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中國的詞語
形容中國的詞語:1. 神秘;2. 壯觀;3. 繁華;4. 古老;5. 精彩;6. 獨特;7. 厚重;8. 悠久;9. 豐富;10. 雄偉;11. 浩瀚;12. 奇妙;13. 美麗;14. 偉大;15. 堅韌;16. 復雜;17. 翻天覆地;18. 熱情;19. 活力;20. 充滿活力
形容中國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中國遠征軍 | 中國遠征軍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入緬對日作戰部隊)中國遠征軍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入緬對日作戰部隊,亦稱“中國赴緬遠征軍”、“中國援緬遠征軍”。1941年12月根據《中英共同防御滇緬路協定》編成,遠征軍受盟軍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中將和羅卓英司令長官指揮。該軍由第5、第6、第66軍編成,計9個師10萬余人。 1942年3月,遠征軍入緬發起滇緬路作戰。失利后大部分退回云南。1943年4月,重建遠征軍司令長官部,后稱滇西遠征軍,一部撤至印度,稱中國駐印軍。1943年10月至1944年5月中國駐印軍和滇西遠征軍先后發起緬北滇西作戰,殲滅日軍三萬余人。1945年1月27日,兩軍在畹町會師。3月,完成了打通滇緬公路的任務后撤回國內。1945年4月撤銷。 中國遠征軍是中國與盟國直接進行軍事合作的典范,也是甲午戰爭以來中國軍隊首次出國作戰。1943年10月至1945年3月,中國駐印軍和中國遠征軍在緬北、滇西反攻中,收復緬北大小城鎮50余座,收復滇西失地8.3萬平方公里,共殲滅日軍4.9萬余人。中國軍隊也付出了重大犧牲,傷亡官兵約6.7萬人。 |
中國象棋 | 中國象棋 (棋類游戲)中國象棋是起源于中國的一種棋戲,屬于二人對抗性游戲的一種,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由于用具簡單,趣味性強,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 中國象棋是中國棋文化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它源遠流長,趣味濃厚,基本規則簡明易懂,千百年來長盛不衰。中國象棋是模擬的古代戰爭、直線戰爭、陸地戰爭、平面戰爭。在中國古代,象棋被列為士大夫們的修身之藝。現在,則被視為是怡神益智的一種有益身心的活動。象棋集文化、科學、藝術、競技于一身,不但可以開發智力,啟迪思維,鍛煉辨證分析能力和培養頑強的意志,而且可以修心養性,陶冶情操,豐富文化生活,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古今中外男女老少皆宜,由于用具簡單,趣味性強,大街小巷常常可見紋枰對弈的中國象棋愛好者。 中國象棋使用方形格狀棋盤及紅黑二色圓形棋子進行對弈,棋盤上有十條橫線、九條豎線共分成90個交叉點;中國象棋的棋子共有32個,每種顏色16個棋子,分為7個兵種,擺放和活動在交叉點上。雙方交替行棋,先把對方的將(帥)“將死”的一方獲勝(因為擒賊先擒王)。已有幾千年歷史、充滿東方智慧的中國象棋在中國的群眾中基礎遠遠超過圍棋,一直是普及最廣的棋類項目。 中國象棋屬于“象棋C語言”(象棋China語言),從這個角度分析看待,朝鮮象棋、國際象棋等其它象棋的產生,基本都調用了這部“象棋C語言”的一些關鍵模塊及對話語句。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簡稱中國科大,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由中國科學院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A類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11工程、985工程,首批20所學位自主審核高校之一,入選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成員,是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58年9月創建于北京,她的創辦被稱為“中國教育史和科學史上的一項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國科學院實施“全院辦校,所系結合”的辦學方針,匯集了嚴濟慈、華羅庚、錢學森、趙忠堯、郭永懷、趙九章、貝時璋等一批著名科學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1970年初,學校遷至安徽省合肥市,開始了第二次創業;1978年以后,學校創辦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設國家大科學工程、面向世界開放辦學等新舉措;也是唯一參與國家知識創新工程的大學。 截至2018年6月,學校有20個學院(含6個科教融合共建學院)、31個系以及蘇州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進技術研究院、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等;有12個國家級科研機構、4個國家重點科技基礎設施和55個院省部級重點科研機構。 |
發展中國家 | 發展中國家 發展中國家(Developing country)也稱作開發中國家、欠發達國家,指經濟、技術、人民生活水平程度較低的國家,與發達國家相對。發展中國家的評價標準主要是這個國家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GDP)相對比較低,通常指包括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其他地區的130多個國家,占世界陸地面積和總人口的70%以上。發展中國家地域遼闊,人口眾多,有廣大的市場和豐富的自然資源。還有許多戰略要地,無論從經濟、貿易上,還是從軍事上,都占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從未來趨勢看,發展中國家整體增速放緩成為“新常態”。盡管發展中經濟體被西方“唱衰”,但其增速仍高于發達經濟體,是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
中國海 | 中國海 (泛指中國瀕臨的海)中國海是南中國海和東中國海的總稱。中國海以臺灣海峽為點而分為兩大部分:東中國海、渤海、黃海和南中國海。 亞洲海域(不是主權名稱)系列是:日本海、中國海、菲律賓海、泰國灣、孟加拉灣、印度洋、阿拉伯海、阿曼灣等。 |
中國工人 | 中國工人 《時代》刊載的“中國工人”影響和個人故事,全部來自深圳市寶安區石巖鎮的一家LED企業。在中國,有那么多聚集了外來務工人員的城市,為什么是深圳?為什么是她們代表“中國工人”?因為“普通”,但“普通”之中保存了很多閃光的特質。每年能夠入選《時代》年度人物多是世界上經濟、政治領域的超重量級人物。作為美國影響力最大的新聞周刊,美國以外的國家很看重《時代》周刊年度人物評選,其中包括中國。2009年世界經濟萎靡不振的背景下,"中國工人"的形象在《時代》年度人物榜上有名。 |
中國小說史略 | 中國小說史略 (中國小說史略)《中國小說史略》是由現代文學家魯迅著作的第一部系統地論述中國小說發展史的專著。這部專著從遠古神話傳說講起,至清末譴責小說為止,完整地論述了中國小說的起源和演變,精當地評價了中國各個歷史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小說作家和作品,深刻地分析了前后期小說之間的內在聯系。 作者在論述中國小說的發展演變時,不僅從文學本身尋找其進行的線索,而且特別注意把小說這種文學現象放在一定的社會背景之下,從當時的政治經濟條件以及社會風氣、學術思想等對小說的影響來進行分析,并從其相互關系、作用與反作用的角度,闡明了中國小說發展的規律。其見解精辟,材料豐富、線索明朗而清晰,給中國小說的歷史發展作了言簡意賅的總結。專著取材詳實,分析精當,結構謹嚴,脈絡清楚,內容豐富,填補了小說研究史上的空白。 |
中國畫 | 中國畫 中國畫,簡稱“國畫”。是我國傳統造型藝術之一。從美術史的角度講,民國前的都統稱為古畫。國畫在古代無確定名稱,一般稱之為丹青,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體系。中國畫在內容和藝術創作上,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識。主要是用毛筆、軟筆或手指,用國畫顏色和墨在帛或宣紙上作畫的一種中國傳統的繪畫形式,是琴棋書畫四藝之一。 |
中國農業銀行 | 中國農業銀行 中國農業銀行(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簡稱ABC,農行)成立于1951年。總行位于北京建國門內大街69號,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國有銀行,國家副部級單位。中國農業銀行是中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提供各種公司銀行和零售銀行產品和服務,同時開展金融市場業務及資產管理業務,業務范圍還涵蓋投資銀行、基金管理、金融租賃、人壽保險等領域。 2017年2月,Brand Finance發布2017年度全球500強品牌榜單,中國農業銀行排名第34位。2018年7月,英國《銀行家》雜志發布2018年全球銀行1000強排名榜單,中國農業銀行排名第4位。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排名第40位。 |
中國通 | 中國通 (通信網絡)中國通,是中國通集團網團隊研發的下一代通信網絡,中國通集團網是中國移動廣東省的移動集團網總運營商。 |
中國學 | 中國學 中國學,也稱“中國研究”,國外對中國研究的統稱。 |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西安碑林第二室里立著一通名叫“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的著名石碑。它像一塊巨大的磁石,吸引著一批又一批中外游人,人們在它面前流連忘返、攝影留念,人們稱頌它是研究中、西交通史的珍貴資料,是綴在絲綢之路這條五彩絲帶上的一顆閃閃發光的寶石。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國寶級文物),唐建中二年( 781年)景凈撰,呂秀巖(呂洞賓)書并題額。高 279厘米,寬99厘米。明天啟三年(1623年)出土。 |
