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爽的四字詞語
涼爽的四字詞語:1. 清爽;2. 舒適;3. 宜人;4. 涼快;5. 適度;6. 恬靜;7. 神清氣爽;8. 空氣清新;9. 干爽;10. 蔭涼;11. 暢快;12. 舒心;13. 輕松;14. 安逸;15. 愉悅;16. 舒暢;17. 爽朗;18. 心曠神怡;19. 神清目明;20. 清涼
涼爽的四字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涼爽 | 涼爽 涼爽是一個漢語詞匯。 注音:liáng shuǎng 。 釋義:清涼爽快。 |
涼爽 | 涼爽 涼爽是一個漢語詞匯。 注音:liáng shuǎng 。 釋義:清涼爽快。 |
秋爽 | 秋爽 秋爽:漢語詞匯,意思指的是秋日的涼爽之氣 秋爽:江蘇省政協社會法制(民族宗教)委副主任 秋爽 (漢語詞匯,意思指的是秋日的涼爽之氣)秋爽,讀音qiū shuǎng,是漢語詞匯,意思指的是秋日的涼爽之氣。 |
風涼 | 風涼 風涼是一個詞語,釋義為 有風而涼爽。 |
風涼 | 風涼 風涼是一個詞語,釋義為 有風而涼爽。 |
清涼 | 清涼 清涼:漢語詞匯 清涼:張率詩作 清涼 (漢語詞匯)清涼,漢語詞匯。 [be nice and cool; be delightfully cool; be pleasantly cool]∶清涼爽快 拼音:qīng liáng 釋義:1、寒涼;涼快。2、清靜,不煩擾。3、宮殿名。 |
清涼 | 清涼 清涼:漢語詞匯 清涼:張率詩作 清涼 (漢語詞匯)清涼,漢語詞匯。 [be nice and cool; be delightfully cool; be pleasantly cool]∶清涼爽快 拼音:qīng liáng 釋義:1、寒涼;涼快。2、清靜,不煩擾。3、宮殿名。 |
清爽 | 清爽 清爽:漢語詞語 清爽:[日]富美所著書籍 清爽 (漢語詞語)清爽,指清新涼爽;清楚;清晰。見《南史·柳惔傳》:“ 惔非徒風韻清爽,亦屬文遒麗。” 吳語常用詞,指干凈。 |
新涼 | 新涼 新涼:南宋徐璣七言絕句 新涼:漢語詞匯 新涼 (漢語詞匯)新涼,漢語詞匯。 拼音:xīn liáng 釋義:指初秋涼爽的天氣。 |
秋涼 | 秋涼 (曹方演唱歌曲)歌曲《秋涼》選自曹方專輯《遇見我》,由曹方作詞作曲并演唱,2005年由創盟音樂/鈦友文化出版并發行。 秋涼 (詞語釋義)指的是秋季天氣涼爽。亦指秋涼季節。 |
新涼 | 新涼 新涼:南宋徐璣七言絕句 新涼:漢語詞匯 新涼 (漢語詞匯)新涼,漢語詞匯。 拼音:xīn liáng 釋義:指初秋涼爽的天氣。 |
蔭涼 | 蔭涼 蔭涼,拼音yìnliáng,指由于太陽曬不著而涼爽。 |
秋涼 | 秋涼 (曹方演唱歌曲)歌曲《秋涼》選自曹方專輯《遇見我》,由曹方作詞作曲并演唱,2005年由創盟音樂/鈦友文化出版并發行。 秋涼 (詞語釋義)指的是秋季天氣涼爽。亦指秋涼季節。 |
蔭涼 | 蔭涼 蔭涼,拼音yìnliáng,指由于太陽曬不著而涼爽。 |
天高氣爽 | 天高氣爽 天高氣爽,形容秋天天空高遠明朗、氣候涼爽宜人。出處 元·馬致遠《漢宮秋》楔子:“今日天高氣爽,眾頭目每向沙堤射獵一番。” |
