東北時,他關注的是華北,是平津。 10月31日,中央軍委就東北野戰軍在遼沈戰役結束后的任務,電示“林羅劉”并東北局和華北局:“應休整一個月左右,約于十二月上旬或中旬開始出動,攻擊平津一帶。” 11月4日,在給“林羅劉譚”。的電報中,又說明了同樣的意見。 而現在,毛澤東準備讓林彪提前進關了。 因為自淮海戰役第一階段將黃百韜兵團大部殲滅后,有跡象表明華北傅作義系的20個師可能退守綏遠,蔣介石的中央軍24個師可能海運江南,加強長江下游防線,從而延緩國民黨的反動統治。 毛澤東的既定方針是:務將華北敵軍就地殲滅1 11月16日凌晨4時,毛澤東給“林羅劉”發電,征詢意見: 請你們考慮你們究以早日入關為好.還是在東北完成休整計劃然后入關為好,并以結果電告為盼。 第二天下午,“林羅劉譚”復電: 東北主力提早入關很困難。因為東北解放后,部隊思想發生很大波動。東北籍戰士怕離開家鄉,怕走路太遠,甚至某些干部已開始生長享受情緒。需要以大力解決這一問題。過去因忙于戰后問題的處理,還未正式向戰士解釋此問題,正布置通過各種方式解釋此問題。同時新兵和俘虜戰士的補充還未就緒,爭取工作也要有相當時間,否則逃亡減員會更嚴重。此外部隊冬大衣、棉帽、棉鞋均尚未發下。 一大堆困難,都是實情。 自9月12日奔襲北寧線始,到11月10日占領錦西、葫蘆島,東北全境解放,東北野戰軍人未解甲,馬未停蹄,就沒閑著。錦州血戰,塔山阻擊戰,黑山阻擊戰,圍殲廖耀湘兵團,再奔去沈陽、營口,急行軍,強行軍,許多人都累脫相了。戰后一些老戰友見面,都有點認不出來了。傷亡也大。攻打錦州的5個縱隊和阻援的兩個縱隊,傷亡都在1/3左右。黑土地上最能打的“虎師”2縱5師,傷亡將近一半。 林彪講的和沒講的這些困難,毛澤東大體上都清楚。 同一天22時,毛澤東再次致電“林羅劉”: 欲抑留蔣、傅兩部于華北,以華北我軍現有兵力。是無法完成的。如 果蔣匪集中其24個師于津沽一帶掩護海運,我們集中程黃、楊羅耿兩兵團,無法破壞其計劃。如果使用楊羅耿于察綏方面,亦沒有充分把握阻止傅系西退,因傅系可在楊羅耿到達綏東之前,乃至楊羅耿到達綏東之后,利用其騎兵、汽車及地方熟悉等條件,經大青山北麓沖過去,我軍只能截殲其一部,難于殲其主力,傅系一退,蔣系必同時南退,使我們兩頭失塌…… 由于上述種種原因,望你們鄭重考慮下述兩個方案: (甲)東北野戰軍提前于本月25日(戌有)左右起向關內開動,預計現在錦、義地區的部隊,下月10日(亥灰)以前可到天津、唐山地區,如敵正在南撤,我可殲其一部或大部;如敵尚未開動,我可抑留該敵,繼續休整,并修復北寧路,然后大舉殲敵。 (乙)不管蔣、傅軍是否撤走,仍按原計劃休整到12月半,然后南進。即使說,蔣、傅要撒就讓其撤走,你們則準備到平津后無仗可打時即沿平漢路南下,先在長江中游作戰,逐步東進與劉、陳會攻京滬。
    槍桿子 槍桿子 作  者: 張正隆 著 出 版 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9 字  數: 508000 頁  數: 505 開  本: 16開 I S B N : 9787010072944 包  裝: 平裝 定價:¥59.80  還原戰爭血腥,還原戰爭雄性,還原戰爭人性,還原戰爭真相。 一本關于“四野”歷史的正本清源之作,血性作家封筆巨獻。 遼沈戰役后,東北野戰軍進關、南下,一直打到海南島。 這部長篇報告文學,記述了主要發生在共和國元年的這樣一個全過程。槍打炮轟中,是鮮為人知的歷史中的新聞,是用槍桿子打江山的親歷者的刻骨銘心的記憶,和只有他們才能一觸摸到的那種惟此一次的感覺,也是因此改變了命運的人類中有著共同歷史文化的最大的一群人的彌足珍貴的精神遺產。 目錄 第一篇 紅了黑土地 第一章 太陽是從東邊升起來的 一、勝利來得太快 二、毛澤東吃著碗里,看著鍋里 三、蔣介石步步不跟趟 第二章 “狗皮帽子,進關了!” 一、“二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 二、四野夠榮耀的 三、“東北大軍進了關,就像猛虎下了山”——“東北虎”之一 第二篇 黃土地 第三章 各打各的算盤 一、“布衣將軍”——“戰犯錄”之一 二、蔣介石缺乏統帥氣度 三、毛澤東用兵真如神 第四章 傅作義的命根子——35軍 一、郭景云一錯再錯——“戰犯錄”之二 二、機斷專行——“四野名將錄”之一 三、虎撲羊群——“東北虎”之二 四、忠肝義膽——續“戰犯錄”之二 五、如虎添翼——“東北虎”之三 第五章 瑞雪 一、統帥 二、血戰豐臺——“東北虎”之四 三、張家口決口 四、傅作義沒出一招好棋——續“戰犯錄”之一 第六章 虎嘯津門 一、實話實說——“四野名將錄”之二 二、都希望另人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三、天津已是囊中物 四、前線總指揮——“四野名將錄”之三 五、虎氣——“四野名將錄”之四 六、將軍原是放牛娃——“四野名將錄”之五 七、金湯橋!金湯橋!——“東北虎”之五 八、這個184師“真頑強”呀! 九、“一切為傅負責”——“戰犯錄”之三 十、共產黨沒有海軍 第三篇 北平和平 第七章 能戰方能和 一、“基本方針是徹底解除他們的武裝” 二、最痛苦的人是誰?——再續“戰犯錄”之一 三、名將無名——“四野名將錄”之六 四、傅作義之義——他不是戰犯了 五、“殺頭將軍”與“抹淚將軍” 第八章 看紅裝素裹 一、虎師雄威——“東北虎”之六 二、大改編 三、“到皇帝住的地方看看”——“1949年的感覺”之一 第四篇 下江南 第九章 長江不是三八線 一、蔣介石要“和平”了 二、李宗仁去不掉個“代”字——“戰犯錄”之四 三、白崇禧一國民黨的最后一張王牌一“戰犯錄”之五 四、毛澤東一口一個“白匪” 第十章 南下!南下! 一、先遣兵團 二、南下工作團 三、國軍成了“扒路軍” 第十一章 血路 一、5縱還未攻過城呢——“東北虎”之七 二、戰江南——“東北虎”之八 三、“當年的紅軍回來了”——“1949年的感覺”之二 第五篇 攻心為上 第十二章 識時務者 一、瓜熟蒂落 二、“我是共產黨” 三、張軫成了解放軍的軍長 四、“大好河山” 第十三章 長沙不是四平 一、程潛要為毛澤東劃船了 二、陳明仁之明 三、“就范” 四、血火青樹坪 第六篇 南下——難下 第十四章 水土不服 一、江南路難行——“東北虎”之九 二、正負40度——“東北虎”之十 三、拉稀生疥打擺子——“東北虎”之十一 四、“南船北馬” 五、“又紅又綠三道箍,兩頭細來中間粗——打一物” 第十五章 “糧食問題現成為影響行動的根本問題” 一、一天兩頓稀粥——“東北虎”之十二 二、“是騾子是馬,拉出去遛遛” 三、糧食!