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三個字是而的成語 (452個)

    421

    擇地

    成語拼音:
    zé dì ér dǎo
    成語解釋:
    選擇地方行走。形容做事小心謹慎。
    成語出處:
    《史記·伯夷列傳》:“或擇地蹈之,時然后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憤。”
    422

    中道

    成語拼音:
    zhōng dào ér fèi
    成語解釋:
    中道:中途。半路就停止了。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表記》:“鄉道行,中道廢,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數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斃后已。”
    423

    直道

    成語拼音:
    zhí dào ér xíng
    成語解釋:
    比喻辦事公正。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衛靈公》:“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行也。”
    424

    中道

    成語拼音:
    zhōng dào ér zhǐ
    成語解釋:
    走到半路就放棄了前進。比喻事情還沒做完就停止了
    成語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三十三祖慧能大師》:“我求大法,豈可中道止。”
    425

    擇肥

    成語拼音:
    zé féi ér shì
    成語解釋:
    擇:挑選;噬:咬。比喻選擇富裕的人進行敲詐勒索。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糊涂世界》卷九:“上頭限了首縣三天限,首縣限了差役一天半限。這些差役個個摩拳擦掌,擇肥噬。到得次日一早,果然捉了七八個人來。”
    426

    枕干

    成語拼音:
    zhěn gān ér qǐn
    成語解釋:
    干:盾。枕著盾牌睡覺。形容復仇之心急切堅定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檀弓上》:“子夏問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寢苫,枕干,不仕,弗與共天下也。’”
    427

    自今

    成語拼音:
    zì jīn ér hòu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428

    擇交

    成語拼音:
    zé jiāo ér yǒu
    成語解釋:
    選擇可結交的人作朋友。指不隨便結交朋友
    成語出處: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94卷:“且卜鄰居,猶從改操;擇交友,尚能致益。”
    429

    自鄶

    成語拼音:
    zì kuài ér xià
    成語解釋:
    表示自此以下的不值得評論。同“自鄶以下”。
    成語出處:
    郭沫若《雄雞集 關于大規模搜集民歌問題》:“太史公的觀點是反統治者的,所以《史記》所提供的史料,比《漢書》可貴,后來的史官更是自鄶下了。”
    430

    振旅

    成語拼音:
    zhèn lǚ ér guī
    成語解釋:
    振旅:整軍,休整部隊;歸:返回。軍隊作戰之后,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整返回。指部隊作戰勝利歸來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隱公五年》:“三年治兵,入振旅。”
    431

    擇鄰

    成語拼音:
    zé lín ér jū
    成語解釋:
    挑選鄰居好的地方居住。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欲與元八卜鄰先有是贈》詩:“每因暫出猶思伴,豈得安居不擇鄰。”
    432

    擇木

    成語拼音:
    zé mù ér chǔ
    成語解釋:
    處:居。鳥兒選擇合適的樹木做巢。比喻選擇賢君明主,為其效命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哀公十一年》:“鳥則擇木,木豈能擇鳥?”
    433

    擇木

    成語拼音:
    zé mù ér qī
    成語解釋:
    鳥兒選擇合適的樹木做巢。比喻選擇賢君明主,為其效命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4回:“豈不聞良禽擇木棲,賢臣擇主事。”
    434

    知難

    成語拼音:
    zhī nán ér xíng
    成語解釋:
    明知困難卻仍然去做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定公六年》:“陳寅曰:‘子立后行,吾室亦不亡,唯君亦以我為知難行也。’”
    435

    指日

    成語拼音:
    zhǐ rì ér dài
    成語解釋:
    見“指日可待”。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七十一回:“將來執掌昭陽,可指日待,為何夫人雙眉反蹙起來?”
    436

    自然

    成語拼音:
    zì rán ér rán
    成語解釋:
    自由發展;必然這樣。指非經人力干預自然如此。自然:事物本身固有的樣子。
    成語出處:
    《牟子理惑篇》:“夫吉兇之與善惡,猶善惡之乘形聲,自然然,不得相免也。”
    437

    擇人

    成語拼音:
    zé rén ér shì
    成語解釋:
    事:待奉。選擇好人,侍奉終身
    成語出處: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七回:“其實,采秋乘此機會,要擇人事,不理舊業。”
    438

    終日

    成語拼音:
    zhōng rì ér sī
    成語解釋:
    整天思考
    成語出處:
    戰國·趙·荀況《荀子·勸學》:“吾嘗終日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歧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439

    擇善

    成語拼音:
    zé shàn ér cóng
    成語解釋:
    選擇好的遵循;依從。擇:選擇。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從之。”
    440

    治絲

    成語拼音:
    zhì sī ér fén
    成語解釋:
    謂理絲不找頭緒,就會越理越亂。比喻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正確,使問題更加復雜。語本《左傳·隱公四年》:“臣聞以德和民,不聞以亂。以亂,猶治絲棼之也。”
    成語出處:
    語出《左傳·隱公四年》:“臣聞以德和民,不聞以亂。以亂,猶治絲棼之也。”
    * 第三個字是而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