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而的成語 (452個)
-
381
一哄而起
- 成語拼音:
- yī hòng ér qǐ
- 成語解釋:
- 喧鬧;起哄。經過一陣喧鬧便馬上行動起來。形容無組織無計劃地行動。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地方上百姓動了公憤,一哄而起。”
-
382
一轟而起
- 成語拼音:
- yī hōng ér qǐ
- 成語解釋:
- 沒有經過認真準備和嚴密組織,一下子行動起來
- 成語出處:
- 梁斌《紅旗譜》第二卷:“一轟而起,一轟而散,他逮不住領頭人兒,看他有什么法子?”
-
383
一哄而散
- 成語拼音:
- yī hòng ér sàn
- 成語解釋:
- 經過一陣喧鬧后馬上就散開了。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一卷:“看的人見沒得買了,一哄而散。”
-
384
一哄而上
- 成語拼音:
- yī hǒng ér shàng
- 成語解釋:
- 同“一哄而起”。
- 成語出處:
- 《人民日報》1983.10.31:“在發展新‘三大件’和其他有前途的輕工行業時,決不能再像發展老‘三大件’那樣,一見有利可圖,便一哄而上。”
-
385
飲恨而死
- 成語拼音:
- yǐn hèn ér sǐ
- 成語解釋:
- 飲:含忍。指含恨而死
- 成語出處: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章:“他平日也常以岳少保自期,可是岳少保飲恨而死,并未能挽既倒之狂瀾!”
-
386
一轟而散
- 成語拼音:
- yī hōng ér sàn
- 成語解釋:
- 形容聚在一起的人一下子吵吵嚷嚷地走散了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8回:“大家才嘻嘻哈哈一轟而散,跑出去了。”
-
387
應際而生
- 成語拼音:
- yìng jì ér shēng
- 成語解釋:
- 際:形勢。指應天命而產生。現指適應時機而產生
- 成語出處:
- 晉·常璩《華陽國志·劉先主志》:“方今大王應際而生,與神合契,愿速即洪業,以寧海內。”
-
388
引頸而望
- 成語拼音:
- yǐn jǐng ér wàng
- 成語解釋:
- 伸長脖子遠望。形容殷切盼望
- 成語出處:
- 清·袁枚《小倉山房尺牘》第73首:“枚喜躍不已,學閑鷗引頸而望。”
-
389
掩口而笑
- 成語拼音:
- yǎn kǒu ér xiào
- 成語解釋:
- 捂嘴而笑。多指暗笑,竊笑。
- 成語出處:
- 晉·陶淵明《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亮以麈尾掩口而笑。”
-
390
一覽而盡
- 成語拼音:
- yī lǎn ér jìn
- 成語解釋:
- 一看就全都看到了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江左地促,不如中國,若使阡陌條暢,則一覽而盡,故紆余委曲,若不可測。”
-
391
倚閭而望
- 成語拼音:
- yǐ lǘ ér wàng
- 成語解釋:
- 閭:古代里巷的門。形容父母盼望子女歸來的迫切心情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女朝出而晚來,則吾倚門而望,女暮出而不還,則吾倚閭而望。”
-
392
引領而望
- 成語拼音:
- yǐn lǐng ér wàng
- 成語解釋:
- 引領:伸長脖子。伸長脖子遠望。形容殷切盼望。
- 成語出處:
- 《孟子·梁惠王上》:“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
-
393
魚爛而亡
- 成語拼音:
- yú làn ér wáng
- 成語解釋:
- 魚腐爛從內臟起。比喻因內部禍亂而自取滅亡。
- 成語出處:
- 《公羊傳 僖公十九年》:“梁亡,此未有伐者。其言梁亡何?自亡也。其自亡奈何?魚爛而亡也。”
-
394
逾庖而宴
- 成語拼音:
- yú páo ér yàn
- 成語解釋:
- 逾:越過,穿過;庖:廚房。越過廚房去吃飯。指辦事不合情理
- 成語出處:
- 明·歸有光《項脊軒志》:“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
395
應刃而解
- 成語拼音:
- yīng rèn ér jiě
- 成語解釋:
- 猶言迎刃而解。比喻問題得到順利解決。
- 成語出處:
- 梁斌《播火記》:“雖然有好多問題事先沒有商量,有朱老忠在,也就應刃而解了。”
-
396
迎刃而理
- 成語拼音:
- yíng rèn ér lǐ
- 成語解釋:
- 比喻處理事情、解決問題很順利。同“迎刃而解”。
- 成語出處:
- 清 周在浚《行述》:“濰,劇邑也,事繁叢弊,先大夫以書生受事,迎刃而理。”
-
397
奄然而逝
- 成語拼音:
- yǎn rán ér shì
- 成語解釋:
- 奄然:忽然。忽然死去
- 成語出處:
- 宋·陸九淵《與朱元晦書》:“比日不知何疾,一夕奄然而逝。”
-
398
嫣然而笑
- 成語拼音:
- yān rán ér xiào
- 成語解釋:
- 嫣然:美好的樣子。形容女子笑得很美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俠女》:“一日,女出門,生注目之,女忽回首,嫣然而笑。”
-
399
啞然而笑
- 成語拼音:
- yǎ rán ér xiào
- 成語解釋:
- 啞然:笑聲。發出啞然的大笑聲
- 成語出處:
- 漢·趙曄《吳越春秋·越王無余外傳》:“禹乃啞然而笑。”
-
400
一身而二任
- 成語拼音:
- yī shēn ér èr rèn
- 成語解釋:
- 一個人承擔兩種任務。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王吉傳》:“諸侯骨肉,莫親大王,大王于屬則子也,于位則臣也,一身而二任之責加焉。”
* 第三個字是而的成語