糧食! 四、南方北方 第十六章 “兵強馬壯運動” 一、養好本錢 二、三伏練兵 三、“成績不說跑不了,問題不說不得了” 四、“誰對老百姓好,老百姓就跟誰走” 五、“誰不說俺家鄉好” 第十七章 走遍中國 一、腳是最寶貴的 二、巾幗風采 三、“漫行中國” 第七篇 紅土地 第十八章 大迂回、大包圍 一、白崇禧像條泥鰍——續“戰犯錄”之五 二、渴望決戰 三、毛澤東高瞻遠矚 第十九章 并非“反越位戰術”——、“那眼睛毒啊” 二、白崇禧太需要場勝仗了——再續“戰犯錄”之五 三、越級指揮 四、不開會 五、不輕敵 六、“我們要活潑” 七、吃了一個梨 第二十章 紅月亮 一、旗宮丁盛——“四野名將錄”之七 二、又一道鐵閘——“四野名將錄”之八 三、白崇禧的命根子——7軍. 四、餓虎撲食——“東北虎”之十三 五、新中國叫“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的感覺”之三 第八篇 向前!向前! 第二十一章 國民黨沒有“主場” 一、國民黨暗無天日 二、“廣東大團結” 三、白崇禧回老家——仍續“戰犯錄”之五 第二十二章 追窮寇 一、跑進羊城——“東北虎”之十四 二、“此為帶最后陸的最重要的一次大戰”——“東北虎”之十五 三、“將你們的威風從錦州、天津一直顯到桂林、南寧去!”——“東北虎”之十六 四、“兄弟部隊” 五、“照張狼狽相吧” 六、戰爭景觀 第九篇 解放區的天 第二十三章 接收!接收! 一、接收城市真忙 二、我們是共產黨 三、“中南王” 第二十四章 剿匪 一、“打了大仗打小仗,打了大蔣打小蔣”——“東北虎”之十七 二、“山多洞多槍多匪多”——“東北虎”之十八 三、“天下太平,廣西大亂”——“東北虎”之十九 第十篇 向天涯 第二十五章 兵發雷州半島 一、“伯陵防線”——“戰犯錄”之六 二、“原子手榴彈” 三、船是個大問題 四、虎變蛟龍——“東北虎”之二十 第二十六章 最后一戰 一、打江山是為了坐江山——“1949年的感覺”之五 二、迎擊最后一顆子彈——“1949年的感覺”之六并“四野名將錄”之九 三、23年紅旗不倒——“四野名將錄”之十 四、大醫醫國——“四野名將錄”之十一 五、要不是他極力推動,海南島會不會成為第二個臺灣?——“四野名將錄”之十二 第二十七章 跨海之戰 一、偷渡——“東北虎”之二十一 二、陸軍海戰隊——“東北虎”之二十二 三、包圍、反包圍、反反包圍——“東北虎”之二十三 四、天涯海角——“東北虎”之二十四 后記 身后有只狼 第一篇 紅了黑土地 第一章 太陽是從東邊升起來的 充滿生機與活力的中國共產黨人,以迅雷不及 掩耳之勢攻城略地,所向披靡。 一、勝利來得太快 黑土地上的最后一面“青天白日”旗,是1948年11月8日在錦西葫蘆島消逝的。 3年前,也是這個季節,國民黨最先闖關東的幾個軍,就是從秦皇島和葫蘆島登陸的。襯著蔚藍色的大海,美械、半美械的軍人,黃潮般蜂擁上岸,蝗蟲樣撲向黑土地。幾個回合后,東北民主聯軍就被趕過松花江,在南滿則被擠壓在瀕臨朝鮮的臨江、蒙江(今靖字)、撫松、長白4個巴掌大的小縣。窮追不舍的國民黨軍隊大喊大叫:共軍兄弟們,你們沒路走了,快投降吧!不投降就把你們趕進長白山啃樹皮,轟進鴨綠江喝涼水! 那時候,要說3年后的黑土地會變成這等模樣,別說國民黨,連共產黨自己都不會相信。 初冬清冷的陽光下,長春在刺鼻的尸臭中喘出了活氣兒。比之槍打炮轟、血火飛進的錦州,沈陽應該說基本完好無損。在那村鎮大多叫做“窩棚”的遼西平原上,打塌的房屋朝天張著大口,燒焦的樹木有的還在冒著青煙,東倒西歪的車炮都成了黑糊糊的鐵骷髏,胃囊飽滿的野狗、烏鴉興奮地嬉鬧、聒叫著。 先后闖進關東的,加上在各地擴充的,110萬國民黨軍隊,只從營口跑掉幾萬人。 黑土地上的共產黨人,這一刻在做什么? 全力以赴進行史無前例的大接收。 1948年10月26日,圍殲廖耀湘兵團的遼西大會戰還在激烈進行時,東北局就在哈爾濱南崗的高崗住處召開緊急會議,決定成立以陳云為首的沈陽軍管會。隨即抽調干部,進行動員,29日乘專列南下,30日趕到開原時,沈陽尚未解放。軍管會就在專列上辦公、開會,制定人城守則,準備發布公告,編好一天的《沈陽時報》,連軍管會、衛戍區、市政府及各部門的招牌都做好了。 專列上的燈光通宵達旦。 11月2日黃昏,就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宣布沈陽解放的同時,軍管會進入這座東北最大的城市。 在此之前,錦州、長春、鞍山、撫順、本溪等地,也陸續實施軍管。 首當其沖的是糧食問題。或者向當地商會籌借,或者從外地調運,有的城市運糧車隊是隨軍管會一道進城的。長春不用說了,對于這座餓殍之城而言,那是重中之重。遼寧洪澇,沈陽周圍各縣主要農作物高梁,1948年顆粒無收。我們是共產黨,讓老百姓吃不飽飯,那算什么為人民打江山,還怎么坐江山? 票子是個大問題。治安是個大問題。恢復供水供電及交通是個大問題。目光到處,那些堆積如山的問題,哪個是容你慢慢來的小問題?就說走路吧,全國各地都是右側通行,唯獨東北還是沿襲偽滿時期的左側通行。有人說解放了,連路也不知道怎么走了。軍管會開了兩次會,兩種意見爭執不下,也不能再爭執下去了。那時被老百姓稱做“電車”的汽車,雖不像今天這樣多,可馬車、人力車多呀,幾乎要復住路面了。人命關天,不迅速決斷,隨時都可能出事、添亂。 敵機轟炸,重點目標是兵工廠和彈藥庫。敵特活動,縱火暗殺造謠。幾萬國民黨散俘在街頭游蕩,流氓和少數貧民乘亂打劫。必須盡快使該停的停下來,該動的動起來,萬家燈火簇擁著的城市才能活起來。 東北局抽調4干多新老干部接收沈陽,哈爾濱除看家守攤的外,幾乎是傾巢出動了。可偌大個沈陽,區區4千人才哪到哪呀,只能是重要部門、廠礦才派去個軍代表。更何況還有那么多城市等著接收呢。 “戰錦方為大問題”,毛澤東高瞻遠矚。 打下錦州,攻城部隊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往城外搶運戰利品。槍炮、彈藥、被服、糧食、罐頭,大都是美國貨,車拉肩扛,汽油桶則手推腳蹬,像壓路機一樣轟轟隆隆朝城外滾。 錦州打下來就是自己的了,為什么還要往城外搶運東西呀?因為當時心里還不大有底,擔心東西對進的敵人可能將其重新奪占。 離休前為駐錦州某軍副軍長的翟文清,自1938年參軍后就不斷立功,并在遼沈戰役攻克錦州中成為戰斗英雄。 這位個頭不高、身上還嵌著彈片的老人,身體很結實。老人每天4點半起床,到錦州鐵路分局廣場,那兒有個老年活動中心,伴著音樂做健身操,然后慢跑、快走。