涼風 | 涼風 (瀨尾公治著作的漫畫)《涼風》是由瀨尾公治創作的一部以“高校青春LOVE STORY”純愛型式故事為題的漫畫作品。漫畫在《周刊少年Magazine》2003年第51號刊載第0話后,從2004年第12號自第1話開始連載,至2007年第42號刊出第166話為止。漫畫被分為兩部份:第0話至第120話屬于第一部,第121話至第166話屬于第二部。作品描述男主角秋月大和獨自來東京求學,居住在澡堂宿舍樓中并與女主角朝比奈涼風戀愛的故事,整體而言屬于校園愛情與體育競技。 涼風 (詞語)涼風,指涼爽的風;秋天吹的涼寒的風,即秋風。見三國·魏·繁欽 《與魏文帝箋》:“是時日在西隅,涼風拂衽。” |
天高氣爽 | 天高氣爽 天高氣爽,形容秋天天空高遠明朗、氣候涼爽宜人。出處 元·馬致遠《漢宮秋》楔子:“今日天高氣爽,眾頭目每向沙堤射獵一番。” |
涼風 | 涼風 (瀨尾公治著作的漫畫)《涼風》是由瀨尾公治創作的一部以“高校青春LOVE STORY”純愛型式故事為題的漫畫作品。漫畫在《周刊少年Magazine》2003年第51號刊載第0話后,從2004年第12號自第1話開始連載,至2007年第42號刊出第166話為止。漫畫被分為兩部份:第0話至第120話屬于第一部,第121話至第166話屬于第二部。作品描述男主角秋月大和獨自來東京求學,居住在澡堂宿舍樓中并與女主角朝比奈涼風戀愛的故事,整體而言屬于校園愛情與體育競技。 涼風 (詞語)涼風,指涼爽的風;秋天吹的涼寒的風,即秋風。見三國·魏·繁欽 《與魏文帝箋》:“是時日在西隅,涼風拂衽。” |
凄爽 | 凄爽 南朝·梁·王筠《與長沙王別書》:“高秋凄爽,體中何如?” 唐·韋應物 《郡齋感秋寄諸弟》詩:“戶牖已凄爽,晨夜感深情。” 猶涼爽。宋·陸游《大雨》詩:“季夏雨三日,凄爽欲忘箑。” 清·陳維崧《泛清波摘遍·立秋日憺園塔影軒作》詞:“怪底樓前,今夜明云,分外凄爽。” |
淒爽 | 凄爽 南朝·梁·王筠《與長沙王別書》:“高秋凄爽,體中何如?” 唐·韋應物 《郡齋感秋寄諸弟》詩:“戶牖已凄爽,晨夜感深情。” 猶涼爽。宋·陸游《大雨》詩:“季夏雨三日,凄爽欲忘箑。” 清·陳維崧《泛清波摘遍·立秋日憺園塔影軒作》詞:“怪底樓前,今夜明云,分外凄爽。” |
趁涼 | 趁涼 【釋義】:1.亦作"趂涼"。亦作"趁涼"。 2.熱天在涼快透風的地方休息,以求涼意。 3.趁涼爽之時。 |
趁涼 | 趁涼 【釋義】:1.亦作"趂涼"。亦作"趁涼"。 2.熱天在涼快透風的地方休息,以求涼意。 3.趁涼爽之時。 |
冷然 | 冷然 (福州10歲男孩)冷然,2003年11月出生。2014年6月參加福建省高考,總分574分超一本線68分,冷然稱未正常發揮。 2015年冷然以理科603分,高出福建省一本線78分的優異成績錄取至華中師范大學計算機學院。 冷然 (詞語)冷然,漢語詞匯。 拼音:lěng rán 釋義:1、形容涼爽;寒涼。2.形容超脫、冷淡的神情。3.形容聲音清越。4.輕妙的樣子。 |
避熱 | 避熱 避熱,漢語詞匯。 拼音:bì rè, 釋義:1、謂天氣炎熱時暫居涼爽之地。2. 乘涼,納涼。 出處漢 王充 《論衡·偶會》。 |
避熱 | 避熱 避熱,漢語詞匯。 拼音:bì rè, 釋義:1、謂天氣炎熱時暫居涼爽之地。2. 乘涼,納涼。 出處漢 王充 《論衡·偶會》。 |
涼和 | 涼和 涼和是出自《與尚書諸郎書》的一個意為涼爽的詞語。 |