中國猿人 | 中國猿人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經歷了近百年內憂外患的中國社會積貧積弱,1929年北京周口店發現了第一顆猿人頭骨,當時所有人立刻意識到了它意義非凡,甚至在場的攝影師激動到連發現者的頭部都沒有拍到。 北京猿人將人類歷史提前了50萬年,這一發現使中國成為了當時全人類的發源地,那種驕傲和自豪多年都保留在中國人的心中。 |
中國字 | 中國字 (詞語本義)漢字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于揭開漢字起源之謎。關于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 |
中國教育會 | 中國教育會 中國教育會,清末資產階級教育團體。1902年4月(光緒二十八年三月)15日,由蔡元培、黃宗仰(烏目山僧)、葉瀚(浩吾)、蔣智由(觀云)、林獬(廣泉)等議定并發起,是年秋冬間正式成立。其間,推蔡元培為會長,設本部于上海泥城橋福源里,并定“置支部于各地”。“以教育中國男女青年,開發其智識,而推進其國家觀念,以為他日恢復國權之基礎為目的”,設教育、出版、實業三部,擬集合力量,編訂教科書。后該會活動于1907年停止。 |
中國郵遞員問題 | 中國郵遞員問題 中國郵遞員問題是郵遞員在某一地區的信件投遞路程問題。郵遞員每天從郵局出發,走遍該地區所有街道再返回郵局,問題是他應如何安排送信的路線可以使所走的總路程最短。這個問題由中國學者管梅谷在1960年首先提出,并給出了解法——“奇偶點圖上作業法”,被國際上統稱為“中國郵遞員問題”。用圖論的語言描述,給定一個連通圖G,每邊e有非負權),要求一條回路經過每條邊至少一次,且滿足總權最小。 |
中國林蛙 | 中國林蛙 中國林蛙(學名:Rana chensinensis):雌蛙體長71-90毫米,雄蛙較小;頭較扁平,頭長寬相等或略寬;吻端鈍圓,略突出于 下頜,吻棱較明顯;鼻孔位于吻眼之間,鼻間距大于眼間距而與上眼瞼寬。背側褶在鼓膜上方呈曲折狀;后肢長為體長的185%左右,后肢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超過眼或鼻孔;外側3趾間幾乎近2/3蹼;鼓膜部位有三角形黑斑。雄蛙第一指基部的兩個大婚墊內下側間的間距明顯,近腕部一團不大于指部一團;有一對咽側下內聲囊。 棲息在陰濕的山坡樹叢中離水體較遠,9月底至次年3月營水棲生活。在嚴寒的冬季它們都成群的聚集在河水深處的大石塊下進行冬眠。分布于中國和蒙古。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陜西、甘肅、青海、新疆、山東、江蘇、四川、西藏。 |
中國動物地理區劃 | 中國動物地理區劃 中國陸地動物分屬于世界陸棲動物區系的古北界和東洋界。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Beihang University)簡稱北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入選珠峰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為國際宇航聯合會、中歐精英大學聯盟、中國西班牙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成員,是全國第一批16所重點高校之一、80年代恢復學位制度后全國第一批設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也是新中國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學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創建于1952年,時名北京航空學院,由當時的清華大學、北洋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組建,1988年4月改名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1989年成為國家八五期間全國14所重點建設的高校之一,首批進入“211工程”,2001年進入“985工程”,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名單。 截至2018年4月,學校學院路、沙河校區總占地3000多畝;學校下設30個二級學院;有20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4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60個本科專業;有8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有教職工近4000人,全日制在校生30000余人;2017年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航空航天工程學科為世界第二、中國第一。 |
鄧稼先 | 鄧稼先 (中國科學院院士)鄧稼先(1924—1986),九三學社社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核武器研制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為中國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發做出了重要貢獻。 1924年出生于安徽懷寧縣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1935年考入志成中學,在讀書求學期間,深受愛國救亡運動的影響。1937年北平淪陷后,他曾秘密參加抗日聚會。后在父親鄧以蟄的安排下,他隨大姐去往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國普渡大學留學,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畢業當年,他就毅然回國。 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研制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鄧稼先始終在中國武器制造的第一線,領導了許多學者和技術人員,成功地設計了中國原子彈和氫彈,把中國國防自衛武器引領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86年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1987年和1989年各獲一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99年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由于他對中國核科學事業做出了偉大貢獻,被稱為“兩彈元勛”。 鄧稼先在一次實驗中,受到核輻射,身患直腸癌,于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終年62歲。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簡稱“對外經貿大學”、“貿大”,坐落于中國首都北京市。學校始于1951年創建的貿易部高級商業干部學校,1954年合并組建為北京對外貿易學院,1960年列入首批64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1996年2月,被國家教委、國家計委、財政部列為“211工程”第一批重點建設的四十所高等學校之一。1984年,學校正式更名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因當時主管其的部門“對外經濟貿易部”得名。2000年6月,與原中國金融學院合并為新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學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擁有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文學、理學五大學科門類,以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國際經濟法)、金融學、工商管理、外語(商務外語)等優勢專業為特色的多科性財經外語類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由教育部、商務部共建。學校是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入選“20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是5所“教育部教育戰略與規劃研究中心”高校之一、15所全國重點外語類高校之一,及“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虛擬學院”首所中國成員高校。 截至2016年9月,學校現有在校學生1.6萬余人,其中本科生8300余人,研究生4900余人,來華留學學歷生2500余人,為中國大陸地區留學生比例最高的高等院校。 |
漢語 | 漢語 漢語:漢朝語言 漢語:中國通用語言 漢語 (中國通用語言) 漢語,即漢族的傳統語言,是中國通用語言,國際通用語言之一,屬漢藏語系,同中國境內的藏語、壯語、傣語、侗語、黎語、彝語、苗語、瑤語,中國境外的泰語、緬甸語等都是親屬語言。 漢語歷史悠久,使用人數最多,世界上使用漢語的人數至少15億,超過世界總人口的20%,是中國、新加坡的官方語言,亦是聯合國六種工作語言之一,主要流通于中國和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泰國等東南亞國家以及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等國的漢族華人社區。 漢語是孤立語,一般有三到十五種聲調。漢語的文字系統漢字是一種意音文字,兼具表意和表音功能。漢語包含口語和書面語兩部分,古代書面漢語被稱為文言文,現代書面漢語被稱為白話文,以現代標準漢語為規范。 漢語有標準語和方言之分。現代標準漢語即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官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現代標準漢語中,除輕聲外共有四個聲調。 漢語一般劃分為13種方言(如國際標準化組織ISO 639-3國際語種代號標準),各方言可分成多種次方言。十三種漢語一級方言分別是:官話、晉語、粵語、湘語、淮語(有爭議)、吳語、徽語、贛語、客家語、閩北語、閩南語、閩東語、閩中語、莆仙話。另有平話等爭議較大的方言。 |