每月要交1元錢,許多人認識他,說老軍長是戰斗英雄,還是解放咱錦州的戰斗英雄,不用交錢。他說那是過去的事了。大家說沒有過去哪有現在呀?他說現在咱們都一樣,都是在這里健身的老人,我不過是個打過仗的老頭,不能搞特殊化。 當年這里叫錦州鐵路局,是范漢杰的指揮所之一,充滿耳鼓的是槍炮聲和沖鋒號。“打過仗的老頭”,當時是3縱7師2l團8連指導員,率領連隊打下遼西省政府大樓,又沖到這里的。是夜間,喘著粗氣,全速奔跑。周圍槍炮聲不斷,子彈在路面上犁出一道道火星子,腳下都是磚頭瓦塊和敵人的尸體。他記得在這個廣場上還絆了一跤,爬起來再跑,手上、身上都是血,黏糊糊的。 在東北第一次受傷,是1947年初四保臨江中的三保臨江的小荒溝戰斗,右膝蓋被子彈打穿。零下40多度,滴水成冰,雪白血紅,那人一會兒就凍僵了。 比天氣更冷酷的是形勢。三九天,許多官兵穿著單衣。沒吃的,扒開沒膝深的積雪,翻尋老鄉因戰亂而沒來得及收獲的玉米棒子,煮玉米粒子吃。敵人那個猖狂呀,像瘋狗似的追攆你,打了敗仗也咬住你不放,當了俘虜也不服你。那時候政治教育講得最多的,也最形象的,就是現在是黎明前的黑暗,是爬山頭,爬上山頭就是勝利。 闖到關東后有個口號,叫“獨霸東北”,因為太離譜了,很快就沒了聲息。翟文清15歲參軍,無論多么艱難困苦,從未對勝利失去過信心。只是這“山頭”要爬到什么時候呀?那時看那形勢,少說也得個八年抗戰吧? 沒想到一打下錦州、長春、沈陽,還有在遼西的那個精銳的廖耀湘兵團,國民黨就像多米諾骨牌似的稀里嘩啦了,就“獨霸東北”了。 連毛澤東都覺得勝利來得太快了。 二、毛澤東吃著碗里,看著鍋里 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一個有50多戶人家的小山村。 西靠太行山麓,東鄰華北平原,周圍山嶺環抱,覆滿村后山岡的蒼松翠柏,讓人想到“西柏坡”的得名。村中農舍頂上聳立的電臺天線,伴著村前奔騰不息的滹沱河,日夜彈唱著共產黨人的勝利進行曲。 錦州城破,范漢杰化裝出逃被俘,被押送到城北30里的忙牛屯,吃驚不小:林彪就在這里呀! 那潛臺詞是:早知道林彪在這里,早把這里炸平了。 而自1947年3月離開延安后,就在國民黨的視線中沒了蹤影的毛澤東,魚兒游進大海般隱身在這黃土地的山村農家,籌劃、指揮了蜚聲中外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 毛澤東在滹沱河邊散步。 太陽通紅,河水清亮,就像毛澤東的心情和思緒。 井岡山→瑞金→延安→西柏坡,在毛澤東踏動歷史的足音中,中國革命正在硝煙中隆隆馳向下一個停靠點一一不,那已經不是停靠點,而是定都北平。 “革命搖籃井岡山”,這是后來的話,還有什么“井岡山道路通天下”。當年一些人是怎么說毛澤東的?“山大王”,“農民領袖”,“麥淇淋式的馬克思主義者”。也是,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列主義,他卻放著現成的、正宗的十月革命道路不走,倒把隊伍拉上了土匪出沒的井岡山,“占山為王”,這不是明擺著的“歪門邪道”嗎? “奪取一省或數省的首先勝利”,這話沒錯。誰也不能一口吃成個胖子,一下子把全中國收入囊中,只能一省、數省一步步地來,就如同今天已被黑土地那數省勝利的現實證明了的那樣。問題在于這“奪取一省或數省的首先勝利”,做的卻是“奪取中心城市”的文章。在農村有時都站不住腳,讓人家攆得到處跑,卻惦著去攻打、奪取大城市,這不是沒會走就想跑,拿雞蛋往石頭上碰嗎? 罷工、罷課、示威、游行,人家一出動軍隊,你就沒咒念了。你也拿起槍桿子,在城市里能干過人家?八一南昌起義,占領南昌又不得不退出,秋收起義攻打長沙的計劃根本就行不通。城市歷來是反動勢力最強大的地方,共產黨人在城市連生存都困難,又談何發展?符合中國國情的唯一的出路,只能是到農村去,到天高地闊的廣大農村中去。 井岡山道路一一農村包圍城市并最終奪取城市之路。 毛澤東“一覽眾山小”的睿智和氣度,在于無論中國革命面臨怎樣的窘境、險境,都能以其最具中國特色的思想指點迷津,照亮征程,并一往無前的付諸行動。 正如鄧小平上世紀80年代所言,如果沒有毛澤東同志的正確領導,中國革命還會在黑暗中探索更長的時間。 而這一刻,一想到東北和包括熱河、內蒙東部的那片從未涉足的豐饒的黑土地,毛澤東就激動、興奮不已。 新中國成立后的“鋼都”(鞍山)、“煤都”(撫順)、“電都”(小豐滿),都在東北。而據1943年統計,東北生鐵生產量占全國87.7%,鋼材占93%,煤炭占49.5%,發電量占78.2%,水泥占66%,鐵路、公路長度分別占全國的一半以上和將近一半。沈陽還有中國最大的兵工廠。東北素有“糧倉”之稱,盛產大豆、高梁、玉米、小麥,其中大豆產量占全世界的60%以上。東北還有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木材蓄量占全國的1/3。 1945年,毛澤東在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指出:“東北是很重要的,從我們黨,從中國革命的最近將來的前途看,東北是特別重要的。如果我們把現有的一切根據地都丟了,只要我們有了東北,中國革命就有了鞏固的基礎。” 只要有了東北! 現在有了東北! 東北豐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日益顯見其舉足輕重的作用。 而這一刻,毛澤東立馬想用、也立馬可用的,則是黑土地上那支兵強馬壯、驍勇善戰的東北野戰軍,即后來的第四野戰軍。 1948年11月6日,即遼沈戰役結束的第四天,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聯合發起淮海戰役,包圍了黃百韜兵團5個軍,并對徐州形成合圍態勢,以爭取殲滅劉峙集團于長江以北。與此同時,西北野戰軍發起冬季攻勢,挫敗了胡宗南集團的“機動防御”戰略,將其牢牢地鉗制在西北戰場而動彈不得。 華北野戰兵團先后發起察綏戰役和太原戰役,包圍了歸綏(今呼和浩特)和太原。 與初冬的曠野和群山融為一色的西柏坡,隨著電臺滴滴答答的發報聲呼應而來的,都是令毛澤東心曠神怡的捷報佳音。 全國各戰場的勝利,特別是遼沈大捷,使國共雙方的力量對比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國民黨軍隊已由內戰初始的430萬人下降到290萬人,解放軍則由120余萬人增至300萬,翻了一番還多。