清涼國 | 清涼國 謂清凈涼爽的地方。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桂林集句》詞:“自是清涼國,莫遣瘴煙侵。” |
輕涼 | 輕涼 輕涼,漢語詞語,讀音是qīng liáng ,釋義是輕松涼爽。 |
初涼 | 初涼 謂剛開始涼爽。一般指初秋。天氣初涼。 |
涼和 | 涼和 涼和是出自《與尚書諸郎書》的一個意為涼爽的詞語。 |
清涼國 | 清涼國 謂清凈涼爽的地方。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桂林集句》詞:“自是清涼國,莫遣瘴煙侵。” |
輕涼 | 輕涼 輕涼,漢語詞語,讀音是qīng liáng ,釋義是輕松涼爽。 |
初涼 | 初涼 謂剛開始涼爽。一般指初秋。天氣初涼。 |
泠洌 | 泠洌 泠洌(讀音 líng liè)屬古漢語詞語,詞義指清涼,涼爽。 |
颯戾 | 颯戾 颯戾(颯戾),意為涼爽貌。 |
颯戾 | 颯戾 颯戾(颯戾),意為涼爽貌。 |
冷調 | 冷調 冷調,讀音lěngdiào,漢語詞匯,指的是引起涼爽之感,特指從藍色到綠色之間的一種淺紫色。 |
瓏松 | 瓏松 瓏松,是漢語詞匯,解釋是花木繁茂貌,涼爽貌。 |
清快 | 清快 《清快》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清涼爽快。,出自宋 蘇軾 《又次韻二守同訪新居》之一。 |
熨手 | 熨手 熨手,漢語詞語,拼音為yùn shǒu,指燙手或使手感到涼爽、寒冷。 |
熨齒 | 熨齒 yùn chǐ ㄧㄨㄣˋ ㄔㄧˇ 熨齒(熨齒) 使牙齒感到涼爽或寒冷。 唐 韓偓《雨后月中玉堂閑坐》詩:“綠香熨齒冰盤果,清冷侵肌水殿風。” 宋 梅堯臣 《和正月六日沉文通學士遺溫柑》:“誦句擘露囊,香甘冷熨齒。” 宋 陸游 《入蜀記》卷一:“井在道旁觀音寺,名列水品,色類牛乳,甘冷熨齒。” |
風清 | 風清 風清,讀音fēng qīng ,是漢語詞語,意思是謂風輕柔而涼爽。 |
熨齒 | 熨齒 yùn chǐ ㄧㄨㄣˋ ㄔㄧˇ 熨齒(熨齒) 使牙齒感到涼爽或寒冷。 唐 韓偓《雨后月中玉堂閑坐》詩:“綠香熨齒冰盤果,清冷侵肌水殿風。” 宋 梅堯臣 《和正月六日沉文通學士遺溫柑》:“誦句擘露囊,香甘冷熨齒。” 宋 陸游 《入蜀記》卷一:“井在道旁觀音寺,名列水品,色類牛乳,甘冷熨齒。” |
蛟毫 | 蛟毫 蛟毫 傳說中的一種極纖細的毛。以此毫為褥,柔軟而涼爽。蛟,通“ 鮫 ”。 |
風清 | 風清 風清,讀音fēng qīng ,是漢語詞語,意思是謂風輕柔而涼爽。 |
夏凊 | 夏凊 夏凊,讀音xià qìnɡ,漢語詞語,指侍奉父母,夏天使之涼爽。 |
瓏鬆 | 瓏松 瓏松,是漢語詞匯,解釋是花木繁茂貌,涼爽貌。 |
颯爽 | 颯爽 颯爽,指涼爽;涼意;矯健挺拔貌。 |
颯爽 | 颯爽 颯爽,指涼爽;涼意;矯健挺拔貌。 |
爽意 | 爽意 1. 心情舒暢。如:笑得十分爽意。 爽 : 爽 shuǎng 明朗,清亮:爽目。 輕松,利落:清爽。涼爽。爽口。 痛快,率(shu刬 )直:爽朗。爽快。 意 : 意 yì 心思:意思。意見。意義。意味。意念。意志(為了達到既定目的而自覺努力的心理狀態)。 |