衡山 | 衡山 (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國家5A級旅游景區)衡山(Mount Heng),又名南岳、壽岳、南山,為中國“五岳”之一,位于中國湖南省中部偏東南部,綿亙于衡陽、湘潭兩盆地間,,主體部分位于衡陽市南岳區、衡山縣和衡陽縣東部。衡山的命名,據戰國時期《甘石星經》記載,因其位于星座二十八宿的軫星之翼,“變應璣衡”,“銓德鈞物”,猶如衡器,可稱天地,故名衡山。 衡山是中國著名的道教、佛教圣地,環山有寺、廟、庵、觀200多處。衡山是上古時期君王唐堯、虞舜巡疆狩獵祭祀社稷,夏禹殺馬祭天地求治洪方法之地。衡山山神是民間崇拜的火神祝融,他被黃帝委任鎮守衡山,教民用火,化育萬物,死后葬于衡山赤帝峰,被當地尊稱南岳圣帝。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有四處位于衡山之中,佛祖釋迦牟尼兩顆真身舍利子藏于衡山南臺寺金剛舍利塔中。 衡山主要山峰有回雁峰、祝融峰、紫蓋峰、岳麓山等,最高峰祝融峰海拔1300.2米。衡山主體部分介于北緯27°4′-27°20′,東經112°34′-112°44′之間,呈東北—西南走向,北起衡山縣福田鋪鄉,南迄衡陽縣樟木鄉,西起衡陽縣界牌鎮,東止衡陽市南岳區,長38千米,最寬處17千米,總面積640平方千米。 1982年,衡山風景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名單;2006年2月,衡山入選首批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名錄;2007年5月,衡山風景區被評為首批國家5A級旅游景區;2007年8月,衡山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衡山 (詞語)南岳,山名。(1)指衡山。五岳之一。 衡山,又名南岳、壽岳、南山,是中國五岳之一,位于衡陽市南岳區,舊時漢族民間廣泛崇拜的神祇,即南岳衡山君神,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海拔1300.2米。由于氣候條件較其他四岳為好,處處是茂林修竹,終年翠綠;奇花異草,四時飄香,自然景色十分秀麗,因而有“南岳獨秀”之美稱。清人魏源《衡岳吟》中說:“恒山如行,岱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臥,惟有南岳獨如飛。” 衡山呈北東—南西走向,北起衡陽市衡山縣福田鋪鄉,南迄衡陽市衡陽縣樟木鄉,長38公里,西起衡陽縣界牌鎮,東止衡陽市南岳區,最寬處17公里,總面積640平方公里。[1] 衡山主要山峰有回雁峰、祝融峰、紫蓋峰、天柱峰、岳麓山等,最高峰祝融峰海拔1300.2米。衡山東北坡、東坡、東南坡共計河川26條,經衡陽、湘潭、衡山三縣的易俗河、荊坡河、烏石港、龍隱港、萱洲港、白鷺港等注入湘江。[1] 1982年,衡山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名單;2006年02月,衡山入選首批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名錄;2007年5月22日,被評為首批國家5A級旅游景區;2007年8月1日,衡山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 2008年衡山被評為最受群眾喜愛的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區。 。書·舜典》:“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禮。” 孔 傳:“南岳,衡山。”(2)指霍山,即天柱山。《爾雅·釋山》:“泰山為東岳,華山為西岳,霍山為南岳,恒山為北岳,嵩山為中岳。” |
湖北 | 湖北 湖北,簡稱“鄂”,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武漢,因位于長江中游、洞庭湖以北而得名。湖北地處中國中部,為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東鄰安徽,西連重慶,西北與陜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與河南毗鄰,介于東經108°21′42″—116°07′50″、北緯29°01′53″—33°6′47″之間,全省總面積18.59萬平方千米。 截至2017年末,湖北共下轄13個地級行政區,包括12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103個縣級行政區,常住人口5902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6522.95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759.69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6259.86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6503.40億元,三次產業占比為10.3:44.5:45.2。 湖北省位居華中腹地,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先秦時期,從哲學到文學,產生了老子、莊子、屈原,歷經800年,楚國創造了燦爛的楚文化。湖北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從武昌辛亥首義到新中國成立,為中國革命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湖北有70萬革命英雄獻出寶貴生命。 湖北水資源豐富,素有“千湖之省”之稱,三峽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丹江口水庫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起點。湖北是中部地區最大的綜合交通通信樞紐,有“中國立交橋”之稱,武漢新港是中部首個億噸大港。 湖北是中國重要的科教基地,擁有普通高校129所,在校大學生人數140.18萬人,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5所,科教文化實力位居全國前列,國家科技獎獲獎項目數量曾連續7年位居全國前四。 |
昆明 | 昆明 昆明,云南省轄下地級市,地處云貴高原中部,北與涼山彝族自治州相連,西南與玉溪市、東南與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毗鄰,西與楚雄彝族自治州接壤,東與曲靖市交界,是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圈、亞洲5小時航空圈的中心,國家一級物流園區布局城市之一。 昆明享“春城”之美譽,云南省省會,中國面向東南亞、南亞開放的門戶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中國重要的旅游、商貿城市,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昆明市為山原地貌。地勢大致北高南低,多溶洞和溶巖地貌,溶巖盆地有石林壩子。屬北亞熱帶低緯高原山地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6.5℃,年均降雨量1450毫米,無霜期278天,氣候宜人。昆明三面環山,南瀕滇池,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高原湖泊,全國第六大淡水湖泊,沿湖兩岸風光綺麗。由于地處低緯高原而形成“四季如春”的氣候,特別是有高原湖泊滇池在調節著溫濕度,使這里空氣清新、天高云淡、陽光明媚、鮮花常開。 昆明開放而時尚,濃縮了云南的區位優勢,從兩千多年前的“南方絲綢之路”到開放的昆明一直是東亞大陸與中南半島、南亞次大陸各國進行經濟貿易往來及政治聯系的陸路樞紐。“中國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中國國際旅游交易會”、“中國昆明國際旅游節”使昆明成為中國主要的會展城市之一。 2018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名第23名。 |
老子 | 老子 (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謚伯陽。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胡適曾推測老子生于周靈王初年,當公元前570年),出生于周朝春秋時期陳國苦縣(古縣名,史學界普遍認為在今河南省鹿邑縣)。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與莊子并稱老莊。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并稱之為“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認為李姓始祖。 老子存世作品有《道德經》(又稱《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20世紀80年代,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譯成外國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是《圣經》,其次就是《道德經》。 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其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在權術上,老子講究物極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 老子 (漢語詞語)【名稱】:老子 【拼音】:lǎo zi 【注音】:ㄧ 老子 Lǎozǐ [Laozi] 中國春秋時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一說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聃,楚國苦縣(今安徽渦陽)人。曾為周“守藏室之史”(管藏書的史官),后隱退著《老子》一書。他把宇宙萬物的本體看做“道”,認為它是超越時空靜止不動的實體,是產生整個物質世界的總根源。他在觀察社會和自然變化時,又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認為一切事物都存在于正反兩方面的對立之中,它們互相依存,互相轉化。政治上他主張“無為”,企圖緩和尖銳的社會矛盾,回到“小國寡民”的幻境之中。老子的思想在中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老子 lǎozi (1) [father]∶父親 (2) [I;me]∶老年男子的自稱。