而比數量更重要的,是質量、士氣和人心。 1948年11月14日,毛澤東在《中國軍事形勢的重大變化》一文中斷言:“原來預計,從一九四六年七月起,大約需要五年左右時間,便可以從根本上打倒國民黨反動政府。現在看來,只需從現時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時間,就可能將國民黨反動政府從根本上打倒了。” 而兩個月前的9月7日,即遼沈戰役即將發起前五天,毛澤東在給“林羅劉”的電報中說:“我們準備五年左右(從一九四六年七月起)根本上打倒國民黨,這是具有可能性的。” 一個遼沈戰役,把5年打成3年。 問題是下一步挪動哪個棋子? 西北、中原、華東、東北,毛澤東高屋建瓴的目光通覽周邊戰場,一次次地凝望東北時,他關注的是華北,是平津。 10月31日,中央軍委就東北野戰軍在遼沈戰役結束后的任務,電示“林羅劉”并東北局和華北局:“應休整一個月左右,約于十二月上旬或中旬開始出動,攻擊平津一帶。” 11月4日,在給“林羅劉譚”。的電報中,又說明了同樣的意見。 而現在,毛澤東準備讓林彪提前進關了。 因為自淮海戰役第一階段將黃百韜兵團大部殲滅后,有跡象表明華北傅作義系的20個師可能退守綏遠,蔣介石的中央軍24個師可能海運江南,加強長江下游防線,從而延緩國民黨的反動統治。 毛澤東的既定方針是:務將華北敵軍就地殲滅1 11月16日凌晨4時,毛澤東給“林羅劉”發電,征詢意見: 請你們考慮你們究以早日入關為好.還是在東北完成休整計劃然后入關為好,并以結果電告為盼。 第二天下午,“林羅劉譚”復電: 東北主力提早入關很困難。因為東北解放后,部隊思想發生很大波動。東北籍戰士怕離開家鄉,怕走路太遠,甚至某些干部已開始生長享受情緒。需要以大力解決這一問題。過去因忙于戰后問題的處理,還未正式向戰士解釋此問題,正布置通過各種方式解釋此問題。同時新兵和俘虜戰士的補充還未就緒,爭取工作也要有相當時間,否則逃亡減員會更嚴重。此外部隊冬大衣、棉帽、棉鞋均尚未發下。 一大堆困難,都是實情。 自9月12日奔襲北寧線始,到11月10日占領錦西、葫蘆島,東北全境解放,東北野戰軍人未解甲,馬未停蹄,就沒閑著。錦州血戰,塔山阻擊戰,黑山阻擊戰,圍殲廖耀湘兵團,再奔去沈陽、營口,急行軍,強行軍,許多人都累脫相了。戰后一些老戰友見面,都有點認不出來了。傷亡也大。攻打錦州的5個縱隊和阻援的兩個縱隊,傷亡都在1/3左右。黑土地上最能打的“虎師”2縱5師,傷亡將近一半。 林彪講的和沒講的這些困難,毛澤東大體上都清楚。 同一天22時,毛澤東再次致電“林羅劉”: 欲抑留蔣、傅兩部于華北,以華北我軍現有兵力。是無法完成的。如 果蔣匪集中其24個師于津沽一帶掩護海運,我們集中程黃、楊羅耿兩兵團,無法破壞其計劃。如果使用楊羅耿于察綏方面,亦沒有充分把握阻止傅系西退,因傅系可在楊羅耿到達綏東之前,乃至楊羅耿到達綏東之后,利用其騎兵、汽車及地方熟悉等條件,經大青山北麓沖過去,我軍只能截殲其一部,難于殲其主力,傅系一退,蔣系必同時南退,使我們兩頭失塌…… 由于上述種種原因,望你們鄭重考慮下述兩個方案: (甲)東北野戰軍提前于本月25日(戌有)左右起向關內開動,預計現在錦、義地區的部隊,下月10日(亥灰)以前可到天津、唐山地區,如敵正在南撤,我可殲其一部或大部;如敵尚未開動,我可抑留該敵,繼續休整,并修復北寧路,然后大舉殲敵。 (乙)不管蔣、傅軍是否撤走,仍按原計劃休整到12月半,然后南進。即使說,蔣、傅要撒就讓其撤走,你們則準備到平津后無仗可打時即沿平漢路南下,先在長江中游作戰,逐步東進與劉、陳會攻京滬。
    海魂衫 海魂衫 海魂衫最早的由來可追溯到法國西北方的布列塔尼地區(Britanny),海魂衫的英文名便叫Breton Top。該地區的水手們從19世紀20年代就開始穿著藍白相間的條紋衫了。最初的海魂衫是由質地細密的棉布織成,為出海的水手起到防風防曬的作用。它的最大實用功能是,當有人不小心從甲板掉入海中,可以快速發現。 1858年,法國海軍將這款棉布衫定為海軍制服的一種,后逐漸風靡全世界。另一說是英王格奧爾格二世一天目睹一位公爵夫人騎馬疾馳,身著藍衣,扎白色腰帶,顏色十分和諧典雅。當時英國海軍正不滿意現用軍服,期望革新,于是受到啟發的他,宣布新的海軍制服做成藍白相間,后在各國海軍中迅速傳開。 海魂衫現指各國水兵們穿的襯衣,通常為白藍相間的條紋衫,俗稱海軍衫,又稱海魂衫。海魂衫的寓意為廣闊的大海與藍天,水兵們穿上海魂衫更顯得精神抖擻。
    驅逐艦 驅逐艦 (海軍艦種)驅逐艦(英文:Destroyer),是一種多用途的軍艦,19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以來,海軍重要的艦種之一,是海軍艦隊中突擊力較強的中型軍艦之一。 現代驅逐艦裝備有防空、反潛、對海等多種武器,既能在海軍艦艇編隊擔任進攻性的突擊任務,又能承擔作戰編隊的防空、反潛護衛任務,還可在登陸、抗登陸作戰中擔任支援兵力,擔任巡邏、警戒、偵察、海上封鎖和海上救援任務以及提供無人艦載機的起飛和降落。 現代驅逐艦主要職責以護航為核心,同時擁有偵察巡邏警戒,布雷,襲擊岸上目標等,廣泛的作戰職能使得驅逐艦成為現代海軍艦艇中用途最廣的艦艇,代表: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055型驅逐艦。
    驅逐艦 驅逐艦 (海軍艦種)驅逐艦(英文:Destroyer),是一種多用途的軍艦,19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以來,海軍重要的艦種之一,是海軍艦隊中突擊力較強的中型軍艦之一。 現代驅逐艦裝備有防空、反潛、對海等多種武器,既能在海軍艦艇編隊擔任進攻性的突擊任務,又能承擔作戰編隊的防空、反潛護衛任務,還可在登陸、抗登陸作戰中擔任支援兵力,擔任巡邏、警戒、偵察、海上封鎖和海上救援任務以及提供無人艦載機的起飛和降落。 現代驅逐艦主要職責以護航為核心,同時擁有偵察巡邏警戒,布雷,襲擊岸上目標等,廣泛的作戰職能使得驅逐艦成為現代海軍艦艇中用途最廣的艦艇,代表: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055型驅逐艦。