爽氣 | 爽氣 爽氣,漢語詞匯。 拼音:shuǎng qì 釋義:1、明朗開豁的自然景象;2、謂涼爽之氣。3. 豪邁的氣概。4、 爽快;干脆。 |
爽氣 | 爽氣 爽氣,漢語詞匯。 拼音:shuǎng qì 釋義:1、明朗開豁的自然景象;2、謂涼爽之氣。3. 豪邁的氣概。4、 爽快;干脆。 |
沁人心脾 | 沁人心脾【解釋】沁:滲入。原指芳香涼爽的空氣或飲料使人感到舒適。也形容詩歌和文章優美動人,給人清新爽朗的感覺。【出處】宋·林洪《冷泉亭》詩:“一泓清可沁詩脾。”【示例】然而夜氣很清爽,真所謂“~”,我在北京遇著這樣的好空氣,仿佛這是第一遭了。 ◎魯迅《吶喊·社戲》【近義詞】感人肺腑、沁人肺腑【反義詞】空氣污染【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
涼粉 | 涼粉 (食物)涼粉是一種食物,主要原材料是涼粉草、大米、紅薯和豌豆,以醬油、醋、辣椒油而食,清涼爽滑,為夏季風味食品。 涼粉的吃法一般有兩種,一是涼拌,二是煎粉。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稱北宋時汴梁已有“細索涼粉”。 |
乘涼 | 乘涼 乘涼,漢語詞匯。 拼音:chéng liáng 釋義:1、趁著涼爽的時候。2、為避熱而在陰涼處歇息。 |
清邁 | 清邁 清邁為泰國北部城市,環境優美,氣候涼爽,以玫瑰花著稱,素有“泰北玫瑰”的雅稱,清邁歷史悠久,文化古跡眾多。 清邁的發達程度僅次于首都曼谷,市內風景秀麗,遍植花草。清邁的天然環境優美,平均海拔300米,是泰國的高原城市,氣候涼爽,是著名的避暑勝地。東部為坤丹山脈,西部為英坦昂山脈,山峰多在2,000米以上,主峰英坦昂峰是全國最高峰,海拔2,576米。中部為賓河流域。森林面積16,700平方公里,占全府土地73%。 清邁曾長期作為泰王國首都,至今仍保留著很多珍貴的歷史和文化遺跡。城區內代表著泰北燦爛歷史文化的古老寺廟,同時清邁的絲綢、紡織品等也著稱于世,每年都有大批絲綢、紡織品出口,是泰國制造業的重要支柱。 清邁產煙葉著名,產量居全國第一。其他有柚木、稻米等。有紡織、碾米、卷煙等廠。礦產有石油、鎢、銀、錫等。 清邁作為泰國的教育重鎮,擁有清邁大學(Chiang Mai University)、西北大學(Payap University)等多所著名高校。 由于歷史上同屬蘭納王朝,清邁的方言和西雙版納的傣語是同一種語言。 |
亞麻 | 亞麻 (植物)亞麻(學名:Linum usitatissimum L. ):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可分成纖維用亞麻、油用亞麻和油纖兼用亞麻三種類型。莖直立,可達1.2米高,上部細軟,有蠟質;葉互生,披針狀,20-40毫米長,3毫米寬,表面有白霜;花的花瓣5,直徑為15-25毫米,藍色或白色;果實為蒴果,種子扁卵圓形,喜涼爽濕潤氣候。 亞麻是人類最早使用的天然植物纖維,距今已有1萬年以上的歷史。亞麻是純天然纖維,由于其具有吸汗、透氣性良好和對人體無害等顯著特點,越來越被人類所重視。同時,亞麻還是油料作物,亞麻油含多量不飽和脂肪酸,故用來預防高血脂癥和動脈粥樣硬化。 亞麻起源于近東、地中海沿岸。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瑞士湖棲居民和古代埃及人。已經栽培亞麻并用其纖維紡織衣料,埃及各地的“木乃伊”也是用亞麻布包蓋的。亞麻喜涼爽、濕潤的氣候。亞麻纖維具有拉力強、柔軟、細度好、導電弱、吸水散水快、膨脹率大等特點,可紡高支紗,制高級衣料。 油用型亞麻又叫做胡麻。胡麻在中國至少有1000年栽培歷史。纖維型亞麻是1907年從日本引入的。亞麻原產地中海地區,歐、亞溫帶多有栽培。 |