即老夫 老子不吃你這一套 釋義:(1).老年人自稱。猶老夫。 【出處】:《后漢書·逸民傳·韓康》:“ 康 曰:‘此自老子與之,亭長何罪!’”《晉書·庾亮傳》:“老子於此處興復不淺。” 【示例】:宋 辛棄疾 《水調歌頭·和王正之吳江觀雪見寄》詞:“老子舊游處,回首夢耶非。”《水滸傳》第二六回:“老子不曾有些禮數到都頭家,卻如何請老子吃酒?” 釋義:(2).對老年人的泛稱。 【出處】:《三國志·吳志·甘寧傳》“ 寧 益貴重,增兵二千人” 裴松之 注引 晉 虞溥 《江表傳》:“﹝ 寧 ﹞因夜見 權 , 權 喜曰:‘足以驚駭老子(指 曹操 )否?’” 唐 白居易 《晚起閑行》詩:“皤然一老子,擁裘仍隱幾。” 【示例】:元 秦簡夫 《東堂老》楔子:“如今老了,人家就叫我做東堂老子。” 釋義:(3).父親的俗稱。 【出處】:《宋書·孝義傳·潘琮》:“兒年少,自能走,今為老子不走去。”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一:“予在 南鄭 ,見西郵俚俗謂父曰老子,雖年十七八,有子亦稱老子。” 【示例】:魯迅 《彷徨·在酒樓上》:“他們的老子要他們讀這些;我是別人,無乎不可的。” 釋義:(4).自高自大的人自稱。一般人亦用于氣忿或開玩笑的場合。 【出處】:洪深 《香稻米》第三幕:“老子辦正事,你這不點兒大的小東西,也要來打岔。” 【示例】:巴金 《憩園》十二:“你敢動一下,老子不把你打成肉醬不姓 趙 !” 沙汀 《在其香居茶館里》:“老子這張嘴么,就這樣,說是要說的,吃也是要吃的。” 釋義:(5).相傳為 春秋 時期思想家。道教的創始人。姓 李 名 耳 ,字 耼 ,故亦稱 老耼 。著《道德經》五千言,亦名《老子》,為道教的經典著作。 釋義:(6).古星官名。 【出處】:《晉書·天文志中》:“老子四星及周伯、王蓬絮、芮各一,錯乎五緯之間。” 【示例】:《晉書·天文志中》:“老子星色淳白,然所見之國,為饑為兇,為善為惡,為喜為怒。” 釋義:(7).方言 “老子”在四川話中用得相對較多,屬于第一人稱,代表“我”,用意是侮辱對方,指自己是對方的“老子”,即爸爸,目前在安徽、江蘇、山東、河南、湖北等地也多有應用。在網上傳播得較廣泛,許多網民在生氣時用來發泄,長輩對小輩應用該詞是居高,有時感覺親切友好而自然,小輩或平輩之間應用居高顯然是一種倫理的顛倒,則屬一種臟話。 |
南北對話 | 南北對話 南北對話亦稱“南北談判”。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為解決全球性的能源、貿易、金融等問題而舉行的國際會談。因參加會談的發展中國家大多在南半球,發達國家多在北半球,故名。發展中國家出于要求改革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結構,消除經濟上對過去宗主國的依附性,擺脫發達國家在經濟上的控制與剝削,在本世紀60年代已開始與發達國家對話。在70年代已在原料、能源、糧食、貿易、貨幣制度、技術轉讓、經濟發展等問題上進行多邊談判。根據法國前總統瓦·吉·德斯坦的倡議,1975年12月在巴黎召開了第一次國際經濟合作會議。出席會議的有19個發展中國家、歐洲經濟共同體國家及其他7個發達國家。1977年5月底,在巴黎召開了第二次國際經濟合作會議。1981年10月,在墨西哥坎昆城召開了有14個發展中國家 (包括中國) 和8個發達國家首腦及其他代表參加的南北對話高級會議。這幾次會談,均因發達國家力圖維護既得利益,沒有取得預期效果。但南北對話的出現,說明發展中國家在國際經濟領域中的地位正在提高。 |
秦始皇 | 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年農歷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又名趙正(政)、秦政,或稱祖龍,秦莊襄王之子。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是出生于趙國都城邯鄲(今邯鄲),并在此度過了少年時期。前247年,13歲時即王位。前238年,22歲時,在故都雍城舉行了國君成人加冕儀式,開始“親理朝政”,除掉呂不韋、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繚,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39歲時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強大國家——秦朝,并奠定中國本土的疆域。 秦始皇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所以自稱“始皇帝”。同時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筑萬里長城,修筑靈渠,溝通水系。 但是到了后期,求仙夢想長生,苛政虐民,扼殺民智,動搖了秦朝統治的根基,前210年,秦始皇東巡途中駕崩于邢臺沙丘。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叱咤風云富有傳奇色彩的劃時代人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王朝的開國皇帝,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深遠影響,把中國推向大一統時代,奠定中國兩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
山東 | 山東 (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山東,因居太行山以東而得名,簡稱“魯”,省會濟南。先秦時期隸屬齊國、魯國,故而別名齊魯。山東地處華東沿海、黃河下游、京杭大運河中北段,是華東地區的最北端省份。西部為黃淮海平原,連接中原,西北與河北省接壤,西南與河南省毗鄰,南及東南分別與安徽、江蘇兩省相望;中部為魯中山區,地勢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點;東部為山東半島,伸入黃海、渤海,北隔渤海海峽與遼東半島相對、拱衛京畿,東隔黃海與朝鮮半島相望,東南均臨黃海、遙望東海及日本南部列島。 山東是儒家文化發源地,儒家思想的創立人有曲阜的孔子、鄒城的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創始人滕州的墨子、軍事家孫子等,均出生于今山東。姜太公在臨淄建立齊國,成就了齊桓公、管仲、晏嬰、鮑叔牙、孫武、孫臏、鄒衍等一大批名人志士;齊國還創建了世界上第一所官方舉辦、私家主持的高等學府——稷下學宮。 山東省是中國的經濟第三大省、人口第二大省、中國溫帶水果之鄉,國內生產總值穩居全國第三名,占中國GDP總量的1/11。2013年,山東與廣東、江蘇,一起被評為中國最具綜合競爭力省區。 山東是第十屆中國藝術節,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運動會,第三屆亞洲沙灘運動會,2014年世界杯帆船賽、世界園藝博覽會、APEC貿易部長會議,2015年世界休閑體育大會、國際歷史科學大會舉辦地,2018年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舉辦地。 2017年全省實現生產總值72678.18億元,山東人均GDP達到72851元。 |
唐山 | 唐山 (河北省地級市)唐山,簡稱“唐”,河北省地級市,位于河北省東部、華北平原東北部,南臨渤海,北依燕山,毗鄰京津,地處華北與東北通道的咽喉要地,是京津唐工業基地中心城市、京津冀城市群東北部副中心城市。總面積為13472平方千米。 唐山因唐太宗李世民東征高句麗駐蹕而得名,素有“北方瓷都”之稱。這里誕生了中國第一座機械化采煤礦井、第一條標準軌距鐵路、第一臺蒸汽機車、第一桶機制水泥。唐山是中國評劇的發源地,素有“冀東三支花”之稱的皮影、評劇、樂亭大鼓,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截至2017年,唐山市下轄7區、5縣、2縣級市,戶籍總人口759.6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106.1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00.7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4801.4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424億元。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90290元。 唐山先后獲得聯合國人居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市等榮譽。曾于1991年舉辦第二屆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運動會,并于2016年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金雞百花電影節、中國-中東歐國家地方領導人會議、中國—拉美企業家高峰會。 |
鄭州 | 鄭州 鄭州,簡稱鄭,古稱商都,是河南省省會、中國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商貿物流中心、特大城市、中原城市群中心城市,位居河南省中部偏北,東接開封,西依洛陽,北臨黃河與新鄉、焦作相望,南部與許昌、平頂山接壤,地理坐標為東經112°42′-114°14′、北緯34°16′-34°58′。 鄭州市地處黃河中下游和伏牛山脈東北翼向黃淮平原過渡的交接地帶,西部高,東部低,中部高,東北低或東南低;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2017年末,鄭州下轄6個市轄區、1個縣,代管5個縣級市,總面積7446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830.97平方公里,總人口988.1萬人,全年完成生產總值9130.2億元。 鄭州是全國重要的鐵路、航空、電力、郵政電信主樞紐城市,擁有亞洲作業量最大的貨車編組站。鄭州航空港區是中國唯一一個國家級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鄭州商品交易所是中國首家期貨交易所,鄭州也是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核心組成部分。 鄭州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國家六個大遺址片區之一。鄭州歷史上曾五次為都,為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故里,擁有不可移動文物近萬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4處80項。 2016年12月,國家發改委批復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2017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指導意見”指出鄭州要發揮區位優勢,打造交通和物流中樞,彰顯人文特色,建設國際化現代都市。 |