    鐵甲艦 鐵甲艦 鐵甲艦又譯裝甲艦,是十九世紀下半葉早期的一種蒸汽式軍艦,外覆有堅硬的鐵或鋼制裝甲。由于木造軍艦無力抵御越來越強大的炮彈的轟炸,鐵甲艦便應運而生。1859年11月,由法國海軍領銜的全球第一艘主力鐵甲戰艦光榮號首度啟航。英國皇家海軍自1856年起籌劃發展裝甲戰艦,1857年順利擬定裝甲護衛艦草稿圖,但1859年初皇家海軍選擇打造二艘鐵甲巡防艦,并于1861年決議朝全裝甲艦隊發展。在美國內戰期間鐵甲艦首度交鋒后,帆船時代無裝甲(木質船殼)的戰列艦已明顯居于弱勢,鐵甲艦便取代之,躍身成為水戰最強大的船艦。此類型的船艦后來甚至主宰了美國內戰。 鐵甲艦可用作多種用途,包括公海的戰斗艦、海防艦以及遠程巡洋艦等。十九世紀晚期軍艦設計的急遽發展,使鐵甲艦從木造船身、仍須靠揚帆以填補蒸汽機運作不足的輪船,搖身一變成為鋼制、設有炮臺的戰斗艦與巡洋艦,已接近二十世紀近代艦艇的水平。此轉變的持續演進,應歸功于重型艦炮的研制越為先進精密的蒸汽機,以及冶金技術的日新月異,使得鋼鐵造船變為可行。 鐵甲艦時代的快速發展,意味著許多船只完工之際便面臨過時與淘汰,以及海戰兵法正是突飛猛進的時候。許多新造的鐵甲艦都裝有撞擊裝置(沖角)或魚雷,眾多軍艦設計師視之為海戰時的關鍵武器。鐵甲艦時代并沒有明確的結束界線,但約莫1890年代末時“鐵甲艦”一詞已經極少為人所用。新型船艦有著更強大的能力多稱為戰斗艦或裝甲巡洋艦。
    鐵甲艦 鐵甲艦 鐵甲艦又譯裝甲艦,是十九世紀下半葉早期的一種蒸汽式軍艦,外覆有堅硬的鐵或鋼制裝甲。由于木造軍艦無力抵御越來越強大的炮彈的轟炸,鐵甲艦便應運而生。1859年11月,由法國海軍領銜的全球第一艘主力鐵甲戰艦光榮號首度啟航。英國皇家海軍自1856年起籌劃發展裝甲戰艦,1857年順利擬定裝甲護衛艦草稿圖,但1859年初皇家海軍選擇打造二艘鐵甲巡防艦,并于1861年決議朝全裝甲艦隊發展。在美國內戰期間鐵甲艦首度交鋒后,帆船時代無裝甲(木質船殼)的戰列艦已明顯居于弱勢,鐵甲艦便取代之,躍身成為水戰最強大的船艦。此類型的船艦后來甚至主宰了美國內戰。 鐵甲艦可用作多種用途,包括公海的戰斗艦、海防艦以及遠程巡洋艦等。十九世紀晚期軍艦設計的急遽發展,使鐵甲艦從木造船身、仍須靠揚帆以填補蒸汽機運作不足的輪船,搖身一變成為鋼制、設有炮臺的戰斗艦與巡洋艦,已接近二十世紀近代艦艇的水平。此轉變的持續演進,應歸功于重型艦炮的研制越為先進精密的蒸汽機,以及冶金技術的日新月異,使得鋼鐵造船變為可行。 鐵甲艦時代的快速發展,意味著許多船只完工之際便面臨過時與淘汰,以及海戰兵法正是突飛猛進的時候。許多新造的鐵甲艦都裝有撞擊裝置(沖角)或魚雷,眾多軍艦設計師視之為海戰時的關鍵武器。鐵甲艦時代并沒有明確的結束界線,但約莫1890年代末時“鐵甲艦”一詞已經極少為人所用。新型船艦有著更強大的能力多稱為戰斗艦或裝甲巡洋艦。
    軍港 軍港 軍港,軍隊使用的港口,專供海軍艦艇使用的港口,供艦艇停泊、補給、修建、避風和獲得戰斗、技術、后勤等保障,又稱海軍基地,具備相應的設備和防御設施。中國早在春秋時期就出現了設施簡單的軍用港口,1880年開始,在馬尾、旅順口、威海衛、黃埔等地興建近代軍港,1949年以后,又建設了一些大型軍港。現代軍港向疏散、隱蔽和綜合方向發展,出現了洞內隱蔽式駐泊設施。 大型軍港通常同機場和對空、對海火力配系,構成完整的防御體系。
    潛艇 潛艇 (潛水戰艇)潛艇(別稱:黑魚)或稱潛水船、潛艦是能夠在水下運行的艦艇。潛艇的種類繁多,形制各異,小到全自動或一兩人操作、作業時間數小時的小型民用潛水探測器,大至可裝載數百人、連續潛航3-6個月的俄羅斯臺風級核潛艇。按體積可分為大型(主要為軍用)、中型或小型(袖珍潛艇、潛水器)和水下自動機械裝置等。 大型潛艇多為圓柱形,船中部通常設立一個垂直結構(艦橋),早期稱為“指揮塔/指揮臺”,內有通訊、感應器、潛望鏡和控制設備等。如今的深海潛艇或專業潛艇常已無此設計。 自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潛艇得到廣泛運用,擔任許多大國海軍的重要位置,其功能包括攻擊敵人軍艦或潛艇、近岸保護、突破封鎖、偵察和掩飾特種部隊行動等。潛艇也被用于非軍事用途,如海洋科學研究、搶救財物、勘探開采、科學偵測、維護設備、搜索援救、海底電纜維修、水下旅游觀光、學術調查等,超級富豪甚至用為海下移動豪宅。 潛艇是公認的戰略性武器(尤其是在裁軍或擴軍談判中),其研發需要高度和全面的工業能力,目前只有少數國家能夠自行設計和生產。特別是彈道導彈核潛艇更是核三位一體的關鍵一極。潛艇也是較早期就有的匿蹤載具。潛艇的噪音降至90分貝左右就可以“淹沒”在浩瀚的海洋背景噪音中,就不是當代聲納所能偵測的。
    軍港 軍港 軍港,軍隊使用的港口,專供海軍艦艇使用的港口,供艦艇停泊、補給、修建、避風和獲得戰斗、技術、后勤等保障,又稱海軍基地,具備相應的設備和防御設施。中國早在春秋時期就出現了設施簡單的軍用港口,1880年開始,在馬尾、旅順口、威海衛、黃埔等地興建近代軍港,1949年以后,又建設了一些大型軍港。現代軍港向疏散、隱蔽和綜合方向發展,出現了洞內隱蔽式駐泊設施。 大型軍港通常同機場和對空、對海火力配系,構成完整的防御體系。
    潛艇 潛艇 (潛水戰艇)潛艇(別稱:黑魚)或稱潛水船、潛艦是能夠在水下運行的艦艇。潛艇的種類繁多,形制各異,小到全自動或一兩人操作、作業時間數小時的小型民用潛水探測器,大至可裝載數百人、連續潛航3-6個月的俄羅斯臺風級核潛艇。按體積可分為大型(主要為軍用)、中型或小型(袖珍潛艇、潛水器)和水下自動機械裝置等。 大型潛艇多為圓柱形,船中部通常設立一個垂直結構(艦橋),早期稱為“指揮塔/指揮臺”,內有通訊、感應器、潛望鏡和控制設備等。如今的深海潛艇或專業潛艇常已無此設計。 自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潛艇得到廣泛運用,擔任許多大國海軍的重要位置,其功能包括攻擊敵人軍艦或潛艇、近岸保護、突破封鎖、偵察和掩飾特種部隊行動等。潛艇也被用于非軍事用途,如海洋科學研究、搶救財物、勘探開采、科學偵測、維護設備、搜索援救、海底電纜維修、水下旅游觀光、學術調查等,超級富豪甚至用為海下移動豪宅。 潛艇是公認的戰略性武器(尤其是在裁軍或擴軍談判中),其研發需要高度和全面的工業能力,目前只有少數國家能夠自行設計和生產。特別是彈道導彈核潛艇更是核三位一體的關鍵一極。潛艇也是較早期就有的匿蹤載具。潛艇的噪音降至90分貝左右就可以“淹沒”在浩瀚的海洋背景噪音中,就不是當代聲納所能偵測的。
    海戰 海戰 (戰爭方式)海軍兵力在海洋進行的戰役和戰斗。 通常由海軍諸兵種協同進行,有時也可由海軍某一兵種單獨進行。海戰的基本類型是海上進攻戰和海上防御戰.