涼粉 | 涼粉 (食物)涼粉是一種食物,主要原材料是涼粉草、大米、紅薯和豌豆,以醬油、醋、辣椒油而食,清涼爽滑,為夏季風味食品。 涼粉的吃法一般有兩種,一是涼拌,二是煎粉。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稱北宋時汴梁已有“細索涼粉”。 |
清邁 | 清邁 清邁為泰國北部城市,環境優美,氣候涼爽,以玫瑰花著稱,素有“泰北玫瑰”的雅稱,清邁歷史悠久,文化古跡眾多。 清邁的發達程度僅次于首都曼谷,市內風景秀麗,遍植花草。清邁的天然環境優美,平均海拔300米,是泰國的高原城市,氣候涼爽,是著名的避暑勝地。東部為坤丹山脈,西部為英坦昂山脈,山峰多在2,000米以上,主峰英坦昂峰是全國最高峰,海拔2,576米。中部為賓河流域。森林面積16,700平方公里,占全府土地73%。 清邁曾長期作為泰王國首都,至今仍保留著很多珍貴的歷史和文化遺跡。城區內代表著泰北燦爛歷史文化的古老寺廟,同時清邁的絲綢、紡織品等也著稱于世,每年都有大批絲綢、紡織品出口,是泰國制造業的重要支柱。 清邁產煙葉著名,產量居全國第一。其他有柚木、稻米等。有紡織、碾米、卷煙等廠。礦產有石油、鎢、銀、錫等。 清邁作為泰國的教育重鎮,擁有清邁大學(Chiang Mai University)、西北大學(Payap University)等多所著名高校。 由于歷史上同屬蘭納王朝,清邁的方言和西雙版納的傣語是同一種語言。 |
亞麻 | 亞麻 (植物)亞麻(學名:Linum usitatissimum L. ):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可分成纖維用亞麻、油用亞麻和油纖兼用亞麻三種類型。莖直立,可達1.2米高,上部細軟,有蠟質;葉互生,披針狀,20-40毫米長,3毫米寬,表面有白霜;花的花瓣5,直徑為15-25毫米,藍色或白色;果實為蒴果,種子扁卵圓形,喜涼爽濕潤氣候。 亞麻是人類最早使用的天然植物纖維,距今已有1萬年以上的歷史。亞麻是純天然纖維,由于其具有吸汗、透氣性良好和對人體無害等顯著特點,越來越被人類所重視。同時,亞麻還是油料作物,亞麻油含多量不飽和脂肪酸,故用來預防高血脂癥和動脈粥樣硬化。 亞麻起源于近東、地中海沿岸。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瑞士湖棲居民和古代埃及人。已經栽培亞麻并用其纖維紡織衣料,埃及各地的“木乃伊”也是用亞麻布包蓋的。亞麻喜涼爽、濕潤的氣候。亞麻纖維具有拉力強、柔軟、細度好、導電弱、吸水散水快、膨脹率大等特點,可紡高支紗,制高級衣料。 油用型亞麻又叫做胡麻。胡麻在中國至少有1000年栽培歷史。纖維型亞麻是1907年從日本引入的。亞麻原產地中海地區,歐、亞溫帶多有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