廣東 | 廣東 (中國行政區域)廣東,名由嶺南東道、廣南東路演變而來,簡稱“粵”,省會廣州,是中國大陸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位于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廣西、湖南、江西及福建接壤,與海南隔海相望。下轄21個地級市(其中2個副省級城市),119個縣級行政區(60個市轄區、20個縣級市、36個縣、3個自治縣)。 廣東是嶺南文化的重要傳承地,在語言、風俗、生活習慣和歷史文化等方面都有著獨特風格。廣東通行粵語、客家語和閩語,而且粵、客兩大方言的中心都在廣東。廣東也是目前中國人口最多的省份。 廣東是太古“南海盤古國”所在地。考古證實廣東于先秦已存在高度文明,是中華文明發源地之一。廣東是中國的南大門,處在南海航運樞紐位置上,廣東先民從秦漢開始就通過海洋走上與世界各地交往的道路,成為海上絲綢之路最早發源地。改革開放后,廣東成為改革開放前沿陣地和引進西方經濟、文化、科技的窗口,取得驕人的成績。 自1989年起,廣東國內生產總值連續居全國第一位,成為中國第一經濟大省,經濟總量占全國的1/8,已達到中上等收入國家水平、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廣東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居全國第一。2016年,廣東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19857家,總量居全國第一;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15年領跑全國。 廣東珠三角9市將聯手港澳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成為與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并肩的世界四大灣區之一。 |
佛山 | 佛山 (廣東省地級市)佛山,前身為管轄珠江三角洲的粵中行署、佛山專區,現廣東省省轄市,中國重要的制造業基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珠三角地區西翼經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佛山位于廣東省中部,地處珠三角腹地,毗鄰港澳,東接廣州,南鄰中山。是“廣佛都市圈”、“廣佛肇經濟圈”、“珠江-西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廣東重要的制造業中心,在廣東省經濟發展中處于領先地位。 佛山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其市區歷史上是中國天下四聚、四大名鎮之一,有陶藝之鄉、武術之鄉、粵劇之鄉之稱,是中國龍舟龍獅文化名城,粵劇的發源地,嶺南文化分支粵文化的發源地和興盛地、以及傳承地之一。 佛山現轄禪城區、南海區、順德區、高明區和三水區,全市總面積3797.72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765.6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9.40萬人,增長2.60%。 2017年,佛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549.60億元,比上年增長8.5%,躋身高收入城市行列。佛山享有全國文明城市、世界美食之都、品牌之都、最具浪漫城市等美譽。2016年4月25日,《第一財經周刊》發布了新的中國城市分級排名榜單,這份榜單里佛山被定義為二線城市。 2017年,佛山復查確認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2017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排第21位。 2018年4月2日,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支持新一批城市開展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名單,全國17座城市入選,佛山名列其中。2018年11月,入選中國城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12月,被評為中國大陸最佳地級城市第9名。 |
國粹 | 國粹 國粹,是指一個國家固有文化中的精華。 中國國粹,是指完全發源于中國,中國固有文化中的精華。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富有獨特內涵而深受許多時代的人們歡迎的文化遺產。 中國的國粹有很多,其中譽滿中外的中國京劇、中國武術、中國書法、中國醫學,被世人稱為“中國的四大國粹”。 |
國畫 | 國畫 (中國傳統繪畫形式)國畫一詞起源于漢代,漢朝人認為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稱為中國,將中國的繪畫稱為“中國畫”,簡稱“國畫”。主要指的是畫在絹、宣紙、帛上并加以裝裱的卷軸畫。國畫是中國的傳統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于絹或紙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筆、墨、國畫顏料、宣紙、絹等,題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鳥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寫意。中國畫在內容和藝術創作上,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知。 |
國粹 | 國粹 國粹,是指一個國家固有文化中的精華。 中國國粹,是指完全發源于中國,中國固有文化中的精華。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富有獨特內涵而深受許多時代的人們歡迎的文化遺產。 中國的國粹有很多,其中譽滿中外的中國京劇、中國武術、中國書法、中國醫學,被世人稱為“中國的四大國粹”。 |
漢語 | 漢語 漢語:漢朝語言 漢語:中國通用語言 漢語 (中國通用語言) 漢語,即漢族的傳統語言,是中國通用語言,國際通用語言之一,屬漢藏語系,同中國境內的藏語、壯語、傣語、侗語、黎語、彝語、苗語、瑤語,中國境外的泰語、緬甸語等都是親屬語言。 漢語歷史悠久,使用人數最多,世界上使用漢語的人數至少15億,超過世界總人口的20%,是中國、新加坡的官方語言,亦是聯合國六種工作語言之一,主要流通于中國和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泰國等東南亞國家以及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等國的漢族華人社區。 漢語是孤立語,一般有三到十五種聲調。漢語的文字系統漢字是一種意音文字,兼具表意和表音功能。漢語包含口語和書面語兩部分,古代書面漢語被稱為文言文,現代書面漢語被稱為白話文,以現代標準漢語為規范。 漢語有標準語和方言之分。現代標準漢語即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官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現代標準漢語中,除輕聲外共有四個聲調。 漢語一般劃分為13種方言(如國際標準化組織ISO 639-3國際語種代號標準),各方言可分成多種次方言。十三種漢語一級方言分別是:官話、晉語、粵語、湘語、淮語(有爭議)、吳語、徽語、贛語、客家語、閩北語、閩南語、閩東語、閩中語、莆仙話。另有平話等爭議較大的方言。 |
呼和浩特 | 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通稱呼市,舊稱歸綏,是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我國北方沿邊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地處中國北部邊疆,歐亞大陸內部。市域面積為17224平方公里,轄4區、4縣、1旗,2017年末常住人口為311.5萬人,市區常住人口215.2萬人。 呼和浩特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光輝燦爛的文化,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先秦時期,趙武靈王在此設云中郡,故址在今呼市西南托克托縣境。民國時期為綏遠省省會,蒙綏合并后,呼和浩特成為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市中心城區本是由歸化城與綏遠城兩座城市在清末民國合并而成,故名歸綏。1954年改名為呼和浩特,蒙古語意為“青色的城”。 呼和浩特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和中國經濟實力百強城市,被譽為“中國乳都”。同時也是呼包銀城市群核心城市,呼包鄂城市群中心城市。 2018年12月,被評為2018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100強。 |