    海戰 海戰 (戰爭方式)海軍兵力在海洋進行的戰役和戰斗。 通常由海軍諸兵種協同進行,有時也可由海軍某一兵種單獨進行。海戰的基本類型是海上進攻戰和海上防御戰.
    文天祥 文天祥 (南宋末期歷史人物)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孫,字宋瑞,一字履善。道號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與陸秀夫、張世杰并稱為“宋末三杰”。 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第一。開慶元年(1259年),補授承事郎 、簽書寧海軍節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 ,任軍器監、兼權直學士院,因草擬詔書有諷權相賈似道語,被罷官。德祐元年(1275年),元軍沿長江東下,文天祥罄家財為軍資,招勤王兵至5萬人,入衛臨安。旋為浙西、江東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將援常州 ,因淮將張全見危不救而敗 ,退守余杭。旋任右丞相兼樞密使,奉命赴元軍議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顏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歸。五月,在福州與張世杰、禮部侍郎陸秀夫、右丞相陳宜中等擁立益王趙昰為帝,建策取海道北復江浙,為陳宜中所阻,遂赴南劍州(今福建南平)聚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年)五月,再攻江西,終因勢孤力單,敗退廣東。祥興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北)被俘。次年,元朝蒙、漢軍都元帥張弘范將其押赴厓山(今新會南),令招降張世杰。文天祥拒之,書《過零丁洋》詩以明志。 后被解至元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親自勸降,許以中書宰相之職。文天祥大義凜然,寧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于大都就義。終年47歲。著有《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
    海權 海權 海權(海上權利),顧名思義就是擁有或享有對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權和利用權,是“國家主權”概念自然延伸。但這種權力的范圍涉及軍事、政治、經濟等多個領域。它不僅僅是簡單的控制問題,更重要的是用海洋來開拓一個新的舞臺,一個新的時代。海洋對瀕海國家的生存與發展有決定性的意義,而要擁有海權,就必須發展強大的海軍,海權即憑借海洋或者通過海洋能夠使一個民族成為偉大民族的一切東西。
    護衛艦 護衛艦 護衛艦(英文名稱:Frigate )是以導彈、艦炮、深水炸彈及反潛魚雷為主要武器的輕型水面戰斗艦艇。它的主要任務是為艦艇編隊擔負反潛、護航、巡邏、警戒、偵察及登陸支援作戰任務以及提供無人艦載機的起飛和降落。 護衛艦是以反艦/防空導彈、中小口徑艦炮、水中武器(魚雷、水雷、深水炸彈、反潛火箭彈等)為主要武器的中小型戰斗艦艇。它可以執行護航、反潛、防空、偵察、警戒巡邏、布雷、支援登陸和保障陸軍瀕海翼側等作戰任務,曾被稱為護航艦或護航驅逐艦。在現代海軍編隊中,護衛艦是在噸位和火力上僅次于驅逐艦的水面作戰艦只,但由于其噸位較小,自持力較驅逐艦為弱,遠洋作戰能力遜于驅逐艦。 護衛艦和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一樣,也是一個傳統的海軍艦種,是當代世界各國建造數量最多、分布最廣、參戰機會最多的一種中型水面艦艇。護衛艦代表:維斯比級巡邏艦、瀕海戰斗艦、057型護衛艦。
    烈風 烈風 (日本新型海軍戰斗機)A7M“烈風”,是日本打算用來代替零戰的新型海軍戰斗機,盟軍代號“SAM”。“烈風”由零式戰斗機的設計師堀越二郎主持設計,是日本海軍在二戰末期開發的全金屬結構單座艦載/基地戰斗機(A7M1、A7M2和A7M3)及基地攔截機(A7M3-J)。日本在整個二戰期間只生產了10架:其中2架A7M1樣機,7架A7M2樣機及服役驗證機,只有1架是A7M2生產機。所有這些飛機都未投入實戰。 烈風 (詞語解釋)【詞目】烈風 蒲福風級分級 【拼音】liè fēng 【釋義】 1、劇猛的風;暴風。《靈樞·五變》:“遇春霜烈風,則花落而葉萎。”《史記·五帝本紀》:“舜入于大麓,烈風雷雨不迷,堯乃知舜之足授天下。” 2、氣象學上指蒲福風級為第九級的風 【概況】  陸地 煙囪及平房屋頂受到損壞(煙囪頂部及平頂搖動) 海岸 汽船航行困難  相當風速(m/s) 20.8-24.4
    上士 上士 (上士軍銜)上士源于德文“野戰”和“差役”兩詞組合而成,“差役”由動詞“不停地運動”演變而來,表示那些為跑腿兒的人。早在歐洲的雇傭軍中,差役是連隊最高長官上尉和士兵的中間人,負責上下聯系。差役分為普通差役和野戰差役兩種,普通差役每月從士兵中推選,野戰差役則由軍官指定。由于野戰差役都是被軍官器重的優秀士兵,所以除了上下聯絡以外,逐步地負責連隊的文字工作、教官工作,參與對士兵的管理,成為連隊的重要人物。以后野戰差役(上士)被作為士兵軍銜中最高級別的稱號來使用。 上士 (漢語詞語)◎上士shàngshì (1) [sergeant first class ]∶軍銜,軍士的最高一級 (2) [a person of virtue]∶指賢能之士 上士忘名,中士立名 (1).道德高尚的人。 《老子》:“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名實》:“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竊名。”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搆釁》:“下官 程頤 ,別號 伊川 ,人許性天上士,自慚理學名儒。” 清 錢澄之 《田園雜詩》之十六:“上士守其中,下士勞其形。” (2).古代官階之一。其地位次于下大夫,高于中士。 《周禮·天官·序官》:“宰夫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 孫詒讓 正義:“凡諸官上士,《王制》謂之元士,又謂之適士,中、下士又謂之官師。” 《孟子·萬章下》:“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 秦 以后亦有襲用古制,以上士、中士、下士為官秩者。 《周書·辛昂傳》:“六官建,入為司隸上士,襲爵 繁昌縣公 。 世宗 初,授天官上士,加大都督。” 唐 劉知幾 《史通·史官建置》:“唯 周 ( 北周 )建六官,改著作之正郎為上士,佐郎為下士。” (3).佛經中對菩薩的稱呼。 《釋氏要覽·稱謂》引《瑜珈論》:“無自利利他者,名下士;有自利無利他者,名中士;有二利,名上士。” (4).軍銜,軍士的最高一級。 sergeant first class (美陸軍); staff sergeant (英陸軍); petty officer first class (美海軍); chief petty officer (英海軍); technical sergeant (美空軍); flight sergeant (英空軍)