江蘇 | 江蘇 江蘇,簡稱“蘇”,是中國省級行政區,省會南京,以“江寧府”與“蘇州府”之首字得名。位于中國大陸東部沿海中心、長江下游,東瀕黃海,東南與浙江和上海毗鄰,西接安徽,北接山東,地跨長江、淮河,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 江蘇是中國古代文明、遠古人類、吳越文化、長江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自古便是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最為發達的省區之一。江蘇擁有江淮、金陵、吳、中原四大多元文化,共擁有13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江蘇旅游資源豐富,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名勝古跡遍布全省,全省13個城市被命名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同時也是中國5A級景區最多的省份。 江蘇轄江臨海,扼淮控湖,經濟繁榮,教育發達,文化昌盛,素有“山水江南、魚米之鄉”的美譽,地理上跨越南北,同時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征。地形以平原為主,陸地面積10.32萬平方千米,占全國的1.08%。人均國土面積在全國各省區中最少,是中國面積較小的省份之一。 江蘇地處長江經濟帶,下轄13個設區市,全部進入百強,是唯一所有地級市都躋身百強的省份,截至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5900.9億元。人均生產總值107189元,常住人口8029.3萬人。江蘇人均GDP、綜合競爭力、地區發展與民生指數(DLI)均居中國各省第一 ,成為中國綜合發展水平最高的省份 ,已步入“中上等”發達國家水平。 江蘇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居全國第一,是中國經濟最活躍的省份之一,與上海、浙江、安徽共同構成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成為國際6大世界級城市群之一。 |
四川 | 四川 (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四川,簡稱川或蜀,省會成都,位于中國內陸西南部,北連陜西、甘肅、青海,南接云南、貴州,東鄰重慶,西銜西藏。四川是中國重要的經濟、文化、工業、農業、軍事、旅游大省,擁有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天府新區等經濟發展高地,是中國西部物資集散地,長江經濟帶組成部分,也是國寶大熊貓的故鄉,中國三大名酒”茅五劍”中的五糧液與劍南春原產地。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部戰區機關駐地。 四川省總面積48.6萬平方公里,轄18個地級市、3個自治州,其中包括54個市轄區、17個縣級市、108個縣、4個自治縣,截至2017年底,常住人口8302萬。四川擁有全國第二大藏區、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區。四川地貌以山地為主,具有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4種地貌類型。是承接華南華中、連接西南西北、溝通中亞南亞東南亞的重要交匯點和交通走廊。 四川擁有共探明儲量礦產資源132種,占全國資源種數70%,為全國資源、能源大省。四川油氣田已探明天然氣儲量超過3.8萬億立方米,位居全國第一,是川氣東送的起點。四川因土地肥沃、物產富饒、資源富集、風景優美譽為“天府之國”。 四川擁有世界文化遺產1項,世界自然遺產3項,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1項,世界灌溉工程遺產1項;國家5A級旅游景區12處,4A級景區185處;中國最佳旅游城市1座,中國優秀旅游城市21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8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30處。四川將實施“綠色四川”旅游行動計劃,建設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 |
圖們江 | 圖們江 圖們江,亞洲東北部河流,發源中朝邊境長白山山脈主峰東麓,江水由南向北流經中國的和龍市、龍井市、圖們市、琿春市四縣市,朝鮮兩江道、咸鏡北道,俄羅斯的濱海邊疆區的哈桑區,在俄朝邊界處注入日本海。干流總長525公里,中朝界河段長510公里,俄朝界河15公里。總流域面積33168平方公里。河道總落差為1297米,平均坡降1.2‰。 圖們江本是中國內河,15世紀之前,圖們江兩岸由中國的少數民族女真族所領。明王朝成立后通過招撫女真族,在圖們江兩岸設置了地方行政機構,圖們江南岸亦一度為明朝領地。李氏朝鮮通過剿殺、驅趕女真部落,不斷向北擴張領土,于15世紀中葉沿圖們江南岸設置了會寧、富寧、鐘城、穩城、慶源、慶興六個鎮,標志著圖們江開始成為中朝兩國的界河。 圖們江作為中國進入日本海的唯一通道。也于1858年到1860年,在沙皇俄國武力威脅下,通過《愛琿條約》、《北京條約》,使圖們江口沿海地區劃歸俄國,中國失去了出海權。1991年中蘇簽訂《關于中蘇國界東段的協定》,規定蘇方同意中國船只(懸掛中國國旗)沿圖們江通海往返航行,1992年先后經兩國批準,中國恢復了圖們江出海權。但由于俄朝鐵路大橋太低(僅7米)及河道淤塞等原因,僅能通行300噸以下的小船,并且俄方還提出苛刻的條件,僅允許季節性捕撈漁船出海、不準商業運行船只出海。 名片圖:圖們江龍井市三合鎮(朝鮮會寧市)段 |
真臘 | 真臘 真臘(kmir), 又名占臘,為中南半島古國,其境在今柬埔寨境內,是中國古代史書對中南半島吉蔑王國的稱呼。真臘國很早就出現在中國古代史書的記載之中,遠及秦漢。 真臘原為扶南的屬國,在扶南北方,國王剎利氏。6世紀中葉,真臘國公主嫁扶南國一王子巴法瓦爾曼為妻。后真臘國王去世,真臘公主駙馬巴法瓦爾曼繼位為真臘國王。扶南國王去世后,真臘國王巴法瓦爾曼欲兼任為扶南王,與扶南國王法定繼承人,扶南國太子發生糾紛;真臘國王巴法瓦爾曼起兵,武力征服扶南國,將扶南國變為真臘屬國,建都伊賞那補羅城,伊賞那補羅又名伊賞、伊舍。扶南太子流亡爪哇,建立山帝王朝。分水真臘與陸真臘,后者是老撾。7世紀末葉,真臘國王剎利·質多斯那滅扶南國。剎利·質多斯那去世,伊圖那先繼位為真臘國王。公元9世記初,水陸二真臘又歸統一,且又重新取得了獨立地位,并于公元802建立了吳哥王朝,與唐元明三朝接壤。建國后的吳哥王朝,國勢強盛,文化繁榮。對中南半島幾乎所有國家都產生了重大影響,該國也奠定了中南半島諸國的文字基礎和宗教基礎。王城建筑雄偉,建有世界聞名的吳哥窟,疆域包括今緬甸邊境和馬來半島北部地區。 |
中國象棋 | 中國象棋 (棋類游戲)中國象棋是起源于中國的一種棋戲,屬于二人對抗性游戲的一種,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由于用具簡單,趣味性強,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 中國象棋是中國棋文化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它源遠流長,趣味濃厚,基本規則簡明易懂,千百年來長盛不衰。中國象棋是模擬的古代戰爭、直線戰爭、陸地戰爭、平面戰爭。在中國古代,象棋被列為士大夫們的修身之藝。現在,則被視為是怡神益智的一種有益身心的活動。象棋集文化、科學、藝術、競技于一身,不但可以開發智力,啟迪思維,鍛煉辨證分析能力和培養頑強的意志,而且可以修心養性,陶冶情操,豐富文化生活,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古今中外男女老少皆宜,由于用具簡單,趣味性強,大街小巷常常可見紋枰對弈的中國象棋愛好者。 中國象棋使用方形格狀棋盤及紅黑二色圓形棋子進行對弈,棋盤上有十條橫線、九條豎線共分成90個交叉點;中國象棋的棋子共有32個,每種顏色16個棋子,分為7個兵種,擺放和活動在交叉點上。雙方交替行棋,先把對方的將(帥)“將死”的一方獲勝(因為擒賊先擒王)。已有幾千年歷史、充滿東方智慧的中國象棋在中國的群眾中基礎遠遠超過圍棋,一直是普及最廣的棋類項目。 中國象棋屬于“象棋C語言”(象棋China語言),從這個角度分析看待,朝鮮象棋、國際象棋等其它象棋的產生,基本都調用了這部“象棋C語言”的一些關鍵模塊及對話語句。 |
長白山脈 | 長白山脈 (中國東北及周邊地區的山脈)長白山脈是鴨綠江、松花江和圖們江的發源地。是中國滿族的發祥地和滿族文化圣山。長白山脈的“長白”二字還有一個美好的寓意,即為長相守,到白頭,代表著人們對忠貞與美滿愛情的向往與歌頌。長白山最早見于中國4000多年前的文字記載中,《山海經》稱“不咸山”,北魏稱“徒太山”,唐稱“太白山”,金始稱“長白山”。 長白山脈區域總面積1964平方千米,核心區758平方千米,長白山系的最高峰是朝鮮境內的將軍峰,海拔2749米。中國境內最高峰白云峰,海拔2691米,是中國東北的最高峰。 廣義的長白山即是指長白山脈的主峰與主脈,即包括長白山主峰在內的長白山脈。廣義的長白山是指中國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東部山地以及俄羅斯遠東和朝鮮半島諸多余脈的總稱。狹義的長白山是指位于白山市東南部地區,東經127°40'~128°16',北緯41°35'~42°25'之間的地帶,是中朝兩國界山。 長白山植被垂直景觀及火山地貌景觀是首批進入《中國國家自然遺產、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的國家自然遺產地。2010年曾先后被確定為首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批國家5A級旅游景區、聯合國“人與生物圈”自然保留地和國際A級自然保護區。長白山及其天池、瀑布、雪雕、林海等等,曾經入選“吉尼斯”世界之最記錄,其中更有中華十大名山、中國的五大湖泊、中國的十大森林等。長白山在生態、生物、地質和歷史等諸多方面都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和卓越的自然品質以及豐富的文化內涵。 |
大秦 | 大秦 (古代中國對羅馬帝國及近東地區的稱呼)大秦是古代中國對羅馬帝國及近東地區的稱呼。 古人在東西方向的交往真的是超乎我們想像的。在唐代,長安與拂菻(拜占廷帝國)之間,有著頻繁的使節和商旅交往。 很多人不知道唐代的中原和西亞、歐洲、非洲,曾經通過海陸交通有過頻繁的交往。 杜環,中國唐代旅行家,又稱杜還。唐天寶十年(751),隨高仙芝在怛邏斯城(又名呾邏私城,今哈薩克斯坦江布爾)與大食(阿拉伯帝國)軍作戰被俘,其后曾游歷西亞、歐洲、北非。他曾到過東羅馬帝國(拜占廷帝國),據他記載:“拂菻國在苫國西,隔山數千里,亦曰大秦。其人顏色紅白,男子悉著素衣,婦人皆服珠錦。……王城方八十里,四面境土各數十里。勝兵約有百萬,常與大食相御。……”“其大秦善醫眼及痢,或未病先見,或開腦出血。” 公元762年,杜環結束了其游歷生涯,隨商船在廣州登岸,回到了中國。隨著公元前2世紀絲綢之路的開通,東西方文明交流逐漸加速,而羅馬正位于貿易路線上的終點,當時的中國把它命名為“大秦”。 《后漢書·西域傳》:“大秦國一名廣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國。地方數千里,有四百余城。小國役屬者數十。以石為城郭。列置郵亭,皆堊塈之。有松柏諸木百草。”《后漢書·西域傳》亦記載了當時羅馬的政治、風貌及特產:“其王無有常人,皆簡立賢者。國中災異及風雨不時,輒廢而更立,受放者甘黜不怨。其人民皆長大平正,有類中國,故謂之大秦……” 班超于公元97年率領70,000士兵到達里海,并派遣部下甘英出使大秦。 |
山東 | 山東 (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山東,因居太行山以東而得名,簡稱“魯”,省會濟南。先秦時期隸屬齊國、魯國,故而別名齊魯。山東地處華東沿海、黃河下游、京杭大運河中北段,是華東地區的最北端省份。西部為黃淮海平原,連接中原,西北與河北省接壤,西南與河南省毗鄰,南及東南分別與安徽、江蘇兩省相望;中部為魯中山區,地勢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點;東部為山東半島,伸入黃海、渤海,北隔渤海海峽與遼東半島相對、拱衛京畿,東隔黃海與朝鮮半島相望,東南均臨黃海、遙望東海及日本南部列島。 山東是儒家文化發源地,儒家思想的創立人有曲阜的孔子、鄒城的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創始人滕州的墨子、軍事家孫子等,均出生于今山東。姜太公在臨淄建立齊國,成就了齊桓公、管仲、晏嬰、鮑叔牙、孫武、孫臏、鄒衍等一大批名人志士;齊國還創建了世界上第一所官方舉辦、私家主持的高等學府——稷下學宮。 山東省是中國的經濟第三大省、人口第二大省、中國溫帶水果之鄉,國內生產總值穩居全國第三名,占中國GDP總量的1/11。2013年,山東與廣東、江蘇,一起被評為中國最具綜合競爭力省區。 山東是第十屆中國藝術節,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運動會,第三屆亞洲沙灘運動會,2014年世界杯帆船賽、世界園藝博覽會、APEC貿易部長會議,2015年世界休閑體育大會、國際歷史科學大會舉辦地,2018年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舉辦地。 2017年全省實現生產總值72678.18億元,山東人均GDP達到72851元。 |
長江中下游平原 | 長江中下游平原 長江中下游平原(Yangtze Plain,Middle and Lower ;Ch'ang Chiang Chung-hsia-yu P'ing-yuen)是指中國長江三峽以東的中下游沿岸帶狀平原,為中國三大平原之一,地跨中國鄂、湘、贛、皖、蘇、浙、滬等7省市,素有“水鄉澤國”之稱,主要工業有鋼鐵、機械、電力、紡織和化學等,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水陸交通發達。 長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東麓,東到黃海、東海濱,北接桐柏山、大別山南麓及黃淮平原,南至江南丘陵及錢塘江、杭州灣以北沿江平原,東西長約1000千米,南北寬100~400千米,總面積約20萬平方千米,主要由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原、皖蘇沿江平原、里下河平原及長江三角洲平原等6塊平原組成。一般海拔5~100米,多在海拔50米以下。年均溫14~18℃,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 長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揚子準地臺褶皺斷拗帶內,燕山運動產生一系列斷陷盆地,后經長江切通、貫連和沖積后,而形成。受新構造運動影響,平原邊緣白堊系―第三系紅層和第四紀紅土層微微掀升,經流水沖切,成為相對高度20~30米的紅土崗丘,中部和沿江沿海地區則繼續下降形成泛濫平原和濱海平原。 長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國重要的糧、油、棉生產基地,亦為中國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長江天然水系及縱橫交錯的人工河渠使該區成為中國河網密度最大地區。同時該區是中國淡水湖群分布最集中地區,著名淡水湖有鄱陽湖、洞庭湖等。 |
真臘 | 真臘 真臘(kmir), 又名占臘,為中南半島古國,其境在今柬埔寨境內,是中國古代史書對中南半島吉蔑王國的稱呼。真臘國很早就出現在中國古代史書的記載之中,遠及秦漢。 真臘原為扶南的屬國,在扶南北方,國王剎利氏。6世紀中葉,真臘國公主嫁扶南國一王子巴法瓦爾曼為妻。后真臘國王去世,真臘公主駙馬巴法瓦爾曼繼位為真臘國王。扶南國王去世后,真臘國王巴法瓦爾曼欲兼任為扶南王,與扶南國王法定繼承人,扶南國太子發生糾紛;真臘國王巴法瓦爾曼起兵,武力征服扶南國,將扶南國變為真臘屬國,建都伊賞那補羅城,伊賞那補羅又名伊賞、伊舍。扶南太子流亡爪哇,建立山帝王朝。分水真臘與陸真臘,后者是老撾。7世紀末葉,真臘國王剎利·質多斯那滅扶南國。剎利·質多斯那去世,伊圖那先繼位為真臘國王。公元9世記初,水陸二真臘又歸統一,且又重新取得了獨立地位,并于公元802建立了吳哥王朝,與唐元明三朝接壤。建國后的吳哥王朝,國勢強盛,文化繁榮。對中南半島幾乎所有國家都產生了重大影響,該國也奠定了中南半島諸國的文字基礎和宗教基礎。王城建筑雄偉,建有世界聞名的吳哥窟,疆域包括今緬甸邊境和馬來半島北部地區。 |
圖們江 | 圖們江 圖們江,亞洲東北部河流,發源中朝邊境長白山山脈主峰東麓,江水由南向北流經中國的和龍市、龍井市、圖們市、琿春市四縣市,朝鮮兩江道、咸鏡北道,俄羅斯的濱海邊疆區的哈桑區,在俄朝邊界處注入日本海。干流總長525公里,中朝界河段長510公里,俄朝界河15公里。總流域面積33168平方公里。河道總落差為1297米,平均坡降1.2‰。 圖們江本是中國內河,15世紀之前,圖們江兩岸由中國的少數民族女真族所領。明王朝成立后通過招撫女真族,在圖們江兩岸設置了地方行政機構,圖們江南岸亦一度為明朝領地。李氏朝鮮通過剿殺、驅趕女真部落,不斷向北擴張領土,于15世紀中葉沿圖們江南岸設置了會寧、富寧、鐘城、穩城、慶源、慶興六個鎮,標志著圖們江開始成為中朝兩國的界河。 圖們江作為中國進入日本海的唯一通道。也于1858年到1860年,在沙皇俄國武力威脅下,通過《愛琿條約》、《北京條約》,使圖們江口沿海地區劃歸俄國,中國失去了出海權。1991年中蘇簽訂《關于中蘇國界東段的協定》,規定蘇方同意中國船只(懸掛中國國旗)沿圖們江通海往返航行,1992年先后經兩國批準,中國恢復了圖們江出海權。但由于俄朝鐵路大橋太低(僅7米)及河道淤塞等原因,僅能通行300噸以下的小船,并且俄方還提出苛刻的條件,僅允許季節性捕撈漁船出海、不準商業運行船只出海。 名片圖:圖們江龍井市三合鎮(朝鮮會寧市)段 |
絲國 | 絲國 【拼音】:sī guó 【漢字】:絲國 古代 希臘 和 羅馬 人稱 中國 為“絲國”。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三編第八章第四節:“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蠶絲的國家, 中國 絲織品在那時已經享有國際盛譽,特別是在 羅馬帝國 ,人們把 中國 絲織品當作極珍貴的物品,對于東方‘絲國’充滿著憧憬和向往。他們知道‘絲國’是個大國;他們贊揚絲國的人民誠實、聰明和友好可親。” 絲國,也稱塞里斯(Seres,Σηρε?),古代希臘和羅馬對中國西北地區及其居民的稱呼,意思是“絲的”或者“絲來的地方”。當因中國在西漢時期即向西方輸出蠶絲而得名。Seres這個名字被認為是源于中國字“絲”(繁體字:絲;簡體字:絲;漢語拼音:sī)。而Seres它本身又是拉丁文中的絲,serica的來源。 |
眞臘 | 真臘 真臘(kmir), 又名占臘,為中南半島古國,其境在今柬埔寨境內,是中國古代史書對中南半島吉蔑王國的稱呼。真臘國很早就出現在中國古代史書的記載之中,遠及秦漢。 真臘原為扶南的屬國,在扶南北方,國王剎利氏。6世紀中葉,真臘國公主嫁扶南國一王子巴法瓦爾曼為妻。后真臘國王去世,真臘公主駙馬巴法瓦爾曼繼位為真臘國王。扶南國王去世后,真臘國王巴法瓦爾曼欲兼任為扶南王,與扶南國王法定繼承人,扶南國太子發生糾紛;真臘國王巴法瓦爾曼起兵,武力征服扶南國,將扶南國變為真臘屬國,建都伊賞那補羅城,伊賞那補羅又名伊賞、伊舍。扶南太子流亡爪哇,建立山帝王朝。分水真臘與陸真臘,后者是老撾。7世紀末葉,真臘國王剎利·質多斯那滅扶南國。剎利·質多斯那去世,伊圖那先繼位為真臘國王。公元9世記初,水陸二真臘又歸統一,且又重新取得了獨立地位,并于公元802建立了吳哥王朝,與唐元明三朝接壤。建國后的吳哥王朝,國勢強盛,文化繁榮。對中南半島幾乎所有國家都產生了重大影響,該國也奠定了中南半島諸國的文字基礎和宗教基礎。王城建筑雄偉,建有世界聞名的吳哥窟,疆域包括今緬甸邊境和馬來半島北部地區。 |
澳門 | 澳門 (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澳門(葡語Macau、英語Macao),簡稱“澳”,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位于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地處珠江三角洲的西岸,北鄰廣東省珠海市,西與珠海市的灣仔和橫琴對望,東與香港隔海相望,相距60公里,南臨中國南海。由澳門半島和氹仔、路環二島組成,陸地面積32.8平方公里,總人口65.6萬(截至2018年3月)。 1553年,葡萄牙人取得澳門的居住權,1887年12月1日,葡萄牙與清朝政府簽訂《中葡會議草約》和《中葡和好通商條約》,正式通過外交文書的手續占領澳門并將此辟為殖民地。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經過100多年東西方文化的碰撞使澳門成為一個風貌獨特的城市,留下了大量的歷史文化遺跡。澳門歷史城區于2005年7月15日正式成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澳門是一個國際自由港和世界旅游休閑中心,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也是世界四大賭城之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其著名的輕工業、旅游業、酒店業和娛樂場使澳門長盛不衰,成為全球發達、富裕的地區之一。2017年,澳門本地生產總值錄得4042.0億澳門元。2017年10月3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澳門列入全球美食文化創意城市網絡。 2018年9月,榮獲“2018中歐綠色智慧城市獎”。 |
巴爾喀什湖 | 巴爾喀什湖 巴爾喀什湖(哈薩克語:Бал?аш К?ли,俄語:Озеро Балхаш),為位于哈薩克斯坦東南部的內陸湖,湖面海拔342米,東西長605千米、寬9-74千米、面積1.82萬平方千米,平均水深6米。 巴爾喀什湖是世界第四長湖,位于亞洲中部,流經中國新疆的伊犁河注入巴爾喀什湖西部,占總入水量的75%至80%,湖東部因缺少河流注入,形成了西淡東咸的一湖兩水現象。湖北岸建有巴爾喀什城,北岸為著名的銅礦帶,巴爾喀什是重要的煉銅中心,主要湖港有布魯爾拜塔爾和布爾柳托別。 巴爾喀什湖為漢代以來古代中國西北邊境的天然分割線,中國古稱夷播海,歷朝歷代中國西北民族活動的地方,歷史上曾是中國與俄國的界湖,1864年中國和俄羅斯帝國簽訂不平等的《勘分西北界約》以后,巴爾喀什湖正式脫離中國,蘇聯解體以后巴爾喀什湖歸哈薩克斯坦共和國。 |