    海權 海權 海權(海上權利),顧名思義就是擁有或享有對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權和利用權,是“國家主權”概念自然延伸。但這種權力的范圍涉及軍事、政治、經濟等多個領域。它不僅僅是簡單的控制問題,更重要的是用海洋來開拓一個新的舞臺,一個新的時代。海洋對瀕海國家的生存與發展有決定性的意義,而要擁有海權,就必須發展強大的海軍,海權即憑借海洋或者通過海洋能夠使一個民族成為偉大民族的一切東西。
    烈風 烈風 (日本新型海軍戰斗機)A7M“烈風”,是日本打算用來代替零戰的新型海軍戰斗機,盟軍代號“SAM”。“烈風”由零式戰斗機的設計師堀越二郎主持設計,是日本海軍在二戰末期開發的全金屬結構單座艦載/基地戰斗機(A7M1、A7M2和A7M3)及基地攔截機(A7M3-J)。日本在整個二戰期間只生產了10架:其中2架A7M1樣機,7架A7M2樣機及服役驗證機,只有1架是A7M2生產機。所有這些飛機都未投入實戰。 烈風 (詞語解釋)【詞目】烈風 蒲福風級分級 【拼音】liè fēng 【釋義】 1、劇猛的風;暴風。《靈樞·五變》:“遇春霜烈風,則花落而葉萎。”《史記·五帝本紀》:“舜入于大麓,烈風雷雨不迷,堯乃知舜之足授天下。” 2、氣象學上指蒲福風級為第九級的風 【概況】  陸地 煙囪及平房屋頂受到損壞(煙囪頂部及平頂搖動) 海岸 汽船航行困難  相當風速(m/s) 20.8-24.4
    護衛艦 護衛艦 護衛艦(英文名稱:Frigate )是以導彈、艦炮、深水炸彈及反潛魚雷為主要武器的輕型水面戰斗艦艇。它的主要任務是為艦艇編隊擔負反潛、護航、巡邏、警戒、偵察及登陸支援作戰任務以及提供無人艦載機的起飛和降落。 護衛艦是以反艦/防空導彈、中小口徑艦炮、水中武器(魚雷、水雷、深水炸彈、反潛火箭彈等)為主要武器的中小型戰斗艦艇。它可以執行護航、反潛、防空、偵察、警戒巡邏、布雷、支援登陸和保障陸軍瀕海翼側等作戰任務,曾被稱為護航艦或護航驅逐艦。在現代海軍編隊中,護衛艦是在噸位和火力上僅次于驅逐艦的水面作戰艦只,但由于其噸位較小,自持力較驅逐艦為弱,遠洋作戰能力遜于驅逐艦。 護衛艦和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一樣,也是一個傳統的海軍艦種,是當代世界各國建造數量最多、分布最廣、參戰機會最多的一種中型水面艦艇。護衛艦代表:維斯比級巡邏艦、瀕海戰斗艦、057型護衛艦。
    福州 福州 (福建省省會)福州,別稱榕城,簡稱“榕”,隸屬于福建省,位于福建省東部、閩江下游及沿海地區,是福建省省會,福建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之一。福州建城于公元前202年,歷史上曾長期作為福建的政治中心。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都市、東部戰區陸軍機關駐地。福州地貌屬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嶺所環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間。 福州是首批14個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海上絲綢之路門戶以及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三片區之一;福州也是近代中國最早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福州馬尾是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中國船政文化的發祥地;曾獲“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衛生城市”、“濱江濱海生態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全國雙擁模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等稱號。 2018年福州6個市轄區、1個縣級市、6個縣,全市陸地總面積1196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786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260平方公里,城鎮化率64.8%。 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57萬人,全市海域總面積11.09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137公里,占福建省的1/3,當地居民以漢族的閩海系族群為主,通行閩東語福州方言。 2018年12月,2018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名第25名。
    戰區 戰區 戰區是作為本戰略方向的唯一最高聯合作戰指揮機構,按照平戰一體、常態運行、專司主營、精干高效的要求,履行聯合作戰指揮職能,擔負應對本戰略方向安全威脅、維護和平、遏制戰爭、打贏戰爭的使命。 為實現戰略計劃、執行戰略任務而劃分的作戰區域。也泛指進行戰爭的區域。它一般是根據戰略意圖和軍事、政治、經濟、地理等條件在戰前或戰爭爆發后確定的,并可在戰爭中根據情況變化適時調整或建立新的戰區。戰區的范圍是發展的、廣泛的。隨著軍事技術和海軍、空軍的發展,作戰空間不斷擴大,戰區已由陸地擴大到海域、空域。 目前我國共有五大戰區,分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部戰區、中國人民解放軍北部戰區、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區。
    掃雷艦 掃雷艦 掃雷艦是一種海軍水面艦艇,專門用來清掃海中的水雷,以保護船只航行航道安全。掃雷艦一般屬于第二線的作戰艦艇,船上的武裝以自衛為主。 掃雷艦的作業方式是在疑似有水雷出現的海域來回航行,利用艦上的掃除設備清除與引爆水雷。掃雷艦與獵雷艦作業型態最大的差異是掃雷艦不會先偵測各別水雷的位置,因此掃雷艦在清除過程中航行的路線與涵蓋的范圍就很重要,以確保清除過的水域沒有危險。掃雷艦有艦隊掃雷艦、基地掃雷艦、港灣掃雷艇和掃雷母艦等。主要擔負開辟航道、登陸作戰前掃雷以及巡邏、警戒、護航等任務。美國海軍近海戰斗艦(LCS)將被視為替代護衛艦、掃雷艦和巡邏艦的下一代艦艇。
    戰區 戰區 戰區是作為本戰略方向的唯一最高聯合作戰指揮機構,按照平戰一體、常態運行、專司主營、精干高效的要求,履行聯合作戰指揮職能,擔負應對本戰略方向安全威脅、維護和平、遏制戰爭、打贏戰爭的使命。 為實現戰略計劃、執行戰略任務而劃分的作戰區域。也泛指進行戰爭的區域。它一般是根據戰略意圖和軍事、政治、經濟、地理等條件在戰前或戰爭爆發后確定的,并可在戰爭中根據情況變化適時調整或建立新的戰區。戰區的范圍是發展的、廣泛的。隨著軍事技術和海軍、空軍的發展,作戰空間不斷擴大,戰區已由陸地擴大到海域、空域。 目前我國共有五大戰區,分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部戰區、中國人民解放軍北部戰區、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區。