北京時間 | 北京時間 (中國國家標準時間)北京時間是中國采用國際時區東八時區的區時作為標準時間。 北京時間并不是北京(東經116.4°)的地方時間,而是東經120°(東八區)的地方時間,故東經120度地方時比北京的地方時早約14分半鐘。因為北京處于國際時區劃分中的東八區,同格林威治時間(世界時)整整相差8小時(即北京時間=世界時+8小時),故命名為“北京時間”。 而中國幅員遼闊,東西相跨5個時區(即東五區、東六區、東七區、東八區、東九區5個時區)授時臺必須建在地理中心地帶,從而也就產生了長短波授。“北京時間”與“北京當地時間”是兩個概念,“北京時間”的發播不在北京,而在陜西蒲城(處于東七區)。 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臺本部位于陜西西安臨潼區。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授時部(二部)位于陜西省渭南市蒲城縣,兩地雖處于東七區,但全國統一使用北京時間,負責發布北京時間,而非當地的地方時。 |
大理 | 大理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大理市,位于中國云南省西部,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首府。大理市地處云貴高原上的洱海平原,蒼山之麓,洱海之濱,是古代南詔國和大理國的都城,作為古代云南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時間長達五百余年。 1982年,大理被中國政府列為第一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大理市為中國首批十大魅力城市之首,是以白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聚居區,幅員面積1468平方千米,全市人口61萬人,其中白族占65%。下轄10個鎮,1個民族鄉,共有20個居委會、109個行政村。大理市人民政府駐下關鎮。名勝古跡有巍山風景區、太和城遺址等。 大理被列為第一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2018年11月,榮登“2018中國幸福百縣榜”。2018年10月22日,入選2018年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創建名單。 |
釣魚島 | 釣魚島 (中華人民共和國東海固有群島)釣魚島,亦稱釣魚臺、釣魚嶼、釣魚山,是中國東海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主島,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固有領土。位于北緯25°44.6′,東經123°28.4′,距浙江溫州市約358千米、福建福州市約385千米、臺灣基隆市約190千米,周圍海域面積約為17.4萬平方公里。 釣魚島長約3641米,寬約1905米,面積約3.91平方千米,最高海拔約362米,地勢北部較平坦,東南側山巖陡峭,東側巖礁頗似尖塔,中央山脈橫貫東西。釣魚島盛產山茶、棕櫚、仙人掌、海芙蓉等珍貴中藥材,棲息著大批海鳥,有“花鳥島”的美稱。 1972年美國撤離琉球時,將釣魚島“行政管轄權”混合琉球“交給”日本,而據中國古代史書記載中國一直對釣魚島擁有領土權。因此,釣魚島爭議也由此而生,目前釣魚島及其領海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但日本實際非法管轄該島。2012年9月10日起,中國政府部門對釣魚島及附屬島嶼開展常態化監視、監測。 中國海監執法船在釣魚島海域堅持巡航執法,漁政執法船在釣魚島海域進行常態化執法巡航和護漁,維護該海域正常的漁業生產秩序。中國還通過發布天氣和海洋觀測預報等,對釣魚島及其附近海域實施管理。 |
官話 | 官話 (官方語言或漢語)官話,漢語官方標準語(英文:Official language),周朝稱“雅言”,明清稱“官話”,1909年開始稱“國語”,1956年中國大陸開始稱“普通話”,臺灣則繼續慣稱“國語”。二十世紀西學東漸,“官話”在學術上變成了一個方言或語種的稱呼,截止2012年有9億6000萬人以它為母語。 “官話”的詞義,現今既可以指“漢語官方標準語”也可以指“漢語官話方言”,詞義視上下文而定。 當今中國約70%的人口以官話方言為母語,主要分布在中國秦嶺—淮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區以及江蘇大部、安徽中北部、四川、重慶、云南、貴州、湖北大部、廣西北部、湖南西部和北部和江西沿江地區等地。 官話可細分為八種次方言:北京官話、東北官話、冀魯官話、膠遼官話、江淮官話、中原官話、蘭銀官話、西南官話。中國境內人數使用最多的官話方言是西南官話,中原官話次之。 大多數官話的特點包括:除了江淮官話有入聲外,大體上無入聲,新增了平上去入以外的輕聲。中古漢語中原有的六個輔音韻尾大體上只剩下?n,?ng,原本連接i,ü韻母的z,c,s聲母顎化成j,q,x,即尖團合流。官話未經過劇烈的聲調分化。 |
漢字 | 漢字 漢字(拼音:hàn zì,注音符號:),又稱中文字、中國字、方塊字,屬于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漢字是漢語的書寫用文字 ,也被借用于書寫日語、韓語、越南語等語言,是漢字文化圈廣泛使用的一種文字,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被廣泛使用的高度發達的表意文字。 廣義的漢字指從石刻字符、甲骨文、大篆、金文、籀文、小篆,至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的文字,狹義指以正楷作為標準寫法的漢字,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現代漢字。漢字為上古時代的中華民族先民所發明創制并作改進,目前確切歷史可追溯至上古時代的石刻字符以及約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籀文、金文。再到秦朝的小篆,發展至漢朝隸書,至唐朝楷化為今日所用的手寫字體標準—正楷。 漢字是迄今為止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者,中國歷代皆以漢字為主要官方文字。漢字在古代已發展至高度完備的水準,不單中國使用,在很長時期內還充當東亞地區唯一的國際交流文字,20世紀前都是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等國家官方的書面規范文字,東亞諸國都有一定程度地自行創制漢字。非漢語體系中,日本將部分漢字自行作簡后成為現在的日本新字體,韓國也制定了官方的朝鮮漢字使用規范;而歷史上曾使用過漢字的越南、朝鮮、蒙古等國,漢字現今已不再具有官方規范地位。 |
黑龍江 | 黑龍江 (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黑龍江省,簡稱黑,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哈爾濱,位于中國東北部,是中國位置最北、最東,緯度最高的省份,西起121°11′,東至135°05′,南起43°26′,北至53°33′,東西跨14個經度,南北跨10個緯度。北部、東部與俄羅斯隔江相望,西部與內蒙古自治區相鄰,南部與吉林省接壤。全省土地總面積47.3萬平方千米(含加格達奇和松嶺區),居全國第6位,邊境線長2981.26千米。 黑龍江省地貌特征為“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地勢大致是西北、北部和東南部高,東北、西南部低,主要由山地、臺地、平原和水面構成。有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綏芬河等多條河流;有興凱湖、鏡泊湖、五大連池、蓮花湖、連環湖、桃山湖等眾多湖泊。黑龍江省位于東北亞區域腹地,是亞洲與太平洋地區陸路通往俄羅斯和歐洲大陸的重要通道,中國沿邊開放的重要窗口。 截至2018年2月,黑龍江省共轄12個地級市、1個地區行署;有63個縣(市),其中縣級市19個。 截至2017年末,黑龍江省常住總人口為3788.7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6199.9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968.8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4289.7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8941.4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18.3:26.5:55.2。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實現42699元。 |
湖南 | 湖南 (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湖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地處中國中南部、長江中游南部,宋代劃定為荊湖南路而開始簡稱湖南,省內最大河流湘江流貫南北而簡稱“湘”,也稱瀟湘,省會駐東北部的長沙市。湖南東臨江西,西接重慶、貴州,南毗廣東、廣西,北與湖北相連,是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環長株潭城市群為長江中游城市群主體部分之一。 湖南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相傳炎帝神農氏在此種植五谷、織麻為布、制作陶器,坐落于炎陵縣西部的炎帝陵成為凝聚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舜帝明德天下,足歷洞庭,永州九嶷山為其陵寢之地。湖南自古盛植木芙蓉,五代時就有“秋風萬里芙蓉國”之說,因此又有“芙蓉國”之稱。 湖南土地面積21.18萬平方千米,占中國國土面積的2.2%,在各省市區面積中居第10位。下轄13個市、1個自治州(122個縣、市、區)。 2016年,湖南省地區生產總值31244.7億元,比2015年增長7.9%。截至2016年末,湖南省常住人口6822.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598.6萬人,城鎮化率52.75%,比上年末提高1.86個百分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