    海參崴 符拉迪沃斯托克(原名海參崴,俄語:Владивосток,英語:Vladivostok)) 位于亞歐大陸東北部,阿穆爾半島最南端。清朝時為中國領土,隸屬于吉林將軍。1860年11月14日《中俄北京條約》將包括海參崴在內的烏蘇里江以東地域割讓給俄羅斯帝國,俄羅斯帝國將其命名為符拉迪沃斯托克,俄語意為“統治東方”。 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羅斯太平洋沿岸科教、經濟、文化中心,是俄羅斯遠東最大港口城市,是俄羅斯海軍第二大艦隊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所在地,有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遠東分部、太平洋漁業與海洋學研究所及遠東聯邦大學等多所高等學校。俄羅斯政府已決定把符拉迪沃斯托克及其周圍地區建成自由經濟區,以加強俄國與中國、韓國、日本等東北亞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截至2018年,總人口60.5萬,主要是俄羅斯人和中國俄羅斯族人。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為主,全年平均高溫8.38°C,平均低溫1.38°C,平均降水量797毫米。
    田中 田中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副司令員)田中,男,漢族,河北黃驊人,1956年12月出生,1976年12月入黨,1974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72年2月參加工作,1984年5月入解放軍干部文化學校學習。 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副司令員。
    艦炮 艦炮 艦炮,是以水面艦艇為載體的傳統海軍武器,曾經是海軍艦艇主要的攻擊武器。現代艦艇的中小口徑艦炮,反應快速、發射率高,與導彈武器配合,可執行對空防御、對水面艦艇作戰、攔截掠海導彈和對岸火力支援等多種任務。隨著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激光技術、新材料的廣泛應用,形成由搜索雷達、跟蹤雷達、光電跟蹤儀、指揮儀等火控系統和艦炮組成的艦炮武器系統。制導炮彈的發明,脫殼穿甲彈、預制破片彈、近炸引信等的出現,又使艦炮武器系統兼有精確制導、覆蓋面大和持續發射等優點,成為艦艇末端防御的主要手段之一。
    炮艦 炮艦 炮艦確實曾是一種單獨的軍艦種類,英文是Gunboat。特點是噸位較小,裝少數重炮,幾乎無裝甲防護,低干舷,低航速,主要在沿岸或內河中航行,并且以轟擊岸上目標為主要任務。 炮艦從風帆時代就已經存在了,18世紀俄國與瑞典爭霸時雙方曾廣泛使用,數量多達百艘,小的只有15米長,架一門24磅重炮,而大的也不過20米長,架兩門24磅重炮。這東東在黑海沿岸和美國也經常使用。最有名的是拿破侖戰爭期間,丹麥與挪威聯軍同英國海軍進行了一場長達7年的戰爭,因為前者完全由200艘炮艦組成,所以這場戰爭干脆就被稱為“炮艦戰爭”。
    炮艦 炮艦 炮艦確實曾是一種單獨的軍艦種類,英文是Gunboat。特點是噸位較小,裝少數重炮,幾乎無裝甲防護,低干舷,低航速,主要在沿岸或內河中航行,并且以轟擊岸上目標為主要任務。 炮艦從風帆時代就已經存在了,18世紀俄國與瑞典爭霸時雙方曾廣泛使用,數量多達百艘,小的只有15米長,架一門24磅重炮,而大的也不過20米長,架兩門24磅重炮。這東東在黑海沿岸和美國也經常使用。最有名的是拿破侖戰爭期間,丹麥與挪威聯軍同英國海軍進行了一場長達7年的戰爭,因為前者完全由200艘炮艦組成,所以這場戰爭干脆就被稱為“炮艦戰爭”。
    艦炮 艦炮 艦炮,是以水面艦艇為載體的傳統海軍武器,曾經是海軍艦艇主要的攻擊武器。現代艦艇的中小口徑艦炮,反應快速、發射率高,與導彈武器配合,可執行對空防御、對水面艦艇作戰、攔截掠海導彈和對岸火力支援等多種任務。隨著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激光技術、新材料的廣泛應用,形成由搜索雷達、跟蹤雷達、光電跟蹤儀、指揮儀等火控系統和艦炮組成的艦炮武器系統。制導炮彈的發明,脫殼穿甲彈、預制破片彈、近炸引信等的出現,又使艦炮武器系統兼有精確制導、覆蓋面大和持續發射等優點,成為艦艇末端防御的主要手段之一。
    兩棲作戰 辭典解釋兩棲作戰  liǎng qī zuò zhàn     由陸海空軍的聯合部隊,以艦艇或直升機的運輸工具載送,向敵海岸所發起之一種登陸攻擊。其目的通常在求取獲得一立足地區,以求進一步實施大規模之陸上作戰,獲取一海軍或空軍之前進基地,及阻止某一地區為敵所利用。
    嘩變 嘩變 (馮遠征吳剛主演話劇)二戰尚未結束,近乎報廢的“凱恩號”戰艦在一次執行戰斗任務時,在南太平洋海面上遭遇到強臺風。如何避免沉沒?向南,還是向北?艦長魁格和副艦長兼執行官瑪瑞克發生了根本分歧,也因此爆發了美國海軍歷史上最為著名的一次嘩變事件: 嘩變 (漢語詞語釋義)嘩變,多指軍隊或遠洋船只上的船員突然轟鬧造反、叛變。另有同名話劇,話劇《嘩變》由美國作家赫爾曼。沃克根據自己創作的小說《凱恩艦嘩變記》改編而成。為了慶祝中國戲劇百年華誕,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再次上演被譽為“純粹話劇”的《嘩變》。話劇《嘩變》以美國軍事法庭審判為主線故事。成為北京人藝外國戲劇表演風格的代表之作。
    嘩變 嘩變 (馮遠征吳剛主演話劇)二戰尚未結束,近乎報廢的“凱恩號”戰艦在一次執行戰斗任務時,在南太平洋海面上遭遇到強臺風。如何避免沉沒?向南,還是向北?艦長魁格和副艦長兼執行官瑪瑞克發生了根本分歧,也因此爆發了美國海軍歷史上最為著名的一次嘩變事件: 嘩變 (漢語詞語釋義)嘩變,多指軍隊或遠洋船只上的船員突然轟鬧造反、叛變。另有同名話劇,話劇《嘩變》由美國作家赫爾曼。沃克根據自己創作的小說《凱恩艦嘩變記》改編而成。為了慶祝中國戲劇百年華誕,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再次上演被譽為“純粹話劇”的《嘩變》。話劇《嘩變》以美國軍事法庭審判為主線故事。成為北京人藝外國戲劇表演風格的代表之作。
    譁變 嘩變 (馮遠征吳剛主演話劇)二戰尚未結束,近乎報廢的“凱恩號”戰艦在一次執行戰斗任務時,在南太平洋海面上遭遇到強臺風。如何避免沉沒?向南,還是向北?艦長魁格和副艦長兼執行官瑪瑞克發生了根本分歧,也因此爆發了美國海軍歷史上最為著名的一次嘩變事件: 嘩變 (漢語詞語釋義)嘩變,多指軍隊或遠洋船只上的船員突然轟鬧造反、叛變。另有同名話劇,話劇《嘩變》由美國作家赫爾曼。沃克根據自己創作的小說《凱恩艦嘩變記》改編而成。為了慶祝中國戲劇百年華誕,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再次上演被譽為“純粹話劇”的《嘩變》。話劇《嘩變》以美國軍事法庭審判為主線故事。成為北京人藝外國戲劇表演風格的代表之作。

    其它詞語熱搜

    * 形容海軍的詞語:1. 艦隊;2. 軍艦;3. 戰艦;4. 航母;5. 驅逐艦;6. 潛艇;7. 艦艇;8. 船只;9. 艦隊司令部;10. 海軍基地;11. 陸戰隊;12. 海軍陸戰隊;13. 軍港;14. 軍事航線;15. 海上巡邏;16. 軍艦編隊;17. 艦載機;18. 軍艦裝備;19. 軍艦動力;20. 軍艦防御系統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